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辨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856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辨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辨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辨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辨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辨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辨析.docx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辨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辨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辨析.docx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辨析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辨析

1.言,语。

在古代汉语里,“言”是自动地跟人说话,“语”则是指回答别人的问话,或是和人谈论一件事情,两者区别很清楚。

如左传僖公三十年:

“佚之狐言於郑伯曰”,这是佚之狐主动向郑伯进言,宣公二年的“叹而言曰”,是自动地慨叹,成公二年的“岂敢言病”,“言病”也是说自动说出自己受伤。

这些地方的“言”都不能换成“语”。

“言”“语”用作及物动词时,分别更是明显。

“言”一般只能带指事物的宾语(言病,言事),如果指人,也只能他指,不能指谈话的对方。

“语”既能带指事物的宾语,例如庄子在宥:

“又奚足以语至道”,带指人的宾语时,可以指称谈话的对方,例如论语阳货:

“吾语女”,还可以带双宾语,例如左传隐公元年:

“公语之故”,庄子在宥:

“吾语女至道。

”总之,“语”字的“告诉”这一意义,是“言”字所不具备的。

“谚语”一义,更是“言”所没有的。

2.谓,曰。

“谓”是“说”的意思,后面有引语,但不与引语紧接;“曰”字后面紧跟着就是引语。

小说里常有某人“说道”,“谓”等於“说”,“道”等於“曰”。

“谓”“曰”与“言”“语”分别更大,因为“谓”“曰”后面必须有引语(这里指的是“谓”的第一义),“言”“语”后面不一定有引语。

3.侵,袭,伐。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伐”是正式的战争,所以有钟鼓,而且进攻的国家总要找一些“声讨”的理由,如“包茅不入”、“无礼”、“贰於楚”等(参看第六单元“伐”字条)。

“侵”就不需要任何理由,只是“不宣而战”。

“侵”与“伐”是不同的,所以左传僖公四年说:

“侵蔡,遂伐楚。

”“袭”比“侵”更富於秘密性质,只是偷偷地进攻,所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说: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4.

(1)报,告。

“报”字一般用於复命,“告”字用於告诉,所以它们的差别颇大。

(2)告,语。

在“告诉”的意义上,“告”与“语”是同义词,但对上就只能用“告”,不能用“语”。

(3)告,诰。

“告”与“诰”同音同义,后来分化了:

告上为“告”,告下为“诰”。

5.反,复。

在“回来”这个意义上,这两个字是同义词,没有什么差别。

但“反”用得更广泛些。

6.驰,驱。

二者是同义词,都有马快跑和赶马快跑的意思。

如诗经鄘风载驰“载驰载驱”都是马快跑,大雅板“无敢驰驱”则都是使快跑(意为放纵)。

但后来“驰”字主要沿着“快跑”这个意思发展下去,所以引申出“疾行”(如“风驰电掣”)、“流布”(如“名驰宇宙”)等意义。

“驱”则着重向“使快跑”的意思方面发展,所以逐渐引申出“策驱”、“驱使”“驱逐”和“驱除”等用法来。

二者有了明显的区别。

7.追,逐。

二字一般用起来没有分别。

试比较左传桓公六年:

“请追楚师”与庄公十年:

“遂逐齐师”。

但是,“放逐”的意义不能说成“追”。

而“挽回”的意义又只能说成“追”(论语微子: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不能说成“逐”。

8.荐,祭。

二字在祭的意义上为同义词。

细分则无牲而祭曰荐,荐而加牲曰祭(谷梁传桓公八年注)。

左传僖公五年:

“而明德以荐馨香,”馨香指的是黍稷之类(礼记郊特牲注:

“馨香谓黍稷”)。

后世荐祭不再区别。

9.无,不。

“无”是动词(指其第一义),它所否定的是名词;“不”是副词,它所否定的是形容词和动词。

因此,“无”字後面的形容词和动词往往带名词性,如“无上”,“无穷”,“无畏”;“不”字后面的名词则带动词性,如“不君”,“不臣”,“不国”。

上古时代,“无”字有时有“不”的意思,“不”字却没有“无”的意思。

后来“无”和“不”的分别就更清楚了。

10.勤,劳。

“勤”与“劳”是同义词,所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前面说“劳师以袭远”,后面说“勤而无所”,“劳”与“勤”是前后呼应的。

“勤民”是“使民辛苦”,例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这个意义,后来可以说成“劳民”。

“勤民”另一意义是“为民辛苦”,例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非神败令尹,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这个意义不能说成“劳民”。

11.二,贰,两,再。

“二”是一般数目字,“贰”与“二”虽同音,但它只用於特殊埸合,如“两属”,“两事”,“二心”等。

“贰”用作“二”,是后代的假借用法。

“二”和“两”在上古有很大的分别。

“两”是指自然成双的事物,如“两手”,“两端”,“两翼”;“二”则表示一般数目,不能取代“两”的上述作用。

就后来称数方面而言,“两”的用法,选择条件较严,如“十二”不能说“十两”,“第二”也不能说成“第两”;“二”在这方面则较自由。

另外,“两”能作副词,“二”则无此作用。

“两”和“再”有表面的相似处,但实际内容完全不同。

如“两说”和“再说”,“两度”和“再度”。

就是同用来作状语,二者所表示的内容也不相同。

如“两得”是说得到两样东西,“再得”则表示一种东西得到了两次。

12.军,士,卒,兵。

“军”是集体名词,跟“士”“卒”“兵”都不同。

上古“兵”和“卒”有很大的区别:

“卒”是战士,而“兵”一般是指器械。

左传文公七年:

“训卒利兵。

”“卒”是人,所以要训练;“兵”是戈矛之类,所以要“利”(磨它,使它锋利)。

“士”和“卒”的分别是:

作战时,士在战车上面,卒则徒步。

13.妇,女。

已嫁的为“妇”,未嫁的叫“女”。

有时候已嫁未嫁的女性都可统称为“女”,如诗经卫风氓的“女也不爽”的“女”就是已婚的,但未婚的女性决不能称“妇”。

14.党,党。

古代二字不同。

虽同都是姓,但“党”读zhǎng,“党”读dàng(今读上声)。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西的别种)“党项”的“党”,更不作“党”。

15.城,郭。

“城”与“郭”并称的时候,“城”指内城,“郭”指外城。

孟子公孙丑上: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城郭”二字连用时,也就指一般的城。

16.馆,舍。

“馆”和“舍”是同义词,都是馆驿或客舍。

所以“馆舍”二字可以连用。

战国策赵策二:

“今奉阳君捐馆舍。

”(捐:

抛弃。

捐馆舍,婉言指死。

)当然,“舍”字的其他意义则是“馆”字所不具备的。

17.托,托。

上古没有“托”字。

“托”是后代“托”的通俗写法。

宋代以后,“托身”、“托故”等,有人写成“托”。

但是,“托”字有它自己所特有的意义,表示用手掌承着东西,如“托钵”。

又有引申义,如“榇托”。

这些“托”字不能写成“托”。

18.去,往。

上古“去”和“往”的意义大不相同。

“来”的反面不是“去”,而是“往”。

“往”不能带宾语,“去”经常带宾语。

“去”是离开,“往”是走向目的地,可见是迥然不同的。

“孟子去齐”这一句话,若依现代汉语解释,是“孟子到齐国去”,而依古代汉语解释,则是“孟子离开了齐国”,意义正相反。

这是必须严格辨别的。

19.冯,据。

在依附的意义上,“冯”与“据”是同义词,所以“冯轼”又说成“据轼”。

左传僖公五年,上文说“神必据我”,下文说“神所冯依”,可见“据”就是“冯依”。

后代“凭据”变成了双音词,当“证据”讲,原意是人所依傍作为证明的东西。

只有某些习惯用途上稍有不同。

例如“据理力争”不说“凭理力争”。

20.解,释,放。

“解”和“释”在某些意义上有相通处。

如都有“解开”或“松开”的意思,所以冰块消融可以说“解冻”,又可说“涣然冰释”;又都有“分析”、“解说”的意思,所以可以说“注解”,也可说“注释”,在其他意义上,二者各有自己的习惯用法。

“放”不具备“解”和“释”的上述意义。

“放”的一个突出的意义是“使事物向四外扩散”。

所以把牛羊赶出去喂养为“放牧”,将人赶到边远地方叫“放逐”,不守规矩,任意而行为“放荡”。

这种意思也是“解”、“释”所没有的。

在现代汉语中,由“解”、“释”、“放”构成的复合词,仍有明显的区别。

如“解开”和“放开”,“解放”和“释放”,“开释”和“开放”,应用的范围、对象都不一样。

21.与,予,给。

“与”和“予”自古同音,而且在“给予”的意思上同义。

“给”则和“与”、“予”大有区别。

“给”用作动词时,不是表示一般的“给予”,而是表示“供给”,并且一般只限於供给食用。

作“给予”解的“给”,是后起义,读gěi。

22.疾,病。

一般的病叫“疾”;重病叫“病”。

论语子罕:

“子疾病。

”注:

“疾甚曰病。

”译成现代汉语是:

“孔子病了,病得很重。

”但就现有史料看,“疾”和“病”单用时,并无分别。

如病重既可说“病笃”,又可说“疾革”。

但是,“疾”的第二义和“病”的第二义仍然有很大的差别。

“疾”的第三义更是“病”字所没有的。

23.饥,饥,饿。

这三个字古代不同义。

“饥”是现在所说的一般的“肚子饿”,“饿”是严重的饥,指没有饭吃,受到死亡的威胁。

所以吃不饱的称:

“饥民”,而饿死者为“饿莩”。

其词义区别极明显。

“饥”是指五谷不熟所形成的饥荒。

“饥”与“饥”古不同音,一般不通用。

上古文献中个别混用的地方,可能是后代传写之误。

韩非子饰邪: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可见二者是有区别的。

礼记檀弓下:

“齐大饥,黔敖为食於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其中的“饿”不能换成“饥”或“饿”;其中的“饿”也不能换成“饥”或“饥”。

后代“饥”“饿”混用的情况多见,“饥”“饥”混用的情况罕见。

24.饱,厌。

“饱”与“厌”是同义词。

但“饱”字一般只用於“吃饱”,而“厌”则经常用於抽象的意义。

“饱”字是不及物动词,“厌”是及物动词,所以说“餍酒肉”。

“饱”字可以用作状语,如“饱食”,“厌”字没有这种用法。

25.崩,薨,卒,死,没(殁)。

在封建社会中,等级的分别很严,连死也分了等级。

礼记曲礼: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唐书百官志:

“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於庶人称死。

”左传对诸侯有时也称“卒”。

僖公三十二年:

“冬,晋文公~。

”至於唐代,“卒”字的用法更变为不严格的了。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这“卒”只泛指死。

“殁”也是泛指死。

上古一般只写作“没”。

孟子滕文公上:

“昔者孔子没”。

贾谊过秦论上:

“孝公既没”。

论语学而: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楚辞怀沙:

“伯乐既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引作“伯乐既殁兮”。

26.寡,少。

“寡”和“少”是同义词。

可能是方言的差别。

论语左传於多寡的意义说“寡”不说“少”。

27.坚,固,刚,强。

“坚”的本义是土硬,“刚”的本义是刀硬(“钢”字由此发展而来),“强”的本义是弓有力,“固”的本义是四面闭塞,难攻易守。

由本义的不同,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别。

“固”字用於城郭险阻的时候,不是“坚”“刚”“强”所能代替的。

“强”字用於本义时,如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也不是其他三字所能代替的。

“坚”“刚”“强”三字的分别又可以从它们的反义词“脆”“柔”“弱”看出来。

当然,四字相通的地方是有的。

28.两,再,复,更,又。

“两”字可以用作副词,但它的意义和“再”不同。

“两”指双方,指动作的面(参看第一单元“两”字条);“再”指两次,指动作的量。

“再”和“复”更需要严格地区别开来。

说“再”时着眼在次数(两次);说“复”时,着眼在行为的重复,所以不止两次也可以说“复”。

现代汉语的“再”相当於古代的“复”;假如拿现代意义去看古代的“再”字(特别是上古汉语),就会产生误解。

例如“三年再会”,在上古是说“三年之内会面两次”;如果了解为“三年之后再见”,那就错了。

“更”的副词意义是从“改变”、“更换”发展来的。

所以用作副词时有“另外”、“重新”的意思。

左传僖公五年的“晋不更举矣”是说晋国不须另外出兵。

它所强调的是新情况,不在次数。

“又”则是加强语气,带有感情色彩。

如左传庄公十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同时还可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或语气转折。

如左传昭公十二年:

“为赋蓼萧,弗知,又不答赋。

”(蓼萧:

诗经小雅的篇名。

29.宗,庙。

“宗庙”二字连用等於一个单词。

分用时,“宗”指供奉神主的地方,而“庙”则规模较大。

后代於“宗庙”的意义单用时,称“庙”不称“宗”。

30.知,识,记。

“知”是一般的知道,“识”常常是比较深的认识。

至於“知”当“智”讲,“识”当“记”讲,更没有共同之处了。

“识”和“记”的区别是,“识”(zhì)为记住,“记”等於记得。

“记”是“识”的结果。

虽然“记”也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