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红 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分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193890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小红 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赵小红 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分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赵小红 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分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赵小红 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分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赵小红 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分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赵小红 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分析Word格式.docx

《赵小红 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分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小红 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分析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赵小红 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分析Word格式.docx

一、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概念界定

要想对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有正确的理解就得从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开始,进而去探索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以及其特征。

(一)小学品德课的教学内容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结构设置上首次提出了“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儿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和实现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两门课程的重要意义都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内容和特征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坚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是这门课程的根基所在。

它与其他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建构的课程有很大的区别。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价值追求,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具体包含如下三个层面。

一是“品德良好”层面。

学会做人的道理,培养品德良好的儿童是本课程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引导小学生在多元价值的矛盾和冲突中,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

就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结合新的“五爱”教育旨在使学生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是“乐于探究”层面。

人类进入21世纪后,知识更新的速率增快。

要想在信息时代的潮头上“冲浪”,关键是要学会学习,掌握主动获取新知识的真本领。

“乐于探究”的价值正好在这方面凸现出来。

《品德与生活》把“乐于探究”作为课程总体目标的一个构成要素,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他们从小就产生创造的兴趣,养成勤于动手、动脑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解决问题,从而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情趣,提升了自己的智慧,享受到创造带来的快乐。

三是“热爱生活”层面。

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

人在活动中体验着自己的生命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

培养“热爱生活”的儿童,实质上是培养学生进取的个性品质,锻炼学生坚强的生活意志,让他们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健康、愉快地生活,有应付挑战的勇气,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上述“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三个层面,整合成《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它体现了旨在促进儿童人格整体发展的时代要求。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源泉,以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

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

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

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应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

儿童应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2,《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与特征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将思想品德、法制教育和行为规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为培养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三个方面。

综合性:

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融合。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多元化,复杂化的社会环境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实践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旨在让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首先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开放性:

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

注重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含义及特征

1.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含义

品德课程教学范畴中的“生活化,'

是指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关注社会注生活。

这就是一种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思想,是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作为课程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一种对新课程理念的内化表现。

基于这样的理解,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指的就是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置于小学生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有效的获得知识,真正的提高素质。

2.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特征

(1)直接性与仿造性的统一

“小学品德课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是一种基于学生的发展的理想化的教学设计思想,要求教师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然后把生活的直接体验通过课堂情景演练,通过模仿和交流,在教师指导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让小学生“亲历过程——体验情感——自悟道理——规范行为”,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综合发展,促使学生品德心理的健康发展。

(2)童趣性与教育性的统一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体现着童趣性与教育性的统一,童趣是手段,教育是目的。

儿童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童趣,这就为品德生活化教学提供了有效途径,所以,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寓教育于童趣中,在童趣中教育感化儿童。

(3)自悟性与启发性的统一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很多时候要靠他们在生活实践中的自悟。

自悟,是儿童品德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而教师的“引导”实质上就是“启发”。

不过这个启发应该建立在学生的“悟性”上,只有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有了某种“悟性”,教师这时的启发才会生效。

启发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包括语言情境式启发、活动实践式启发、问题式启发、等等。

二、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走向生活化的必要性

(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求

小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出不同特点。

所以,这就要求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紧扣学生日常生活。

儿童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而这三者只有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1.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低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

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和自豪感,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

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这和学生的个性差别是分不开的。

低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而自我调节能力又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

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冲动,经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是非观念淡薄;

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

集体主义感情有所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形成,但极不稳固;

感情容易激起和爆发,不善于控制,不考虑行为后果,虽已能从事需要一定意志支配的工作,但意志还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产生动摇;

低年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逐渐学会道德原则的评价标准,评价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善于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表现;

道德感、正义感开始萌芽,但道德认识水平仍较低,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2.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高年级学生正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变的过程中。

他们的独立意识开始增强,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听老师的话,也不满足于接受课堂教学。

他们爱着课外书,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发生兴趣。

同学之间在学习上出现了较明显的差距,兴趣爱好也有所分化。

他们对集体生活已经比较熟悉和习惯,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也逐步树立起集体荣誉感,并有了广泛交友的愿望。

他们的活动范围比以前扩大,接触社会比以前多。

但他们看问题仍然比较幼稚,对复杂的是非常分辨不清,对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虽然知道,但往往不能自觉执行,自控能力较差。

在品德心理上具有以下特点:

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

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

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

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

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

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

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

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

自我意识有所发展,开始注重穿着打扮,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

(二)小学品德课程新标准的目标要求

1981年我国正式颁发了第一个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即《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大纲》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开始了从无到有的发展,2001年5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指出:

“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的精神,2001年6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结构设置上首次提出了“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新的课程设置已经向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素质教育理念和新教材的使用最终都要落实在师生教与学的具体行为上,这些因素促使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全面铺开以来,作为小学德育教育主阵地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更加显示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学1-2年级阶段开设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性活动型课程;

小学3-6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两门课程的重要意义为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使思想品德教学面临挑战

1.经济全球化对素质教育发展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西方各种文化产品、思想观念纷至沓来,在给青少年提供多样生活体验的同时,也把其承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进来了,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发展。

尤其是视觉文化产品的兴起,吸引了青少年的眼球,对青少年的文化心态和解读各种事物方式的变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比如,美国电影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网站中,有94个设在美国境内。

种种文化产品的输出,不仅攫取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同时还公开或隐蔽地传播其社会政治观念、价值理念,鼓吹西方政治制度,宣扬西方生活方式,疏离人们与本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联系。

所以,在小学生品德教育中应明确对学生的国际素质要求。

学生的国际素质可包括以下五方面:

一是全球意识,诸如相互依赖意识、世界一体意识、和平发展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国际正义意识等;

二是全球知识,诸如世界地理、世界历史、国际时事、国际语言、国际经贸等;

三是全球技能,诸如国际理解、国际交往、批判创新、信息处理、对话合作、终身学习等;

四是全球价值观,诸如关心地球、维护人权、尊重生命、公正和睦等;

五是全球行为,诸如参与一切有利于全球正义事业的行动等。

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想使青少年既懂得保持本民族价值规范体系,又能汲取世界优秀文化营养;

既有国际眼光、世界意识,又有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就必须从小学生课外生活入手结合课堂学习,全面开展“全球化课程”。

2、生活数字化,深刻影响着青少年分析判断能力。

数字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

进入21世纪,数字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

迅速发展的网络正在改变这个世界,改变我们,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网络世界与虚拟究竟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改变了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和话语体系(PK、QQ、因特网等),面对网上海量信息、庞杂多样的新闻,由于青少年的选择判断能力不强,面对现实世界、理想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碰撞与冲突,一些青少年无所适从,不知所向,不知所取,尤其是处在小学阶段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却又缺乏对网络信息的筛选判断能力信息,有不少人陷于网络这个弥天大网不能自拔,有的甚至沉溺于这个虚拟的世界。

所以,在新科技、新产业、新产品不断涌现的复杂社会环境下,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好、引导好、教育好青少年成为品德课教学的一大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网络、手机文化等对青少年的影响,在活动方式、活动场所设置、不良倾向的防范上,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改进,在变化中不断地探索新路子、新方法、新手段。

3.小学生家庭结构的多样化,要求小学品德课教学走向生活化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也随着发生变化,独生子女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呈现普遍性,单亲家庭不断出现,这些变化,使儿童的心理受到伤害,家庭给予儿童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一下子消失,给孩子心灵以极大的创伤,使孩子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和怪癖性格。

尤其是留守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关爱、保护、管理和教育面临“四生缺失”:

关爱缺失,使他们孤僻、冷漠,缺少爱心;

保护缺失,使他们身心受到严重创伤;

管理缺失,使他们无所畏惧、野蛮、放纵;

教育缺失,使他们缺失道德、法制观念。

留守儿童在形成价值观过程中普遍缺乏成年人的有力引导和介入,从小自己“学会”应对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形成对社会、生活的看法,他们判别是非对错的标准,往往得参照自己“小朋友圈子”的标准,与主流社会价值观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种普遍而特殊的家庭环境,势必对千万的留守儿童成长千万了深远的影响。

三、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走向生活化过程中的问题

品德课程开设至今经历了多次改革,在对学生行为教育方面虽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课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说教”“轻实践”现象严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严重脱节,存在再加上一些任课教师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道德行为的训练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目前小学品德教育效果不理想。

(一)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严重脱离

由于受到教室这个特定教学环境的制约,教师所能选择的课堂活动形式十分有限。

于是,小学品德课又陷入了“说一说”“议一议”“评一评”“演一演”的新俗套。

在我所实习的南街小学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课堂上学生看起来情绪高涨,参加活动的热情很高,但其实并未真正理解活动的意义,活动的有效性很低,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运用不当,进而导致课堂活动的设计脱离学生生活所造成的。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样化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情境中展开有效的知识学习。

“活动型”是表征课程的呈现形态,即课程实施方式方面的属性《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其呈现形态,而非讲授——授受式。

教科书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供教师讲授,而只作为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

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课程实施之所以采用“活动型”教学方式,主要是由本课程的性质、儿童的认知特点、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等因素所决定。

(二)实践作业缺少跟进指导

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在走向生活化的过程中缺乏对实践作业的跟进指导,这就使得课堂教学与课外生活中出现“教育断层”现象,教材内容的学习没有延伸到学生生活中去。

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就仅停留在课堂学习中,所以教学就随着下课铃声而结束,当然也就无法形成“亲历过程——体验情感——自悟道理——规范行为”,这样高效的教学环节了。

我在实习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以及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探讨发现,教师由于要给学生减负的原因在品德课上布置很少的作业,甚至不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

以小学二年级《纸从哪里来》这一课为例。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指导树木是造纸主要原料,了解森林被破坏后的严重后果,引导学生形成节约纸张的环保意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实践作业这一环节,忽视了学生行为习惯与品德养成的关系,虽然布置了作业(收集身边保护或破坏树木的人和事并帮他们改正)但是作业布置流于形式,教师并没有对这堂课的作业进行跟进了解和指导,更没有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实践中,比如为学校周围的树木写写保护标语、逐渐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并在同学之间互相监督。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作业也就不了了之了。

(三)缺少日常生活品德的评价

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及时对小学生进行评价是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

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评价中要坚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原则,引导学生进行良性的学习竞争。

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采取观察记录、成长资料袋、访谈、调查问卷和开卷考试等方法对学生思想品德学科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但在实际教学中确忽视了这一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一般为考查科目,是由授课教师根据平时对学生行为习惯的了解作一个印象性的评价。

由于大多学校在新课程开始实施阶段尚未制定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因此,现行对学生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影响了对学生品德评价的公正性。

四、如何有效实现小学品德课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一)课前走进生活,活化教学内容

品德课要培养的是热爱生活的儿童,孩子们是在实际生活中发展的人,因此,在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脱离社会实际来进行。

只有来自于学生生活中的东西才能让学生快乐地接受,只有从孩子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