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及答案分享文档格式.docx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及答案分享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及答案分享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系统实施方案
C、系统使用说明书
D、系统测试报告
7、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系统数据的完整拷贝,而且所有节点上的数据更新是同步的,这样的数据分布形式是()数据分布形式。
A、集中式
B、分片式
C、重复式
D、混合式
8、系统对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以与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带来的收益属于()。
A、直接经济效益
B、间接经济效益
C、系统收益
D、投资回收效益
9、在系统转换中,中间没有过渡阶段,用新系统立即替换旧的系统,这种转换方式称为()。
A、直接转换
B、并行转换
C、试运行转换
D、分阶段转换
10、层次码是一种()。
A、顺序码
B、区间码
C、助记码
D、缩写码
11、系统与环境由系统的()所划分,在它之内称为系统,在它之外称为环境。
A、边界
B、输入
C、处理
D、输出
12、数据库结构的三个模式中,()是数据库结构的核心。
A、模式
B、存储模式
C、子模式
D、模式与子模式
13、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基础是指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中组织内部所需的()
A、技术性条件
B、非技术性条件
C、管理基础条件
D、人才基础条件
14、生命周期法是一种基于()的系统开发方法。
A、接受式开发策略
B、直线式开发策略
C、迭代式开发策略
D、实验式开发策略
15、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
16、数据详细分析的工具是()
17、对整个程序系统以与人工过程与环境的调试,目的是对子系统结合而成的程序系统进行综合性测试,发现并纠正错误,这样的调试称为()
A、分调
B、联调
C、总调
D、统调
18、系统设计的阶段性技术文档是()
A、可行性分析报告
B、系统说明书
C、系统功能结构图
D、系统实施方案
19、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系统数据的完整拷贝,而且所有节点上的数据更新是同步的,这样的数据分布形式是()数据分布形式。
20、在系统维护中,由于上级部分的要求或用户为了操作方便而提出对程序中某些输入、输入格式与操作方法的修改是属于()
A、纠正性维护
B、改进性维护
C、扩充性维护
D、可靠性维护
21、关于“管理”概念的说法,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
A、管理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B、管理是一种艺术,不是一门科学。
C、管理是不一种艺术,但是一门科学。
D、管理是一种艺术,不是一门科学。
22、关于“信息”概念的说法,下面最合适的一项是:
A、信息即数据;
B、有用的数据即信息;
C、信息是数据的集合;
D、信息即消息。
23、关于“系统”概念的说法,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A、系统即个体的集合体;
B、系统即具有独立功能的独立体;
C、系统即由部件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D、系统即个体。
24、系统集成可分为:
概念集成、逻辑集成、物理集成。
“逻辑集成”是:
A、看得见摸得着;
B、看不见摸得着;
C、看不见摸不着;
D、看得见摸不着。
25、关于“计算机的组成”,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A、、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B、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C、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显示器;
D、运算器、控制器、显示器。
26、数据库的组织可分为三级结构,即:
内模式、模式、外模式,则“数据的存储模式”是指:
A、模式;
B、内模式;
C、外模式;
D、都不是。
27、关于E—R图的基本组成,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由实体和属性组成;
B、由属性和实体间联系组成;
C、由实体、属性和实体间联系组成;
D、由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组成。
28、规划的三个主要方法是:
关键成功因素法、战略目标集转化法、企业系统计划法。
那么,“树枝因果图”应用于下面哪种方法:
A、都不是;
B、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C、企业系统计划法;
D、关键成功因素法。
29、常用的开发方法有:
生命周期法(结构化开发方法)、原型法、方法和计算机辅助工具开发方法,“瀑布模型”属于哪种开发方法:
A、生命周期法;
B、原型法;
C、方法;
D、计算机辅助工具开发方法。
30、系统分析的主要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
需求分析、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功能数据分析、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
那么,“分析新系统的逻辑划分和数据资源的合理分布”属于哪方面分析的内容?
A、业务功能分析;
B、功能/数据分析;
C、数据/数据流程分析;
D、组织结构/功能分析。
31、“从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这一工作又称为:
A、信息的转换;
B、概念设计;
C、逻辑设计;
D、物理设计。
32、“战略规划的制定处处体现了平衡与折衷,都要在平衡的基础上考虑下面问题:
我们要做什么?
可以做什么?
能做什么?
应当做什么?
”,这四个?
依次指:
A、目标、方向、约束和政策、近期计划与指标;
B、目标、方向、近期计划与指标、约束和政策;
C、方向、目标、近期计划与指标、约束和政策;
D、方向、目标、约束和政策、近期计划与指标;
33、“”其中文意思是:
A、企业过程重组;
B、材料资源计划;
C、企业资源计划;
34、“实验式”的开发策略,常用于下面哪种开发方法中:
A、结构化开发方法;
D、开发方法。
35、在“系统分析”中多次用到矩阵,矩阵的主要作用是:
A、划分子系统;
B、合理分布资源;
C、确定业务与数据间关系;
D、确定数据字典。
36、系统分析阶段的“最终成果”是:
C、确定数据字典;
D、新系统逻辑方案。
37、“层次模块结构图”的主要作用是:
A、描述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
B、描述功能模块内部的输入、处理、输出。
C、描述信息类之间的关系;
D、描述某类信息的属性。
38、系统设计阶段的“最终成果”是:
A、新系统逻辑方案;
B、系统设计报告;
C、图;
D、图。
39、衡量编程工作的质量的“首要”指标是:
A、规范性;
B、可读性;
C、可靠性;
D、可维护性;
40、系统实施阶段的“最后一步”是:
A、设备安装;
B、程序设计;
C、系统调试;
D、试运行和系统转换。
二、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与以人作为系统组成部分的(人-机)系统。
2、根据系统的一般模型,系统应包括(输入系统)、(处理系统)和(输出系统)。
3、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数据)、(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4、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系统开发过程分三个阶段:
即(面向对象分析阶段)、(面向对象设计阶段)和(面向对象实现阶段)。
5、(生命周期)法适用系统规模大,功能与数据关系复杂,开发周期比较长的系统开发。
6、数据字典包括(基本数据属性表)、(数据属性表)和(数据存储属性表)三种表。
7、常用的代码结构类型有(顺序码)、(区间码)、(助记码)和(缩写码)。
8、输出设计的任务包括(确定输出内容)、(选择输出方式)和(输出格式设计)。
9、常用的系统转换方式有四种,即(直接转换)、(并行转换)、(试运行转换)和(分阶段转换)。
10、日常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设备与软件系统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和(文档资料管理)。
11、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的方法有:
工具集成法、(可重用的软件后援法)和(形式化计数法)。
三、名词解释
1、数据库的三模式结构:
数据库分为用户级、概念级和物理级,对应着数据库结构的三个层次,与子模式、模式和存储模式,通常称为数据库的三模式。
模式是数据库的核心,存储模式是它的物理存储,子模式是模式的一个应用子集。
任何一个数据库的建立都必须进行详细的三模式结构的设计。
2、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对开发工程计划进行评审、优化以与协调控制计划的执行,从而达到系统开发项目的最优化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3、客户机/服务器:
客户机可以使用服务器中的资源,对于用户的请求,如果客户机能够满足就直接给出结果,否则交给服务器来处理。
该模式可以合理均衡事务的处理,充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4、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就是将数据组织成一个和计算机提供的所采用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形式,这是一个将用户角度上的概念结构转换为支持下的数据组织模式的过程,其步骤是确定组成数据库的实体与其构成,以与确定数据库实体之间的关系。
5、原型法:
是一种从基本需求入手,快速构筑系统的原型,通过原型确认需求以与对原型进行改进、最终达到建立系统的目的的方法。
6、管理信息系统:
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能够提供信息以支持一个组织机构内部的作业、管理、分析和和决策职能的系统。
7、面向对象法:
在定义对象的基础上建立类和类的层次结构与继承机制,通过消息的传递实现对象之间的彼此通信。
8、可行性分析:
按照各种有效的方法和工作程序,对拟建项目在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盈利性,以与项目实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目标,提出问题,制定方案和项目评估,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9、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数据库结构的物理设计是指对一个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的过程。
所谓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主要指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10、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
结构设计简称,方法体现了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原则,将系统分成子系统,子系统再分为模块,逐层分解,即采用先全局后局部,先总体后细节,先抽象后具体等过程开发系统,从而便系统结构清晰,可读性,可修改性,方便性,可维护性和可控制性等指标性能达到优异。
四、简答题
1、模块分解的原则是什么?
多层次的模块化、结构化原则,高聚合、低耦合与影响范围在控制范围之内的原则,适应系统扩充和便于系统分阶段实施的原则。
2、如何进行系统功能结构的划分?
子系统和模块划分的方法有哪几种?
(1)系统功能结构的划分是自顶向下的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而子系统又划分为模块,层层划分直到每一个模块能作为计算机可执行的单独程序为止,最后画出系统的功能结构图。
(2)子系统与模块划分的方法有:
功能划分法、顺序划分法、时间划分法。
3、请简述面向对象法开发系统的优缺点与适用场合。
优点:
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稳定性好,可重用性好和可维护性好。
缺点:
从面向过程到面向对象一个不容易的转变,如何真正使描述问题的问题空间与实现解法的解空间在结构上达到一个,以与建立一个好的类层次结构关系是具有相当难度的。
使用场合:
系统规模不限,数据与功能关系不太复杂,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和开发经验。
4、什么是程序的通用性?
在设计上有哪些主要的方法?
程序的通用性是指,程序在同类应用数据中对不同参数取值、数据结构、格式或算法的使用性。
方法有包括灵活引用变量、子程序调用、数据库技术和形式化方法等。
5、制定数据分布策略的原则是什么?
(1)尽量减少通信开销和时间延迟;
(2)逻辑片的划分、节点分配与更新授权等应建立在应用分布模型的基础上;
(3)合理安排数据副本,既减少数据检索效率又有利于数据的安全可靠
(4)有利于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6、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哪些?
P60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主要有独立开发式,委托开发式,联合开发式,购买现成软件方式。
7、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1)使用简单
(2)易于维护(3)保护企业投资(4)对客户端硬件要求低(5)信息资源共享程度高(6)扩展性好
8、简述数据与信息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两者有不同的基本属性;
联系:
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或有用的数据(信息)。
9、简述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内容?
系统分析的主要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
10系统切换的三种方式是什么?
在什么条件下用哪种方式较好?
方式:
直接、并行、分段/直接切换:
处理过程不复杂,系统较小,数据不很重要的场合;
并行切换:
较小的系统,数据重要的核心系统。
/分段切换:
较大的系统。
五、简述题
1、论述系统分析员的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基本功和修养。
知识结构: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信息系统理论、知识。
基本功:
会看、会听、会说、会写。
修养:
最基本的信息道德、最高尚的奉献精神、团结合作和忍辱负重的精神、助人为乐的精神。
2、什么叫原型法?
试述其优缺点与适用场合。
原型法也称渐进法或迭代法,它是在关系数据库系统、第4代程序生成工具和各种系统开发生成环境诞生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设计思想、过程和方法全新的系统开发方法。
允许用户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完善其对系统的需求,开发时间短,成本低,有效发挥用户与开发人员的密切配合作用,更好的体现逐步完善、逐步发展的原则。
由于频繁的需求变化使开发进程难以管理和控制,技术上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有较好的工作基础。
3、什么是代码?
代码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代码是一组有序的数字或字母的排列,是代表客观实体与其属性的符号。
代码设计的原则:
惟一确定性、标准化和通用性、可扩充性与稳定性、便于识别与记忆、力求短小与格式统一以与容易修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