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19533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5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Word下载.docx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Word下载.docx

4.右图中反映该国201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序号是

【答案】3.D4.B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2011年人口数量约为12亿,可能是中国,我国资源丰富,环境人口容量大,但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人口问题突出;

我国人口迁入率较低;

我国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增速趋缓;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但已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4.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2011年人口数量约为12亿,可能是中国,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因人口基数大,0-14岁人口所占比重仍较大;

我国老龄化问题逐渐出现,老年人口比重较大,所以B正确。

下图为某地区人口迁移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迁入为正,迁出为负)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图中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是()

A.人口总数持续减少

B.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

C.人口总数先减少后增加

D.人口总数持续增加

6.造成该地区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A.生态环境恶化B.产业结构调整

C.高素质人才外流D.本地大量人口迁出

【答案】5.D6.B

5.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该地迁移率和自然增长率始终大于0,即人口总数持续增加,所以D正确。

6.现代社会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该地前期人口迁入率较大且呈上升趋势,说明经济较为发达,造成该地迁移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产业结构调整,导致该地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降低,人口迁入减少。

【点睛】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不仅与自然增长率有关,还与人口基数有关,目前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

360大数据中心基于9亿用户春运前夕至除夕的迁徙态势,发布了2017年春节“空城指数”,全面展示了春运期间的国民迁徙路。

广东的东莞、佛山、广州和深圳等四个城市“空城指数”位列前五。

而江西、湖南、河南等成为春节前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江西堪称最“拼”省份。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广东省城市“空城指数”高的主要原因

①环境优美 

②工资水平高 

③就业机会多④自然资源丰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最“拼”省份江西省,因为“拼”而对江西省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A.人地矛盾加剧B.就业压力加重

C.人口老龄化严重D.城市化水平降低

【答案】7.C8.C

7.春节“空城指数”反应了我国人口流动现象,春节期间“空城指数”高,说明春节期间流出人口多,为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广东省城市“空城指数”高,说明大量外省人口流入广东,主要原因是广东经济发达,工资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广东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没有较大优势。

在人口老龄化发展演变过程中,当农村地区人口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时,即称为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现象。

“未富先老”是指在经济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现象。

下表为全国及M省城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

读表下面小题。

9.关于表格内容的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未富先老”在我国农村存在较为普遍

B.我国农村的非农产业就业吸纳能力较低

C.M省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D.M省村镇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地区

10.为缓解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现象,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在农村地区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

B.鼓励城市人口大量移至农村

C.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D.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

【答案】9.C10.D

9.材料中没有M省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信息,无法判断其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对比,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导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很低,人口老龄化加速,所以“未富先老”,我国农村的非农产业就业吸纳能力较低,不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导致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人口来到城市就业;

所以农村老龄化更加严重。

10.“城乡倒置”现象主要是由于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人口来到城市就业,因此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既可以安排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也可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减少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数量。

【点睛】农村老龄化人口比重大,是人口迁移造成,与环境质量无关。

主要与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到城市打工有关。

城市的社会福利保障比农村完善,人口死亡率较低。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完成下题。

“环境负担”公式:

EB=P+A-T(EB:

环境负担P:

人口A:

消费程度T:

创造财富的技术)

11.下图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A.耕地面积在减少B.总人口数在增加

C.人均耕地在减少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12.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的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A.开发湿地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单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答案】11.C12.C

【解析】试题分析:

11.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A.耕地面积在减少B.总人口数在增加C.人均耕地在减少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A.开发湿地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单产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考点:

环境负担公式,主要影响因素。

...........................

下面左图为某国的甲地区2013年人口年龄构成图,右图为甲、乙两地在某国的位置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甲地所在州有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A市,原因是该市()

①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 ②沿海地区地势较低,交通便利 ③位于海湾内部,且受沿岸暖流影响 ④较少遭受飓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4.对甲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严重失衡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迁入

B.该地服役军人多

C.该地女性人口出生率低且大量迁出

D.夏季到该地旅游度假人数多

【答案】13.A14.B

13.读图可以判断图示为美国阿拉斯加州,该州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所以人口集中在纬度较低,位于海湾内部,且受沿岸阿拉斯加暖流影响,气候相对温暖的A市,而且A市地处沿海地区地势较低,交通便利,该地纬度较高,不易出现飓风,所以不必考虑飓风带来的灾害侵袭。

14.由图可知,甲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的突出特征是20~40岁男性人口比重较大,女性的年龄结构符合自然变化特征,分析原因应该大量青壮年男性大量迁入,技术指向型工业的大量迁入不会造成性别上的很大差异,服役军人是青壮年男性集中迁入的现象,而且不会出现社会自然调节缩小男女性别差距,造成该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严重失衡,表现为20—40岁男性人口比重较大,所以说其原因可能是该地服役军人多,女性人口出生率大大低于男性的现象在现实中几乎不会出现,夏季到该地旅游不属于人口迁移,不会引起人口性别比例变化。

下图为我国某市2012年人口统计图。

15..与户籍人口相比,该市的流入人口

A.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小B.老龄人口比重较大

C.女性人口比重较大D.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较大

16.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主要是

A.使该市人口死亡率上升B.降低了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C.使该市就业总人口减少D.使该市的环境压力增大

【答案】15.C16.D

15.通过读图可知,流入人口中男女性别比小于户籍人口的男女性别比,说明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小,即流入人口中女性人口的比重大。

16.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主要有增加了该市的就业压力、加大了该市的环境压力、加大了该市的基础设施的压力,使该市就业总人口增加,对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影响不大。

人口的空间变化

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

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每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对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是

A.西北多东南少B.南多北少

C.东北多西南少D.均匀分布

18.若A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水源充足B.资源开发C.交通便利D.地势高峻

【答案】17.A18.D

17.该地区人口持续增长,图示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东(南)移,说明人口西(北)多东(南)少。

故选A。

18.结合区域气候干旱,水资源丰富地区人口密度较大。

交通与资源的开发均有利于人口集中。

地势高峻不利于人口集中,故选D。

【考点定位】等值线图的判读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读“某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示意图”和“该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下面小题。

19.读左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是L—Q—N—P—M

B.P时期劳动力不足

C.N点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Q点过后人口数量开始增加

20.读右图数据可知(  )

A.移民缓解了该国的老龄化问题

B.中青年比重高主要是人口出生率高

C.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D.该国可能是印度

【答案】19.C20.A

【解析】试题分析:

19.读右图可知,该国外来人口较多,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是P—M;

P时期自然增长率高,劳动力丰富;

M时期人口数量达到最大;

Q点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增加,人口开始增加。

20.读图可知,该地区大量移民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说明经济发达,不适合大量迁入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外来人口没有超过本国人口;

该国为发达国家,所以不能是印度。

该题考查人口问题。

2016年全面实施“单独两孩”政策。

下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

完成下面小题。

21.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Ⅰ阶段人口数量大于Ⅱ阶段人口数量

B.Ⅱ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

C.Ⅲ阶段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D.②和③拐点的出现主要是受政策因素影响

22.该省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以后,十年内不会对以下各项中产生较明显影响的是

A.劳动力的规模B.人口老龄化速度

C.婴幼儿用品消费市场及相关产业D.人口自然增长率

【答案】21.D22.A

21.Ⅱ阶段人口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人口数量在增加,所以Ⅱ阶段的人口大于I阶段;

因受I阶段人口增长的影响,Ⅱ阶段劳动力人口占较大比重,不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

Ⅲ阶段人口出生率很低,老年人所占比重较大,会出现老龄化问题;

而②拐点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是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影响,③拐点人口出生率上升,是国家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所引起的。

22.新出生的人口,十年内不会成为劳动力,所以不会影响劳动力的规模;

而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所占比例大小,单独二胎政策,会使总人口增加,所以使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减小;

婴幼儿人口会增加,其用品水量增多,进而影响相关产业;

婴幼儿数量的增多,所需医疗教育资源会增加。

下图是每隔5年世界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含预测)。

年龄分为未满14岁、15岁到65岁、65岁以上三个区间。

23.图中甲表示的是

A.未满14岁的人口比重

B.15岁到65岁的人口比重

C.未满65岁的人口比重

D.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

24.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老龄化使得人口总负担系数逐渐升高

B.在图示的时间内老年负担系数和人口负担系数呈正相关

C.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

D.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

【答案】23.B24.C

23.世界人口的年龄构成应该是15—65岁的人口比重最大。

24.人口负担系数应为劳动力人口承担的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的比重。

即可通过15—65岁人口的比重判断,该年龄段人口比重越大,则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比重越小,则人口负担较小,而15—65岁人口比重越小,则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比重越大,即人口负担越大,读图可知,人口负担系数是先升高后降低的。

本题考查人口问题和资料综合判断能力。

点评:

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人口年龄比重的一般特征,并能结合劳动力人口的比重变化判断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

下图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状态的人口增长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图中所统计的起始年份的人口总数约为

A.40万B.2000万

C.200万D.2340万

26.根据图示信息的推理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率已有下降趋势,人口压力不大

B.要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必须长期不懈

C.人口增长的同时也可能引起人口老龄化

D.低增长率并不意味着人口增长总数的降低

【答案】25.B26.A

25.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状态的人口增长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所统计的起始年份的人口总数约为2000万,所以B正确。

26.图示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状态的人口增长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率已有下降趋势,但人口压力仍然较大,要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必须长期不懈,人口增长的同时也可能引起人口老龄化,低增长率并不意味着人口增长总数的降低。

27.有关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就是因为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

B.只要有先进技术,人口增长就不会使环境恶化,反而使环境能够供养更多的人口

C.人口数量增长,客观上要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因此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是必然的

D.不能说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增长

【答案】D

【解析】人口过度增长势必造成资源消耗加快,随着人口的增长,从而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使得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人口的过度增长会造成资源枯竭,环境容量降低。

“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下图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8.我国人口红利最大时期出现在

A.1964年至1968年

B.2008年至2012年

C.2024年至2028年

D.2040年以后

29.“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B.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C.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D.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

【答案】28.B29.A

28.根据人口红利的概念,1964年至1968年中,65岁以上人口比重低,但是15岁以下人口达到峰值,且劳动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因此该时期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大,2024年至2028年中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5岁以下人口比重在下降,但仍比65岁以上人口比重大,且劳动人口比重下降,2040年以后,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并超过15岁以下人口比重,且劳动人口比重下降。

29.人口红利结束意味着我国,劳动力人口比重减少,抚养系数大,抚养系数包括老年人和儿童,图中人口红利期结束后,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少年人口比重减少,故我国人口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人口老龄化。

读某城镇略图,回答下面小题。

30.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31.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  )

A.距离城市较远B.位于河流下游

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D.靠近铁路

【答案】30.D31.B

30.②功能区位于市中心位置应属于商业区;

①在盛行风的上风地带,应为住宅区;

③位于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地带,应为工业区。

选项D正确。

31.印染厂无污染水源,应该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根据图示中等高线的分布,该地河流大致自北向南穿过城市,答案选B项。

该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分布。

【名师点睛】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一、总的原则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尤其是住宅区与工业区)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1)协调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的相对位置,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系,又要在工业用地与住宅用地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这两类用地之间的联系。

(2)合理布局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的相对位置,可减少污染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3)卫生防护带主要指设置在工业用地与住宅用地之间的城市绿地,带内可以植树造林,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等,也可安排一些少数人使用、非长期的建筑物,如仓库和停车场等。

这样既可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环境。

(4)留有发展余地的目的是针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

二、工业区的合理布局工业区布局的总体趋势是沿交通干线往市区外缘移动,其原因有四:

(1)减轻市区的污染和交通拥堵状况;

(2)有充足的土地,土地租金低;

(3)有便捷的交通;

(4)为城市的发展预留发展空间。

在具体分析工业区布局时,则重点考虑工业污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从水污染、大气污染等角度进行规划:

(1)造成水污染的工厂①对水造成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

②不能仅从单个城市来考虑,应从整个区域发展的角度来布局。

因此必须在排污口的下游再设置污水处理厂。

(2)造成大气污染的工厂①在单一盛行风地区,将工厂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

②在季风气候区,将工厂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③在风向多变地区,将工厂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④地形:

很多工厂,特别是冶金、化工等工厂,要布局在通风良好的地区,如果布局在山谷、盆地中,工厂排放的废气长久不能消散,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

(3)有噪声污染的工厂应远离居民区;

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厂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32.下图为“我国南部沿海某地区海港及其腹地关系示意图”,图中圆圈大小代表其人口的规模。

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1和P2有各自的服务范围,彼此并不重叠

B.P1和P2的服务范围以各自为中心,均衡地向四周扩展

C.P1的服务人口大于P2

D.所有运输干线都是因为城市之间高度需求而新建的

【答案】C

【解析】图中P1与P2因有高速公路连接,故服务范围有重叠之处,因连接干线有差异,故并非均衡地向四周发展;

运输干线的发展有前后之分,而高速公路是因城市之间发展需求而兴建;

P1与M2有高速公路连接而P2没有,故P1的服务人口大于P2。

【点睛】高等级城市数量少,低等级城市数量多;

低等级城市分布于高等级城市周围;

高等级城市相互距离较远,低等级城市相互距离较近;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读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平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33.下图中,正确表示①④间地租水平变化曲线的是

A.

B.

C.

D.

34.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必要建卫生防护带的地方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答案】33.B34.C

33.地租水平最高的是商业区,其次是住宅区,工业区地主水平最低。

如果按照距市中心的远近,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水平越高,所以B正确。

34.卫生防护带一般是建在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减少工业区对居民区的污染,③地位于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所以C正确。

【点睛】城市地租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自市中心向外递减,且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地价较高,即影响地租水平的因素主要是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35.下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

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

C.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

D.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

试题分析:

三个服务中心相比,甲服务范围最广,说明中心级别较高,应为汽车销售、高档电器或星级宾馆等高等级的服务;

乙、丙服务范围较小,级别较低,

为面向大众的服务,其中乙中心处在交通枢纽,说明交通需求量大,综合选项,应为市场广阔,但需要进货渠道便利的家用电器服务中心。

考点:

城市功能分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36.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图中________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①②③④⑤五处哪一处为高级住宅区,并说明理由。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

请阐述你的理由。

【答案】

(1)文教 住宅区

(2)① 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位于城市外围,地价低

(3)⑤处 位于市郊,低价便宜;

位于河流上游地区;

位于最小风频的下风向(盛行风的上风向)污染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