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醉芳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17610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醉芳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月醉芳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月醉芳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月醉芳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月醉芳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月醉芳菲文档格式.docx

《月醉芳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醉芳菲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月醉芳菲文档格式.docx

18.第2段中加点的“黄绿相间”和“被攫住”分别指什么?

(2分)全品中考网

黄绿相间:

被攫住:

19.品味文中两处划线句,按要求答题。

(6分)

(1)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

草坪也在一夜之间布满了嫩绿色,用恬淡清新诉说着季节的生动。

(2)说说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20.第④段中说“缤纷的思绪像杏花雨般落下”,作者有哪些思绪呢?

请根据⑤—⑧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思念过去,让自己从纷杂和困惑里释然;

向往远方,;

播种梦想,畅想奋斗的乐章;

,真爱的呢喃。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描写了四月明媚的春光,表达了自己的真切的感受。

B.文章综合运用了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生动地传递了作者的情感.

C.全文按照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D.文章语言清新明快,在细腻的描述中渗透着热烈的情感.全品中考网

【答案】17.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抒发了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憧憬。

(两点,意对即可)

18.

(1)指路边的迎春花的花儿与绿枝相映的情景。

(2)指(心)被深深陶醉。

19.

(1)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一夜之间”、“嫩绿”、“诉说”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坪的春意盎然和恬淡清新,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动,表达了作者的陶醉之情。

(手法、效果、感情各1分)

(2)美丽的春天既使人陶醉又使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

(意对即可)

20.让浮躁的心情宁静;

饮醉爱情。

21.C

鸟是树的花朵

吴忌

一棵树落光了叶子,不能说丑,但缺了枝繁叶茂的风姿,裸露出树枝与树枝之间的巨大的空旷,总是遗憾。

我时常有一种冲动,希望能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放点什么。

我喜欢让一切事物从无到有。

这令人激动。

冬天总是如此疏疏朗朗,这是不是我们在冬天缺少快乐的真正原由呢?

树木仿佛停止了生长,我们总是怀着一种等待的心理度过冬天,如果下雪,玉树琼枝,以及屋檐吊着冰凌,都能令我们开心。

没有树木的阴凉,我有些心虚,感觉厕所没有围墙。

大雁的声音已经很远了。

我在大地上为冬日的阳光感到可惜,因为,阳光的灿烂和温暖如不照在红花和绿叶上,阳光岂不等于虚度了岁月。

正如袖手旁观的我们,在一堆红红的炭火前,等天黑。

然而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

我仿佛看见了满树的花朵!

有时候,鸟是一群一群地飞来飞走的,黑压压一大片的是八哥或乌鸦,冬天的麻雀也喜欢一群一群地飞,一群一群地落在光秃秃的树枝上。

黑色的鸟群会在瞬间装点一棵树,装点一丛树林。

鸽子也这么飞,要是一群白鸽落到树枝上,仿佛早春的玉兰花开,白得丰腴而优雅。

鸟儿们叫着喊着,吵吵闹闹。

有时候,三只五只,它们散落在稀疏的树枝上。

我觉得这三只五只鸟,它们各自有各自的心事,说话的时候少,不说话的时候多。

有的飞走,有的留下。

有时候只一只,一只也好。

一只鸟,孤独地立在细细的树枝上,这使人记起树上的花朵,也是先开一朵,再开一大片的。

每当看到树上落满鸟的时候,我就停下来看。

有了鸟的树显得格外生动。

我喜欢这些在树与树之间飞赖飞去的小鸟,喜欢它们在树枝上舞蹈。

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

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树木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

乌鸦的歌声粗壮而无所顾忌,麻雀使得冬天没有了秩序。

有时一只鸟独自唱出婉转的歌声,细细地发颤、发亮。

犹如一个回味爱情的人在冬天品着春茶。

那是妙不可言的。

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

你见过一朵花从春天开到冬天吗?

你见过树上的花朵在树枝与树枝之间飞来飞去吗?

你见过会唱歌的花朵吗?

这是一鸟再造了冬天的生机。

鸟是树的花朵,此前肯定有人发现并且说出。

如此美丽的事物不会等到今天才有人惊喜。

我站在树木之下,我想做的事,鸟儿们替我做了,它们真的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打开了花朵,排练了舞蹈,播放了音乐。

实际上,鸟儿一直都在树上,在春天的树上,在夏天的树上,在秋天的树上。

只是由于树上有了真正的花朵,有了枝繁叶茂的摇动,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生命的美丽,因此而忽视了树上的小鸟。

我说,在一年四季,鸟儿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

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歌唱,夏天的蝉鸣由一只鸟定调,秋天的夜月被一声鸟鸣切开。

树木本来就是鸟的家园。

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

人也会的。

真细想起来,我记住的人不是很多,而我记住的鸟却不少。

因为,我认定鸟是树的花朵,千姿万态的花朵,常开常新的花朵,跳着舞蹈的花朵,唱着歌的花朵……

22.“裸露出树枝与树枝之间的巨大的空旷,总是遗憾”,句中“空旷”一词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者为什么说“有了鸟的树显得格外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歌唱,夏天的蝉鸣由一只鸟定调,秋天的夜月被一声鸟鸣切开。

”这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作者在文中说“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

人也会的”,为什么人也会感谢鸟?

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2、天空23、因为小鸟的跳跃,冬天的风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

因为一只鸟的歌唱使树木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

树鸟再造了冬天的生机。

24、比喻、拟人。

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一年四季鸟儿给树林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25、因为鸟儿来树木带来了舞蹈音乐,带了生机与活力,让人在沉寂的静止的树林中感受一种自然的灵气,一种活动的生命的感悟。

冬 

 

①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

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

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

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

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

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

“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

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

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

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

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②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

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

“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

”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

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

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

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

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

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

湖上的山只剩下淡淡的影子。

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

S君口占两句诗道:

“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

”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

我渐渐地快睡着了。

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

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

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

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

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③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

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

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

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

晚上一片漆黑。

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在走路的拿着的火把;

但那是少极了。

我们住在山脚下。

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

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

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

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

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

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

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

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

外面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

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他们母子三个;

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

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

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

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

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④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中总是温暖的。

(选自《朱自清名作欣赏》林非主编 

中国和平出版社) 

22.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3分)全品中考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有人认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得很好,你认为好在哪里?

请简要分析。

(2分)

2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它在文中有什么深刻含意?

(3分)

25.全文由三幅画面构成,请你写出能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

并就其中某一幅画面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阅读后的感受。

(4分)全品中考网

【答案】22.

(1)儿时的冬天,“我”和家人围着“小洋锅”吃白煮豆腐。

(2)在杭州时的一个冬天,“我”与友人游西湖。

(3)在台州时,“我”与家人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

23.选择一系列的动词,运用动作细节描写,表现出父亲浓浓的爱子之情。

(从分析父亲形象的角度作答亦可)

24.承上启下;

外边是冬天,而家里是春天,表现出家中的温暖、作者对家的牵挂,以及作者对已故妻子的思念之情。

25.主旨句: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中总是温暖的。

(1分)感受:

画面一示例:

每次放学回家,母亲都在村口迎接我,问寒问暖。

我感受到母亲对我的深切关怀。

画面二示例:

同学刘兵耐心劝我戒掉了网瘾,是我的一位诤友。

可是他随父母去了遥远的南方,我对他怀有无限的思念。

画面三示例:

一对以贩小菜为生的小夫妻,早出晚归,形影不离,他们是幸福的。

(3分,能紧扣某一幅画面的主题,从亲情或友情或爱情的角度举例谈感受即可)黄蜂筑巢

到了霜降的时候,黄蜂陆续坠落阳台了。

一只又一只,总是不断地出现。

却又不会大批地同时死亡,有时候扫地,扫帚前面就蠕动着一两只。

秋日的阳光温厚无力地照耀着,像摊开四肢时缓缓输送的血脉。

秋的日子将尽,前面似有一堵无力逾越的无形的墙,在秋风的驿马来往传送急件的时候,挡住了那些没有办好移民文件的小生命。

黄蜂的家族里。

大部分没有办好移往冬天的手续。

在阳台上,我听见一个细嗡嗡的声音说:

生活着多么好啊。

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我听见了这声音,不忍把这只蜂扫进尘土和枯叶里,便用扫帚挑起它,轻轻放到窗台上,它像一个打秋千的小孩一样紧紧抓住扫帚尖,然后落在一片宁静的秋天里。

A秋天的阳光罩住这个小小生命。

仿佛舞台的灯光罩住一个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

它的翅膀像裙子般垂落,透明地遮住它的小身躯,身躯在阳光下异样地鲜明美丽。

B那样的金黄上印着那样的黑纹,仿佛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套色版面,那金黄应该是晚熟的金皇后玉米颗粒的黄,浸透了阳光的纯金之色,而那黑纹斑,却是无月之夜的浓黑。

这两者套印在它的身上,就是夜与昼、生命与死亡,温柔和峻厉,无限与短暂。

它蠕动,欲飞,颤抖,然后停住。

仿佛它已经明了生命的期限似的,开始整顿自己。

用毛茸茸的两只小手收拾整理自己的触须,像吕布拨弄两根长长的花翎那样,认真而又骄傲。

那是两根多么漂亮的触翎啊,它捋着它,一遍又一遍,如同一个清洁的爱美的人儿。

小家伙!

你原来是如此自爱呢!

可是我们原来是怎么认识你的呢?

我原来还以为你是个四处寻衅的亡命之徒呢!

你的屁股后面总是挂着一支毒箭,随时准备刺向仇敌,我以为你是好斗的。

黄蜂尾上针么,我至今记得童年捅鸟蜂窝时,几只毛茸茸的小爪子紧紧抠住鼻子上的毛孔,然后狠狠一刺,……至今鼻子还大着。

黄蜂就是马蜂,春天时竟在阳台的墙缝里筑了巢,嗡嗡营营,不时地有起飞和返航,小小阳台一下成了热闹的空军基地,给一家人造成威胁。

如果要想毁掉这个基地和里面的众多“歼击机”也很容易,晚上用一团泥巴糊住墙缝,就全数“闷”死在里面了。

但是……何苦呢,毕竟是一些没有攻击过人的小生命,即便是黄蜂,也不忍去荼毒无辜。

“到了秋天它们自己就完了。

”我说。

从春天到夏天,它们天天从我们的头顶、脸前飞来掠去,人无伤害之心,蜂子也决不主动攻击,连误会也没发生。

相安无事之下,我忽然发现了这些小家伙是非常有灵性,非常善解人意的,它们仿佛看得见你的心里没有存着歹意。

后来,我越看越觉出它们的可爱、团结、忙碌,甚至把观察它们的活动当做了我每天的乐趣。

金色蜂群仿佛是阳光锋芒变幻孵化而出的生命,连同那嗡嗡的声音也像是夏日阳光的声音呢……这些一粒一粒的、飞翔的小光芒啊!

再后来,就是寒露、霜降了。

它们挣扎在季节的墙边,坠落在时限的海关前,无限珍惜,异常温柔。

它们当中没有一个使用过上天配发给自己的箭。

我听见这些陆续坠落阳台的小生命说:

生活着多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明日立冬。

明年请务必再来聚会呵,小家伙!

(选自《周涛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15文中两次较详细地写黄蜂走向死亡时的“举动”,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

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黄蜂的“举动”

作者的情感

第一次

第二次

16文章写黄蜂“筑了巢”的生活?

突出了黄蜂哪些性格特点?

此间,作者对黄蜂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黄蜂的生命历程与人类联系起来看,你认为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

(至少写两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A、B两处画线语句写得很精彩,请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4分)

抓住扫帚尖

怜惜(不忍、同情)

整理触须(整顿自己、整理自己)

怜爱(赞叹、赞赏)

16特点:

勤劳(1分)无伤人之心(不主动攻击)(1分)

变化:

原以为黄蜂好斗(是亡命之徒)(1分)忽然发现它有灵性,善解人意(1分,后觉得它可爱(1分)

17答案示例:

(1)面对死亡要乐观、坦然

(2)对生活要热爱

(3)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4)人类应该向动物学习

(5)人类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生死观

18示例:

A处:

(1)语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垂死的黄蜂比作即将谢幕的芭蕾舞演员(2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蜂临死前优雅的形态,表现了黄蜂面对死亡的坦然、平静。

(2分)

(2)语段抓住秋日阳光鲜明美丽的特点,写出了黄蜂临死前环境的优美(2分),突出了黄蜂的优雅与凄美(2分)。

B处:

语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蜂身上黄黑相间的色彩比作套色版画(2分)纯金之黄与无月之黑融合在一起,色彩鲜明,突出了黄蜂外形之美(2分)。

朗读

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我们难得像过去一样耐心地阅读。

这是一个迅速的、并且是一再提速度的时代。

许多东西正在泡沫化,像泡沫那样飞扬,转瞬即逝。

在这个时代里,一个人要记住什么,比如牢牢记住有意义的东西,将是十分困难的。

所以,一些很优秀的人就走在相反的道路上:

回到一些古老的阅读与记忆的方法上来。

比如读书,不光是看,还要朗读。

古文,好的小说,诗,应该朗读。

这是个美好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引起进一步的感动、联想和回忆。

对理想的追求,对境界的领会,都在同一时间里得到加强。

字里行间有一种鼓舞的力量,需要声音去传递和强化。

回想一下,现在人们朗读的兴趣和欲望是大大降低了。

记得在二三十年前,那时候的人是很愿意朗读的。

古今中外,我们身边,都有一些朗读的好例子。

你会记得中学时代,那时候写出一篇东西来会有怎样的冲动——远方总是有一个朋友,总是有一个知音,总是有一个文学的耳朵;

而你总是恨不能立刻把一切呈现到他的面前——不是从视觉上,而是从听觉上,越快越好。

我们是否拥有这样的记忆:

天正下雨,你把刚刚写好的东西用塑料布包好,走几十里路,只为了去找一个人——为了说不清的热爱,为了赢回那一小会儿的骄傲和陶醉。

如果我们发现了一本好书,也会带上它走很远的路,翻山过河——只因为山的那一边有一个人,只为了让他与自己一起感动。

可见,谁发现了一本好书,这本书首先感动了谁,都会成为一桩可资记忆的快事。

传递好书可能是人的一种义务。

那些真正优秀的人,往往一生都保持了这种对艺术和思想奔走相告的劲头。

现在我们偶尔还能遇到这种人:

他们时刻准备着去朗读,以分享幸福——可是当这个人正处于激动不已的时刻,山那边还会有一个倾听者吗?

山那边的人正转向了其他的兴趣,在看电视连续剧,在酒吧里,在网上。

人们变得口味粗疏。

结果这个人再也找不到一个喜欢倾听朗读的人。

你可以找到一本好书,由于它好得不得了,忍不住就要找人共享——四下里遥望,到处都没有你所要找的人。

于是你就像站在了漠漠荒野里一样。

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

有人写了一个得意的片断,很想像当年那样用塑料纸包好,冒着雨雪翻山越岭、过河,去读给一个人听。

很可惜,山与河俱在,听他朗读的人却没有了。

虽然这个时代的文学人士比过去翻了几倍,可是他们都不愿朗读了,也不愿听别人朗读。

那个寻找朗读的人可能心怀了一种古老的情绪。

情绪也可以古老,这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听说的。

但这是真的。

朗读,这不仅是一种对待文字和语言的形式,不仅是一种状态,而是孕含了一种生命的质量。

(选自《张炜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有改动)

19.者为什么提出“朗读”这个话题?

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论述过去优秀的人对朗读的热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为什么说“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

22.下面对朗读的理解不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现代人不愿朗读,这是生活品质的降低。

B.与别人分享朗读,是一件幸福的事。

C.在过去,朗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现在却已经变得稀奇了。

D.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文学人士没有必要朗读。

【答案】19

(1)飞速发展的泡沫化时代,记住有意义的东西是十分困难的。

(2)朗读是美好的过程,会引起感动、联想和回忆,给人以力量。

20

(1)写了一篇好东西,总想去读给别人听。

(2)发现了一本好书,总想让他人与自己一同感动。

21没有朗读者(1分)没有倾听者(1分)22、D(3分)。

贾平凹

①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了。

家里来信说:

它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列开四块,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了。

”我听了,很是伤感。

②打我记事起,这棵老槐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