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年级一轮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189799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5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年级一轮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年级一轮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年级一轮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年级一轮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年级一轮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年级一轮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年级一轮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年级一轮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年级一轮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Li7C12 N14 O16 S32 K39 Fe56Cu64

一、选择题: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新材料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技术”、“中国制造”和“中国力量”。

下列成果所涉及的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

A.“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太阳翼的材料——石墨纤维复合聚酰胺薄膜

B.“太阳能路灯计划”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砷化镓

C.“领雁”AG50飞机主体结构的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D.“天宫二号”航天器使用的质量轻、强度高的材料——钛合金

【答案】D

【解析】

必备知识:

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和新型材料

关键能力:

理解与辨析能力

核心价值:

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A.墨纤维复合聚酰胺薄膜是复合材料,石墨纤维是增强体,聚酰胺合成树脂是基体。

B.砷化镓是新型光电材料,属于新型材料。

C.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是增强体。

D.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羰基硫(COS)的结构式O=C=S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形成的过氧根离子:

10O

C.由H和Cl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D.

的名称:

2-甲基-3-丁烯

【答案】A

化学用语中的结构式、电子式、核素符号和有机物命名。

感悟科学精神

A.羰基硫(COS)的结构式O=C=S正确。

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形成的过氧根离子:

18O

O质量数为18.CCl和H缺少外层电子。

D

正确名称是

3-甲基丁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可用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得Cl2

B.煤经过干馏过程可将其中的苯、煤焦油等分离出来

C.可用铝制容器盛放运输浓硫酸

D.硝酸分别与甲苯、甘油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均可制得炸药

【答案】B

氯气制备、煤干馏、硫酸性质和硝酸性质。

A反应方程式为:

MnO2+4HCl=MnCl2+Cl2+2H2OB煤干馏是化学变化,产物中有苯、煤焦油,煤炭中不含有苯、煤焦油,错误。

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敦化铝,所以能够用铝制容器盛放。

D硝酸分别与甲苯、甘油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三硝基甲苯和硝化甘油,二者均为炸药。

4.以天然气为原料经由合成气(CO、H2)制化学品是目前天然气转化利用的主要技术路线。

制备CH3OH的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molCH4理论上能生产标准状况下CH3OH22.4L

B.等物质的量的CH3OH和CH4,CH3OH的质子数比CH4多8NA

C.44gCO2气体和22gCH4与CO的混合气体,所含C原子数一定为NA

D.用CH4制备合成气的过程中,每生成1molCO,转移电子总数为3NA

气体摩尔体积、质子数、混合气体和转移电子数。

分析与推测能力

A.标准状况下CH3OH是液体,而气体摩尔体积适用于气体。

B等物质的量的CH3OH和CH4,物质的量具体是多少?

所以质子数无法计算。

C.44gCO2气体是1mol,22gCH4与CO的混合气体,由于平均分子量不确定,所含C原子数也不确定。

D.根据上述过程可知:

每生成1molCO,需要0.5molC,制备0.5molC需要0.5molCH4分解。

制备0.5molC转移2mol电子,生成1molCO转移1mol电子,总共转移3mol电子。

5.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检验溶液中是否有K+

B.证明蔗糖属于还原性糖

C.制备CaCO3

D.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

【答案】C

焰色反应、斐林试剂、中和滴定和制备实验。

探究与创新能力

A.检验溶液中是K+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

B.斐林试剂检验醛基需要酒精灯加热。

C.少量CO2可以和氨气生成碳酸铵,碳酸铵和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

D.中和滴定时,眼睛要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6.LiY2Z4XW2能够在锂离子电池负极形成稳定、低阻抗的SEI膜,帮助锂离子电池在高温环境中获得良好性能。

[Y2Z4XW2]-的结构如图,图中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X、Y、Z、W位于同一短周期,元素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1.5倍,W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结构中,X、Y、Z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均为共价键

B.Y和Z形成的化合物都能和碱发生反应

C.X、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是强酸

D.Z、W分别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后者高于前者

【答案】A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根据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X、Y、Z、W位于同一短周期,元素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1.5倍,W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可判断元素X为B,W是F,X、Y、Z、W位于同一短周期,由

可知Z最外层有6个电子,Y最外层有4个电子,所以Z为O,Y为C。

A.中B、C、O形成的都是共价键,正确。

B.C和O可以形成CO和CO2等化合物,其中,CO不与碱性物质反应B错误。

C.B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硼酸和碳酸,均为弱酸。

D.Z、W分别形成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H2O和HF,水的沸点比HF要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

K+、Na+、ClO-、I-大量共存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少量CO2:

ClO-+CO2+H2O=HClO+HCO

D.电解氯化镁溶液:

2Cl-+2H2O=

通电

2OH-+H2↑+Cl2↑

电解质溶液及电解池原理。

A.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1的溶液,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所以,该溶液可以是酸性溶液,也可以是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中ClO-不能大量存在,且ClO-、I-不能共存。

碱性溶液中,ClO-、I-不能共存。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由于电离平衡的正向移动,a-b<

1,故a<

b+1。

酸性排序为:

H2CO3>

HClO>

HCO

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少量CO2只能生成HCO

,正确。

D.电解氯化镁溶液生成Mg(OH)2沉淀,错误。

8.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配合物Fe(CO)n内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6

B.价电子排布为ns1的元素,不一定是s区元素

C.水中的氢键可以表示为O-H…O,冰中每摩尔

有4NA个氢键

D.与基态钾原子同周期且未成对电子数相同的元素还有4种

【答案】D

价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分区、水中氢键。

分析与推测能力和归纳与论证能力

A.配合物Fe(CO)n中,Fe的价电子为8个,配合物总价电子为18个,每个CO分子提供2个电子,所以,n=5,错误。

B.价电子排布为ns1的元素都在元素周期表的是S区,错误。

C.冰中每摩尔

与其他H2O形成4NA个氢键,但是4NA个氢键都是与其他H2O共用,所以,平均为2NA个氢键。

D.与基态钾原子同周期且未成对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有Sc、Cu、Ga、Br。

9.有机化合物甲与乙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丙:

A.丙的不饱和度Ω=3

B.甲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乙的一氯代物有3种

D.丙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

计算不饱和度、有机物的结构、同分异构体和反应机理。

A.丙的不饱和度Ω=4。

丙中有两个不饱和键,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不饱和度为2;

两个环状结构,不饱和度为2。

B.甲中饱和碳原子为sp3杂化,结构为四面体,故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C.乙中有三类H,故有3种一氯代物。

D.酯基水解时断键位置

故18O在甲醇分子中。

10.用酸性KMnO4溶液处理硫化亚铜(Cu2S)和二硫化亚铁(FeS2)的混合物时,发生反应Ⅰ:

MnO

+Cu2S+H+→Cu2++SO

+Mn2++H2O(未配平)和反应Ⅱ:

+FeS2+H+→Fe3++SO

+Mn2++H2O(未配平)。

A.反应Ⅰ中Cu2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反应Ⅰ中每生成1molSO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

C.反应Ⅱ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若反应Ⅰ和反应Ⅱ中消耗的KMnO4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反应Ⅰ和反应Ⅱ中消耗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答案】B

氧化还原反应。

A.反应Ⅰ中Cu2S中Cu的化合价从+1升高到+2,S的化合价从-2升高到+6,Cu2S只做氧化剂。

B.反应Ⅰ中每生成1molSO

,2molCu+失去2mol电子,1molS2-失去8mol电子,总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电子。

C用双线桥分析反应Ⅱ得出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若反应Ⅰ和反应Ⅱ中消耗的KMnO4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反应Ⅰ和反应Ⅱ中消耗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二、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某同学在实验室选用下列实验装置,验证浓硫酸与碳反应的生成物。

A.浓硫酸与碳反应中,浓硫酸表现出酸性和强氧化性

B.验证产物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Ⅰ→Ⅳ→Ⅲ→Ⅱ

C.装置Ⅱ中两侧品红溶液在实验设计中的作用不相同

D.若连接顺序为Ⅰ→Ⅱ→Ⅲ→Ⅳ,无法检验产物中有无CO2

SO2的性质、实验装置连接规则。

分析与推测能力和探究与创新能力

感悟科学精神、绿色化学思想

A.浓硫酸与碳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强氧化性,由于没有生成硫酸盐,所以没有表现酸性。

B.验证产物一般原则是先检验水,然后检验有特殊现象的物质,最后检验在出去干扰物质的情况下检验剩余物质正确连接顺序为:

Ⅰ→Ⅲ→Ⅱ→Ⅳ

C.装置Ⅱ中左侧品红溶液在实验设计中的作用是检验SO2,右侧的则是检验高锰酸钾溶液是否将SO2完全吸收,二者在实验中的现象不同,作用也不相同。

D.若连接顺序为Ⅰ→Ⅱ→Ⅲ→Ⅳ,Ⅱ装置检验并除去SO2,Ⅲ装置检验水,剩余CO2可以检验。

12.常见的铜的硫化物有CuS和Cu2S两种。

已知:

晶胞中S2-的位置如图1所示,铜离子位于硫离子所构成的四面体中心,它们的晶胞具有相同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

Cu2S的晶胞参数a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A.S2-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B.Cu2S晶胞中,Cu+填充了晶胞中一半四面体空隙

C.CuS晶胞中,S2-配位数为8

D.Cu2S晶胞的密度为

【答案】AD

晶胞结构及密度计算。

A.根据图1可判断S2-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B.在面心立方晶胞中,每个顶点都能与三个面心原子形成一个四面体空隙,如图所示。

如此,晶胞内

能形成8个四面体空隙,Cu2S晶胞中,Cu+填充了晶胞中4个四面体空隙,对称分布。

Cu2S晶胞中,Cu+填充了晶胞中8个四面体空隙,所以,两种晶胞的侧视图是相同的。

C.根据B项解析可知CuS晶胞中,S2-配位数为4,Cu2S晶胞中,S2-配位数为8.

D.Cu2S晶胞中含有4个Cu2S,故Cu2S晶胞的密度为

13.CO与N2O在Fe+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两步基元反应为①N2O+Fe+=N2+FeO+(慢)、②FeO++CO=CO2+Fe+(快)。

A.反应①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N2O与CO2互为等电子体,均为直线型分子

C.反应中每转移1mol电子,生成N2体积为11.2L

D.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总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由反应②决定

活化能与催化机理。

A.反应①中Fe由+1价升高为+3价,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中Fe由+3价降低为+1价是氧化还原反应。

B.N2O与CO2互为等电子体,均为直线型分子。

C.反应中每转移1mol电子,生成N2物质的量为0.5mol,外界条件不是标准状况,所以体积不是11.2L

D.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总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由反应速率慢的基元反应决定,即反应①决定。

14.用石墨烯锂硫电池电解制备Fe(OH)2的装置如图所示。

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

16Li+xS8=8Li2Sx(2≤x≤8),电解池两极材料分别为Fe和石墨,工作一段时间后,右侧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铁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子流动的方向:

B→Y,X→A

C.正极可发生反应:

2Li2S6+2Li++2e-=3Li2S4

D.锂电极减重0.14g时,电解池中溶液减重0.18g

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

根据Li+向电极A移动可知A为原电池的正极,B为负极,X为阳极,Y为阴极。

该装置的目的是制备Fe(OH)2,所以X为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电子从电源负极B流出,流向Y极,从X极流出,流向A极。

电极A发生多个电极反应:

2Li+S8=Li2S8、3Li2S8+2Li++2e-=4Li2S6、2Li2S6+2Li++2e-=3Li2S4、

Li2S4+2Li+=2Li2S2等。

锂电极减重0.14g时,电路中转移0.02mol电子,根据电解池的总反应:

Fe+2H2O=Fe(OH)2+H2可知消耗0.02MOL水,电解池中溶液减重0.36g.

15.已知:

乙二胺(H2NCH2CH2NH2),无色液体,25℃时,K1=10-4.07,K2=10-7.15,有类似氨的性质。

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乙二胺溶液中滴加0.1mol•L-1的盐酸,溶液中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A.H2NCH2CH2NH2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为:

H2NCH2CH2NH2+2H2O=[H3NCH2CH2NH3]2++2OH-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a点大于b点

C.a点:

盐酸的体积大于10mL

D.b点所处的溶液中:

c(H+)=c(OH-)+2c(H2NCH2CH2NH2)+c([H2NCH2CH2NH3]+)

电离方程式、水的电离、多元弱碱的水解和质子守恒

A.H2NCH2CH2NH2在作为二元弱碱,电离方程式应分步书写,一般只写第一步:

H2NCH2CH2NH2+H2O=[H3NCH2CH2NH2]++OH-

B.a点溶液呈中性,水的电离程度与纯水相同,b点溶液的溶质是正盐,水解程度最大,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C.若盐酸的体积等于10mL,则溶质为[H2NCH2CH2NH3]Cl,根据

K2=10-7.15>

Kh=10-9.93该溶液显碱性,而a点溶液显中性,所以要继续加盐酸,故a点盐酸的体积大于10mL。

D.b点所处的溶液中的溶质为[H3NCH2CH2NH3]Cl2其质子守恒关系式为:

c(H+)=

c(OH-)+2c(H2NCH2CH2NH2)+c([H2NCH2CH2NH3]+)

三、非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铍有“超级金属”之称。

以绿柱石[Be3Al2(SiO3)6]为原料制备金属铍的工艺如下:

已知Be2+可与Cl-、OH-结合成配位数为4的配离子。

回答下列问题:

(1)烧结冷却后,水浸之前“操作a”的名称是。

(2)750℃烧结时,Na3FeF6与绿柱石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Na2BeF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25℃时Ksp[Be(OH)2]=4.0×

10-21,计算室温时0.40mol∙L-1Be2+开始沉淀时的pH=,“沉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上述流程中,“Be(OH)2→……→BeCl2”可有两种方案:

I:

Be(OH)2

BeCl2

Ⅱ:

Be(OH)2

I中操作b是。

Ⅱ中BeO转化为BeCl2的化学方程式为。

(5)BeCl2在气态时常以二聚体形式存在,此二聚体分子的结构式为;

工业上电解BeCl2与NaCl熔融体制得金属铍,NaCl的作用是,阴极反应式为。

【答案】

16.(12分)

(1)粉碎(或研磨)(1分)

(2)2Na3FeF6+Be3Al2(SiO3)6===3Na2BeF4+ 

Fe2O3+ 

Al2O3+6SiO2(2分)

(3)4(1分)3Na++6F--+Fe3+===Na3FeF6↓(1分)

(4)HCl气氛中加热蒸发(1分)BeO+C+Cl2

BeCl2+CO↑(2分)

(5)

(2分)增强导电性(1分)

BeCl42-+2e-===Be+4Cl-(1分)

影响速率的因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Ksp计算、分子结构推测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感悟科学精神、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意识

(1)工业上可以粉碎操作,实验室用研磨操作。

(2)根据反应物和产物,依据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依据化学环境可写成:

2Na3FeF6+Be3Al2(SiO3)6===3Na2BeF4+ 

Al2O3+6SiO2

(3)c(OH-)=

故pH=4,“沉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Na++6F--+Fe3+===Na3FeF6↓(4)因为Be和Al在周期表中符合对角线规则,故性质相似。

所以,BeCl2在溶液中蒸发时也会发生水解生成Be(OH)2,要想抑制其水解必须在HCl气氛中加热蒸发(5)BeCl2在为缺电子化合物,还有两个2P空轨道,按照八隅体理论,其倾向于形成配位键以达到八电子稳定结构。

在二聚体分子中,形成了两个氯桥键,较单个分子更接近八电子稳定结构。

故其结构为

由于BeCl2在是共价分子,加热容易升华,难电离,不导电;

加入NaCl后,Be2+可与Cl-结合成配位数为4的配离子BeCl42-,形成了容易电离的盐,增加了融融状态的导电性。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Be,液体中含Be的离子是BeCl42-故BeCl42-在阴极放电,其电极反应式为BeCl42-+2e-===Be+4Cl-

17.(12分)研究表明TiO2-aNb、Cu(In1-xGaxSe2)是光学活性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Ti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符号为,价电子中未成对电子有个;

Ga、In、Se,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顺序为。

(2)SeO32-的立体构型为;

SeO2中硒原子采取的杂化类型是。

(3)31Ga可以形成GaCl3·

xNH3(x=3、4、5、6)等一系列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向上述某物质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有沉淀生成;

过滤后,充分加热滤液有氨气逸出,且又有沉淀生成,两次沉淀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则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4)Cu2+与NH3形成的配离子为[Cu(NH3)4]2+,在该配离子中,氮氢键的键角比独立存在的气态氨气分子中键角略大,其原因是。

向[Cu(NH3)4]SO4溶液中加入乙醇能够析出深蓝色的晶体,试分析加入乙醇的作用:

(5)TiO2通过氮掺杂反应生成TiO2-aNb,可表示如图,则TiO2-aNb晶体中:

a=,b=。

17.(12分)

(1)4s(1分)2(1分)Se>Ga>In(1分)

(2)三角锥形(1分)sp2(1分)

(3)[Ga(NH3)4Cl2]Cl(2分)

(4)NH3中的孤对电子与Cu2+配位,受到Cu2+吸引,对N-H键成键电子对斥力减弱,故N-H键键角变大(2分)

减小溶剂极性,降低[Cu(NH3)4]SO4的溶解度(1分)

(5)7/16(1分)1/8(1分)

原子结构、分子结构配合物及晶体结构。

感悟科学精神、

(1)基态Ti原子核外电子价电子排布为3d24s2,最高能级符号为4s,价电子中未成对电子有2个。

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左向右逐渐增大,故Se>Ga;

同主族由上而下逐渐减小,故Ga>In。

(2)SeO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