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假日杯竞赛计算题练习卷一.docx
《初二假日杯竞赛计算题练习卷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假日杯竞赛计算题练习卷一.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假日杯竞赛计算题练习卷一
初二假日杯竞赛计算题练习卷
命题:
谢曙东
1.一铝质圆柱台阶倒放于水平桌面上,如图,其上下部分横截面积之比
为3:
2,且h1=1/3米,h2=1/9米,求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多少?
(已知ρ铝=2.7×103千克/米3)
2.91×104帕。
2.某同学在研究碰撞实验时,将一个小皮球以10米/秒的速度水平向右撞击停在路上的汽车尾部时,测得小皮球以6米/秒的速度水平向左反弹回来。
已知运动物体的动能跟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那么当汽车以5米/秒的速度沿水平路面向右运动时,则小皮球仍以10米/秒的速度水平向右撞击这辆汽车尾部的相同部位时,相对路面而言,小皮球反弹回来的速度大小为▲,方向▲。
2米/秒,水平向右
3.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容器和一足够长的圆柱形金属块,其横截面积S溶︰S柱=3︰1,容器中盛有水,金属块吊在一根细线下,现将金属块慢慢放入水中,问:
(1)若圆柱形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到15厘米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多少?
(2)若绳子从金属块底刚好接触水面到向下放下15厘米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多少?
1)如图甲所示,设水面上升的高度为h1,
则有:
h1+h1=15厘米
而:
S容:
S柱=3:
1
有:
h1S柱=h12S柱Δh1
h1=5厘米h1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
p1=gh1=1。
0103千克/米39。
8牛/千克0。
05米
=490帕甲
(2)如图乙所示,设水面上升的高度为h2,
则有:
h2S柱=h22S柱
而h2=15厘米
h2=7。
5厘米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
Δh2
p2=gh2=1。
0103千克/米39。
8牛/千克0。
075米h2
=735帕
乙
4.一长为5厘米的平面镜A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离A为10厘米的F点竖立一很长的细杆EF,在离B水平距离为5厘米处放一与AB镜平行的线光源CD,CD=5厘米,离水平地面距离为18厘米。
如图,线光源和镜、细杆都在同一平面上。
求细杆被反射光照亮的长度为多少米?
并在图上作出光路图。
5.如图所示,在X轴的原点放一点光源S,距点光源为a处放一不透光的边长为a的正方体物块。
若在X轴的上方距X轴为2a处放一平行于X轴且面向物块的长平面镜,则在正方体右方X轴上被点光源S发出经长平面镜反射而照亮的长度是多少?
当点光源沿X轴向右移动的距离为多少时,正方体右侧X轴上被光照亮部分将消失。
如图甲所示,有:
CB=2a,SB=4A
而SA/EF=SS‘/S’E=4/3
SA=4/3EF=4/32a=8a/3
则;AB=SB—SA=4a—8a/3=4a/3
当S向右移动a/2时,如图乙位置,正方体右侧光亮消失。
6.如图所示,质量为1千克的圆柱玻璃管,横截面积为50厘米2,(玻璃管壁排开水的体积不计)。
求
(1)玻璃管内密封气体的压强为多少帕?
(2)H为多少米?
48.
(1)
(2分)
(1分)
(写成:
也对)
(2)
(1分)
第40题图
7.印度尼西亚刚经受了海啸的袭击,又遭受了暴雨的摧残。
连日的暴雨使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地区一些河流水位上涨,部分街道被淹没。
图示为一名雅加达妇女依靠橡胶轮胎漂浮在水面上。
假定轮胎的内圈直径约60厘米,外圈直径约100厘米,轮胎充足气时的平均密度约0.2×103千克/米3,试估算使用该轮胎最多能托起重为多少牛的人(假设人不浸入水中,g=10牛/千克)?
40.轮胎的体积约为V=π〔(D1-D2)/4〕2×〔π(D1+D2)/2〕=0.08米3 (4分)
由平衡条件可得:
ρ水Vg=G物+ρ圈Vg (3分)
1×103千克/米3×0.08米×10牛/千克=G物+0.2×103千克/米3×0.08米×10牛/千克
G物=6.4×102牛
8.用密度为3×103千克/米3的合金做成的可以密封的空心金属盒子,当把体积为
50厘米3,密度为7×103千克/米3的金属块放在盒子内部时,密封盒子将悬浮在水中,如果将金属块用不计重力和体积的细绳悬挂在金属盒子下面时,盒子将有1/10的体积露出水面,求盒子的体积及空心部分的体积。
9.在t℃时,把一定质量的固体物质A(不含结晶水)溶于水制得A溶液,现取A溶液M克,并将它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原固体物质A,达饱和时,所加A的质量恰好为此份溶液质量的1/8。
另一份t℃下蒸发水份,达饱和时,溶液质量减少一半。
试求:
(1)在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克;
(2)原A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5;10%
10.某同学为了研究植被的垂直分布与气候的关系,考察了亚热带地区的某座海拔2000米以下的高山。
在山脚a处,他看到的是常绿阔叶林,并测得此处海拔为100米,气温为22℃,大气压为1×105帕;往上走,他经过了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当他进入落叶阔叶矮林时,刚好在山腰中央b处;继续往上走时他看到的是高山灌木丛,过了c处后,即进入山地草甸。
过了一会儿到达了山顶d处。
他在处测得大气压为8×104帕。
根据所学知识。
求:
(1)这座山的海拔;
(2)山顶d处气温。
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降低1毫米汞柱。
1毫米汞柱=4/30千帕,也就是每升高1米大气压强降1/90千帕
1×105-8×104=20千帕
20/(1/90)=1800
这座山的海拔就是1800+100=1900米
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度
1800/100×0.6=10.8
22-10.8=11.2℃
11.泡菜是我国北方人民广泛喜爱的一种菜肴,但在腌制过程中,由于一些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
某校自然科学课外研究小组为了了解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其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以及泡菜在加热煮熟状态下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1)选1、2、3号容量相同的泡菜坛,分别加入0.6kg的新鲜莲花菜;
(2)再在坛中加满煮沸过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3)封坛前分别测量各坛中液体未加热和煮沸后亚硝酸盐的含量;(4)用水封坛,放在15~20oC环境中;(5)以后每隔4天测量一次,直至泡菜腌熟能够食用为止,周期约为15天。
所得数据见表1和表2。
表1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未加热)
亚硝酸盐含量(mg/kg)
时间
1号坛
2号坛
3号坛
封坛前
0.15
0.15
0.15
第4天
0.6
0.2
0.8
第8天
0.2
0.1
0.6
第12天
0.1
0.05
0.2
第16天
0.1
0.05
0.2
表2未加热和加热情况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对比
亚硝酸盐含量(mg/kg)
时间
未加热
加热煮沸后
1号坛
2号坛
3号坛
1号坛
2号坛
3号坛
封坛前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第4天
0.6
0.2
0.8
0.6
0.2
0.8
第8天
0.2
0.1
0.6
0.2
0.1
0.6
第12天
0.1
0.05
0.2
0.1
0.05
0.2
第16天
0.1
0.05
0.2
0.1
0.05
0.2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项研究中,要取同样处置的3只坛的目的是什么?
(2)请根据表1中的数据,以时间为横坐标、亚硝酸盐含量为纵坐标,绘制3只坛内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
(3)根据曲线及表1、表2中的数据,你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
(4)该项研究的设计存在着一个较明显的缺陷,你认为是什么?
51.
(1)减少误差,使结论更可靠;(1分)
(2)可绘成一幅图,也可分画3张图(3分,每坛的趋势正确分别给1分)
(3)①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同;②在腌制后的第4天,亚硝酸盐的含量达到峰值;③在腌制的第12天,亚硝酸盐达到最低值并基本保持不变;④泡菜在加热煮熟后,亚硝酸盐含量不变。
(2分,答出2项给1分,不设0.5分)
(4)该项研究的设计存在着一个较明显的缺陷是:
没有设立对照,即需1个与前3个坛同样大小的泡菜坛,在其内加满煮沸过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1分);并用水封,也应与上述实验组同时进行检测。
(1分)
12.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组长小李在某报刊中的文章《开水不响,响水不开》读到:
“水开之前,水上冷下热”。
而同组的小张却说:
“水开之前,水是上热下冷的,因为热水密度小,总是浮在冷水上面。
”究竟哪种说法正确呢?
兴趣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通过做实验寻找答案:
在一大烧杯中盛水,取4个温度计,让其中3个温度计的液泡分别浸没在水的上、中、下3个不同深度,另一个温度计的液泡则直接与烧杯底部接触。
在烧杯置于火上慢慢加热的过程中,对应于不同的时刻,记录各温度计的读数。
下表为一次实验的数据记录:
经5次重复实验,均有类似规律的实验结果。
则:
(1)实验的结果是否支持哪一种说法?
请根据上表数据写出实验结论。
(2)实验中,他们发现:
水开前,杯底有一些气泡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体积变小,直至湮灭。
请利用表中数据解释之。
42.
(1)两种说法都不能支持(2分)。
水从室温上升到80OC附近前,水温“上高下低”,而从80OC升到100OC开始沸腾这一过程中,水温“上低下高”(2分)。
(2)容器底温度较高,气泡贴在容器底,生成时温度较高。
一旦离开容器底,温度下降,体积缩小,而生成的气泡本身就小,在水开之前就发生了“湮灭”现象(2分).
13.某地的一个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把酸性物质释放到空气里,工厂东面有一个湖,湖底是石灰岩,近几年来湖水的pH已从原有的6.8降低到5.7,并保持在5.7不变,湖中原有的鱼是河鲈和鲑鱼。
钓鱼运动员抱怨说,自从工厂开办以来,鱼资源不断减少。
而工厂的科研人员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了工厂放出的酸性化学品对鱼资源的减少没有关系。
实验是这样做的:
科研人员用一只大容器,取来该湖的湖水,并维持pH在5.7,从湖里找来大鱼放在该容器内,喂以蛋白质饲料,在这样的条件下,鱼兴旺成长。
假定你是评判者,来对这项实验进行评估,请你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及理由。
45.工厂科学家所做实验及依据此实验所得结论有缺陷,甚至是错误的,因为该实验测量不出下列因素,或根本没有考虑到,而这些因素都对河鲈和鲑鱼有重大影响的:
1、酸对河鲈和鲑鱼的食物数量多少的影响。
2、酸会对河鲈和鲑鱼的鱼卵或幼鱼的影响,
3、由于降水量的不同所造成的pH季节性涨落的影响而对这两种鱼的影响。
4、由于酸与石灰岩所造成的进入水域的重金属的多少以及对鱼的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学生考虑到以上4个方面的给6分;考虑到3个方面的给5分;考虑到2个方面的给4分;考虑到1个方面的给2分。
(其他合理的观点同样得分)
14.水蚤是一种水生小动物。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下图所示的A、B两组实验。
水温的改变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其他均相同。
水蚤在不同的水温中均12小时。
请回答:
(1)你认为从这个实验中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请至少说出两个结论。
(2)你认为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需要改善吗?
怎样改善?
49.
(1)开放性试题,只要合理回答出两点即可各得2分。
例如:
水蚤生活的适宜温度是25℃;水蚤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水蚤在20℃到28℃之间都能生存;等等。
(2)开放性试题,只要答案合理即可得4分。
要注意修改的答案是针对怎样的实验目的的。
如果学生答案在此没有写出实验目的,可以针对第一问中实验结论的答案酌情给分。
例如:
a、假如实验要研究的是水蚤生活的适宜温度,则应该有C组实验,将同样多的水蚤在25℃中36小时,观察存活个体多少。
b、假如实验要研究的是水蚤个体之间对温度的忍受能力存在差异,则实验设计没有补充之处。
c、如果实验要研究水蚤生存的温度范围,则可将等量的水蚤分别放在不同的水温中相同时间,再一一观察存活的个体多少即可。
15.(本题12分)某科技活动小组对家鸡自然孵化进行了观察和温度测定,结果如下:
①母鸡体温42℃。
②母鸡在抱窝(孵化)时鸡蛋温度:
不足40℃。
③母鸡不抱窝时鸡蛋温度:
低于30℃。
④母鸡在抱窝时每隔一定时间用爪和喙翻鸡蛋一次。
⑤母鸡两天下抱(即离开需孵化的鸡蛋)一次。
⑥小鸡出壳时间:
21天。
下面是该科技活动小组所进行的两组实验:
第一组实验:
取1立方米容积的大纸箱,箱内以60瓦白炽灯泡加热,用手动调温器来调节温度,模拟自然状态(②③④⑤)孵化一批鸡蛋。
第二组实验:
用与第一组实验一样的用具,对另一批鸡蛋进行42℃恒温条件下孵化。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两组实验中缺少一种最重要的实验用具是什么?
▲。
(2)科技活动小组进行两组实验的目的是▲。
(3)预计,先孵化出小鸡的实验可能是哪一组?
▲。
(4)鸡蛋孵化所需要的条件,是长期▲的结果。
45.(本题12分)
(1)温度计(3分)
(2)比较自然状态和42℃恒温状态下哪种条件有利于鸡蛋孵化(3分)
(3)第一组(3分)(4)自然选择(3分)
16.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
不同的人对刺激反应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为此两个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①两个同学如图所示做好准备,(直尺的0刻度端朝下,起始位置为0刻度),测试者突然松开直尺,要求被测试者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捏住。
②记录被测试者捏住尺处的刻度,这个刻度越小,说明被测试者的反应越快。
③在相同的条件下,用这种测试方法可以比较不同人对于这一刺激的反应快慢。
第39题图
由此请你思考和回答如下问题:
(1)对于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思想中值得可取的地方是什么?
(2)对该同学的设计中你认为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改进,理由是什么?
(3)本实验还可以进行其它什么问题的探究,并请对某一问题的探究作出实验方案的设计。
39.
(1)可取之处在于把一个复杂的难于测量的科学问题,通过设计转化为一个比较浅显的可测量的可操作的问题,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和具体化(2分)
(2)应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2分),避免实验中由于次数少所造成的偶然性影响(1分)
(3)①对刺激的反应是否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②反应快慢是否受环境影响(或相同表述);③反应快慢是否受刺激信号类型的影响(或相同表述,2分)
具体操作方案(如以反应快慢是否受刺激信号类型的影响探究实验为例):
被测试者闭上眼睛重复上述实验。
测试者在放开直尺的那一刹那发出声音,给被测试者一个信息(听觉等)。
测5次,求出平均值,这个平均值与前面平均值(视觉刺激信号下)进行比较,值越小则说明对那种信号刺激的反应速度越快。
由此来判断反应快慢是否受刺激信号类型的影响(3分)
17.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响。
下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
毫克/(分米2·小时))。
请回答:
(1)B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2)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间为n1时,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
为什么?
(3)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毫克。
(4)写出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并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质量(结果保留2位小数)。
第41题图
41.
(1)在光照强度为n1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2分)
(2)不能(1分)
白天在光照强度为n1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质量相等,但植物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从全天看,有机物的消耗大于积累,植物不能正常生长(2分)
(3)600(2分)
(4)设生成葡萄糖的质量为x
6CO2+6H2OC6H12O6+6O2(1分)
=
x=409.09毫克(2分)
18.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U并保持不变,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R,变阻器的总匝数为N。
则:
(1)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不得小于多少?
(2)要使变阻器滑片P移动过程中电路的电流最小变化值
不大于电路电流的
,则变阻器的匝数N不得小于多少?
42.
(1)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应大于
(2分)
(2)设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
,则电路中的电流为
,
电流最小变化值
对应于滑片P移过1匝,若变阻器滑片向右移过1匝,变阻器每匝的电阻为
,则电路中的电流为
=
(3分)
当
时,
有最大值(2分)
,而
得
(3分)
1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湿地植物净化污水的作用”研究。
他们从不同的地点采集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混合污水和池塘水,量取等量的四种水样分别装入四只编号为a、b、c、d的玻璃容器中,再将四份质量和生长状态等均相同的菖蒲(一种湿地植物)分别放入容器中培养。
15天后继续实验:
步骤l:
从上述培养过菖蒲的四种水样中各取3kg,分别加入4个鱼缸中(编号与水样编号一致)。
每个鱼缸分别放养生长状态相同的同种金鱼5条。
步骤2:
设置对照组,除所取水样均为没有培养过菖蒲的原水样外,其余同步骤l。
观察记录实验中金鱼的存活天数,一结果如图所示。
.
(1)分析此图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分析湿地植物可以净化污水的主要原理(请写出两点)。
31、
(1)菖蒲具有净化污水的作用(1分),在处理生活污水时作用效果显著。
(2分)
(2)①这些植物都能直接有效地吸收、积累和转化污水中的氮、磷及重金属元素等。
(2分)②其营造的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各种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这些微生物能有效地分解和转化多种有机污染物。
(2分)
20.土壤动物可以改善土壤的性质,使农作物增产。
某研究小组针对“不同肥料对土壤动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苗圃中选择甲、乙、丙三块各方面条件均相同的土地,分别作如下处理:
甲施有机肥(发酵后的农家肥),乙施无机化肥(碳酸氢铵),丙不施任何肥料。
土壤
样品
时间
lO月16日(26—28"C)
11月26日(18—20"C)
12月28日(5—10"C)
分布位置
上层土壤
下层土壤
上层土壤
下层土壤
上层土壤
下层土壤
甲
个体数
222
125
218
117
136
93
乙
个体数
0
59
15
57
55
66
丙
个体数
122
89
108
85
75
59
试分析回答:
(1)10月16日、11月26日两次抽样,发现乙中土壤动物大量死亡,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本实验结果,请你就有关土壤施肥提出两点建议。
32、
(1)碳酸氢铵在温度较高时分解放出较多的NH3,使很多土壤动物不能生存。
(3分)
(2)①应多施有机肥,少施无机化肥。
(2分)
②在施用氮肥时,应尽量避开高温时段。
(2分)
21.某兴趣小组将相同的若干块白棉布在四份不同质量分数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了“烧不坏的棉布”的实验。
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1
2
3
4
酒精的质量分数
15%
55%
65%
95%
实验现象
不燃烧
酒精烧完、棉布无损
酒精烧完、棉布部分发黄
?
(1)请预测实验4的现象是__▲__ ,理由是__▲__ 。
(2)分析实验1中“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 。
(3)分析实验2中“酒精烧完、棉布无损”的原因是__▲__ 。
27、
(1)酒精烧完、棉布烧坏酒精的质量分数较大,酒精燃烧并使棉布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2)酒精中的含水量过高(3)酒精的含水量较多,酒精燃烧引起水分蒸发,水蒸发时吸收热量,使棉布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因此棉布不燃烧
22.为探讨干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在发育过程中提供有机养分能否弥补因干旱所造成的产量损失,某研究人员选择多株相似且具有花芽的玉米植株,随机分成等量的三组,进行如下表的实验处理,实验的第八天雌花开花,对这些玉米同时进行人工授粉。
在实验期间,定时测量子房的淀粉含量以反映子房发育过程中养分的变化,所得结果分别如图所示。
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甲
乙
丙
每日浇水水量(rnL)
200
50
50
每日茎部注入蔗糖溶液量(rnL)
0
0
30
(注:
每日浇水200 mL为玉米生长水分充足状态;人工授粉后再同时给予三组玉米充足的水分条件)
(1)成熟玉米种子其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__▲__。
(2)根据图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 。
A.在缺水的状态下,子房内淀粉含量持续上升
B.在水分充足的状态下,子房内淀粉含量因受粉而快速上升
C.在缺水的状态下,茎部加注蔗糖溶液可使子房内淀粉含量持续上升
D.在缺水的状态下,受粉前的子房内淀粉含量可由茎部加注蔗糖溶液得到补充
(3)人工授粉后同时给予正常的水分条件,但乙、丙子房内的淀粉含量仍不能正常增加,由此可推断,__▲__会严重影响种子后续发育。
29、
(1)胚乳
(2)B(3)雌花在受粉前的发育(不能正常受精、受精前的干旱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