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末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16994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面末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作面末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作面末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工作面末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工作面末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面末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工作面末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面末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作面末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技术

采煤

生技部长

机运部

地测部

通防部

安监处

通风副总

采掘副总

地测副总

生产矿长

安全矿长

总工程师

会审意见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处理意见:

三、会审人员签字:

四、总工程师批准意见:

矿×

采煤工作面回撒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述:

1、编制原因;

2、工作面概况,工作面位置,附图1:

工作面平面布置图;

3、回撤工程概况。

二、回撤前的准备工作

1、回撤材料、工器具的准备;

2、安设监时设备;

3、回撤线路整治(包括吊装硐室位置的确定;

吊装硐室所需材料、设备;

吊装硐室施工:

附图2:

吊装硐室平、剖面图,M1:

100或M1:

50。

这部分也可以另行编制专门措施。

);

4、末采准备回撤空间(这部分可以另行编制专门措施)

4.1末采准备工作

(1)停采线位置的确定:

在两巷,现场要标明。

(2)铺网位置的确定:

根据支架长度,要保证所铺金属网能掉到底板上,能被采空区矸石压到一定宽度,在两巷现场要标明。

(3)回撤前背材准备:

楠竹跳板、坑木、排柴,数量、规格。

(4)回撒空间支护材料:

工字钢、单体液压支柱,以及其它支护材料,规格(型号)、数量。

(5)金属铺网:

规格、数量。

(6)其它材料:

轨道;

其它材料、设备。

(7)绞车:

绞车位置、数量、型号;

钢绳数量、规格;

安装、验收。

附图3:

绞车布置平面图。

4.2末采措施

(1)铺网:

金属网搭接要求,铅丝连接要求。

(2)铺网期间回采要求:

(3)铺网期间采高的调整:

(4)回撤空间的支护:

停止移架后,每割一刀煤的支护。

附图4:

回撤空间支护平、剖面图,M1:

50

(5)支护要求:

(6)采场浮煤、浮矸回收。

5、回撤线路(包括吊装硐室、提升绞车、轨道、巷道)及工作面回撤空间的验收:

验收标准、验收组织。

6、试运架:

这部分可以另行编制专门措施。

三、回撤施工组织措施

1、回撤总体方案(包括回撤方式、回撤顺序和回撤内容)

2、回撤工期及考核

3、劳动组织及职责

4、组织措施

1)工作面回撤前,成立了以生产副矿长为组长的回撤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回撤专项考核办法。

2)工作面从回撤开始,由领导小组组长每天平衡会后召开回撤重点工程协调会,平衡、解决存在的问题。

3)工作面从回撤开始,机运部、安监出和生产调度部分别安排经验丰富的专职人员现场蹲点指导及平衡解决问题(详见工作面回撤蹲点表)。

4)工作面从回撤开始,涉及参与单位严格按回撤“四定”(定人、定岗、定班次、定责)原则组织工作,下井前由当班值班队干在调度室填写“四定”记录(详见作业人员“四定”表)。

四、设备回撤安全技术措施

1、采煤机回撤安全技术措施(以下内容作为参照版本,实际编制时根据各工作面实际描述。

1.1回撤顺序:

回撤机尾→回撤上滚筒→回撤上摇臂→撤散下滚筒→撤散下摇臂→回撤中间箱(包括回撤左、右行走部和翻面)→转运下摇臂→转运下滚筒。

1.2回撤采煤机机组技术措施及要求

(1)回撤机尾

施工流程:

断开溜子电源→固定溜子链子→断开溜子链子→取链子及装运→回撤机尾电机、牙箱→回撤溜子机尾至机组上摇臂停放位置。

1)断开链子前,在溜子机尾采用40T链子将面链锁在销排上,并将底链采用钎子在机尾横穿底链后固定在机尾上,防止面链断开后造成底链下滑,然后分别摘取溜子机尾、机头面链连接环(摘机尾面链连接环必须是固定在销排以上的连接环),然后分别将面链、底链采用绞车拉至装车平台后装车。

2)在撤机尾电机、牙箱前,先采用40T链子将电机、牙箱固定在临近的支架推溜油缸上。

3)然后摘取溜槽连接销,再采用1#和2#绞车从上往下依次将溜子及电机牙箱拉至装车平台后装车。

回撤以上各设备及配件时均采用630链子、钜齿环配10T的“U”型环进行与绞车绳头联接。

(2)回撤上滚筒

升上摇臂滚筒→拆除上摇臂电源→撤滚筒盖板、螺栓→稳固滚筒→采用单体支柱斜撑将滚筒退出→转运滚筒至装车位置→装车

拆出滚筒盖板、螺栓后,采用直径18.5mm钢绳加工制作的绳扣将上滚筒紧固,后采用10T的“U”型环将2#绞车钢绳和绳扣连接,然后2#绞车缓慢收绳将上滚筒进行稳固,后拆出滚筒后采用单体支柱辅助取下滚筒,在取滚筒前必须升上摇臂让上滚筒距底板100mm-200mm,后采用2#绞车进行牵引至上出口,然后采用1#绞车至装车平台进行装车。

(3)回撤上摇臂

降上摇臂落地→稳固、连接上摇臂→拆上摇臂电机电缆→撤上摇臂销子→撤上摇臂升降油缸销子→转运上摇臂至装车位置→装车

稳固、连接上摇臂采用630链子、钜齿环配10T的“U”型环进行与绞车绳头联接。

撤散上摇臂后采用2#绞车进行牵引至上出口后,在采用1#绞车进行牵引至装车平台进行装车。

(4)散下滚筒

升下摇臂滚筒→拆除下摇臂电源→撤滚筒盖板、螺栓→稳固滚筒→采用单体支柱斜撑将滚筒退出

在撤散下滚筒前必须采用40T链子将下滚筒进行锁在销排上,防止下滑,回撤、转运及联接方式与上滚筒相同。

(5)散下摇臂

在散下摇臂前必须采用630链子将下摇臂锁牢在销排上(锁两处),防止下滑。

回撤、转运及联接方式与上摇臂相同。

(6)回撤中间箱

稳固中间箱→撤上行走部螺栓→撤下行走部螺栓→依次翻面转运至装车位置再装车

首先采用坑木垫平、垫实进行对中间箱稳固,然后采用枕木在煤壁方,沿中间箱段进行满铺,防止中间箱翻面时损坏设备。

翻面采用煤壁方施工起吊锚索加定向轮配绞车进行作业。

最后采用2#绞车进行牵引到上出口,在采用1#绞车进行牵引至装车平台进行装车。

(7)转运下摇臂

联接方式与上摇臂相同,在转运前必须将2#绞车钢绳缓慢张紧后取下防滑装置,后转运至装车位置并装车。

(8)转运下滚筒

联接方式与上滚筒相同,在转运前必须将2#绞车钢绳缓慢张紧后取下防滑装置,后转运至装车位置并装车。

以上装车后均采用单体支调整设备在平车上的位置,保证重心一至。

然后按运输措施要求进行捆绑、运输。

1.3利用液压支架起调揺臂,链条必须连接牢固。

人员严禁在被操作支架、摇臂等下方停留、作业。

1.4车俩在装运设备时,指挥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点指挥,作业人员严禁站在受力方向。

1.5在撤解捆绑链时,必须先检查被捆物体是否稳定,有无倾倒、滑落的可能。

1.6采煤机上方有人作业时,必须在机身与顶梁之间架设木垛或木墩。

1.7在采煤机身上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先关闭机身中间两侧15架范围内支架的进液截止阀,并闭锁支架,任何人不得擅自打开该区域的进淮截止阀操作支架,需要操作支架时,必须确保该区域内无人作业。

2、输送机回撤安全技术措施(以下内容作为参照版本,实际编制时根据各工作面实际描述。

2.1、回撤顺序:

先抽链,然后由上往下依次回撤

2.2断链前必须将机尾张紧油缸收回,确保刮板链处于松驰状态。

2.3抽刮板链时,必须使用对讲机传递信号,严禁人员在溜道内停留、穿行、作业。

2.4拆解支架推拉头销时,支架工必须与拆解人员信号传递清楚,确认安全后主可正常操作。

2.5拆卸下的三机小件(连接板、推拉头销、哑铃销)在搬运过程中拿稳拿牢,以防跌落伤人。

2.6运输机机头、机尾拆解时,必须逐件拆完,严禁在未拆解完的情况下,又开始拆解相邻的部件。

2.7使用绞车抽输送机链时,必须使用电铃、防爆对讲机传递信号,信号不清绞车司机不得开动绞车。

2.8施工流程:

中部槽断开→中部槽联接→转运至上出口并稳固→中部槽解体→转运及装车点。

2.9每次中部槽断开不得大于6块(溜子特殊槽不超过2块)。

2.10采用630链子、钜齿环将最上面的中部槽联接在销排上,然后在采用10T的“U”型环与2#绞车绳头和已固定好的630链子联接。

2.11牵引至上出口后。

在采用630链子、钜齿环将最下面的中部槽联接在临近支架顶梁上稳固。

2.12确认稳固后对中部槽分两块进行解体,解体后联接及转运方式与上相同。

2.13装车后采用单体支调整设备在平车上的位置,保证重心一至。

3、液压支架回撤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有支架回撤人员站位的要求和示意图;

支架回撤前的检查;

支架出窝和调向的措施;

支架拉运的措施;

支架啃底的处理措施;

支架侧翻或倾倒的处理措施;

支架装车的措施)

3.1回撤顺序:

由下往上的方式依次回撤。

3.2回撤流程:

安设回架绞车→支护挡矸密集→改液压管路→联接回撤支架钢绳、施工出窝斜撑支柱→支架出窝、调向→转运及装车。

3.3回撤支架技术措施及要求

(1)回撤支架前在工作面安装1台3#绞车(绞车距回撤支架不大于40m不小于10m),铺助支架出窝转向。

(2)回撤第一支架前,必须在切眼下口及支架尾至煤壁段施工挡矸密集支护,支柱间距不大于300mm。

(3)回撤支架前,提前将待回撤支架供液管路改至5m以外支架片阀上,并将待回撤支架架间管路断开。

(4)回撤支架前,若回撤通道顶板支护不能保证人员安全作业时,必须用工字钢或π型梁支护好顶板,保证回撤通道顶板可靠后,才能开始回撤支架。

(5)在回撤支架前,首先在回撤支架顶梁下方施工1-2根单体液压支柱斜撑支架出窝,然后采用630链子、钜齿环将待回撤支架联接在顶梁前端眼孔内,最后采用10T的“U”型环与3#绞车绳头和已固定好的630链子联接。

(6)支架出窝操作:

操作人员在5m以外的支架处,采用远距离操作待回撤支架降架,并操作单体支柱移架使支架出窝(在采用单体支柱辅助支架出窝时必须保证安全距离大于5m),当支架前移1m后,在继续前移支架的同时,用工作面3#绞车拉着支架顶梁往机尾方向牵引,至转向90°

为止。

(7)然后分别用3#、2#绞车拉至机尾处,再用1#绞车、2#绞车、配合调向后并转运至装车平台。

(8)在支架装车后,采用单体支调整支架在平车上的位置,保证顺利上支架螺栓。

然后按运输措施要求进行运输。

(9)支架撤出后,按由下往上的顺序,收净回撤点的临时支柱及调向掩护抬棚。

3.4支架啃底的处理措施

3.5防拉架断绳、断扣的措施(必须有支架回撤人员站位的要求和示意图)

3.6支架侧翻或倾倒的处理措施

3.7支架装车的措施

4、两巷设备、管路、线缆及支护材料回撤安全技术措施

五、材料设备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1、运输方式

2、运输工具

3、运输线路

4、材料设备运输要求

5、液压架支架运输要求

6、处理下道车的措施:

六、回撤期间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附图5:

通风系统及避灾路线图。

七、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1、一般规定

1.1全体员工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和本措施的规定作业,植绝“三违”。

1.2所有上岗人员上岗前都必须学习本措施,签字并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

1.3各施工点人员,严禁在视线不清的情况下进行作业或停留。

1.4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上一个班交班时,必须将本班出现的问题(处理过可末处理的)向下一个班交代清楚。

1.5作业过程中必须集中精力,认真操作,严格按措施或规程作业,加强自保、互保和联保意识。

1.6每班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当班的施工进度及安全情况。

1.7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佩带经检验合格的手工工具,且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

1.8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参加班前会;

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戴好矿帽,系好帽带,佩带齐全完好的矿灯、自救器、定位仪和个人防护用品。

2、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以下内容作为参照版本,实际编制时根据各工作面实际描述。

(1)加强敲帮问顶,严禁空顶作业。

各工种人员作业之前,首先检查好作业场所及附近支护情况,找净顶、煤帮危岩活石,补齐所缺支护,保证临时支护齐全可靠。

(2)机风巷回撤时,由内到外依次回撤,回撤时必须先支后回。

如顶板出现异常情况,采用打戴帽点柱支护,柱距1.0m。

(3)提高支护强度,支柱必须打在实地上,严禁打在浮煤浮矸上,位于软底之上的单体必须用木料垫底,以保证单体支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卸载、失效支柱必须及时换上。

(4)必须坚持“先支后回”的原则,设备移位、支架调向需变换支柱位置时,必须提前掺设好替换支柱,并保证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严禁先回后支”。

(5)防止设备冲撞支架,严禁用支护顶板的支柱和顶梁用做设备起吊、移位时的支撑受力点。

(6)检查更换漏液的立柱安全阀和液压锁,对立柱体漏液或损坏的支架,在侧护板下端打两跟支柱,防止支架立柱自动降架。

(7)在片帮、冒顶地段,以煤帮贴帮单体液压支柱和液压支架顶梁为依托,用木料或楠竹跳板进行背接。

(8)设备稳固、移位及起吊的工具为JSDB-13双速绞车、10T滑轮、5T葫芦,工具的吊挂点为液压支架的起吊孔,或专门架设工字钢台棚。

(9)回撤出来的设备及时转运至装车点装车,并保证回撤退路及通风畅通。

(10)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必须的其它措施。

3、机运管理安全技术措施(这部分可以另行编制专门措施)

一般机运管理;

平巷运输管理;

斜坡提升管理;

大巷运输管理;

“四超件”运输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