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涛花园 基坑监测方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62953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涛花园 基坑监测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松涛花园 基坑监测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松涛花园 基坑监测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松涛花园 基坑监测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松涛花园 基坑监测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松涛花园 基坑监测方案1.docx

《松涛花园 基坑监测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涛花园 基坑监测方案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松涛花园 基坑监测方案1.docx

松涛花园基坑监测方案1

松涛花园基坑监测方案

 

施工单位:

海南赛博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资质等级:

乙级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二〇一四年三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2

二监测目的2

三人员组织结构2

四监测依据和技术标准2

五监测技术和方法3

(一)、监测原则3

(二)、监测内容4

(三)、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4

(四)、监测频率8

(五)、监测项目报警值9

(六)、提交成果资料9

六、附图10

 

一工程概况

二监测目的

1、通过对基坑支护与土体变形的监测与数据分析,随时掌握基坑边坡变形情况,将其与规定的预警值相比较,判断基坑边坡的稳定性;

2、将监测数据与分析结果提供给甲方,以便其判断设计与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合理,据之优化下一步的施工参数,做到信息化施工,以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

三人员组织结构

1、项目负责人:

卫宏

2、基坑支护工程变形监测技术负责人:

卫宏

3、施工作业人员:

蔡贝特、薛翔、衣君等技术工作人员。

四监测依据和技术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监测规范》(GB50026-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l2897-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变形监测规程》(JGJ/T8-2007);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五监测技术和方法

(一)、监测原则

基坑监测工作应从基坑开始开挖施工时开始,到基坑回填完成,变形趋于稳定时终止。

基坑监测中应遵守下列规定:

1、监测前应对施工现场工程岩土变化和支护工程的状况进行查看并作简明记录。

2、应有完整连续的监测数据。

3、出现较大降雨、地震等对基坑变形产生显著影响时,应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方式加强监测。

4、根据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趋势增减监测频率。

变形趋于稳定期间可降低监测频率,急剧变动期间应加密监测频率。

5、对不同的监测内容,应各自采用相同的监测线路和监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并应固定监测人员。

6、首次监测时应进行反复监测,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二)、监测内容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有关规定,本次监测主要内容包括:

表5-1监测项目种类及测点数

编号

监测项目

测点数

1

围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

26

2

围护墙(边坡)顶部竖向位移

26

3

深层水平位移

6

4

锚索内力

6

5

周边道路、建筑竖向位移

36

6

地下水位

10

(三)、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1、总体要求

按照规范,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基坑等级、精度要求、设计要求、场地条件、地区经验和方法适用性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方法应合理易行。

本项目的具体监测方法见表5.2。

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点。

其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规范规定每个基坑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

(2)工作基点应选在稳定的位置。

在通视条件良好或监测项目较少的情况下,可不设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监测点;

(3)施工期间,应采用有效措施,确保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正常使用;

(4)监测期间,应定期检查工作基点的稳定性。

2、监测仪器、设备和监测元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满足监测精度和量程的要求;

(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经过校准或标定,且校核记录和标定资料齐全,并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

3、对同一监测项目,监测时宜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相同的监测路线和监测方法;

(2)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

(3)固定监测人员;

(4)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监测过程中应加强对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测以及监测元件的检查;应加强对监测仪标的保护,防止损坏。

监测项目初始值应为事前至少连续监测3次的稳定值的平均值。

4、具体要求

(1)监测点数量及监测精度

表5-2监测点数量及监测精度表

序号

量测项目

测试元件

监测精度

测点布置

1

墙(坡)顶水平位移

全站仪

1.0mm

26

2

墙(坡)顶竖向位移

水准仪

1.0mm

26

3

地下水位

水位管、激光测距仪

5.0mm

10

4

周边道路、建筑竖向位移

水准仪

0.5mm

36

5

锚索内力

锚索应力计

0.5%f

6

6

深层水平位移

测斜管、测斜仪

0.1mm/m

6

(2)墙(坡)顶水平位移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围护墙(边坡)顶部的水平位移监测点应沿围护墙的周边布置,围护墙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

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

监测点宜设置在冠梁上。

围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监测共设置26个监测点,具体详见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水平位移监测开始前,需在基坑外部地面不受开挖影响的区域(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设置基准点。

水平位移监测采用经纬仪基准线法或采用收敛仪进行监测。

基准点的埋设按有关测量规范、规程执行。

采用精密的光学对中装置,对中误差不宜大于0.5mm。

(3)墙(坡)顶竖向位移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围护墙(边坡)顶部的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围护墙的周边布置,围护墙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

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

监测点宜设置在冠梁上。

围护墙(边坡)顶部竖向位移监测共设置26个监测点,监测点位置与水平位移测点是同一个监测点,监测点布置详见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竖向位移监测开始前,需在基坑外部地面不受开挖影响的区域设置基准点,竖向位移监测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监测。

各监测点与水准基准点或工作基点应组成闭合环路或附合水准路线。

(4)地下水位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被保护对象(如建筑、地下管线等)周边或在两者之间布置,监测点间距宜为20~50m。

相邻建(构)筑物、重要的地下管线或管线密集处应布置水位监测点;如有止水帷幕,宜布置在止水帷幕的外侧约2m处。

地下水位监测点孔位置详见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5)周边道路、建筑竖向位移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从基坑边缘以外1~3倍开挖深度范围内地表应作为监控对象。

必要时,尚应扩大监控范围。

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共设置36个监测点,监测点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布置。

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竖向位移监测。

(6)锚索内力

监测点应选择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位置,基坑每边跨中部位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宜布置监测点。

每层锚杆的拉力监测点数量应为该层锚杆总数的1~3%,并不应少于3根。

每层监测点在竖向上的位置宜保持一致。

每根杆体上的测试点应设置在锚头附近位置。

共设置6个监测点,监测点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布置。

(7)深层水平位移

深层水平位移采用测斜管监测,测斜管采用PVC工程塑料管或铝合金管,直径为90mm,管内有两组相互垂直的纵向导槽。

测斜管应在墙体浇筑时进行埋设,埋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埋设前应检查测斜管质量,测斜管连接时应保证上、下管段的导槽相互对准顺畅,接头处应密封处理,并注意保证管口的封盖;

B、测斜管长度应与墙体深度一致或不小于所监测墙体的深度;测斜管与钻孔之间孔隙应填充密实;

C、埋设时测斜管应保持竖直无扭转,其中一组导槽方向应与所需测量的方向一致。

测斜仪应下入测斜管底5~10min,待探头接近管内温度后再量测,每个监测方向均应进行正、反两次量测。

本基坑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共设置6个监测孔,监测点位置详见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四)、监测频率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和《南航三亚总部基地综合楼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图》对基坑监测频率的要求,拟定本次监测频率如下:

基坑变形监测点布设后,监测项目初始值应为事前至少连续监测3次的稳定值的平均值。

表5-3监测频率表

施工进程

开挖深度(m)或底板浇筑后时间(d)

监测频率

开挖期间

≤5

1次/2d

5~10

1次/1d

>10

2次/1d

底板浇筑期间

≤7

2次/1d

7~14

1次/1d

14~28

1次/2d

>28

1次/3d

备注:

遇特殊情况(如变形出现突变或出现险情)时,每2小时监测1次,必要时连续监测。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并及时向委托方及相关单位报告监测结果:

①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②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③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

④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⑤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⑥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⑦周边地面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

⑧邻近的建(构)筑物出现突然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

⑨基坑底部、坡体或支护结构出现管涌、渗漏或流砂等现象;

⑩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

而且,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实时跟踪监测,及时掌握变形发展趋势和准确判断基坑安全性状,并及时向监理、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报告监测结果。

(五)、监测项目报警值

表5-4监测点报警值表

序号

监测项目

日报警值

累计报警值

1

墙(坡)顶水平位移

3mm/d

35mm

2

墙(坡)顶竖向位移

3mm/d

30mm

3

地下水位

500mm/d

1000mm

4

基坑周边道路、建筑竖向位移

3mm/d

30mm

5

锚索内力

-

70%f

6

深层水平位移

3mm/d

50mm

注:

f-设计极限值

(六)、提交成果资料

每周提交一份监测简报。

监测工作结束后,提交一份监测报告,内容包括:

1.墙(坡)顶水平位移成果表;

2.墙(坡)顶竖向位移成果表;

3.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监测成果表;

4.基坑周边道路、建筑竖向位移监测成果表;

5.锚索内力监测成果表;

6.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成果表;

7.监测点位置图;

9.相应项目成果曲线图;

10.成果分析报告。

六、附图

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