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170884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马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马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马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马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哲试题Word格式.docx

《马哲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试题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哲试题Word格式.docx

25.据资料记载,黑猩猩能模仿人的动作,用水龙头取水灭火。

可是当它趟过一条小河去灭火时,却不知道可以取河水灭火。

这一事例说明()A.黑猩猩的心理与人的意识有根本区别

B.意识是人所特有的,黑猩猩没有意识

C.黑猩猩的意识是其大脑的机能

D.黑猩猩的意识来源于外部世界

E.只要与人长期接触,黑猩猩就能学会人的各种动作

26.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这是因为()

A.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B.认识过程中难免发生错误

C.人的认识要受到主体的知识水平等主观条件的限制

D.人的认识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E.人的认识能力往往是不可靠的

27.下列体现对立统一关系的有()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无独必有对

D.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致无穷

E.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善不及积不足以成名

28.感觉和概念的区别在于()

A.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概念是理性认识的形式

B.感觉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C.感觉具有直接性,概念具有间接性

D.感觉不可靠,概念真实可靠

E.感觉具有形象性,概念具有抽象性

29.在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统治者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D.经过实践反复证实的就是真理

E.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就是真理

提问者:

blywangzi-一级最佳答案16BC

17ABD

18CE

19ABD

20ABCDE

21AB

22ABD

23BC

25ABDE

26ABCD

27AC

28ACD

29ABC

0回答者: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C)

  2.“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

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这表明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A)

  3.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D)

  4.“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

‘民以食为天’”。

这段话表明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

5.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B)

6.“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

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

”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D)

7.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

“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C)

8.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这标志着

A.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B.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

C.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D.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升华(B)

9.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A)

10.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D)

11.近年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一些国家销量大增。

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

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 )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C.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B)

12.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

“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司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自由理性的外化(C)

  

(二)多项选择题

  1.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

  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BCD)

  2.马克思指出: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ACD)

  3.据报载,北京市×

×

区开展以文化育文明的活动,通过文化资源孕育文明、群众文化哺育文明,文化兴区培育文明等三种途径,营造文明城区。

这是因为

  A.文化和文明是没有区别的

  B.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构成文明

  C.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D.文化进步程度与文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BCD)

  4.深圳青年歌手丛飞在8年时间内,捐资上百万元资助了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而自己却身患癌症,负债17万元。

有人这样评价他:

“丛飞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

”丛飞的行为表明

  A.人的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

  B.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

  C.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

  D.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BC)

  5.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

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AC)

  6.党的十六大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这“三大规律”

  A.是有层次的B.都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C.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规律D.存在着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ABD)

  7.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

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 )

  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 D.事不必难,知难不难  答案:

ABD

  8.邓小平说:

“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 )

  A.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B.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

  C.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  D.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答案:

ACD

  9.“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 )

A.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B.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C.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  D.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 答案:

AC

10.华罗庚生前曾说:

“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

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这段话对我们如何实现人的个人价值的教益是( )

  A.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

  B.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C.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

  D.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答案:

ABC

1.1.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CD)。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E.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

1.2.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CDE)。

A.存在就是被感知B.理在事先

C.物是感觉的集合D.心外无事

E.吾心即宇宙

1.3.以下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BCDE)。

A.“心外无物”B.“天下物皆可理照”

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D.“理在事先”

E.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1.4.哲学和具体科学关系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主要有(BCD)。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B.哲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C.哲学高于所有具体科学D.具体科学可以蔑视哲学

E.具体科学需要有哲学的指导

1.5.主张思维能认识现实世界的有(BC)。

A.所有唯心主义B.有些唯心主义

C.所有唯物主义D.有些唯物主义

E.休谟和康德哲学

1.6.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ABDE)。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具有形而上学性

C.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D.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E.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1.7.旧历史观的主要缺陷是(CDE)。

A.否认阶级斗争的存在B.不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

C.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D.没有找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根源

E.没有摸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1.8.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CD)。

A.本体论B.认识论C.人本主义D.科学主义E.理性主义

1.9.下列哲学属于非理性主义的有(BD)。

A.黑格尔哲学B.唯意志主义C.贝克莱主义D.弗洛伊德主义E.存在主义

1.10.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变革表现的有(BDE)。

A.提出了阶级斗争的观点B.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C.实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结合D.实现厂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

E.实现了唯物的自然观和唯物的历史观的结合

1.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BD)。

A.强调发展和变化的观点B.公然申明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

C.强调入在世界中的中心地位D.主张理论来源实践又为实践服务

E.主张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1.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引起了哲学的革命变革,主要表现在(ABDE)。

A.结束了“科学之科学”的哲学时代B.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

C.使哲学发展到了顶峰D.建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E.使被剥削、被统治的劳动者阶级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世界观理论体系

1.13.下列哲学流派属于人本主义的有(AD)。

A.唯意志主义B.马赫主义C.存在主义D.贝克莱主义E.逻辑实证主义

1.14.下列哲学流派属于科学主义的有(DE)。

A.存在主义B.生命哲学C.唯意志主义D.实用主义E.逻辑实证主义

1.1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要自然科学前提是(ABE)。

A.生物进化论B.细胞学说C.信息科学D.控制论E.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1.1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特征是(ABC)。

A.直观性B.非科学性C.辩证性D.机械性E.形而上学性

1.17.当今科技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有(ABE)。

A.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B.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C.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D.否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E.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1.18.唯物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出现过三种主要形态(ACD)。

A.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E.原子唯物主义

1.19.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两个结合和统一是指(BC)。

A.认识与思维的结合和统一B.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结合和统一

C.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的历史观的结合和统D.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结合和统一

E.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结合和统一

1.20.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同我国实际相结合出现的两大理论成果是(DE)。

A.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B.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学说C.李大钊的唯物史观

D.毛泽东思想E.邓小平理论

来源:

(-马哲常见多选题_晨晨_新浪博客

第二章

2.1.以下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有(ACDE)。

A.“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B.事物是感觉的集合C.水是原初物质

D.物质是指水土气风E.火是万物的本原

2.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ABDE)。

A.无不运动的物质B.没有无物质的运动C.运动就是物质

D.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E.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2.3.哲学上讲的静止是指(BDE)。

A.绝对不动B.运动的特殊形式C.永恒不变

D.事物处于量变状态E.事物在特定参考系中未发生位置变动

2.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ABC)。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运动不一定是物质的运动E.物质不一定都在运动

2.5.时间的特性是(BCDE)。

A.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均匀地流逝B.持续性C.顺序性

D.一维性E.物质的存在方式

2.6.空间的特性是(ABC)。

A.广延性和伸张性B.物质的存在方式C.三维性

D.绝对的空无E.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

2.7.社会的物质性体现在(ACD)。

A.劳动是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因素B.在社会中不存在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

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历史的前提D.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E.社会中不存在物质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

2.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不存在,这种观点是(ABD)。

A.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B.彻底的无神论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E.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2.9.从起源上看,意识是(ABC)。

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社会的产物C.物质的最高产物

D.精神的产物E.人脑的分泌物

2.10.意识的本质是(BC)。

A.人的精神的特质B.人脑的机能C.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一切动物大脑的功能E.对客观世界直接感知

2.11.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表现为(ABCDE)。

A.反映客观世界B.创造客观世界C.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D.影响主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E.观念地再现客观世界

2.12.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性的有(ACE)。

A.创造客观世界B.为自然界立法C.确立目的和计划

D.确立事物的秩序E.创造理论体系

2.13.下列活动属于人有意识的活动有(AD)。

A.三思而后行B.趋利避害C.饥不择食

D.眉头一皱计上头E.饮食和生育

2.14.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有(ABCE)。

A.意识是人与生俱来的B.人有生而知之者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器官E.意识的内容来源于人脑

2.15.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指(BCE)。

A.意识是否正确B.意识是否掌握群众C.必要的物质手段

D.社会实践E.意识是否具有主观性

2.16.规律的特点有(ACDE)。

A.客观性B.无条件性C.稳定性和重复性D.普遍性E.具体性

2.17.下列观点属于唯心论的一元论的有(BDE)。

A.“水者,何也?

万物之本原也”

B.“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五天地,无人无物”

C.原子是“宇宙之砖”

D.“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E.绝对观念派生万事万物

2.18.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ACE)。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B.客观规律不能违背,所以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土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D.越是强调客观规律就越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E.越是尊重客观规律就越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2.19.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BCDE)。

A.抛弃一切理论B.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C.坚持唯物论的一元论

D.坚持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E.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

第三章

3.1.唯物辩证法认为(ABDE)。

A.事物的联系是客观普遍的

B.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区别是互为前提的

C.事物的一切联系都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E.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3.2.否认客观联系的唯心主义观点认为(CDE)。

A.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B.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时空联系是人的感性直观形式赋予外部世界的

D.因果联系是人的先验的知性形式赋予外部世界的

E.人借助于逻辑思维才把事物联系起来

3.3.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主要有(ACDE)。

A.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B.真实联系和虚假联系

C.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D.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

E.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3.4.唯物辩证法认为,条件是(ABCD)。

A.客观存在的B.复杂多样的

C.可以改变的D.可以创造的

E.可以随意选择的

3.5.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关系是(ADE)。

A.系统论不能取代唯物辩证法

B.唯物辩证法可以取代系统论

C.系统论高于唯物辩证法

D.系统论证实和丰富了唯物辩证法

E.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3.6.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BCE)。

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C.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

D.发展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位移

E.新陈代谢就是发展

3.7.新事物之所以能够战胜旧事物是因为(ABE)。

A.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旧事物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B.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C.新事物出现时力量大于旧事物

D.新事物产生时比旧事物更完善

E.社会领域中的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3.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在于主张(ABCE)。

A.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存在的

B.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变的

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其内部矛盾,还是外力推动的

D.事物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

E.事物是过程的集合体,还是僵死不变的堆积

3.9.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是因为(ABCDE)。

A.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C.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它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E.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3.10.可以把发展理解为(ACDE)。

A.事物自己的前进运动

B.事物数量的增减

C.事物运动过程的飞跃

D.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

E.旧事物的消灭和新事物的产生

3.11.辩证矛盾是指(AB)。

A.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

B.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C.思维中的前后不一致

D.主观上发生的错误

E.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性质

3.12.矛盾同一性的含义包括矛盾双方(ABCD)。

A.相互联系B.相互依存

C.相互贯通D.相互渗透

E.相互排斥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