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单元检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2346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单元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单元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单元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单元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单元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单元检测.docx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单元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单元检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单元检测.docx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单元检测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单元检测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

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进京赶考”意味着什么?

()

A.意味着中国革命的胜利结束B.意味着新中国的建立

C.意味着共产党人面临着执政和建设的新任务D.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下列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

A.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B.采用公元纪年

C.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

1949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A.英法联军烧杀抢掠B.康、梁组织公车上书

C.五四运动D.开国大典

4.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乐队凑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

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A.当时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B.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D.有28个团体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

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

A.新疆和平解放B.青海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D.云南和平解放

6.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其中严守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ABCD

7.下列诗句(歌词)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8.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重大意义?

()

A.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B.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C.标志着朝鲜半岛的统一D.彻底消灭了美帝国主义

9.“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魏巍)“他们”指的是()

A.红军B.八路军C.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

10.下面这幅图片,是土地改革时,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

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这次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改革中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C.地主也可以分到一份土地,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D.这次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

1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以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12、年,以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13、土地改革到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近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

三、连线题(8分)

开国大典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1950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1949年9月

四、材料分析题(32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回答:

(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

(2分)

(2)“三十年以来”指什么事件以来?

它标志着什么?

(4分)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

(2分)标志着什么?

(2分)从那时起,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是谁?

(4分)

(4)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纪念革命先烈?

怎样继承革命事业?

(2分)

15.分析图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跨过鸭绿江朝鲜战场图示抗美援朝纪念碑抗美援朝纪念章

(1)美国出兵朝鲜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同时美国直接干涉新中国内政的事件是什么?

(4分)

(2)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什么?

率军入朝的司令员是谁?

你还能举出以前学过得他的事迹吗?

(6分)

(3)在抗美援朝中,涌现了无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试举例并谈一谈他们所体现出的崇高品质?

(4分)

(4)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

结合抗美援朝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谈一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族入侵的胜利?

(2分)

三、简答题(28分)

16.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0分)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4分)

17.建国初的土地改革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4分)为搞好这次改革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文件是什么?

(2分)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DCC6-10CDBDB

二、填空题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周恩来

12、1950彭德怀

13、1952年3亿多

三、连线题

开国大典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1950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1949年9月

四、材料题

14.

(1)解放战争以来

(2)五四运动以来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3)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4)我们这一代青少年要深深懂得,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凝聚着千百万革命前辈的牺牲和艰苦斗争,我们应发扬革命前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15.

(1)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企图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朝鲜和中国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朝鲜只是一个跳板。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2)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彭德怀百团大战

(3)黄继光邱少云热爱祖国、不怕困难、英勇战斗、不怕牺牲

(4)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走科技强军之路,不断壮大国防力量;继承发扬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光荣传统等。

13.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杯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措施:

抗美援朝运动土地改革运动

14.1950年195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历史意义: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试卷》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A、党的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春天”的含义是()

A、“文革结束”B、包产到户C、科教兴国D、改革开放

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富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首歌谣赞赏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现改革开放B、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

4、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中共哪次代表大会上()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5、“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体现新中国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A、各民族一律平等B、发展少数民族经济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统

6、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是()

A、主权归属不同B、外交政策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D、经济政策不同

7、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

A、特区问题B、香港问题C、台湾问题D、澳门问题

8、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

“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的构想D、香港的顺利回归

9、在回忆中英两国历经曲折最终达成关于香港问题的协议时,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

“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这段话最能说明的道理是()

A、英国已经丧失了其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B、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是香港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

C、中国人民在国家主权问题上绝不会妥协

D、英国不愿意在香港问题上与中国对抗

10、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海峡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其核心是()

A、民主集中制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D、改革开放

1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城乡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C、废除人民公社D、允许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

13、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的衣柜中不会出现的是()

A、蓝上衣B、黄军装C、牛仔裤D、连衣裙

14、下列生活情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不再有的是()

A、城镇居民凭粮票油票购买食品B、人们的服饰丰富多彩展示个性

C、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D、人均居住面积增大,住房条件改善

1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6、在“一国两制”构想中,对台湾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

A、设立特别行政区B、享有高度自治权

C、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D、社会经济制度长期不变

17、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②上海浦东③汕头④珠海⑤北海⑥厦门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④⑤⑥D、①③④⑥

1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A、集体化、商品化、专业化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