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1Word文档格式.docx
《论文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1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labormigration;
migrantworkers;
negativeimpacton
目录
1前言1
1.1本文研究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
1.3本文拟解决的问题4
2当前农村劳动力外流现状4
2.1外流劳动力的结构4
2.2外流劳动力的流动方向5
3农村劳动力外流对“三农”的负面影响分析5
3.1对农民的负面影响5
3.2对农业的负面影响7
3.3对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9
4解决劳动力外流对“三农”负面影响的对策10
4.1宏观方面10
4.2微观方面14
5结论16
参考文献17
1前言
1.1本文研究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要想发展好“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合理的配置农村的劳动力资源。
根据二元经济理论可知,发展中国家由于农业人口的增多,土地的有限性,以及土地边际收益的递减,将会产生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而随着工业的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加大,城市工业可以吸收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从而实现二元经济的转化。
按照这一经济理论,我国应继续加快城镇化的发展,以吸收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在非农业部门就业。
但是,应引起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农村外流的劳动力大多数是农村中文化技术水平相对较高或体力较好的青年和中年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使农村变成“386199”部队,也就是说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
有文化有技术的人才和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务农、管理农村的以老人和妇女居多,导致农村发展的后劲不足,农村出现人口资源过剩而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上学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在家,对子女的教育和成长、老人的健康和赡养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务农劳动力素质的下降,导致耕地利用率下降,农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下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停滞,农业科技传播放缓等问题。
除了造成农业生产下滑外,对农村治安的管理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等方面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对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国外专门研究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的负面影响的著述不多,但是有很多学者都提到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
有的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有农业生产率的增长作保证,有的指出劳动力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能阻止只能合理疏导。
通过了解这些理论能够为本选题的研究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研究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最为系统、最富有应用价值的理论是“二元结构”理论。
该理论创始人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wjlliamMhu:
Lewis)教授。
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由两个不同的经济结构或部门所组成的:
一个是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一个是以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
在二元结构中,传统部门的滞缓增长和现代部门的快速增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传统农业部门由于基本上没有资本投入,土地也十分有限,而人口却迅速增长,劳动力十分丰富。
因此,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但经济的发展却依赖于工业部门的扩张,工业通过资本增长和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依次循环,直至农业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完毕。
因此,在刘易斯看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转移具有必然性[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暗含“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在于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所需的廉价劳动力,至于农业是否发展,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无关紧要”之意。
推--拉理论。
早在19世纪末,雷文斯坦(E.G.Ravenstein)在《人口转移规律》一书中就提出,受歧视、受压迫、沉重的负担、气候不佳、生活条件不合适都是促使人口转移的原因,而其中的经济因素是主要的。
雷文斯坦的观点被认为是人口转移“推--拉”理论的渊源。
系统的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则是唐纳德.博格(D.J.Bogue)于20世50年代末明确提出的。
其主要观点为:
从运动学的观点看,人口转移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种是促使人口转移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转移的正面、积极因素;
另一种是阻碍人口转移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转移的负面、消极因素。
在人口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把原居民推出其常期居住地。
产生推力的因素有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导致的失业与就业不足、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等。
同样,在转入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拉”力把外地人口吸引过来。
产生“拉”力的主要因素是:
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好的生活水平、较好的受教育的机会、较完善的文化设施和交通条件、较好的气候环境等[2]。
“推--拉”理论认为,从农村向城镇的转移可能是因为城镇有利的经济发展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农村不利的经济发展而产生。
托达罗模型。
著名经济学家托达罗(MichaelP.Todaro)依据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创建了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该模型特别强调农村和农业部门发展的重要性,提出要摒弃只重城市的偏见,认为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他还指出,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不是依靠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就能解决的,而是要靠发展农村,使二元性消失。
政府应当制定创造性的、精心设计的一体化农村发展规划,把现在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不必要的经济刺激降低到最低限度。
这些规划的重点应放在农业或非农业收入的增加、就业的扩大、医疗服务的提供、教育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发展(如电、水、路等)以及为农村提供其它舒适的生活条件方面。
适合特定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要求的成功的农村发展规划,似乎可以为过度的乡城人口流动问题提供一种唯一可行的解决办法。
其次,托达罗认为,乡城人口流动还会对农村的专业人才在心理上造成不利影响。
不光造成“外在的智力外流(extemalbraindrain)”,而且还会造成“内在的智力外流(iniemalbraindrain)”,其中后者在发展中国家比前者可能影响更广泛,造成的后果更严重[3]。
1.2.2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早已引起我国学术界的关注,并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了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己经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亦工亦农论、劳务输出论、农田集中经营论、就地转移论、异地转移论、城市论、深分工论、定向转移论、复合转移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论等。
归纳起来,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总体描述阶段与专题深入阶段。
总体描述主要探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意义,描述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征,估计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等。
专题深入阶段不仅研究农村流动劳动力本身,还研究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各种制度设计问题,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等等。
总结起来主要观点有:
刘黎明(2009)采用博弈论的方法论证了人口迁移对流出地和流入地都有很大的影响。
他认为:
在发展初期,人口适量从农村流入城市,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
但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即贫困地区的人口向经济发达、社会福利好的地区流动,会降低流入地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和社会福利标准。
同时迁移对农村地区由于存在资源的“外溢效应”(人力资本外溢、投资外溢与自然资源外溢),必然会损害农村的经济利益。
因此他较早提出人口迁移必须“适量”[4]。
厦门大学杨靳在其博士论文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人口迁移在均衡迁移(留剩人口与迁移人口收入差距不大,留剩人口能够在非农部门向农村的汇款作用下,购置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并迅速地将迁移人口闲置下的耕地继续进行耕种,并确保迁移人口与留剩人口的收入差距不会伴随人口迁移而扩大,此时人口迁移所产生的社会成本最小)状态下,将改善农村留剩人口的绝对贫困,但同时会导致农村相对贫困。
而在失衡迁移状态下,人口迁移不但导致农村留剩人口的相对贫困,还将导致农村留剩人口的绝对贫困[5]。
段成荣指出,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土地撂荒、忽视农业生产的现象,尤其是大批青壮年的外流,加速了农业劳动力妇女化和老龄化的趋势,使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下降;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收入多被用于消费,尤其是炫耀性消费,而不是用于生产性投资,导致了社会风气的败坏还引起农村社区之间、以及社区内部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差距加大;
因外流者多是受过较高教育、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人,于是农村劳动力流动将导致农村人才流失,影响农村基层组织的发育,给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冲击[6]。
孙自铎通过研究指出,农民跨省务工不仅不能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同样也不能缩小省区间居民收入的差别。
劳动力跨省打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是输出地GDP的机会损失,同时缩小了输出地的消费市场[7]。
高士亮等人指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年龄结构偏大、对农业下一代的培养、农业资源可持续性利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8]。
可见,目前较多的文献在讨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发展之间的联系问题。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现象导致人们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一些担心,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产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我国学者的关注。
他们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迁移必须审慎、适量,认为政府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如改革现行二元经济制度、增加对农村的投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来吸纳农村劳动力从而减少农村劳动力的的过度外流。
1.3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产生的负面影响,讨论农村劳动力资源合理利用与农村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研究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的负面影响的对策措施,确保农村健康可持续发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本文研究的是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的负面影响,但并不是倡导政府要阻止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也没有试图比较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的正负影响孰大孰小。
相反,本论文认为农村人口合理流动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一个必然经济过程,只是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没有完善的政策措施,只有将其问题解决才会更合理的利用农村的人力资源,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本文辩证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2当前农村劳动力外流现状
2.1外流劳动力的结构
我国农村外流劳动力的数量比较大,并且在逐年增加。
在男女比例上看,以男性为主,但女性外出务工的人数占外流劳动力的比重在逐年上升;
从年龄构成上看,劳动力外流趋向于年青化,主要以20-40岁的人构成;
在劳动力文化程度上看,外流劳动力的素质比较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成为外流的主体,如表1所示。
表1农村外流劳动力总量及构成
项目
2005
2006年
2007年
农村外流劳动力总量(万人)
14524
15529
16196
外流劳动力性别构成(%)
男性
66.0
64.0
61%
女性
34.0
36.0
39%
外流劳动力年龄构成(%)
20岁以下
15.8
16.1
14.6
21-30岁
36.2
36.5
38.2
31-40岁
28.7
29.5
30.7
41-50岁
13.0
12.8
11.6
51岁以上
5.3
5.1
4.9
外流劳动力的文化程度(%)
文盲
1.4
1.2
0.9
小学
19.2
18.7
18.6
初中
69.8
70.1
70.3
高中
8.5
8.7
8.8
大专以上
1.1
1.3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年鉴
2.2外流劳动力的流动方向
劳动力的流向主要以省外为主,不同地区的劳动力流向还有不同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于各地区的发展程度不同造成的,中西部发展缓慢,发展程度低所以劳动力主要流向省外工资更高、环境更好的地方;
而东部和东北部发展速度较快,发展水平较高,所以劳动力的流向以县外市内和市外省内为主。
在外流的劳动力从业构成上看,以从事第二三产业为主,各地区也基本是这个规律,如表2所示。
表2农村外流劳动力的流向及从业情况单位:
%
全国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外出劳动力流向
乡外县内
29.9
13.5
15.2
26.9
县外市内
13.8
18.4
9.9
12.4
31.5
市外省内
17.8
33.1
9
24.2
省外
49.3
67.6
59.6
17.4
外出劳动力从业构成
第一产业
2.8
2.5
2.2
3.6
4.2
第二产业
56.7
55.8
57.1
58.4
44.3
第三产业
40.5
41.7
40.7
38.0
51.5
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3农村劳动力外流对“三农”的负面影响分析
3.1对农民的负面影响
3.1.1对子女教育的负面影响
3.1.1.1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农村外流的劳动力大部分都是青壮劳动力,这部分人都已经在农村安家落户生育了子女。
而由于农业边际收益的下降导致这部分人不得不将子女留在家中,进城打工。
这部分留守子女便成了农村劳动力外流而导致的一大社会问题。
而教育问题更成了留守儿童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从家庭上看,由于父母外出,农村的留守儿童绝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通常只能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在看管孩子的学习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孩子的管理和引导也是力不能及,所以在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监管上难免有疏忽的地方,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其二,留守儿童要承担一定的农务活动,为此常常出现耽误功课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习。
从农村教育上看,农村教育资金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很多教师都只有初中或大专水平,外加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较差,留守儿童除了在文化知识上受到教育之外,在“德智体”上都很难受到良好的启蒙,当他们有幸踏入高中或大学之门时,就会发现与城市的孩子的差距。
还有很多留守儿童在学校受到非留守儿童和老师的歧视,使留守儿童产生了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仅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发展,更不利于未来农村的建设。
3.1.1.2跟随父母进城的子女教育问题
农民工负担了城乡的双重费用,在农村缴纳了教育附加费,在城市缴纳了工商、赞助费、房租等一系列费用。
但是他们的子女却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子女同等的受教育权利,高额的赞助费和借读费将他们拒之于城市公立学校的门外。
目前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难,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
地方政府只负责辖区范围内的孩子,对于外来人口的孩子则没有义务。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随农民工父母进入城市生活的近2000万流动儿童,失学率高达9.3%,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
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全国各地先后开办了面向流动人口子女的打工子弟学校,然而为打工子弟建立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水平多不达标,基础设施较差,影响了随父母进城儿童的教育。
3.1.2对留守老年人的负面影响
当前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才刚刚起步,而传统养老方式已迅速弱化。
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养老方式有三种:
家庭养老、土地养老、集体养老。
而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要求越来越多的劳动力离开家庭和土地,导致家庭规模减小,使得当前农村出现了众多的“隔代家庭”和“空巢家庭”。
使占主体地位的家庭养老方式功能弱化。
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养老像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可能促进农民增收从而增强农村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能力;
另一方面子女的外出造成家庭的空洞化,老人的日常生活无人照料,这是钱也无法弥补的。
在生活方面,他们不但不能安享晚年,还要担负起照顾农活和留守儿童的责任;
在精神方面,他们不能感受儿女围在膝边的天伦之乐,却要孤苦伶仃的自己或者和老伴守在家里,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又不完善,导致了农村老人精神上的寂寞和无助;
在医疗方面,农村老人没有城市老人一样的医疗保险,虽然现在国家正在给农村办理农村合作医疗,但是范围有限,承保比例低,外加农村老人在青壮劳动力不在家的情况下也很难自己理清医疗费用理赔的程序,所以可行性不是很高,造成了留守老人“小病拖,大病扛”的现状。
3.1.3外流劳动力权益得不到保障
3.1.3.1拖欠薪资
目前,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被用人单位、包工头拖欠的问题依然存在。
进城务人员不能保证按时、足额拿到自己应得的劳动报酬。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对进城务工人员工资被拖欠问题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强力措施解决的情况下,拖欠工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前清后欠现象仍较普遍。
国家统计局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解决工资拖欠问题仍是进城务工人员最迫切的要求。
除了拖欠工资报酬以外,部分用人单位还存在克扣或变相克扣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的现象。
据调查,一些企业每月扣留员工20%~30%的工资作为“风险抵押金”,要求工作满三年且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否则全部扣除。
更为严重的是,在东南沿海个别地区,部分私营企业的企业主将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据为己有并携款潜逃的问题比较突出。
3.1.3.2劳动环境和居住条件差
农民工从事的多为地下采掘、管道作业、建筑施工等工作,这类工作安全隐患大,农民工伤亡时有发生。
在沿海地区,一些私营小企业主在利益驱动下,不按规定组织生产,职业病(如矽肺病)一度盛行。
农民工的低工资收入决定了他们只能合租廉价经济房或自搭工棚,居住密集、空间狭小,卫生条件极差,患病率高。
而一旦患病,正规医院昂贵的费用令人望而却步。
个体诊所便成其首选,而不法行医者常常消毒不严格,诊疗不规范,给农民工造成延误病情、交叉感染,增加了疾病传播的危险。
农民工常常是身强力壮进城,伤残病弱返乡。
3.1.3.3社会保障不健全
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待遇普遍缺失。
由于现行二元经济体制对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以及城市政府和企业的认识差距等因素,绝大多数城市农民工享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
从保护劳动力资源的角度讲,农民工最应该办理医疗保险,因为他们几乎包揽了城市里最脏、最累和最险的工作。
但是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2008年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平均参保率仅为20%左右,已参保的农民工尽管可以享受医疗费用报销,但是由于只报销超出起付线部分的一定比例,农民工仍然要自付一部分,对于难以承受自付部分的农民工来讲,实际上他也享受不到相应的待遇。
从工伤保险问题上看,农民工因为工作的流动性大,即使是在有的地方出台政策要办理工伤保险下,用工单位往往也不为其办理相关的工伤保险,真正办理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不到10%[9]。
虽然已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但是这样一个关系到人的生命权的保险在实际中也常常得不到有效实施。
发生工伤事故时,赔付主要由雇主决定,农民工实际上也很难享受到应有的赔偿。
在养老和失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等方面,更是存在缺失,农民工享受不到其权益,因此,农民工社保问题必须认真解决,亟待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
3.2对农业的负面影响
农村外流的劳动力多数为青壮劳动力,他们是农业活动的主体,而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使得常年在家务农的主体成为妇女和老人,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还有一些农村劳动力在农闲季节外出打工,农忙季节回乡务农,出现兼业化行为,这种行为对农业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3.2.1耕地资源利用率下降
农村人口众多人地矛盾尖锐,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出现了农村土地细碎化,导致耕地规模变小,耕种效率降低。
本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会使土地加快流转,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但是农村外流的劳动力大部分为青壮劳动力,他们外出打工的同时又不愿将其土地承包权转让给别人或上交给集体,所以农业生产主体出现空缺,土地抛荒现象日趋严重。
对于青壮劳动力常年在外的农户家庭来说劳动力短缺常常造成两茬一种,降低农作物的复种指数,出现隐形抛荒现象,降低耕地资源的利用率,导致农业萎缩;
而对于兼业化的农民来说随着非农产业收入的提高,外流劳动力将精力主要放在打工上,农业生产成为他们的“副业”,由于主要收入来源不是靠农业,因而缺乏务农积极性,生产上实行粗放式经营,只用不养,不注意培育地力,搞掠夺式经营,致使土地抛荒,地力下降,降低耕地资源的利用率。
3.2.2农产品数量和质量下降
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农业生产将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尤其是季节性劳动力短缺非常严重。
农村劳动力绝对数量减少以及由此带来留守劳动力中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的不合理,给农业产量和质量带来以下负面影响:
劳动力的外流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绝对数量减少,不能够精耕细作,耕地生产力下降,导致农业产量下降;
留守农民都为妇女老人本身劳动能力就较弱外加劳动强度加大,因此追求产量,就必然会损害农产品质量,导致了农产品质量下降。
有的庄稼甚至是种在地里就没有进行过田间管理,任其自生自灭、地里杂草丛生,只有离家近、产量高、质量高的土地才会精耕细作,离家远的土地大部分采用广种薄收方式经营。
用农民自己的话说,能收一点就是一点。
由于缺乏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