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开启机构运动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2198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9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窗户开启机构运动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窗户开启机构运动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窗户开启机构运动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窗户开启机构运动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窗户开启机构运动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窗户开启机构运动分析报告.docx

《窗户开启机构运动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窗户开启机构运动分析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窗户开启机构运动分析报告.docx

窗户开启机构运动分析报告

项目1窗户开启机构运动分析报告

完成日期:

2017年9月29日

摘要-1-

1产品介绍-2-

2平面机构分析-3-

2.1运动分析-3-

2.2运动简图-3-

2.3自由度计算-3-

2.4分析结论-4-

3三维造型-4-

3.1外框造型-4-

3.2内框造型-5-

3.3手柄造型-5-

3.4铁脚造型-6-

3.5铰链造型-6-

4运动仿真-7-

4.1机构装配-7-

4.2整机装配-8-

4.3机构运动仿真-8-

5实物制作-10-

5.1制作方案-10-

5.2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10-

5.3最终实物-10-

6结论-11-

参考文献-12-

摘要

窗户是房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市面上有众多的款式。

本报告对学校的主流款式窗户(平开窗)的功能、构成、使用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其中的典型平面机构进行了实测,绘制了机械运动简图,计算了自由度,验证了相对运动定理,验证了该机构的运动合理性,并进行了三维造型设计与运动仿真。

关键词:

连杆;平面机构;运动分析;定理;自由度

1产品介绍

平开窗在窗扇一侧装铰链,与窗框相连。

有单扇、双扇之分,可以内开或外开。

平开窗构造简单,制作与安装方便,采风、通风效果好,应用最广.平开窗:

是一种传统的窗型,应用范围最广,分内开、外开两种。

内开启便于擦窗,但开时占据室内空间,制作不当,雨天会向内渗水。

向外开的窗扇防水性能好,开启时不占室内空间,但大风雨天易受损,对五金件强度要求较高。

平开窗最大特点是密圭寸性能好,窗扇能全部打开,便于通风,结构简单。

图1平开窗

2平面机构分析

2.1运动分析

由此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我们可以看出,此机构属于曲柄滑块机构是曲

柄连杆机构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

下面进行分析。

原动件是玻璃窗户,不是曲柄。

无死点位置。

此机构起对窗户的支撑作用,并不是主要为了传递运动,所以传递性能不

是很好。

2.2运动简图

2.3自由度计算

活动构件为2个,低副为2,局部自由度为1

F=3n-PL-F=32-22-1=2

2.4分析结论

该窗户的平面机构为曲柄滑块机构,拥有两个自由度。

符合相对运动定理

3三维造型

3.1外框造型

根据实际测量尺寸,经过比例缩放之后,使用UG软件,建立一个长度为

10mm宽度为60mm高度为140mm勺长方体。

选择平面建立草图,做出内边框曲线。

进行适当的拉伸。

在边框内侧做出滑道。

具体如图3-1所示:

图3-1

3.2内框造型

建立一个长度为2mm宽度为50mm高度为140mnl勺长方体。

选择平面

建立草图,做出内边框曲线。

进行适当的拉伸。

具体如图3-2所示:

图3-2

3.3手柄造型

先画草图,进行拉伸做出手柄底座。

在上面做一个圆柱体,作为支架,

然后再在圆柱上面做一个长方体,作为把手。

最后进行边倒圆,倒斜角的细

节处理,具体造型如图3-3所示:

图3-3

3.4铁脚造型

建立一个圆柱体,在圆形端面建草图拉伸,对拉伸出来的实体,进行边

倒圆。

在平面上建草图拉伸,获得孔。

具体造型如图3-4所示:

图3-4

3.5铰链造型

这是窗户开启与关闭的一个重要机构,造型简单却很重要。

主要使用做

草图拉伸方法设计出来。

具体造型如图3-5所示:

图3-5

4运动仿真

4.1机构装配

使用草绘曲线绘制链传动轨迹,

下面进行链条装配,选择【文件】/【新建】命令,在弹出的【新建】对话框中选中【组件】单选按钮,子类型设置为【设计】,链条组件第一个链扣内单元体和第二个链扣外单元体的装配,创建链条组件装配条件,装配第一个链扣内单元体使用一个“平面”接头、两个“槽”接头,选链条轨迹曲线时按Ctrl键选中四段曲线,如图11所示。

装配第二个时,在第一个链扣的一侧装配第二链扣,使用一个单击工具栏中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在文件列表中选择装配链条轨迹,单击打开按钮,零件出现在图形区,并弹出【元件放置】操控板。

打开【元件放置】操控板中的【放置】上滑面板,在【约束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缺省”约束类型单击按钮完成装配链条轨迹的装配。

4.2整机装配

将窗户外框通过脚架将窗户外框连接,使用的约束有【接触对齐】【自

动判断中心/轴】。

将窗户外框与内框用连杆连接,使用的约束有【接触对齐】

【自动判断中心/轴】。

具体效果图如4-2所示:

图4-2整体效果

4.3机构运动仿真

打开窗户机构的装配图,选择下拉菜单【应用程序】/【机构】命令进入运动

仿真界面。

这时每个链扣都出现带旋转方向的黄色销轴,表示每个链扣装配都可以运动,如图4-3所示。

21所

定义初始条件,单击初始条件命令弹出【初始条件定义】对话框,如图

示。

窗口出现如下几个速度条件:

定义点的速度、定义运动轴速度、定义角速度、定义切向槽速度、用速度条件评估模型、删除。

通过这些条件可以对输料机构运动速度进行设置。

本设计中只需要定义其运动槽速度和运动轴速度。

定义链轮以相同的转速,

【定义运动轴速度】选择链轮轴,给一个速度,这样链轮的速度定义,然后【定义槽速度】,选择设置的槽运动副,给出一个速度。

其速度定义完后,检查其运动方向是否符合实际运动关系。

但还要检测一下速度特性,通过速度条件评估模块命令,这样就可以进行仿真了。

5实物制作

5.1制作方案

先测量实际窗户的尺寸,然后根据实际尺寸成比例的算出制作尺寸。

人后用刀和捡到

将泡沫板裁成一个外围的框架。

把手是把泡沫板剪裁成条形,然后用双面胶进行粘合固定,再用牙签与外围进行连接。

泡沫与泡沫之间的连接全部用双面胶,因为用液态胶会和泡沫反应。

在铰链的位置也是用牙签与条形泡沫做的。

下面的沟槽用了半根吸管,不然泡沫的摩擦力太大,导致动不了。

而吸管的内壁是光滑的,而且完全可以镶嵌在沟槽内。

5.2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实体的重量很大,而泡沫的重量非常的轻,所以在转动的时候容易脱落,所以我用两个泡沫的小块在一个连接处夹住连接的位置,以此来固定。

而且牙签本身就很细,也容易脱落,所以我在牙签的外面缠了一层双面胶,以此来固定。

5.3最终实物

由于重量相差太大,所以固定是最大的问题,因此我将容易脱落的地方上下都用了一个泡沫板进行固定。

而由于牙签的细小,总是容易掉下来,也会导致固定失败,所以我在牙签的外面也缠了一层双面胶,这样,当牙签插入泡沫板的时候,牙签外面的双面胶就会和泡沫板内部进行粘合,不容易脱落。

在下面铰链的地方,也是用牙签在外面粘上双面胶来进行固定的,而且一定不要用液体胶,不然会和泡沫反应,进而腐蚀泡沫。

当这些问题都解决后,实物成品就做出来了。

6结论

经过小组成员之间的明确分工以及密切配合,我们如期完成任务。

这是学习机械原理这门课以来第一次项目作业。

在完成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大大小小的诸多困难,曾一度陷入困境。

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运动仿真的制作,对机构的运动分析。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两大难点。

但是经过小组人员的不懈努力,通过上网搜集资料,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这些困难都一一被克服,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获得来自其它小组的友情帮助与宝贵经验。

这才是这个项目作业中我们最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阿尔托包列夫斯基.平面机构综合[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田浩,寇伟,白争锋.间隙对平面机构运动特性的影响分析J].机械设计

与制造,2010

(2):

17-18.

[3]师忠秀,綦明正,程强.平面连杆机构的杆组法运动分析及仿真J].青岛

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3,18(4):

22-26.

[4]葛文杰.平面连杆机构的CAD及动态模拟[J].机械科学与技术,

1994(3):

127-130.

[5]谭姝.平面连杆机构仿真系统的设计[J].农机化研究,2005(3):

182-1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