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2138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完整版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完整版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完整版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完整版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docx

《完整版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docx

完整版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

 

第2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

 

2.1汉英翻译与文化

2.1.1文化的定义与翻译

根据《现汉》,“文化”有三个定义:

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

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水平。

而在OALED中,culture的定义是

1[U](a)refinedunderstandingandappreciationofart,literature,etc.(对于文艺等的深刻的了解和鉴赏)(b)(oftenderog.常作贬义)art,literature,etc.collectively文化(文学、艺术等的总称)2[U]stateofintellectualdevelopmentofasociety文化(一个社会智力发展的状况)3[U,C]particularformofintellectualexpression,e.g.inartandliterature文化(智力表现的形式,如体现于文艺方面)4[U,C]customs,arts,socialinstitutions,etc.ofaparticulargroupofpeople文化(某群体或民族的风俗、人文现象、社会惯例等)5[U]developmentthroughtraining,exercise,treatment,etc.锻炼、训练、修养6[U]growingofplantsorrearingofcertaintypesofanimals(e.g.bees,silkworms,etc.)toobtainacroporimprovethespecies(植物的)栽培;(动物、如蜂、蚕等,良种的)培育7[C](biology生)groupofbacteriagrownformedicalorscientificstudy培养的细菌。

对比上述两本常用词典的定义,不难发现汉族人与英美人对“文化”(culture)的理解不完全相同。

《现汉》中的定义1不仅涵盖了OALED的定义1a、2、3、5,而且还包括“物质财富”;定义2相当于OALED的定义4;定义3在OALED中无对应的意义。

OALED中的定义1b、6、7都不在汉语“文化”的定义之中。

可以说汉语的“文化”具备3种指称意义。

英语的culture具备7种指称意义,一种蕴涵意义,即1b(OALED给的例句是:

touristscomingtoVeniceinsearchofculture(前来威尼斯附庸风雅的游客));汉语的“文化”定义较笼统,英语的culture定义较具体。

汉语的“文化”包括“物质财富”,英语的culture只强调文学、艺术、观念、习俗等精神财富。

对文化看法的差异还不仅存在于汉族人与英美人之间,各国学者或同一国学者之间,因研究视角、范围或所用理论不同,对文化所下的定义也不相同,据说已有百余种之多,可见文化是一种何其复杂的研究对象!

在本教程中,我们参照《现汉》的第一条定义,将文化定义为: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的涵盖面极广,几乎包括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文化的分类也因此林林总总。

如从地域分,有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大陆汉文化和港澳台汉文化;从时间分,有原始文化、奴隶制文化、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从宗教信仰分,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等;从生产方式分,有游牧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信息文化;从生产工具分,有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青铜文化;从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分,有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从性质分,有世界文化、民族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从结构层次分,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参见王秉钦《文化翻译学》:

3-4)

学习研究文化,无论是上述八类文化中的哪一种,都应从其结构入手,由可见可感的表层形式深入到核心层次即社会意识形态或大众心态。

因此,我们采纳《文化语言学》(修订本)中的文化分类法,将文化分为: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

”(刑福义,2000:

8)

物质文化(materialculture)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指一切可见可感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

它下属的文化有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戏曲文化等。

制度文化(institutionalculture)指人类的社会制度、宗教制度、生产制度、教育制度、劳动管理分配制度、家庭制度、亲属关系、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社会规约以及与它们有关的各种理论。

心理文化(也称观念文化)(mentalculture)指人类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信仰、心态等。

2.1.2汉英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由于文化包含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语言自然是文化的一部分。

又由于语言是全社会成员共享的财富,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了财富,并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正确使用语言的规律,使语言得以传承和发展,人们作为社会成员在交际时主要依靠语言,也得遵从语言使用的习惯。

这些“规律”和“习惯”说明语言属于制度文化。

语言还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制度文化。

它不仅仅反映自身的特点,还记录反映其他文化、传播其他文化、帮助其他文化发展。

它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是文化的生命线。

作为制度文化的语言,与其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

没有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不可能产生语言,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在语言中得到反映,语言也因此才能不断的变化和发展,所以说,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是语言发展的源头活水。

汉语的词汇能有力的说明语言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如在1981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窗”的词义为“窗户:

玻璃~|门~户壁|~明几净”;“窗口

(1)窗口跟前。

(2)(售票室、挂号室等)墙上开的窗形的口,有活扇可以开关。

”(1981:

164)在2000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中,“窗”的词义为“窗户:

纱~|玻璃~|~明几净”。

(2000:

197)加上了“纱窗”,反映了人民生活的改善,与物质文化有关。

在南方,特别在城市,住房不仅安装玻璃窗,而且装纱窗,以防蚊子或其他昆虫飞入室内,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的环境。

“窗口”的词义为“

(1)窗户。

(2)(~儿)窗户跟前:

站在~远望。

(3)(售票室、挂号室等)墙上开的窗形的口,有活扇可以开关。

(4)指直接为群众生活服务的:

~单位|~行业。

(5)比喻渠道;途径:

工厂开设门市部,可以成为了解市场信息的~。

(6)比喻反映或展示精神上、物质上各种现象或状况的地方:

眼睛是心灵的~|王府井是北京商业的~。

”(同上)补充的(4)(5)(6)义均为比喻意义,与心理文化有关,反映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的新事物。

又如“三生有幸”和“一尘不染”是反映佛教观念的词汇,“灵丹妙药”和“回光返照”则与道教有关。

“改革开发”和“一国两制”反映了我国的政策,“闹元宵”则反映了我国的民俗。

由于“贝”曾为原始生活的货币,汉字中不少与“钱”或“贸易”有关的字都带有偏旁“贝”。

如贩、買(“买”的繁体字)、賣(“卖”的繁体字)、费、财、贫、购、贸、赔(償)、贷、债等。

“皿”是象形字,象征家用饮食器具,它作为偏旁也出现在某些字中,表示盛物的日用品。

如:

盆、盂、盅、盏、盘、盖等。

这些字都承载着我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信息。

汉语中的借词,是汉外文化交流的记录。

如,咖啡(coffee)、巧克力(chocolate)、色拉(salad)、三明治(sandwich)、歇斯底里(hysteria)、休克(shock)、基因(gene)、钙(calcium)、维他命(vitamin)、奥林匹克(Olympic)、雷达(radar)、先令(shilling)、夹克(jacket)、电视(television)、激光(laser)、飞机(aeroplane)、火车(train)、交响乐(symphony)、基督徒(Christian)、面包(bread)、盲文(brail)、圣诞老人(SantaClaus)、圣经(Bible)、马海毛(mahair)、贝雷帽(beret)、革命(revolution)、营养(nourish)、解放(liberate)、民主(democracy)、科学(science)、独裁(dictatorship)、心理学(psychology)、形而上学(metaphysics)、图书馆(library)、想象(imagination)、暗示(hint)、投资(investment)等。

近年引进的外来词更体现了我国物质文化和西方物质文化在很多方面已经同步发展了。

如磁卡电话(cardphone)、立交桥(overpass)、隐形眼镜(contactlenses)、下拉菜单(pulldown)、软驱(floppydrive)、光驱(CDdrive)、鼠标(mouse)、电脑(computer)、内存条(RAMchip)、复印机(xeroxmachine)、安乐死(euthanasia)、艾滋病(AIDS)、香波(shampoo)、连锁店(chainstore)、热狗(hotdog)、自助餐(buffet)、牛仔服(cowboysuit)、T恤衫(T-shirt)等。

(熊文华,1997:

166-171)

汉语的语法特征也体现了文化对语言生成和发展的影响。

中国人的祖先居住在亚洲东部北温带,气候比较温和,较少受飓风、台风、海啸的袭击,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他们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他们崇尚和谐,相信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相信主客体的一致,重伦理、重悟性、重简约。

这种心理文化在汉语语法中的表现形式为:

以意统形,强调意义的连贯,但不在意形式标记,句法特征为意合(parataxis),语法特征为隐性(covertness),词语的意义往往只能在句子或一定的语境中才能确定,而且要靠人的悟性去心领神会。

汉语的词汇主要由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组成,词的组合比较方便,只要合乎事理,表意明确,便可以组合在一起,造句比较简单,不必考虑形式的一致。

而英国人的祖先居住在干燥的平原和海岸边,长年累月受到暴雨风霜的袭击,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不发达的时代,自然的伟力和凶残均不可预测。

为了生存,人们只能冷静地面对自然,向自然作斗争。

自然作为人的对立面而存在,久而久之,英国人就形成了观察自然、分析自然、了解自然继而控制自然的习惯。

对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认识可以说是西方文化的基本概念,也是英国心理文化的重要特征。

因此,英语的语法特征是显性(overtness),句法特征是形合(hypotaxis),词序比较自由,构词比较灵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识到,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有着血肉不可分的密切关系。

这种认识对学习翻译,学习用语言进行文化交际非常重要。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确切的说,是文化转换。

文化的共性使转换成为可能,文化的个性决定转换不可能完美。

文化的个性形成文化差异的鸿沟,译者的使命就是架设跨越鸿沟的桥梁。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语言和文化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心理文化的差异,而在心理文化中,对语言文化转换最具阻力的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因此,对比研究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学习汉译英不可缺少的内容。

2.2中英思维方式对比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

”(荣开明等,1989:

30)思维形式有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形式,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