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孙吴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编12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15550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孙吴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编12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孙吴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编12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孙吴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编12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孙吴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编12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孙吴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编12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孙吴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编12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黑龙江省孙吴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编12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孙吴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编12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孙吴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编12 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美和美的本质是相互依存的。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悲剧都有各自的论述,其观点也是大相径庭。

柏拉图认为悲剧亵渎了神的尊严。

悲剧还让人产生怜悯、痛苦的情绪,这种消极的情绪会放大,削弱人的理性力量。

他坚持认为悲剧会影响到国民的心理健康,危及城邦的建设与安定。

所以要将模仿诗人和艺术家驱除出“理想国”。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艺术和诗都是模仿,但不仅仅是对自然和生活单纯的模仿。

更多地需要通过事物规律进行创作,同时也是在创造美,并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

他在《诗学》中讲道: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有长度的行为的模仿,它的媒介是通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方式分别被用于悲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模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他认为悲剧有教育功能,有“净化”的作用,能为观众提供“精神享受”。

悲剧中的英雄人物遭受的灾难引起了人们的怜悯,让人们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情绪得以发泄,从而“净化”观众的心灵。

这种在精神上的享受不但能培养善良的道德品质,同时能产生舒畅的审美快感。

这就是悲剧式的“愉快感”,观众也从中得到审美的体验。

1.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理念”论的基础上阐释了艺术美,使艺术美升华到美学理论、哲学高度。

B.“理念”论认为:

现实世界是个别的,不可靠的,不真实的;

而“理念”的世界才是永恒的,真实的。

C.与柏拉图的“理念”论相反,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客观的存在,事物都具有物质的基质。

D.以“理念”论为其哲学基础的柏拉图,虽不提倡艺术,但也不完全否认艺术。

2.下列关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艺术的观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不真实的,而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因此,艺术双倍地脱离真实。

B.柏拉图并没有完全否认艺术,他认为只有歌颂神和英雄的颂歌才是“非模仿艺术”。

C.亚里士多德否认艺术是对具体事物的模仿,他认为艺术是具体的,它比具体存在的个别事物真实。

D.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美的事物和美的本质是不同的概念,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其哲学体系的基础是不正确的,因此,他对艺术、悲剧的认识也有些偏颇。

B.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艺术的认识不相同,是因为他们在哲学思想方面存在差异。

C.柏拉图对悲剧持否定态度,他认为悲剧会对国民产生不良影响,危及社会的安定。

D.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能给观众带来舒畅的审美快感,能培养观众善良的道德品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凤生,字竹屿,安徽婺源人。

父友亮,乾隆四十六年进士。

由中书充军机章京,累迁刑部郎中,精究法律,治狱矜慎。

改御史,巡城、巡漕,官至通政司副使,有清直声。

以诗名。

凤生,嘉庆中,入赀为浙江通判,屡摄知县事。

任兰溪仅数月,清积案七百余事。

任平湖,有民数百户,诵经茹素,传授邪教,凤生悯其愚惑,开谕利害,治为首数人罪,余释之。

道光初,浙江清查仓库,以凤生总其事。

会浙西大水,江、浙两省议合治,调凤生乍浦同知,勘水道,乃由天目山历湖州、嘉兴,沿太湖以达松江。

计画甫就,事未行,值淮南高堰溃决,江南大吏疏调凤生赴南河。

未几,擢河南归德知府,濬虞城、夏邑、永城三县沟渠。

寻擢彰卫怀道,道属河工五厅,岁修糜费,春秋防汛,虚应故事,凤生力矫积习,事必躬亲。

以岁修有定例,另案无定例,在任三年,力删另案以杜弊。

寻以疾乞归。

九年,两江总督蒋攸铦荐起原官,署两淮盐运使。

凤生以淮盐极敝,条上十八事。

攸铦采其议,改灶盐,节浮费,濬河道,增屯船,缉场私、邻私之出入,禁江船、漕船之夹带,及清查库款,督运淮北诸条,疏陈待施行,会诏捕盐枭巨魁黄玉林,凤生计招出首,责缉私赎罪。

攸铦已入告,旋因告讦置之狱,又得玉林所寄其党私书,意反复,密疏请处以重法。

上以前后歧异,谴攸铦,凤生亦降调。

陶澍继督两江,与尚书王鼎、侍郎宝兴会筹盐法,合疏留凤生襄议,于是大有兴革,略与凤生初议相出入。

十二年,湖北大潦,总督卢坤疏留凤生治江、汉堤工,袤亘数百里,半载告竣,秋水至,新堤有溃者,凤生引咎乞疾归。

寻淮北票盐大畅,陶澍以凤生首议功上闻,促之出,未行而卒。

凤生以仕为学,尤笃好图志,成浙西水利图说备考、河北采风录、江淮河运图、汉江纪程、江汉宣防备考、淮南北场河运盐走私道路图,每吏一方,必能指画其形势,与所宜兴革。

四方大吏争相疏调,少竟其用,惟治淮盐尤为陶澍所倚藉焉。

(选自《清史稿·

列传一百七十一》,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屡摄知县事                摄:

代理

B.凤生悯其愚惑悯:

同情

C.凤生以淮盐极敝敝:

破旧

D.凤生以仕为学,尤笃好图志笃:

非常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凤生受人重视的一组是(3分)(  )

①精究法律,治狱矜慎 ②以凤生总其事 ③江南大吏疏调凤生赴南河 ④力删另案以杜弊 ⑤谴攸铦,凤生亦降调 ⑥疏留凤生治江、汉堤工

A.①④⑥B.②③⑥

C.②④⑥D.①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凤生富有才干,办事干练坚决,雷厉风行。

在担任兰溪县令时,几个月的时间就处理了七百多起旧案;

后来又被调往各地主持水利工程,多次受到提拔。

B.王凤生注重改革,每到一地,都会提出一些改革的意见和措施。

尤其是在治理淮盐问题上,提出了诸多改革主张,在制定盐法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C.王凤生办事讲原则,也讲人情,讲策略,重实效。

在担任平湖县令时,他灵活处理了当地百姓迷信邪教的案件;

在任两淮盐运使时,他用计成功地诱捕了大盐枭黄玉林。

D.王凤生不仅是一个官员,更是一个实干家。

他特别留意各地的山川地形,并将其编成图志,深受各地大员赏识。

然而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能让他充分发挥才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岁修糜费,春秋防汛,虚应故事,凤生力矫积习,事必躬亲。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吏一方,必能指画其形势,与所宜兴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春 阴

朱 弁①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竟何事?

只应催我鬓边华!

 ①朱弁(1085~1144):

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宋高宗建炎元年冬出使金国,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被拘留了整整十五年,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秋回到故国。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前两联。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柳宗元《小石潭记》)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长在心上的眼睛

梅贻涵

小驴的爸爸妈妈扔下当时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两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路只能拄着棍子一点一点地往前探,做什么事都得让小驴帮忙。

可最近,小驴却非常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做饭切菜时,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刷刷地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

平时吃饭,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

小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

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睛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

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

小驴的爸爸妈妈走后,别的不再管小驴,只是每到秋天的时候给小驴邮鞋。

可这年秋天,不知为什么,鞋没有邮来。

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帮快穿飞了,鞋底也磨透了。

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只是默默地盼着爸爸妈妈能早点把鞋邮来。

秋天匆匆而去,冬天很快来了,一直不见鞋的踪影,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五个脚趾也着急地探出头来,全都冻得成了红萝卜头。

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忙了一天的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着他坐着。

小驴问奶奶,为什么总是坐着不睡。

奶奶说:

“躺着累,坐一会儿。

小驴想,也许过几天奶奶就能睡着了,可许多天过去了,奶奶还是每晚都坐着,有时一坐就是大半夜。

周日的早晨,小驴早早地爬起来,来到村外的山上。

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

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根,宝贝似的装进随身带的一个红色塑料袋里。

这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一棵又一棵地挖着。

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洁白的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可小驴仍不停地寻找着,挖着。

塑料袋里的草根越来越多,小驴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

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了同学大胖。

大胖看着地上的血迹,不解地说:

“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的穿个没底的鞋四处跑?

平时,小驴就怕别人说他傻,因为他听人说,因为他傻,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了。

可这次小驴没生气,他用手抹了把冻出来的清鼻涕,呵呵笑了笑,转身一瘸一拐往家跑。

回到家,小驴一进门就举着装着草根的塑料袋,冲奶奶喊:

“奶奶,这是给你的药,吃了晚上就可以睡着觉了。

奶奶赶紧接过来用手摸了摸,非常惊讶地问:

“驴儿,你这是在哪弄的?

小驴兴奋地说:

“我在山上挖的。

王爷爷说,这草能治失眠的。

奶奶急忙弯腰下去抓小驴的脚。

小驴赶紧往后躲,但还是被奶奶抓住了。

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将小驴那两只冻得通红的脚放在自己的衣服里暖着。

过了会儿,奶奶放下小驴的脚,从床头柜上拿起一双棉鞋来给小驴说:

“穿上试试,看合脚不。

小驴以为是爸爸妈妈邮来的,可仔细一看,发现这双棉鞋是做的。

小驴突然明白了,原来奶奶夜里坐着不睡,是在黑暗中一针一线地给他做鞋。

他双手捧着那双又厚又结实的棉鞋,流着泪说:

“奶奶,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

奶奶摇摇头。

“那你怎么看到的?

“用心。

“心上也长着眼睛?

”小驴惊奇地问。

“是的,每个人的心上都长着一双眼睛。

”奶奶笑了笑肯定地说。

(选自《短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开篇的“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一句中的“似乎”表现了小驴对奶奶切菜的熟练程度、发现饭碗被换等的疑惑,表达了小驴对奶奶的关注。

B.“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小驴脚上鞋的破旧,直接引出下文奶奶深夜给小驴做鞋和小驴在雪天给奶奶找药的情节。

C.文章在描写小驴为奶奶在山上找药的内容时,使用了很多的动词,如“扒”“挖”“装”“寻找”等,十分形象地表现了小驴找药的辛苦、艰难。

D.文章通过大胖的眼睛真实地再现了小驴鞋子的破旧程度,穿着如此破旧的鞋子找药,反衬出小驴对奶奶的深厚情感。

E.小驴不让奶奶抓住自己的脚,是因为小驴的鞋确实烂得不成样子,怕奶奶知道事情真相,这个动作表现了小驴是个懂事的孩子,能够主动分担奶奶的痛苦。

(2)“鞋”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这句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一句中的“颤抖”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长在心上的眼睛”不如“奶奶的眼睛”好,你的观点是什么?

请说明理由。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一代醇儒张元济

熊月之

张元济一生最主要的事业是出版与古籍整理,两者又是与他在商务印书馆的经历联系在一起的。

在张元济的领导下,商务印书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

新式出版业是到近代才出现的行业,从写稿、组稿、翻译、编辑、印刷、出版、发行到企业管理,从印刷机器、纸张、油墨、装订、开本到印数,从联系作者、译者到与官府打交道,所有这些,对于张元济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工作,他能够由外行变成内行,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考其诀窍,就是两个字:

敬业。

他坚持,不赚钱的书一般不出,有政治风险的书一般不出,包括拒绝印刷康有为、孙中山的书,都是为了对公司负责,也都是敬业的表现。

张元济无论当官还是经商,都真诚对人,不虚伪,不欺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他与总经理高凤池在经营理念、用人标准、对违纪人员处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分歧。

对于这些分歧,他不掩饰,不回避,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

1919年,因为许多分歧难以消除与妥协,张元济决定辞去经理之职。

经人调解,他与高凤池达成和解,并坚持一定要向高凤池道歉。

与高凤池相比,论社会地位,张要高出许多,张是翰林,高是小学程度。

论在商务的影响力,张也要大许多。

细论张、高二人的分歧,张的意见,均为企业前途着想,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如注重企业制度建设,引进、起用新人,对于违纪违法员工严肃处理,高则立于相反方面。

但是,二人矛盾一经调解之后,张便主动道歉,诚恳支持高的工作,并坚持自己的薪水必须低于高凤池。

诚与恕是一体两面。

待人诚恳,必然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1927年,张元济被绑架,在南翔附近的农村被关了六天六夜。

绑匪开价先是30万元,后降至20万—15万—2万,最后以一万元赎票。

那时,上海绑票案件屡屡发生,撕票的事情也不止一例。

张元济能安然脱险,与他设身处地、以恕道对待绑匪有关。

绑匪也是人,张元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诚,终于化险为夷。

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商务印书馆屡起工潮。

对于工人的罢工斗争,张元济力主两边兼顾,同存共利,通过协商解决。

问题解决后,作为资方代表的张元济,反而得到工人的拥护,职工大会上竟然全场高呼“打倒王显华!

”“拥护张菊生!

”张元济在当中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没有更细的资料,但是,从结局看,张元济至少比经理王显华更加理解和重视工人的要求,能够同情地理解工人的权益。

乐志华是张元济轿车司机的外甥,从宁波乡下来到上海,1923年到一位英国人家里当佣人,被主人诬陷偷了740英镑,关进牢房,在全无证据的情况下,被巡捕打得遍体鳞伤,右腿残废。

张元济获悉此事后,为他聘请律师,到医院验伤,通过宁波同乡会呼吁社会援助,向法院提起诉讼。

官司打了五个月,冤情终于得到昭雪。

待人诚与责己严是联系在一起的。

无论在什么位置上,张元济都严格要求自己。

主持编辑《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大部头古籍汇编,为公司带来了巨额收入,他自己从未收取过什么主编费及稿费。

在公司,自己的薪金一向从严,不让儿子进入商务印书馆。

正因为张元济待人真诚,责己严格,所以,从清末到民国,商务印书馆能够团结那么多文化人。

这些人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社会阅历,不同的政治态度,但与张元济的关系都很好。

胡适等评论张元济“是富于新思想的旧学家,也是能实践新道德的老绅士”。

新思想与旧学家、新道德与老绅士这看似对立的两极,在张元济那里得到了统一,而且统一得那么自然、浑然,因为这一切,都出于他的诚意、正心。

(选自2012年10月15日《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商务印书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张元济功不可没。

B.张元济待人讲恕道,有意见说意见,如开诚布公地与上司就诸多方面的分歧交换看法。

C.张元济虽然认为自己在地位、眼界、学识等方面都有优越性,但是他没有因此而倨傲。

D.张元济主编《四部丛刊》等未谋己利,所以商务印书馆能团结那么多文化人。

E.本文撷取张元济的若干人生片段,表现了他敬业、诚恳、仁恕和严于律己的优秀品质。

(2)作者为何要选择张元济与高凤池之间的纠纷来详细介绍?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诚与恕是一体两面”,而作者为了表现张元济的“恕”,写出了哪些典型事件?

请概括作答。

(4)张元济作为一个领导,其“敬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棱镜门”事件犹如一枚放大镜,将美国社会对安全与隐私之间关系的分歧进一步放大,同时也显露出美国国民对监控对象倾向于“内外有别”的立场。

B.家园被毁,亲人受伤,但战士何伟说:

“我知道家中亲人没有生命危险就可以了,这里的群众更需要救援。

”这是一种境界。

无独有偶,这样的事也发生在武警四川总队中队长杨昌军身上。

C.朝核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对朝鲜一直以来采取的敌视政策,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要美国转变对朝外交思维,朝核危机的解决就指日可待了。

D.小陈在课堂上常常无端地和张老师顶嘴,弄得张老师很恼火。

家长劝慰张老师说:

“我儿子是个炮筒子,说话做事没心没肺,你不要往心里去,啊?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不管美国和以色列百般阻拦,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还是递交了“入联”申请。

巴方希望通过这样的强势举动,唤回国际社会关注,扭转这些年来巴勒斯坦问题越来越被边缘化的趋势。

B.对回流到餐桌的地沟油,早些年发达国家也都存在,但现在早有了规范而完备的法规及有效的实施办法。

如在日本,政府高价回收地沟油当作燃料用;

美国政府规定,餐馆乱用乱卖地沟油就要被关门;

英国专门设立有废油垃圾桶用于统一回收,然后制成生物柴油……

C.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负责人表示,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目的在于选拔人才,为公务员队伍输送新鲜血液。

我们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严格把关,择优录用。

D.“四黑四害”问题牵涉面广,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综合治理,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解决这一社会管理难题,真正让人民群众吃得顺心、用得安心、活得放心。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一座土楼就是一座微缩的城堡,________,而强化了“从此他乡即故乡”的住下意识。

①不是为了对付外来的打击,还能是什么

②逐渐淡化了“山一程,水一程”的路上意识

③然而土楼的基本功能还是生活

④从中原辗转而来的客家先民,便是通过建筑土楼

⑤而且还容纳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⑥高耸的敌台、四望的枪眼

A.⑥①④②③⑤B.⑥①③⑤④②

C.③⑤⑥①④②D.③⑤④②⑥①

16.请在下面划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使它与后面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段。

不得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从而实现“中国梦”。

17.补写下列有关“美丽中国”的两副“对联”。

注意:

①内容与“小康”有关;

②可以不考虑平仄。

(1)上联:

美丽中国瞻愿景;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

龙岁和谐,美丽中国仁政旺;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

“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

“为什么不能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