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5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5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5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组织液→血液→组织液→靶细胞
C.静脉注射:
组织液→淋巴→血液→靶细胞
D.静脉注射:
淋巴→血液→组织液→靶细胞
5.(2013年6月广东学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 )
A.维持体温处于较低水平
B.使体内各处pH保持相同
C.保持体内渗透压绝对不变
D.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考点2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比较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比较广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例如:
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亢;
过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婴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
1.(2019年6月广东学考)输氧时,需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以维持呼吸中枢兴奋,该调节方式属于( )
A.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
C.激素调节D.免疫调节
2.(2018年6月广东学考)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A.作用时间较长B.调节准确而快速
C.作用途径是反射弧D.调节范围较局限
3.(2017年6月广东学考)给生长发育迟缓的小白鼠注射生长激素,发现其状况并没有改善。
推测病因,涉及
的腺体(①甲状腺、②垂体、③胸腺、④性腺、⑤下丘脑)可能有( )
A.①④B.①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4.(2016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活动中,不直接由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控制的是( )
A.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导致小腿突然抬起
B.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立即站起来
C.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D.偶遇多年未见的朋友却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5.(2016年6月广东学考)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酸梅时会分泌较多的唾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该反应活动的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该过程中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化
6.(2016年6月广东学考)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①和②代表的激素分别是( )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生长激素
D.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考点3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1.体温调节
(1)调节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2)调节过程:
寒冷(炎热)环境→冷觉(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舒张)、汗液分泌减少(增多)→减少散热(增加散热);
骨骼肌紧张性增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水平衡调节
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
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3.血糖调节
下丘脑(负反馈)。
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
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血糖升高。
(3)糖尿病
病因:
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症状:
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
防治:
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
检测:
斐林试剂、尿糖试纸。
1.(2019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关于人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恒定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B.热量来源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产热
C.热量散出主要是汗液的蒸发和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D.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2018年6月广东学考)正常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变化的曲线是( )
3.(2016年6月广东学考)某人在沙漠中迷路,长时间未能补充水分导致机体脱水,此时其体内的生理状态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4.(2015年6月广东学考)户外高温作业的工人大量排汗,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
①尿量减少;
②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
③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④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⑤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
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①
C.④→⑤→②→③→①D.⑤→①→②→③→④
5.(2015年1月广东学考)某人在野外活动因缺水感到口渴,这时他的( )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B.血浆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产生量减少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液产生量减少
6.(2013年6月广东学考)当正常人体感觉到冷时,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可使( )
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B.汗腺分泌量增加
C.皮肤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加快
D.有机物氧化分解速率加快
考点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1.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人体有三道防线:
第一道为皮肤、黏膜;
第二道为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为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2.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抗力)包括: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3.免疫系统疾病
(1)免疫过强:
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免疫过弱:
免疫缺陷,例如:
艾滋病(AIDS)。
4.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1.(2014年6月广东学考)在人体内,能够特异性识别并裂解病毒侵染的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
A.吞噬细胞 B.效应T细胞
C.记忆细胞D.浆细胞
2.(2012年1月广东学考)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清除体内的( )
①衰老细胞②正常白细胞
③正常红细胞④畸变细胞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考点5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
1.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遗传物质是RNA。
2.主要是破坏人体的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
3.传播途径:
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1.(2019年6月广东学考)HIV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的细胞是( )
A.吞噬细胞B.T淋巴细胞
C.浆细胞D.B淋巴细胞
2.(2017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HIV侵入初期,人体免疫系统不能摧毁大多数病毒
B.随着HIV浓度增加,T细胞逐渐减少
C.艾滋病患者最后的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D.艾滋病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
3.(2016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其病原体主要攻击人体T细胞
C.该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损
D.空气传播是其传染途径之一
一、选择题
1.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体液、体液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2.小张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水泡”中的液体是( )
A.细胞内液B.血浆
C.淋巴D.组织液
3.小丽没有吃早餐,第四节课时因饥饿而晕倒,此时最好给她喝( )
A.纯净水B.葡萄糖水
C.生理盐水D.牛奶
4.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烈运动或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工作而导致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通常大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C.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D.垂体可以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
5.下列与体温调节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
B.人是恒温动物所以体温始终保持在一个恒定数值不变
C.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氧化放能
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使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6.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
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
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7.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甲型H7N9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H7N9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
A.疫苗B.抗体
C.抗原D.外毒素
8.如图所示为血糖调节模型,下
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缺乏激素甲可能患糖尿病
B.激素乙的分泌细胞是胰岛B细胞
C.激素甲的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
D.激素乙是胰岛素
9.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
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会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
C.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D.pH的相对稳定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独立完成的
10.人感染一次天花就会“永志不忘”,再有天花病毒侵入时,能在病毒为患之前迅速将其消灭,这是因为( )
A.效应T细胞能识别病毒并产生抗体
B.针对天花的记忆细胞可伴随人一生
C.针对天花的浆细胞可识别抗原并产生淋巴因子
D.吞噬细胞可随时“吞食”入侵的天花病毒
11.4位同学分别对人体内环境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绘制了概念图,正确的是( )
12.下列有关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稳态即系统内的各种组成成分及含量不再发生变化
B.人体内环境、pH值、渗透压等保持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
D.个体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稳态都有赖于反馈调节
13.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通过握手传播
B.艾滋病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C.B淋巴细胞被破坏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D.艾滋病是一类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总称
14.在寒冷环境中,人会不由自主地打寒战、起“鸡皮疙瘩”,其生理意义是( )
A.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热量的散失
B.使肌肉收缩,增加产热,以御寒冷
C.是某种激素作用的结果
D.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15.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水的能力增强
D.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下丘脑产生渴觉
16.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抗原能刺激T细胞产生抗体
C.抗原是指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D.效应B细胞能识别抗原并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17.在人体内,下面哪一组物质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 )
A.胰岛素和胰蛋白酶
B.生长激素和淀粉酶
C.甲状腺激素和有氧呼吸酶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18.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
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19.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的形成过程与高尔基体有关
B.抗体是由效应T细胞中的有关基因指导合成的
C.浆细胞都是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所形成的
D.淋巴因子通过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0.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二、非选择题
21.请根据免疫基本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①表示第一次感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 )
(2)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 )
A.灭活抗原B.抗体
C.抗生素D.抗病毒药物
(3)B细胞和T细胞依靠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________识别抗原。
(4)机体合成的数百万种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是由于抗体分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不同。
(5)能将入侵的病毒分解,并使病毒的蛋白质分子出现在细胞膜上的是______________细胞;
能产生并分泌抗体的是____________细胞。
(6)机体免疫系统误将自身的某些细胞成分当作“异己”时,便会导致____________疾病,这类疾病常见的如____________。
A.乙肝B.流感
C.艾滋病D.系统性红斑狼疮
22.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研制了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这种疟原虫感染后会在人体内形成周期性繁殖,然后周期性释放毒素,毒素属于一种热源,可刺激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中枢,使腺体A分泌的激素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体温升高。
(2)当我们大量喝水后,__________(结构)减少抗利尿激素的生成和分泌,最终作用于靶器官____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对水分的重吸收。
(3)饭后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调节。
基础梳理·
真题过关
考点1
1.B 2.D
3.【解析】选D。
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4.【解析】选B。
注射药物,药物到达靶细胞的正确途径是:
组织液→血液→组织液→靶细胞。
5.【解析】选D。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考点2
1.A 2.A 3.C 4.A 5.C 6.A
考点3
1.D 2.C 3.B 4.B
因缺水而口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会减少。
6.【解析】选D。
寒冷环境中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可使有机物氧化分解速率加快,产热增多。
考点4
1.【解析】选B。
效应T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并裂解病毒侵染的靶细胞。
2.【解析】选C。
免疫系统可以清除体内的衰老细胞和畸变细胞。
考点5
1.B 2.A 3.D
学业达标·
实战演练
1.【解析】选A。
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组织液、淋巴。
2.【解析】选D。
脚掌磨出了“水泡”,组织液增多,“水泡”中的液体是组织液。
3.【解析】选B。
饥饿使血糖下降,此时最好喝葡萄糖水。
4.【解析】选C。
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
5.【解析】选B。
稳态是相对的稳定,不是恒定不变的。
青霉素是青霉菌产生的抗生素,不是免疫活性物质。
7.【解析】选B。
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抗体。
8.【解析】选A。
激素甲是降低血糖的胰岛素,缺乏可能患糖尿病。
9.【解析】选D。
pH的相对稳定是在血浆中的缓冲物质调节下完成的。
10.【解析】选B。
人感染天花后,免疫系统产生针对天花的记忆细胞可伴随人一生。
11.【解析】选C。
血浆与组织液可以相互转化,组织液转化为淋巴再通过淋巴循环转化为血浆。
12.【解析】选A。
稳态即系统内的各种组成成分及含量相对稳定,并不是固定不变。
13.【解析】选D。
艾滋病是一类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总称,D对;
病原体为HIV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B淋巴细胞被破坏的患者还保留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14.【解析】选B。
在寒冷环境中,打寒战、起“鸡皮疙瘩”使肌肉收缩,增加产热,以御寒冷。
15.【解析】选C。
机体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吸水的能力增强,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16.【解析】选C。
抗原是指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17.【解析】选C。
甲状腺激素和有氧呼吸酶均可以在甲状腺组织细胞内产生。
18.【解析】选A。
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消耗能量血糖下降,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19.【解析】选A。
抗体属于分泌蛋白,由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和运输。
20.【解析】选B。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1.
(1)C
(2)A (3)受体(抗原识别受体) (4)氨基酸序列(Y型结构的两臂末端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差异) (5)吞噬 浆 (6)自身免疫 D
22.
(1)体温调节
(2)下丘脑 肾小管和集合管 抑制 (3)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神经—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