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石桥水源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质量检测生物卷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180024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大石桥水源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质量检测生物卷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辽宁大石桥水源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质量检测生物卷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辽宁大石桥水源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质量检测生物卷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辽宁大石桥水源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质量检测生物卷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辽宁大石桥水源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质量检测生物卷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大石桥水源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质量检测生物卷文档格式.docx

《辽宁大石桥水源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质量检测生物卷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大石桥水源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质量检测生物卷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大石桥水源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下期中质量检测生物卷文档格式.docx

D.保证居民有均衡营养的前提是食品必需安全,因而食品的种类尽可能少为好

6.人体消化系统中,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吸收作用的器官是()

A.口腔、胃B.胃、小肠

C.口腔、胃、小肠D.胃、小肠、大肠

7.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A.心房→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室

B.心室→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房

C.心房→静脉→身体各器官→动脉→心室

D.心室→静脉→身体各器官→动脉→心房

8.不能随地吐痰的原因是()

A.以免影响地面B.痰里含有大量尘粒

C.痰里含有大量病菌D.气管分泌的黏液太脏

9.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下列不是呼吸道主要功能的是()

A.进行气体交换B.气体进出的通道

C.使吸进的气体温暖D.使吸进的气体湿润、清洁

10.某人因病做了胃肠道切除手术,常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成分不能含有()

A.蛋白质B.葡萄糖C.无机盐和维生素D.氨基酸

11.人受轻伤流血时,能起到自动止血作用的是()

A.血浆B.白细胞C.红细胞D.血小板

12.胡老师从河北到西藏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增加成分最可能是(  )

A.白细胞B.血小板C.红细胞D.血浆

13.人患急性炎症,检查时往往会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

14.看以下图形表示的血管排序正确的是()

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B.毛细血管、静脉、动脉

C.静脉、动脉、毛细血管D.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15.篮球运动员的右手臂扭伤发炎,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药物治疗,药物到达患处的途径是()

①左心房②右心房③右心室④主动脉⑤肺动脉

⑥肺静脉⑦上腔静脉⑧下腔静脉⑨上肢动脉⑩左心室

A.①③④⑥②⑦⑧⑨⑩B.⑦②③⑤⑥①⑩④⑨

C.⑦②③⑤⑥①⑧④⑨D.⑦②③⑥⑤①⑩④⑨

二、填空题

16.(5分)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本实验共设计了组对照实验。

(2)37℃水浴保温10分钟的目的是。

(3)实验结果是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4)实验结论:

馒头变甜与都有关系。

三、综合题

17.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消化道内消化食物的部位有[]、[]、[],含消化液最多的是[].

(2)分泌的消化液不含酶但能乳化脂肪的腺体是[].淀粉和蛋白质初步消化的结构分别是图中[]和[].

(3)图中能暂时贮存食物的是[],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4)暴饮暴食易损害重要消化腺,因此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18.请仔细观察如图,回忆肺的结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支气管在肺内形成各级分支,并在末端形成许多_____。

(2)B图表示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_____。

(3)C图表示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

所以,肺泡中的氧气进入毛细血管,只需经过_____层细胞。

(4)上述结构特点,适于在_____与_____之间进行_____。

19.如图为心脏结构图,据图回答:

(1)写出四个腔室的名称ABCD.

(2)心脏主要由构成,A与B之间有结构,作用是.

(3)血液由B射出回到C的循环途径叫;

血液由D射出A的途径叫.

20.下图为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图中所示血管为_____,与其它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_____。

(2)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_____(填某器官的名称)吸收进入血液。

(3)经过物质交换后,从该血管流出的是_____血。

(4)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_____内被利用。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前后肢的分工,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因此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

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考点: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

2.B

吸烟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影响身体健康,A错误;

毒品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所以我们都要杜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第一口”,吸毒往往是从第一口开始的,一旦开始,就会成瘾,B正确;

月经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在行经期间,要注意卫生保健,C错误;

过量饮酒酒精或长期酗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

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等,可见喝酒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应该酗酒,D错误。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3.B

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70%以上的能量由糖类提供,脂肪是储能物质。

4.A

【解析】试题分析:

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为了保护视力,除了要做好眼保健操和适度休息外,还应该注意补充维生素A。

本题考查的是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5.C

A、瘦肉精是危害身体的一种添加剂,无论加不加工都不提倡食用;

B、受污染的蔬菜进入人体后将危害人的身体,增大癌症的患病率,而腌制后的食物同样不能过多食用;

C、合理搭配饮食才是健康的,值得提倡的,故C正确;

D、食品种类更多更有利于我们搭配饮食,才能均衡营养,D错误。

食品安全。

点评:

本题是对食品安全的考查,属于基础题,但在能力要求上有所提高。

6.B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在胃内,可把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胃又可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可在小肠内被消化,它们的消化最终产物也都可被小肠吸收。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7.A

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看出,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血液循环的途径。

8.C

痰的主要成分是尘粒、细菌和粘液。

随地吐痰会传播疾病。

本题考查的是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9.A

呼吸道的组成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空气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能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

肺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

10.A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就可被人体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需要被消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

【详解】

做了胃肠道切除手术的病人,需要通过静脉输入完全营养液的方法补充营养,输入的营养物质应当是营养物质的可吸收的形式。

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就可被人体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需要被消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

只有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物质才可作为营养从静脉输入人体。

因此全营养液的组成成分中不能含有蛋白质。

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掌握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情况就可解答此题。

11.D

当人体轻微受伤流血后,血液中的血小板会在出血的伤口处聚集成团。

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12.C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A.白细胞数量最少,有细胞核,体积最大,具有防御保护和吞噬病菌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血小板无细胞核,体积最小,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故B不符合题意。

C.红细胞数量最多,无细胞核,能够运输氧气,西藏属于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后,体内血液中红细胞的含量会增加,从而增加了血红蛋白的含量,提高了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故C符合题意。

D.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和代谢产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考查的是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明确红细胞的功能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3.B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防御病菌、免疫和清除坏死组织等,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

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14.A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官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上图中表示的血管排序是静脉、动脉、毛细血管,A正确。

此题考查了三种血管的特点,由图示判断某种血管是动脉还是静脉,可根据血管壁的厚薄。

15.B

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循环流动,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是从左心室开始依次经过主动脉、体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体静脉、上下腔静脉至右心房终止;

肺循环是从右心室开始依次经过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至左心房终止,因此,右手臂扭伤发炎,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到达足部需要经过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股动脉→足内毛细血管,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16.

(1)2;

(2)模拟口腔温度,适于酶活性的正常发挥;

(3)1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4)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1)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

1与2、1与3,变量分别是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2)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在体温下催化作用最强,因此在实验中应将实验装置放在37℃左右的温水中;

(3)1试管加入的是馒头碎屑,且与唾液充分混合;

这一过程模拟的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作用;

3试管加入的是馒头块,且不进行搅拌,馒头块中的淀粉只有少部分能被唾液淀粉酶消化,加入碘液后变蓝,1号试管中的淀粉由于与唾液充分混合,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全部变成了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17.

(1)1口腔3胃6小肠6小肠

(2)4肝脏1口腔3胃

(3)3胃

(4)胰腺

1是口腔、2是食道、3是胃、4是肝脏、5是胰腺、6是小肠、7是大肠、8是盲肠、9是阑尾、10是肛门。

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可见消化道内消化食物的部位有1口腔,3胃和6小肠,其中6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

肝脏,能分泌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将大的脂肪颗粒乳化为小的脂肪微粒,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

淀粉的消化从1口腔开始,蛋白质的消化是从3胃开始的。

消化道中最彭大的部分是3胃,胃能暂时储存食物,胃能够分泌胃液,对蛋白质进行消化。

暴饮暴食会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严重的还会引起急性肠胃炎、肠梗塞等消化道疾病,造成胰液流出道受阻,排泄不畅,并导致胆汁反流入胰管并进入胰腺组织,从而损伤胰腺。

本题考查的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18.

(1)肺泡;

(2)毛细血管;

(3)一;

两;

(4)肺泡;

血液;

气体交换

(1)A图: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并在末端形成许多肺泡。

(2)肺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3)C图表示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层上皮细胞构成.所以,肺泡中的氧气进入毛细血管,只需经过两层细胞。

(4)肺是完成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肺泡是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肺位于人体的胸腔中,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外有大量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很薄,有利于气体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

(1)肺泡;

(2)肺泡;

气体交换;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的结构

19.

(1)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2)肌肉房室瓣/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3)体循环肺循环

上图中,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

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

体循环由左心室出发,终止于右心房,所以血液由B射出回到C的循环途径叫体循环;

肺循环由右心室出发,终止于左心房,所以血液由D射出A的途径叫肺循环。

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

20.毛细血管慢小肠静脉线粒体

图示表示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

(1)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

图中所示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是毛细血管,与其它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2)分析图示可知:

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水、营养物质和氧气等主要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最终进入组织细胞。

(3)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故经过物质交换后,流出的是静脉血。

(4)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这个结构进行了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的生命活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