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俗 节日与节气Word格式.docx
《中华民俗 节日与节气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民俗 节日与节气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二十四气的泛称。
节气一般是按阳历算出来的。
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精确〕,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大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
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
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北纬
23.5度时,天文上就称为夏至;
太阳直射在南纬
23.5度时称为冬至;
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了。
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的有: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反映天气现象的有:
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节气都是指的时刻,即太阳黄经等于15度时,便是清明节。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
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
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
汉武帝时,落下闳将节气编入《太初历》之中,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
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一一相间。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
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
反应物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时间
现代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准确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
春季
立春太阳位于黄经315度,2月2-5日交节
雨水太阳位于黄经330度,2月18-20日交节
惊蛰太阳位于黄经345度,3月5-7日交节
春分太阳位于黄经0度,3月20-22日交节
清明太阳位于黄经15度,4月4-6日交节
谷雨太阳位于黄经30度,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太阳位于黄经45度,5月5-7日交节
小满太阳位于黄经60度,5月20-22日交节
芒种太阳位于黄经75度,6月5-7日交节
夏至太阳位于黄经90度,6月21-22日交节
小暑太阳位于黄经105度,7月6-8日交节
大暑太阳位于黄经120度,7月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太阳位于黄经135度,8月7-9日交节
处暑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月22-24日交节
白露太阳位于黄经165度,9月7-9日交节
秋分太阳位于黄经180度,9月22-24日交节
寒露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月8-9日交节
霜降太阳位于黄经210度,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太阳位于黄经225度,11月7-8日交节
小雪太阳位于黄经240度,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太阳位于黄经255度,12月6-8日交节
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度,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太阳位于黄经285度,1月5-7日交节
大寒太阳位于黄经300度,1月20-21日交节
节气日期速算法:
通式寿星公式——[Y×
D+C]-L
Y=年代数、D=
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
本世纪立春的C值=
4.475,求2017年的立春日期如下:
[2017×
0.2422+
4.475]-[2017/4-15]=492-489=3
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就是这么简单。
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就是根据这些节气来春种秋收的。
所以节气与节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二、节日
节日与节气不同,它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载体,又称节令(《礼记·
月令》)。
每一个节日的背后有的有一个历史典故,有的有人文掌故,有时节日恰好与节气重合为一天,则是两个名,不相同的概念(三月的“清明”与冬月的“冬至”这两个就是)。
而千万不能混淆了它们的文化含义。
在我国农历(旧历)中,从正月初一到腊月三十,据笔者搜集,罗列如下:
正月初一:
春节。
汉以前,把春节定在立春日。
从节气表中可知立春日并不是固定的。
所以从汉代开始,把每年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又称元旦,也叫“元日”,即一年的第一天的意思。
《梦梁录·
.正月》:
“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朔:
农历每月第一天;
望:
农历每月十五日;
晦:
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书·
舜典》: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月正”,正月也。
一直沿用至今。
《左传》:
“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
履端于始,序则不愆。
举正于中,民则不惑。
归余于终,事则不悖。
”所以这一天又叫“履端”、“元旦”。
初一这一天又叫“鸡日”。
据《东方朔传·
岁时书》:
“天地初开,一日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
其曰晴,主所生之物盛,阴则灾。
”唐朝李乔诗:
“七日最灵辰。
”意思是说:
人是这一天产生的,所以称正月初七日是最灵神的一天。
初九日:
又称上九日。
《易》“上九潜龙勿用”。
这天一大早,人们都要敬神、放爆竹。
为的是庆贺大菩萨生日。
相传这一天是菩提祖师(即《西游记》孙悟空的传道师傅祖师菩提是也)诞辰。
十五日:
元宵节,民间又称“月半”,即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半日。
俗有“年小月半大”。
即如果外出的人在大年三十或正月初一春节赶不回家,则在正月十五必须到家的。
所以这一天又叫团圆节。
二月初一:
中和节,唐德宗因三月寒食与上已日,同时,欲以二月与之区别,李泌奏请以二月朔为中和节。
取居春之中而和缓之意。
初二:
这一天是汉民族的“龙抬头节”。
明朝沈榜《宛署杂记》“二月引龙,熏百虫”,“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白门外委蜿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
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
并有“二月二龙抬头。
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这一天,又是“土地会”,这一日为土地神生日,民间由生了儿子的人家带头,积资在一起吃酒庆贺。
这个会旧时在民间很盛行,是一种祈求人丁兴旺的意思。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恐怕与此不无关系吧。
初三:
文昌会,文昌帝君生日,这一天,旧时私塾学校师生及学生家长积资宴请老师庆贺,家长师生共乐。
花朝日,旧时传统,在这一天为女孩子穿耳朵(为长大后戴耳环之用),据说在这一天穿耳眼不发炎。
三月初三:
上已辰,又称上已日,这一日少男少女们穿上艳丽的春装去春游。
有时这一天恰好与清明节同时,有时又恰好与寒食节同时。
寒食节:
日期不定。
它根据前一年的冬至日来定,《岁时记》:
“冬至百六是清明,立春五戊为春社,寒食节是清明前一日。
”即上一年的冬至后一百零六天是清明节,而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
清明节:
传统这一日为祖先扫墓。
即后代子孙带上酒食和全家人一起上先人坟扫墓上香,并就地野餐。
意思是缅怀先人之意。
春社日:
每年的春社日一般也在三月(有时在二月),其具体日子要根据立春以后的第五个戊日来定。
这一天农民们积资敬土神,举行宴会祈求这年农业好收成。
以后到秋天又有一个秋社日,这个秋社日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一般在八月尾九月初,其活动如同春社,只是这一天又叫谢神日,即感谢土神和天帝赐给了好收成。
四月八日,浴佛节,又称春和日,即春天已完,夏日开始了。
在四月“小满”前后,日期不定。
还有一个女儿节,在这段日子,一般有女儿出嫁了的人家,都要把出嫁了的女儿接回来喝汤,叫麦黄汤,因“小满”了,夏粮已快收割了之意。
所以这个女儿节又叫“出嫁女儿节”。
五月:
初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为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而起。
这一天有赛龙舟的习俗。
民间称五月初五为“小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
又称“蒲节”。
在这一天中午,切菖蒲草放入酒中饮之可避瘟疫之气。
又称“天中节”。
可惜这个传统节日现已被韩国在联合国注册成了他们的节日。
也就是说我们偌大中华已失去一个传统节日了。
六月:
初伏日,表示最炎热的夏天开始了,这一天根据夏至日来定,《岁时记》:
“初伏日是夏至第三庚。
”即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
初六,天贶节,宋哲宗元符四年六月六日,降诏书定此日为“天贶节”。
七月初七,七夕日。
《天宝遗事》:
“唐宫中每遇七夕,宫女各执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
”这一天古时又称“女儿节”,即未嫁女儿节。
这一天凡有女儿的人家就在自己家中摆上大方桌(俗称八仙桌),把女儿平时学习刺绣的作品摆在上面,供同村女孩来参观。
近年因外国公历2月14日为情人节,所以又有人把这一天说成是我们中国的情人节,理由是每年七月七日王母娘娘同意牛郎织女在这一天会面。
十五:
中元节,俗称鬼节,《天仙配》董永有一句台词是:
“七月十五是中元,家家户户祭祖先。
”旧时习俗,这一天人们都要为祖先们烧纸钱。
但人们一般不在中元(七月十五)焚烧纸钱,而是在十四日烧,意为提前一日,表敬仰怀念之意。
而新近死亡的亲人,则在七月十三日为之烧纸钱,表示哀悼祭奠之意。
八月十五:
中秋节,意为秋天之中,民间有吃月饼、庆团圆之意。
九月:
初九日,重阳节。
因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故名重阳日。
十月:
小阳春,因十月阳气开始上升,古时称十月为小阳春。
冬月:
冬至是我华夏几千年来的传统祭祖的节令,鲁迅《祝福》:
“冬至祭祖。
”但祭祖的“冬至”与二十四节气的“冬至”恰逢其时,不要混为一谈,它们各有各的涵义。
腊月:
初八,腊八日。
旧俗有吃腊八粥的习惯。
据传:
从前有一个富人家生有一个儿子,从小娇生惯养,不学无术,好吃懒做,娶了一个媳妇,也和他一样。
后来父母去世,他们坐吃山空,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实在饿得无法,就找找坛底,寻寻囤边,弄了些杂粮煮了一锅杂粮粥吃了。
因天寒地冻,吃了这一锅杂粮粥,一下子暖和了,才想起不该坐吃山空,应该劳动。
可是为时已晚,他们还是冻饿而死。
人们为了教育儿孙要勤劳节俭,于是每逢腊月初八都要熬一锅杂粮粥,俗称腊八粥,边吃边讲腊八粥的故事,警醒儿孙不要好吃懒做。
二十四,俗称“小年”,这一天敬灶神,送灶神上天向玉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功过。
《祝福》“是送灶的爆竹”,即指是这一天放的爆竹。
二十九——三十,大年除夕。
即过了这一夜,就又是新一年了。
这一夜也称大团圆之夕,是我国民间重大的庆贺节日。
所以现代每年这一夜中央电视台都要举办联欢晚会,正是这个意思。
旧时私塾先生为方便学生记忆,编了一个包括二十四节气和各个月份的特殊节日的一个口诀:
正月元宵立春雨水,二月花朝惊蛰春分。
三月寒食清明谷雨,四月春和立夏小满。
五月端午芒种夏至,六月三伏小暑大暑。
七月七夕立秋处暑,八月中秋白露秋分。
九月重阳寒露霜降,十月小阳立冬小雪。
冬月数九大雪冬至,腊月腊八小寒大寒。
我国传统节日丰富多样,在当前青少年在赶时髦过“洋节”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自己的传统的节日,也不要忘了我们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