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笔记本电路基础及维修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177976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1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笔记本电路基础及维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基础笔记本电路基础及维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基础笔记本电路基础及维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基础笔记本电路基础及维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基础笔记本电路基础及维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笔记本电路基础及维修Word文档格式.docx

《基础笔记本电路基础及维修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笔记本电路基础及维修Word文档格式.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笔记本电路基础及维修Word文档格式.docx

数字电路中,信号的变化时间断的,不连续的。

(也称为离散式)传输数据往往需要多个电子元件和通路。

CPU与北桥,北桥与内存之间有64根线用来传输数据。

高电平:

在数字电路中,2.5V以上的电压被称作高电平。

低电平:

在数字电路中,0.8V以下的电压被称作低电平。

六、波形

1、正弦波

2、矩形波(也叫做脉冲信号)

七、负载

所有用电的设备都可以看做是负载。

所有的负载,在电路中都可以用电阻来表示。

八、电路板

即印刷电路板,也叫做印制电路板,PCB板。

模拟电路中,由于控制电路的多为元件,所以电路简单,通常使用单层PCB板。

而且电路板的设计也比较简单。

数字电路中,电路通常比较复杂,所以多使用多层PCB板,有些复杂电路甚至使用12层PCB板。

***在多层pcb板中,有些过线孔并不是上下贯通的,而是走入PCB板的内部。

***数字电路中的三大总线:

数据线(AD)主要用于传输数据

地址线(AB)主要用于寻址

控制线(CB)主要用于控制以上两者

第二部分万用表的使用

一、电压档

分为直流档和交流档,通常用黑表笔接地,打到相应的档位测量即可。

要注意交流和直流的区分。

***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测量电压都是指测量某点的对地电压。

有过说明是测量某点的“两端电压”,则把表笔放在元件的两端,与其并联,进行测量。

二、电流档

通常不会测量电流,但是一些特殊情况下会使用到。

测量电流时,要将电路断开,将万用表串联到电路当中,进行测量。

***在测量之前,应先拔下表笔,将万用表打到相应档位上,万用表的屏幕下方会自动显示表笔所插的位置,按屏幕显示的位置,插上表笔进行测量。

三、电容档

单位:

法拉(F)

1F=103mf=106μf=109nf=1012pf

万用表最大可测到100μf(红表)---200μf(黄表)

电容在电路当中是无法测量的,要测量电容的容量,只能将其摘出取下,单独测量。

四、电阻档

用R表示,单位:

欧姆(Ω)

1MΩ=103KΩ=106Ω

理论上,除了超导体之外,任何物体都是有电阻的。

在测量电阻时,当表屏显示“1”时,说明档位偏小,应该调大。

当显示“0.XX”的时候说明档位偏大,应该调小。

五、三极管档

用HFE表示。

测的是三极管的HFE值,而不能测三极管的好坏,如果要测三极管的好坏,用二极管档进行测量。

六、二极管档

也叫蜂鸣档,该档位实际上测的是电压。

当数值在100左右时,二极管档显示的数值和电阻值很接近。

二极管档理论上来讲,是不能测电阻的。

打到该档位时,红黑两表笔之间有2.4V-2.6V的电压。

***二极管档可以测电路的通断,但是不能听到响就以为电路是通的,二极管档在数值小于50的时候,都会响。

因此应该观察表屏是否有较小的数值,只要有数值就说明有其他电路的存在。

第三部分元件

一、电阻

用R表示,也可以用PR、RP表示。

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的元件都叫电阻。

在笔记本中,通常都是贴片电阻,黑色,个头比较小,且阻值较大,多数没有标识。

通常不易损坏。

电阻的测量:

打到二极管档,将表笔接到在元件两端直接测量。

1、作用

主要作用是分压(串联)和分流(并联)。

***特殊用途的电阻(在笔记本中)

保险电阻:

也叫做“保险电感”。

阻值通常为“0”“10”“20”。

颜色通常比较显眼,有白色透明状、黑色、绿色、白色、黄色等比较好辨认。

常用于电源口,供电芯片的供电脚,标识为“F”“FL”易损坏。

主要作用是保护限流。

防止瞬间电流过大烧坏负载。

***DELL机器上,电源口附近经常出现下图中的4脚电阻,与其他机器上不同。

2、排阻及其损坏的现象

通常用于

●内存条插槽附近(双核以下的,内存槽附近有排阻,且易损坏。

双核以上的没有)

***出现“跑内存”故障的,要将内存槽附近的排阻,有多少,测多少,一个都不能放过。

***此处排阻出现问题,会出现检到内存不过,或见不到内存。

***内存口的排阻,只能根据代换原则去代换,不可以拔掉不管。

否则问题更严重。

COMPAQ的X1000、7000、7010机器可以直接拔掉。

●键盘口附近(不易损坏),有些键盘口附近用的排容

***键盘出现连键、某个键不能用、多个键不能用。

没人修过,没进过水的,考虑键盘上附近的排阻,如果有坏的,可直接拔掉试试。

***DELLd600/500机器,鼠标指针或触摸板乱跑,不是接口坏就是排阻排容坏。

●并口附近

***并口有问题的,先考虑是否因经常插拔,导致并口本身损坏或虚焊。

如果没有上述问题,考虑I/O芯片。

排阻一般不会坏。

3、电阻的损坏

1)断路:

即开路。

测量结果为:

“1”或1000以上。

***电源口保险断路,现象:

插上可调电源,机器无待机电流,不加电。

先考虑电源口保险。

***高压板供电电路保险断路,现象:

屏暗。

***系统供电电路保险断路,现象:

不加电。

***电池口保险断路,现象:

不充电,也不放电。

2)性能不良

保险电阻出现此现象的最多。

故障现象为:

阻值偏大。

***出现在系统供电电路,多为“100”电阻,实际电阻为10欧姆,而测的时候,可能出现90+或80+阻值,有时也可能增大到40左右,此时表也会响,但是一定要看表,有上述问题的,可能导致系统不加电。

4、种类:

1)定值电阻(电阻中98%以上都是这种电阻)

分为色环电阻和贴片电阻

色环电阻主要用于模拟电路,如电视机、CRT显示器等。

识别方法如下:

色环的定义:

黑0、棕1、红2、橙3、黄4、绿5、蓝6、紫7灰8、白9.尾环中:

金色色环代表电阻的误差范围在5%,银色色环代表电阻的误差范围在10%。

贴片电阻多用于数字电路,如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主板,显卡等。

贴片电阻分为单阻和排阻(RN、RP)。

排阻有直接把几个电阻简单做在一起的,通常有8或16个脚。

还有一些事10个脚的,它的内部结构则有些不同,如下图:

贴片电阻的识别,主要是看电阻上面的数字和字母组合,有3类:

有3个数字的前两位是有效数值,后一位是10的N次方。

如图:

两边是数字,中间是字母R的:

4R7=4.7Ω

1R0=1Ω

2R2=2.2Ω

前两位是数字,最后一位是字母的,前两位数字是代码,需要对照书本关于电阻阻值的代码表去查看,后面的字母则代表10的N次方。

2)可变电阻(不多)

主要有滑动变阻器和电位器。

滑动变阻器通常只作为仪器,不在设备中作为元件使用。

电位器通常作为音量旋钮、激光头电流旋钮等在电路中出现。

3)特殊用途电阻

如保险(F、Fb、Fs),热敏电阻(分为正温度系数电阻和负温度系数电阻)、压敏电阻等。

保险电阻

通常个头比较大,阻值相当小,通常为0。

两端的连线较粗。

作用:

限制电路中电流,不允许超过保险额定的电流值。

***机器出现屏暗现象,可能是主板上的保险坏了。

正热敏电阻:

随温度升高,电阻阻值升高。

常用于电视机和CRT显示器的消磁电阻。

负热敏电阻:

随温度升高,电阻阻值降低。

主要用于温度自动控制电路。

压敏电阻:

随电压的变化,电阻阻值相应变化。

主要用于CRT显示器和电视机等模拟电路中。

5、电阻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和作用

串联,主要作用是分压,R=R1+R2;

I=I1=I2;

U=U1+U2

并联,主要作用是分流,1/R=1/R1+1/R2

I=I1+I2

欧姆定律:

R=U/IU=RI

当开关打开时,电阻无穷大。

简单的电阻串联,分压电路。

***在电路中,测量电阻的阻值大于标称值时,电阻一定是坏的,比标称值小的,不一定是好的。

6、电阻的代换

在笔记本中,电阻一般不容易损坏。

保险电阻除外。

1)阻值一般不能大于原电阻阻值的105%或小于原电阻阻值的95%。

如果是5环电阻,应对应更换5环电阻。

不能用4环代替。

数字电路中,差的多一点点,问题不是很大。

2)功率最好一致,可以通过大小来判断,电阻表面也会写。

大个的电阻坏了,不能用小的代替。

3)如果是保险电阻,要考虑阻值、额定电流、电压等因素。

笔记本中针式保险电阻损坏,在保证电路没问题的前提下,随便加一个0欧姆的元件即可。

但是必须保证负载电路没问题。

4)精密电路中,或特殊作用电阻(定时、反馈、热敏电阻等)必须原值代换。

二、电容

通常用:

“C”“PC”“CP”表示。

又叫电容器,是可以储存电能的元件。

在电路中通有下面几种表示方法。

作用是滤波、储能和信号耦合。

特性是通高频、阻低频;

通交流、隔直流。

容抗与频率、容量呈线性反比。

XC=1÷

(2πfc),f是频率,c是电容的容量。

1、分类

在笔记本中主要分为有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

笔记本基本上用的基本都贴片电容。

有极性电容通常有黄色(钽电容)和黑色(贴片电解电容)两种。

个头较大,一般都在电感附近(通常有电感的地方肯定会出现有极性电容),有标记,标记的一端是正极,而负极通常接地。

无极性的电容一般为褐色,个头相对较小。

无极性电容分为:

1)普通无极性电容,这类电容的作用就是滤波,且肯定有一端是接地的。

此类电容比较容易损坏。

2)耦合电容,这类电容两端都不接地,作用是将信号耦合。

此类电容一般不坏,因为流过它的一般是信号电压。

而这两类电容用眼睛无法分辨,只能用万用表测其是否有一端接地。

如果测到两端都接地,那肯定是电容击穿了,或者电容连接的负载(其他元件)坏了。

按照制造工艺,可分为铝电解电容、固态电容、钽电容、贴片电解电容等。

1)铝电解电容

外面是金属壳,里面有电解液,为保证密封性,金属壳的下端会被压凹进去一圈,顶部会有“人”或“十”形的压痕。

通常容量可以做到很大,但是耐压值低,高频特性差,低频特性好,所以通常用于低频滤波电路,直流滤波电路。

有极性的铝电解电容,严禁接反,如果接反加电就会爆,个头越大的,爆炸起来威力越大。

笔记本上很少用到,台式机主板上很常见。

如果铝电解电容性能不良或损坏,会引起死机蓝屏,并且越来越频繁,最后无法开机。

2)固态电容

稳定性相对好,不会爆,下端没有压环。

3)钽电容

稳定性好,不会爆,基本也不会坏,通常容量较小,成本也相对高。

4)贴片电解电容

2、电容的损坏

如果测试的有极性电容两端全接地,有三种可能:

1、电容本身损坏。

2、电容连接的负载有损坏的。

3、电容所连接的高端管(给负载供电的场管)损坏。

1)短路,即击穿。

将万用表打到二极管档,表笔接电容两端,阻值为0的,即为击穿。

***较大的无极性电容短路,有可能是自身确实被击穿,也可能是并联电路中其他元件损坏。

故障现象:

***较小的无极性电容,尤其是靠近芯片、桥、显卡附近的,出现短路,通常是电容连接的负载损坏,电容本身一般不会坏。

***无极性电容拔掉后,可以不补。

有极性电容最好是补上,

***联想旭日150的机器,南桥爱坏。

还有夏普的机器,有些跟联想的机器除了LOGO画面不一样,其实里面的主板等配件都是一模一样的。

可以刷BIOS后,直接换过来用,夏普的机器不好找。

***电源口附近的较大的无极性电容被击穿,可能导致“主电压对地短路”,具体故障现象为:

电流升高,电压拉低(必须两者同时具备)。

可调电源调至18.5V时,不接通电源开关,此时电流为0。

接通电源后,出现电压降至1.5V,电流升高至5A左右。

此现象为主电压对地短路。

注意:

必须两个现象同时具备,否则不是主电压对地短路。

***东芝一些大机器的功率较大,大到超出可调电源的额定功率范围。

插上可调电源后,会出现类似主电压对地短路的现象,但是机器还能亮。

其实

性能不良的具体表现有两种:

1、漏电;

2、电容本身损坏。

此类故障比较难修,用万用表测不出来,只能是怀疑那个不好,直接换掉。

***加电后主板发出“滋滋”的响声,通常是某个电容漏电或虚焊。

但是听不出来,响起来就是满板子哪都响。

只能是根据根据电路的测量和判断,直接换。

***IBMR31机器,系统供电21脚线性5V的滤波电容容易漏电。

可导致机器不加电。

***IBMX31机器也有些电路中的电容容易出现漏电。

***注意:

测电压时,不能把万用表打到二极管档!

3、排容

主要用于键盘接口附近,如果损坏,键盘会出现连键,或某个键不好用。

***如果机器没有进过水,在排除键盘本身的问题(换个键盘,故障依旧)后,考虑键盘接口附近的排容或排阻。

如果还不能解决,考虑I/O芯片。

有些主板上并口附近也会用到排容,作用类似于上一节讲到的并口附近的排阻。

迅驰2代以下的机器才有并口,高于迅驰2代的机器基本都没有并口了。

***当测量到主板上某个电容对地阻值为几欧或十几欧时,所测电容其实没有坏,而是它所连接的负载对地阻值较低。

主要有两个:

1、显卡;

2、板载CPU。

其他负载不可能出现这么低的阻值。

***965北桥有3个电容的对地阻值为0,是正常的。

三、电感

用L表示,作用是滤波和储能。

主要指的是主板上的电感线圈。

在实际电路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两脚,三脚和四脚的。

电感的前端通常接电容、场管、和供电芯片等,后端一般接负载,如显卡、南桥、PCBUS、cpu、i/O、BIOS等。

1、电感的好坏判断

用万用表打到二极管档位,根据脚不同采用下列不痛方法判断。

两脚的:

用表笔直接接两端,0欧姆为正常,1-2欧姆也算正常。

(因为万用表是由误差的。

三脚的:

上面的3脚为固定脚,用表笔接下面1脚和2脚直接测试,原则同上。

四脚的:

如果是在主板上,1-2,1-3,1-4,2-3,2-4,3-4都是通的,如果从主板上取下,作为单独一个元件测试,只有1-3和2-4是通的,原则同上。

电感虽然电阻很小,但是也分前后极,即输入端和输出端。

用示波器可以看出,前极有杂波,而后极为直线。

***示波器可以测试电压。

电感通常不会坏,但是在有些机型里,电感容易虚焊。

(例如IBMT30和DELLC640)

***测量电感是否对地短路,把万用表打到二极管档,红表笔接地,黑表笔点电感的任意一端。

固定脚除外,如果显示的值为0,则表明此电感对地短路。

如果测得某电感的对地阻值为4-7欧,首先要看此电感是否在显卡的附近,且和显卡是否连通,如果是为正常,因为显卡对地阻值本身就很低。

如果与显卡无关,看是否是CPU的供电电感。

如果是,也算正常。

如果与CPU显卡没关系,即使电感有几欧的对地阻值,电感仍然是短路的。

当测量到电感对地短路时,通常不是电感本身坏了,而是与电感连接的芯片或元件损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判断:

***如果3V电感短路,用可调电源调到3V,负极接地,正极接电感任意一端,这个有问题的元件会发烫,找到它,并拔掉,然后再次测量电感的对地阻值,如果正常了,那就将拔掉的元件更换即可。

如果只有20-30欧或依然对地短路,说明还有其他元件损坏,按照上述方法继续烧,直到电感的对地阻值正常为止。

***某主板的电感分布如下图:

在该主板中,电感旁边的谐振电容容易产生性能不良的现象,当电感对地短路或阻值不正常时,应先考虑该谐振电容。

2、电感的损坏

1)性能不良

电感的阻值由0变大为20-200欧。

2)断路,即开路。

此情况很少见,基本没有。

四、晶振

用字母X或Y表示。

在电路图中用

表示。

晶振通过谐振电容与芯片相通。

通常晶振不容易损坏,但是如果相应的芯片如果出现问题,晶振就会不起振或者起振不正常,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晶振来判断芯片的好坏。

1、晶振的类型

从外观看,有黑色塑料的制成的和带金属壳的。

从管脚上来看又分为2脚和4脚的。

4脚的如果是塑料的,1-4有用,2-3为固定脚;

或1-4为固定脚,2-3有用。

4脚的如果是带金属盖的,1-3有用,2-4为固定脚;

或1-3为固定脚,2-4有用。

固定脚可以接地也可以作为空脚。

带金属盖的晶振,如果不慎将其金属盖弄掉,会影响到晶振的正常起振,也会使机器出现很多问题。

2、晶振的测量

1)测晶振的对地阻值。

2)用示波器测晶振起振的波形。

3、晶振不起振的原因

1)晶振本身损坏

***国产机器的晶振爱坏。

2)晶振多连接的谐振电容及电阻坏了。

3)晶振所连接的芯片坏。

以上任何一个有问题,都会导致晶振起振不正常或不起振。

***测晶振起不起振只能用示波器,晶振不起振时,只要有供电就有压差,所以用万用表测到得晶振两端有压差,但并不代表晶振一定起振。

***晶振不起振可能导致机器不加电或加电不亮等。

***网卡晶振如果是带金属壳的,金属壳被弄掉的话,会导致不认网卡。

4、带晶振的芯片和对应的频率如下:

1、电源管理

晶振频率不固定。

可能是2M/4M/8M,也可能与南桥的晶振频率一致,即32.768KHz。

此晶振不起振,会导致机器不加电。

2、系统时钟

频率14.318MHz。

此晶振不起振,可导致系统加电不亮。

3、南桥

频率32.768KHz。

此晶振不起振,会导致机器不加电,也有少部分机器会出现加点不亮。

4、网卡

频率25.00MHz。

此晶振不起振,会导致机器加电不亮(有些从网卡启动的机器)、不认网卡、装不上网卡驱动等。

需要说明的是,网卡的晶振在待机状态下也是起振的。

5、声卡

频率24.576MHz。

有些主板的声卡晶振就在声卡旁边,而有些主板上没有单独的声卡晶振,声卡靠南桥提供时钟频率。

此晶振不起振,会导致机器认不到硬件,或装不上声卡驱动。

6、显卡

频率27.00MHz。

很多老机器上没有单独的显卡晶振,新机器上一般都有。

此晶振不起振会导致机器加电不亮。

7、PCBUS

大部分机器没有此晶振。

如果此晶振不起振,会导致PCI设备无法识别,或装不上驱动。

***IBM机器电源管理的晶振与一般机器不同,它的起振波形是一闪一闪的,如果与普通机器出现一样的波形,则说明该晶振不起振,或起振不正常。

***1394的控制芯片也可能带24.576MHz的晶振。

五、二极管

通常用D、ZD、PZD、LED等表示。

作用是整流、电子开关、保护限流等。

二极管的最主要特性就是单向导通性。

即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1、二极管的分类

二极管分为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升压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

二极管稳压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是起保护作用的。

如果测到两端都接地,可能是击穿了,但不一定就一定是二极管击穿了。

升压二极管一般不多见,看不出来,只能用万用表测,可以测出输出端的电压高于输入端的电压。

二极管有表示的一段时负极,与电容相反。

***IBMT系列和R系列,在硬盘口旁边有一个5V电感,在电感的上边有一个很小的二极管,此二极管为升压二极管,进5V出16V,此二极管损坏,会导致机器不加电。

***目前,较高端的机器,屏上部分都使用发光LED屏,这种屏没有灯管,如果出现屏暗,通常是屏线附近的保险坏了,或者屏线接口坏了。

***还有一些使用屏幕灯管的机器,如果测高压板、灯管等部分都正常,但仍然屏暗,有可能是显卡的问题。

因为高压板的控制信号时显卡给的。

2、二极管的测量

将万用表打到二极管档,用表笔接二极管的两端,正反测两次,其中一次会得到一组较低阻值,当阻值较低时,红表笔在那一侧是正极。

3、二极管的损坏

1)断路,开路。

即正向反向测阻值都是无穷大。

***如果是电源口保隔电路中的二极管发生断路(此处二极管最容易出现断路,因为保隔走的是主电压,电流大,电压高),插上可调电源后,电源上没有任何显示,即没有待机电流。

机器不加电。

东芝和华硕的机器通常在电源口的保隔电路中会使用二极管。

***如果是用在系统供电电路里的二极管,导致机器不加电,缺少3V和5V。

***如果是使用在充电路中的二极管断路,机器不充电。

***如果是显卡供电电路中的二极管断路,机器加电不亮。

***如果是南桥供电电路中的二极管断路,机器不加电。

***如果是北桥供电电路中的二极管断路,跑内存或不加电。

***如果是CPU供电电路中的二极管断路,机器加点不亮。

2)短路,击穿(完全损坏)。

***保隔电路中的二极管击穿短路,也会引起主电压对地短路。

(电流升高,电压拉低)

保隔电路图

***东芝和华硕的保隔电路中经常会用到二极管。

此类机器出现主电压对地短路,应先考虑保隔电路中的二极管是否损坏。

3)性能不良。

也叫热损坏。

即正向阻值大于反向阻值。

这种损坏通常不能用万用表测出,因为这只是在加电过程中,阻值发生变化,静态状态下阻值恢复正常。

用替换法或排除法,去判断。

或者直接换。

***主板加电时绝对不能用二极管档测阻值,否则测哪烧哪。

4、二极管在主板上的其他形式

六、三极管

七、场效应管

场管通常用Q或PQ表示。

场管是电压控制导通的元件,只要G极电压达到,S极和D极就呈导通状态。

场管最大的用处就是:

可以通过G极的控制信号输入,将保隔电压,变成负载所需要的电压。

场管的输出电压完全取决于受控极的脉冲方波控制信号,与场管本身没关系。

1、场管的极性

场管通常有8个脚,也有三脚和六脚的。

但是只有三个极,分别是D极、S极、G极。

G极为控制极,通常接供电芯片。

G极在收到信号后来控制D极和S极是否导通;

D极为输入极,通常接保隔电路,或其他供电电路。

S极为输出极,通常接谐振电容、电感、负载等。

***由于场管的受控导通性,S极和D极有时也被反过来用,在更换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焊盘和第一脚的标记,或提前看好原场管的焊接位置。

2、场管沟道的区别

场管分为N沟道场管和P沟道场管。

1)P沟道场管:

当红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