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美术教案
第一课神奇的口袋
学习领域:
造型游戏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进入小学首次上美术课,主要是认识一些美术工具和材料,知道它们的不同用途。
用美术用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表述自己的各种想法。
激发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的过程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的用具和材料能制作不同的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能用工具和材料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方法:
游戏相结合、观察比较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材料。
2)教师准备一些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教师收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如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剪纸、素描等,包括儿童美术作品。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师生相互认识,教师自我介绍。
“大家好,很高兴认识大家,我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张老师’。
从今天开始,就由我来陪大家一起度过我们快乐的美术课,大家高兴吗?
”
2、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收到一份非常特别的礼物!
”
(教师提前把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放在一只或几只口袋里,并出示‘口袋’)
“这里面是什么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好不好?
”
“好!
”
(采取猜谜的游戏导入,以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神奇的口袋》。
”教师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认识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来摸一摸,然后再猜一猜口袋里到底是什么!
”
(学生们分小组进行活动。
)
“通过刚才的猜谜游戏,我们猜出了一部分工具的名称,还有一部分我们不认识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
教师介绍各种工具的名字及用途,例如:
笔:
有大的,有小的,可以用来写字、画画。
教师出示用毛笔绘制的国画作品,并且引导学生欣赏。
也可现场绘制一幅简单的国画小作品。
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毛笔及颜料,使他们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使用多种工具和材料当场操作进行示范。
也可以出示美术作品,使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以及它们的不同性能和特点。
2、学生尝试使用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刚才看了老师画,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动手画一画?
”
“想!
”
“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这节课,同学们也可以从你面前的口袋中选择你所喜欢的工具和材料来试一试,画一画。
但是,在大家动手画之前要先想一想:
我要画什么。
然后,再动手来画一画。
”
“现在就让我们想一想我们要画什么!
”
(学生发言交流自己想画什么、什么样子。
)
“现在,快快拿起我们喜欢的工具,开始我们的创作吧!
”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创作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三、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
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四、小结:
讲评作业。
学生自评与教师讲评相结合。
A、学生将画好的画贴到黑板上,同学们找出最喜欢的作品,并且把手里的小星星送给他。
说一说为什么喜欢他。
B、教师表扬大胆创作的作品,并且指出优点。
C、布置下节课的准备用品:
收集可乐罐、沙、石、瓶盖儿、体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五、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完成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
在于没能够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小组合作。
反思方向:
应该注意小组的合作精神,不能担心课堂的纪律而忽视学生的团结合作。
第二课大家都来做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造型与表现相结合的课程,学生通过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进行排列、组合来表现具象与抽象事物,也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具,集体排列立体图形。
2、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
体验材料的美感。
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难点:
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可乐罐、沙、石、瓶盖、体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二、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交流所准备的物品,及所带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体和造型
三、讲授新课:
1、思考与讨论阶段
分组展示自己所具备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座谈、开展积极想像,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组集体一起排列出新颖的立体造型。
2、发展阶段
人人参与,把瓶罐重叠或向四周扩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种抽象或具象的图案与造型。
通过组与组参观,相互补充,拓宽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排列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
3、收拾与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好工具与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四、课后拓展
1、运用所学到的排列方法,在课后回家利用各种物品进行排列组合各种图形的练习。
2、在排列时,要大胆想像。
造型的内容,材料的运用应更丰富更广泛。
五、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能够让学生进行充分自主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不足之处:
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讲课有些呆板。
反思方向:
应当讲究讲课艺术,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课彩线连彩点
教学目标:
1、用点、线大胆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2、运用不同的点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3、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以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完整的画面。
教学工具:
1、学生准备蜡笔、水彩笔、色彩笔等工具。
2、教师准备同样的丰富材料,并准备各种欣赏的范例图片。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多种工具描绘出的各种点、线、面。
——A、你觉得这些点、线、面有趣吗?
B、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们呢?
——学生欣赏,感受。
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揭示课题:
彩线连彩点
——你觉得彩线和彩点连在一起会是怎样的呢?
——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感想。
二、欣赏作品
1、教师展示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
——你从画中看到了那些东西?
他们是怎样组合排列在一起的?
——学生欣赏归纳,大胆归纳,表达自己的感受。
2、展示儿童有关于“彩线连彩点”的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
——学生感受同龄人运用点和线的组合。
三、造型和表现
1、请学生思考:
——A、你想用点、线、面来表现画面吗?
B、想一想,你准备用他们来表现哪些东西?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每个学生都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2、分小组尝试运用点、线、面来表现自己想表现的画面。
——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
采用单线、涂色及剪贴等各种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进一步了解线的组细、点的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的构图……
3、组织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并对创作的难点重点“画面要完整”进行进一步讲解。
——学生参与老师的讲解。
并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归纳。
4、教师出示相关的作品帮助学生理解。
——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欣赏。
四、练习和评价
1、提出本节课练习的要求。
——学生练习,利用手中的工具和喜欢的形式表现彩线连彩点的形象。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3、教师适当评价,对课堂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4、组织学生作好课堂结束的收拾和整理。
五、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绘画兴趣高涨。
不足之处:
未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缺乏启发式教育方法。
反思方向:
应充分利用本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创造力。
第四课淅沥的小雨
教学目标:
表现下雨时大自然的情景和人物动态,培养学生观察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
表现雨中的人物动态。
教学准备:
学生体验雨中气氛,观察下雨时的情景。
有关雨的录象带。
录音机、磁带《雨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听歌曲《雨中》。
这首歌描述了怎样的景象?
(描述了雨中人们争上计程车的情景。
)
春天是多雨的季节,江南是多雨的地方,下雨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三、雨中的自然现象
树干摇摆(风向)。
乌云聚集。
电闪雷鸣。
(闪电形状)雨滴下落。
四、雨中的人物形象
路上行人:
匆匆逃避(状态)、避雨(在哪里)、撑起雨伞、披起雨披。
路旁摊贩:
匆忙收摊(状态)。
家中的人:
收拾院子里的东西,关门闭户。
其它的人(学生表述)。
五、表现雨中的情景
1、口头描述雨中的情景,也可以讲述发生在雨中的故事。
(通过学生描述雨中的场景和故事启发学生想象,使画面具有场景和情节。
)
2、用线条表现雨中的情景或故事。
3、表现内容要有重点,构图饱满。
六、作业评析
1、作业展示,介绍自己的画面内容。
2、教师评析。
评析标准:
情景感人,形象生动,构图饱满,涂色完整。
七、课后延伸
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认真表现生活中的情景。
八、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能够运用本节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
不足之处:
未能对本节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反思方向:
应该充分备课,把握主要知识点。
第五课美丽的烟花
学生分析:
烟花是孩子经常见到的,与孩子的生活非常接近,一年级的学生表现欲强,喜欢把自己的已知经验告诉别人。
所以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就会让孩子把他们丰富、奇特的想象力通过动手表达出来。
设计思路:
重点让孩子感受生活美,艺术美。
巧妙的创设情境,力求培养孩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意志等。
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向孩子自然的进行情感教育,并以孩子的主体活动为中心,让孩子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自主发展,以达到陶冶孩子的情操,锻炼孩子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引起学生认识不同形状的美丽的烟花,学习美丽的烟花的表现方法。
隐性目标:
1、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造想象力。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意志。
教学准备:
(见课本)
教学流程:
一、课前组织:
师:
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把教室分成了六个区分别是:
三个绘画区(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等)、三个手工区(彩纸剪贴区、彩纸撕贴区、彩泥或毛线粘贴区)。
请小朋友们自己选择喜欢的区域,六个人一小组坐下来,把自己的工具放好,坐端正!
分组,选出组长,告诉他们小组合作一幅作业,组员必须团结起来,才能更好的完成作业。
小组之间要比赛,作品完成较好的小组才能得到老师的奖品。
二、情境导入
师:
在国庆节的夜晚,伴随着“砰、砰”的声音,大家不时地看到在天空中闪闪发亮、五彩缤纷的景象,是什么呢?
生:
是烟花。
师:
对,是烟花,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美丽的烟花。
(揭示课题)
三、新授
1、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
师:
请大家想一想,除了在国庆节的夜晚放烟花,还在什么时候放烟花?
(过年、元宵节等)
师:
对,凡是在过年或一些重大的节日,人们都喜欢用烟花来庆祝。
谁来说一说,你见到的烟花是什么样子?
师:
说得很好,下面让我一起走进的烟花世界,请大家认真观察,注意烟花的形状和颜色。
(体现了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课堂的引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自己动脑的能力。
)
2、欣赏大屏幕中的烟花场景,激发学生兴趣,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
师:
看完以后,你想说什么?
师:
谁来说一说,烟花有什么形状?
什么颜色?
象什么?
生:
有红色,象脚印,有黄色、五颜六色的,象菊花、象荷花、流星雨、伞、喷泉等。
师:
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你们还想看到什么形状的烟花?
同桌互相说一说。
(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掌声鼓励!
)
(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新的教学观,不仅使学生欣赏了美,而且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
3、表现烟花。
A、用肢体语言来表现烟花。
师:
烟花这么漂亮,我们把自己也变成一朵美丽的小烟花吧。
请小朋友们认真看,老师这朵小烟花是怎样绽放的(伴烟花声音)。
大家看清楚了吧!
好,现在请全体小朋友起立,站在凳子的右边,蹲下来,低下头,双手合拢举在头顶,想想着你就是一朵小小的烟花,元宵节的夜晚真热闹呀(伴烟花声音)!
小烟花们一个个都从地面升上了天空,“砰”地开花了。
好,小烟花们,请坐端正!
(此环节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学生肢体的灵活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
B、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烟花。
师:
刚才我们用动作表现了烟花,接下来呢?
我们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烟花。
画的时候,首先要想一想,要画什么形状的烟花,老师想画像花一样的烟花,烟花的形状由花心向外依次画出。
构图时可以以一种烟花为主,象老师这样稍加几个其它形状的烟花,做到主次分明。
在画中可以多画几个烟花,有大的,有小的,要注意构图饱满。
烟花的颜色可以是单色的,也可以是五颜六色的。
请看:
(张贴范作)
师:
表现烟花的形式还有好多种,请看,这张作品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毛线粘贴的)这一张呢?
你上来摸一摸,(用彩泥粘贴的)这是老师把彩泥搓成条,团成小圆球,拼摆成烟花的形状,粘贴在纸上的,也可以用彩泥里你喜欢的模具直接拓印烟花的形状。
这一张是用油水分离画法绘画的,我们以后要学习这种画法。
我们再看大屏幕:
你能看出来这是用什么做的烟花吗?
(用彩纸剪贴的、彩纸撕贴)这些用品的色彩都非常鲜艳,小朋友制作的时候,首先要选择好颜色,大家看,老师这样剪烟花的条条,多慢呀,谁能想出更快的方法?
(师再示范)大家再看,这是用什么形式表现的?
(棉花粘贴,水粉绘画)
(通过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学生更能很好地掌握绘画的技法和绘画的基本知识。
)
四、作业要求
师:
看了这么多烟花的表现形式,你们也想来表现表现吧?
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组员一起设计制作一幅闪光的烟花图。
(此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再次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了学生。
)
五、学生绘制,教师巡视指导
1、提醒学生,先想一想,小组要分好工,谁绘制中间的,谁画两边的,分好了再绘制。
2、可以表现自己见过的烟花形状,也可以自己设计烟花的形状。
3、可用彩笔直接作画,不必用黑色勾线。
4、提醒学生绘画的姿势。
5、做手工的学生注意正确的使用剪刀,剪下来的废纸放到自已准备好的垃圾盒里。
6、及时表扬好的创意。
(学生制作过程,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到他们中间,及时鼓励,纠正。
引导他们团结合作,自主探索,选择多种方式制作烟花。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教学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与合作意识。
)
六、评价:
师:
现在,选两个代表把你们的画拿上来,让大家看一看。
(让每一组两个小朋友,把他们共同制作的画,
在全体学生面前展示。
)
小朋友,这颗五角星给谁呢?
这样吧,请你们来当评委,自己选出来吧。
生1:
老师,我认为第一组、第四组的好,你看有鲜艳的花,有亮亮的星星的,很漂亮。
师:
你们同意吗?
生:
同意。
师:
好,这两颗五角星就奖给他们吧。
老师愿他们象奥运冠军一样优秀。
生2:
老师,我认为第二、三组制作的也很好,我喜欢烟花的形状,很独特。
(这个提议,引起了很多孩子的共鸣)
师:
对,这两组的小朋友很有创意,咱们把这两面小红旗送给他们,愿他们早日成为一个小小艺术家,好不好?
生:
好
师:
小朋友,你看这两组制作的也不错。
咱们把这两颗小松树送给他们,祝他们像小松树一样健康成长,好不好?
生(满意的):
好。
(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是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的重要方面,能增强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学生认同评价结果,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发挥评价作用。
教师在参与评价中只是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之间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在
评价中加强了互相交流,同时我也比较关注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促进自我反思,改进学习。
)
七、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美丽的烟花,欣赏了烟花的美丽,并且用自己的双手绘制了烟花,大家学得非常好!
课下小朋友们也可以绘制一些美丽的烟花来装饰自己的房间。
好,下课。
(小结的设计,既总结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又使用学生们进行了课后拓展,使美术学习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
八、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能够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点,有计划的授课。
不足之处:
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绘画积极性。
反思方向:
应利用各种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
第六课美丽的印纹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物品印纹尝试实验,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2、利用敲印的表现手法,使学生对由于底面不平而产生印纹的美观从而感受形式美感。
3、学习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是否能简单地运用敲印的方法组织画面。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准备:
学生和教师一起收集自然界中表面粗糙、有凹凸的物件。
2、课前教师收集一些运用拓印方法进行画面肌理创作的作品。
二、导入新课:
教师事先准备好四个小组用的颜料:
红、黄、蓝、绿。
(分别用脸盆放着)找两名学生穿着鞋子蘸上颜料后在地上铺着的白纸上走,让学生观察纸上出现了什么?
为什么有的鞋印花纹清晰有的鞋印花纹不清晰?
学生总结:
因为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三、讲授新课:
1、发展阶段:
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蘸上颜料后敲印以及用各类拥有纹理的物品敲印,提醒学
生仔细观察、探究,从而找出产生纹理的原因。
2、利用印纹制作画面时要注意色彩的协调、疏密的安排(可以是没有具体物象
的)。
3、利用纸片的重叠制作图章时,先剪出图形的外轮廓,再剪出图形中所需的小
部件,随后粘贴,要注意纸片厚薄的变化(厚薄明显的地方线条光滑而清晰),
最后注意图案在图章中要构图饱满,从而产生丰富的图案形象。
四、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五、学生评价作品,小结。
六、课后拓展:
1、用印纹和彩纸剪贴来组织画面,譬如:
用叶脉敲印出草丛,配上彩纸剪贴的
蝴蝶,可以产生另一种作品的效果。
2、对印出的纹理进行联想,看看能成为什么……然后再通过简单的添加,完成
作品的创作。
七、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能够利用各种图案等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绘画兴趣。
不足之处:
未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其自发进行。
反思方向:
应利用本节的手工知识有计划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七课纸风铃
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物品。
2、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像,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式将它们设计制作成风铃。
3、用剪(撕)贴、绘画等方式来美化风铃。
教学重点:
运用画、撕、折、剪、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用吊饰美化教室,激发学生美化生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准备
1、师生一起收集适合做纸风铃的物品,如:
纸杯、卷筒纸芯、筒状的纸盒、小
挂饰……(一次性纸杯最好用新的,用过的可能不卫生)。
2、教师应课前准备好各种材料制作的范作、图片、制作步骤图以及几枚大一点
的针。
3、学生应课前准备好剪刀,糨糊,彩纸,彩笔,彩线等。
二、导入并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风铃,问学生:
你喜欢风铃吗?
风铃 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如果你有
一个风铃,想把它挂在什么地方?
bsp; 老师这儿还有自己制作的风铃,同学们想不想看看?
给学生看老师制作
的纸风铃范作,你能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谁能说出老师是怎样制作这个纸风铃的?
1、先把单个的纸杯进行美化:
用画画、剪贴等方式。
2、再用彩线把纸杯穿起来。
3、给纸杯下面添上铃舌。
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制作纸风铃?
三、学生分组制作。
四、欣赏、讲评作业。
课后拓展:
怎样能做出一个能发出声音的真正的风铃?
五、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能够充分利用本节的手工课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不足之处:
没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所以形象有些单一。
反思方向:
应让学生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己绘画形象的丰富性。
第八课鱼儿游游
教学对象分析:
1、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鱼儿游游对不同材料和工具的运用已有一定的掌握;
2、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好动,鱼儿游游爱表现自己,能稚拙地通过作品表现自己的想法;
3、学生对动画片比较熟悉,对鱼儿游游其中的角色有自己的喜好,可用美术的方法表现自己
的感觉。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鱼的美,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2、教学难点:
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
3、解决方法:
运用谜语导入,图片欣赏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通过对不同的表现手
法的鉴赏,掌握并运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手法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鱼儿游游
教学目标:
1、(审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鱼儿游游
2、(双基)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
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3、(思想)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
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笔等。
2、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二、谜语导入:
师: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猜猜看好吗?
多媒体显示谜语,教师说出谜语:
身体像树叶,尾巴像折扇。
没脚也没手,能在水中游。
鱼儿游游
问:
你们猜猜它是谁啊?
(学生齐说:
鱼)
师:
小朋友们真聪明!
今天我们就和鱼交个朋友。
(板书:
第8课 鱼儿游游)
三、新授。
1.显示海景动画。
师:
小朋友们,你们看,海底的景色多美丽啊!
还有许许多多既漂亮又可爱的小鱼儿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
瞧!
那边还有一条小鱼儿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教师扮演小鱼儿的角色:
嗨!
大家好!
我是海底小导游!
欢迎到我们家来做客,认识一下我们的家族成员吧!
你们可要看清楚了哦:
我们每一条都是不一样的,你喜欢和我们中的谁交朋友呢?
并说说喜欢我们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