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三大内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2077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教学的三大内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有效教学的三大内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有效教学的三大内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有效教学的三大内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有效教学的三大内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效教学的三大内涵.docx

《有效教学的三大内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教学的三大内涵.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效教学的三大内涵.docx

有效教学的三大内涵

有效教学的三大内涵

有效课堂教学(分析、研究)的三个维度

(2009-04-2520:

14:

24)

宽度(教育广度):

教育维度的考量。

学科知识的教育化、心理化处理(加工,改造),把学科知识生活化、经验化、情境化、活动化,核心和本质是儿童化(儿童数学、语文、科学……)。

儿童的学科、儿童的知识、儿童的思维,这是儿童学习、儿童教育的根本。

从某个角度讲,这是把学科知识浅化、宽化的过程,从而让学科知识走进儿童的经验、生活,变成儿童自己的知识。

深度(学科厚度):

学科维度的考量。

学科知识的科学化、学术化处理(加工,改造),关注、强化学科知识的概念化、科学化、规范化、学术化、逻辑化,核心和本质是学科(科学)思维、思考和文化。

宽度强调学科(知识)的儿童化;深度强调儿童及其学习的学科化。

前者强调让学科走进儿童,后者强调让儿童走进学科。

前者把学生描述成是“一个人在学习学科知识”,后者把学生描述成是“一个学习学科知识的人”(周彬)。

没有宽度的课堂,必然是机械、乏味的课堂;没有深度的课堂,必然是平庸、表层的课堂。

深度和宽度的均衡分布,是最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就像正方形是面积最大的四边形一样)(周彬)。

当然深度和宽度的具体分布比例,要由学科的性质、学生的基础和教学的任务等因素来定。

温度(人文温度):

人文维度的考量。

学科知识的人性化、情感化处理(加工,改造),要挖掘并赋予学科知识及其教学的人性化、情感化、态度化、品格化,从而使学科知识及其学习与儿童的情感和精神世界联系和统一起来,成为儿童人格和精神成长的过程。

“学科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情感和心灵世界的的加温,只能让学生变得越来越冷漠”。

如果说,宽度需要教师高度的教育学素养特别是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和机智;深度需要教师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特别是深刻的知识;那么,温度则要求教师具备丰厚的人文素养特别是丰富的情感。

没有温度的课堂是可怕的、恐怖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即使有所谓的教学效果,也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所以从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宽度、深度和温度三度是缺一不可的。

如果把宽度、深度、温度比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那么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即宽度、深度、温度三者比较接近时,对学生的发展促进最大。

从教师个人素养角度来说,三个维度的素养和谐统一起来,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最好!

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十项技能

(2009-05-1010:

41:

10)

一、观察技能

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

发亮的眼睛,兴奋的心情。

观察学生的交往状态:

对话沟通,共享合作,相互依赖,亲密无间,彼此支持,没有对抗与拒绝。

观察学生的认知状态:

学生是不是在动脑筋,是不是进行深度思考。

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

学生是不是参与其中,注意力是不是集中,专注力。

观察时注意:

有意识,参与式,渗透式。

 二、倾听技能

 “这样的倾听就是真正的倾听,它有效地改变教师的倾听方式,使他们从外在的听到内在的听,从抽象的听到具体的听,从观念的听到体验的听,作为一个真正的倾听者的教师,必定是这样的:

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张开他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

这样的倾听由于植根于生命的大地,根深蒂固,顺风摇摆,时常静默沉寂,但又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

为了在空中绽放花朵,凝结果实。

 行为上的听应表现为“积极关注的听”,“积极关注的听”指的是教师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学生的身上,给予了最大的、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

教师通过自己的目光、神情和倾听的姿态向学生传递的是这样的一个信息:

“你所说的一切都是十分有意思的,我非常希望了解你的一切。

”在这样的倾听中,教师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一种基本的尊重,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自己的宽松、安全的环境。

认知层面的听应“建构的听”,“建构的听”指的是教师在倾听时积极地与对方进行对话,在反省自己的“倾见”和假设的同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学生共同建构对“现实”的定义。

 

情感层面的听表现为“有感情的听”“共情的听”,“有感情的听”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谈话有情感表露,能够接纳学生所有的情绪反应,而且表现出自己对学生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理解。

“共情的听”指的是教师在无条件的倾听中与学生在情感上达到了共振,双方一起同欢喜、共悲伤。

对待倾听完后,应作出认可,重复、重组和总结,自我暴露,鼓励对方。

起到接受,理解,询问,共情的作用。

 三、讲授技能

 讲述(讲事),讲解(讲理),讲读(范读),讲演(讲座)。

讲授时:

要做到深入浅出,感染力(动作和语言的感染力),必要的废话(营造听讲的氛围),针对性,启发性。

传统的讲授具有:

多,深,细,透。

 四、导读技能

 教师的引导必须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从而给学生留下自我选择、判断、联想、开拓、发现、创造的思维空间,要记住,思想一定要在自己学习的“阵痛”中产生出来的,这样才有价值,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才能对其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任务(目标):

具体

思路(方法):

清晰

条件(时间):

明确

指导不当的表现:

给予学生的任务不恰当

指导过“粗”或过“细”

给予学生的时间过多或过少

 五、设问技能

 注意问题的价值,问题的难度,设问的时机。

学生的思考一般是随着教师提问的线索而转移的;应有必要的思考时间、明确的思考目标、相应的思考机遇、强烈的思考动机、愉快的思考情绪等等。

 六、导入技能既要引题,又要引思。

 七、小结技能

 承上启下,意犹未尽。

结尾无穷指的是一节课的结束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升华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或问题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并使学生在课后主动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行为。

如果开头的艺术是为将学生更好地引到教学胜境之中,以求收到最佳效果的话,那么结尾的艺术,就是要将教学小课堂带入人生大课堂,将最佳效果从课堂之点辐射到课后。

  八、管理技能

活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

包括组织技能和调控技能。

 九、激励技能

 表扬与批评。

形式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动作(微笑,眼神)。

 十、板书与多媒体技能

 开——开导、开引、开化、开眼

示——例示、标示、暗示、训示

悟——感悟、醒悟、顿悟、领悟

入——入神、出神入化

 提高课堂魅力的十句话

●凡是学生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教师决不替代。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把希望寄托于课堂,把希望寄托于学生。

●让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

●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

●课堂时间主要是学生学习用的,应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就是把学习能力乃至于生存权力还给学生。

●书是学生学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对老师充满希望的学生是没有希望的学生。

●让笑声、掌声、欢呼声在课堂上响起。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思路100条[转](2009-11-2921:

31:

03)

转载标签:

教育教法课堂教学主体作用乐学苏联杂谈分类:

读名师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期编选的是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思路和成果,建议无论是教学第一线的老师,还是与教学有关的其他同志,都能仔细地读一读,并结合本学校本学科的实际,认真地思考和实践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期望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优秀教师方面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绩。

1、现在教学方法的突出特点是,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变会学。

教法改革服从人才素质培养,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2、教学改革要实现几个转变:

(1)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2)变单纯抓智育为德智体全面发展;(3)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4)变平均发展为因材施教,发展个性;(5)变重教法轻学法为教法学法同步改革。

3、现代教学改革应具备的新观念:

(1)新教育思想发展的动态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不断丰富教学思想。

(2)要有全面发展的整体观念,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3)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4)要有重视实践的观念,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5)要有教书育人的观念,以培养四有人才为宗旨。

4、我们必须掌握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没有无教育的教学。

要发挥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功能,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5、当代各种先进教学流派的共同特点是:

以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基础,以创造条件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成功机会为主要原则,以引导学生走自学之路为主要方法,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手段,以鼓励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能力为教学思想的核心。

6、现代各种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以研究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及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为追求目标。

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以思想来克服,心理问题以心理来强化,知识问题以知识来补救,能力问题以能力来培养。

凡是先进的教学法,都是把提高学生素质放到首位。

7、成功的教学,首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

没有热爱便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全部技巧。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热爱。

8、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主导是为了主体的确立,而不能削弱、代替或否定主体。

发挥主导作用,是为了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水平,要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水平来衡量。

教师的善教应该体现在学生的乐学善学上。

9、确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衡量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准则。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自学能力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导向。

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改革的目的。

10、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改的方法是实行启发式教学,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入门向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把钥匙。

1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变为志趣,志趣可转化为理想,理想可以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12、好的教学模式是大量教学活动宝贵经验的结晶,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普遍规律。

教学模式是相对稳定又是不断发展的。

13、每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活动的表现形式。

凡是先进的教学模式,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四种能力是学生智能的主体。

14、常规教学是改革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改革教学是常规教学的提高和发展。

常规教学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展和丰富。

我们要以改革教学带动常规教学,以常规教学促进改革教学。

常规教学有改革,改革教学有继承。

15、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解放后苏联凯洛夫五环节课堂教学结构,主宰了我们学校的各科教学,成了一种基本模式。

这种教学存在的问题是:

(1)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认为学生学习是认识真理,不是发现真理,忽视开发智力,提高能力;(2)树立教师权威,坚持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权威主义、命令主义,学生处于被动地位;(3)只考虑教,不考虑学,不能发挥两个积极性。

16、课堂结构设计应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1)既要克服教师为中心,又要避免学生为中心;(2)既要重视知识学习,更要注意能力培养;(3)既要重视教法,又要重视学法;(4)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5)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17、凡是先进的教学,都应该使教学系统优化运行,教学过程优化控制,教学信息优化传递。

18、许多教学改革家都提倡情境教学。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执教者有目的地为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及全面发展而创设最佳环境和最佳场合的教学。

这种教学是以心理学为根据,遵循学生学习心理规律,充分发挥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