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住宅PC预制构件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59522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2.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化住宅PC预制构件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工业化住宅PC预制构件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工业化住宅PC预制构件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工业化住宅PC预制构件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工业化住宅PC预制构件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化住宅PC预制构件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工业化住宅PC预制构件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化住宅PC预制构件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化住宅PC预制构件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工业化住宅PC预制构件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长春城开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工业化住宅PC预制构件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编号:

单位:

长春城开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申报日期:

2014年5月

第1章项目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工业化住宅PC预制构件建设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建设单位:

长春城开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程树敏

地址:

宽城区杭州路38号

公司类型:

国有独资

长春城开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位于长春市宽城区杭州路,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隶属长春城市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

§1.1.3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1)本项目选址在长春装备制造产业开发区******路与****街之间,占地约30万平方米。

项目规划区无工业污染,环境良好,交通运输条件便利,适宜项目建设。

§1.1.4研究工作依据

(1)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

(2)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3)国家和拟建地区的工业建设政策、法令和法规

(4)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基础资料

§1.1.5研究工作概况

(1)本研究报告的目的,是通过对长春城开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的新型建筑工业化产品项目进行内外部环境、产品技术路线、市场、项目实施条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投融资估算、经济效益、实施风险等方面的研究判断,从而为公司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

(2)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住宅产业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日本政府积极采取发展建筑工业化的政策,使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美国政府未采取明确的措施,在商品经济长期发展的条件下住宅产业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从国外经验来看,无论政府是否推行住宅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迟早要实现建筑工业化。

目前我国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因此加速推动住宅产业化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做出有意识地发展建筑工业化的选择,各级政府应积极加以引导和支持。

2住宅产业化是住宅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生产方式决定了生产效率和资源消耗水平。

现阶段我国住宅建设仍处在粗放型生产阶段,不仅建设周期长,生产效率低,还直接带来能耗高,环保效益差,质量性能差等问题。

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我国仍采用传统的住宅建造方式,尚未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住宅工业化生产体系。

住宅建筑工业化对于我国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50年代中期,我国就提出了实现住宅建筑工业化的任务,由于过去基础和条件不成熟,使得住宅建筑工业化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目前,我国住宅建筑工业化的各个生产要素和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一些先进的住宅建造技术和建筑体系已日益成熟和完善;住宅构配、部品的种类和质量已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住宅施工建造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因此,我国发展住宅建筑工业化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具备。

时机已经成熟,国家应积极引导和支持。

3住宅产业化是促进住宅产业整体技术进步的必然要求。

住宅建筑工业化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方向性问题,政府倡导这一发展方向,不仅有助于提高住宅质量和品质,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而且有助于统一科研、设计、开发、生产、施工等各个方面的认识,明确目标,协调行动。

过去的实践证明,当我们大力推行住宅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整体技术进步、企业升级就发展的很快;当我们不怎么重视住宅建筑工业化的时候,虽然各个生产要素和技术产品都有发展和提高,但住宅技术发展主要是以单项技术为主,技术缺乏有效的集成和整合,难以形成完整的建筑体系和产业链,住宅产业的整体技术进步就受到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4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大力推行住宅产业化的极好时机。

当前,我国正在大规模的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主要是政府投资建设,具有户型面积小、建筑设计简单的特点,非常易于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不仅能够保证住房质量,提高效率,减低成本,节能降耗,而且会加快促进我国住宅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和住宅产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1.2可行性研究结论

§1.2.1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1)市场需求量简要分析

本项目的产品主要定位于住宅产业化PC构件,根据项目运营和市场需求状况,还可以陆续增加其他混凝土预制构件相关产品以及相关市政构件等产品。

住宅产业化PC构件主要是住宅产业化相关的各种混凝土预制构件。

未来长春市将积极推进住宅产业化和新型建筑工业化,本项目将成为重要的生产基地和支撑条件。

随着未来建筑业转型升级,更多的新型建筑材料将采用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的方式完成。

同时,为了配合机械化施工的需要,减少人工作业量,大块的轻质内隔墙板也将逐步成为市场主流。

本项目未来可以适时增加这些产品。

(2)计划销售量、销售方向

本项目的计划销售量和销售方向见下表1-1:

序号

产品类型

单位

 一期

主要销售方向

1

住宅产业化PC构件

万m³

产能

15

长春市工业与民用房屋建设,住宅为主。

产量

15

(3)产品定价及销售收入预测

根据初步市场调研结果,本项目拟开发的产品未来有望实现良好的销售增长,预计正常运营情况下可以达到表1-1的销售量,同时达到下表1-2的销售价格:

序号

产品类型

单位

一期

产量

单价

合价(万元)

1

住宅产业化PC构件

万m³

15

3500

52500

合计

 

 

52500

(4)项目拟建规模

由表1-1可以看出,本项目拟建规模可按照产品的生产特点,结合市场需求和场地状况确定。

项目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预留发展空间”的设想,在项目前期主要是规划住宅产业化PC构件产品。

项目一期计划新型房屋预制构件年产能为15万m³/年,;二期上线时间可依项目整体运作进度实施。

同时建设工厂运营所需的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办公楼、水电等设施。

(5)主要副产品及产量

项目没有副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钢筋、混凝土废料绝大部分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生产其他产品。

§1.2.2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1)主要原材料及其来源

本项目所需原材料为水泥、砂石骨料、钢筋、普通建筑钢材以及其他混凝土和预制构件用辅料。

所有原材料在项目所在地150公里范围内均能够解决。

(2)燃料、能源和动力

项目所在地水、电资源丰富,混凝土蒸汽养护所需能源由集团新型建材研发制造基地解决。

(3)半成品、进口配件情况

(4)项目无需进口大宗原材料或配件,极个别材料或配件根据项目情况进口,不存在障碍。

§1.2.3厂址

(1)地理位置及占地面积

本项目位于长春装备制造产业开发区。

占地约10万平方米。

项目规划区无工业污染,环境良好,交通运输条件便利,适宜项目建设。

(2)水源及取水条件

项目所在地取水方便。

(3)废水、废渣排放堆置条件

项目不产生废水,过程中的生产用水可以循环利用。

项目仅产生少量生产垃圾,而且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按照当地市政管理的要求集中处理即可。

§1.2.4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主要产品生产方法、工艺技术和设备

(2)▲住宅产业化PC构件

对于尺寸符合一定规则(长宽3.5mX4.5m,厚度不超过300mm)的平板类混凝土预制构件,如果数量较大(墙板、楼板等),适合采用流水线连续生产。

此种流水线国外有成熟技术,国内也已经开发出适宜的工艺线。

未来工厂的工艺规划和工程建设重点要满足此种流水线的要求。

对于体积较小、形状不规则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楼梯、阳台、飘窗等),根据产品的数量和尺寸可以采用小型流水线或者移动模位式生产工艺。

此种工艺在厂区规划阶段预留车间位置即可,根据工程项目可灵活调整。

对于大型建筑预制构件(大型立体墙板、屋面板、工业厂房屋架等),最好采用固定模位方式生产。

工厂建设阶段预留车间或者露天场地,但要做好设备选型工作,以适应构件最大尺寸和重量需要。

其余生产设施包括:

模具加工车间、钢筋加工车间、混凝土生产车间、试验室、配电室、供水室、供汽室等。

这些设施根据工厂总体容量要求和建设。

(3)主要的生产设施、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生活设施

为满足生产需要,工厂需要建设办公楼、试验室等设施,如果考虑工人的生活需要,还应建设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

(4)主要设备的来源

项目主要设备来源于国内,国产设备经过组合能够满足需要。

个别高端设备如有必要可以进口,不存在障碍。

§1.2.5环境保护

(1)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2)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象

项目所在地的气象、土壤、地质等条件符合要求,无不利影响。

项目距离河流较近,应采取措施确保工厂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

同时要对混凝土外加剂、柴油等可能遗漏的液体物质安全可靠存放,不因意外出现污染河流事件。

工厂所占地为人工平整的场地,存在不均匀沉降的可能,土建设计时要确保基础部分牢固。

◆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植物、农作物

项目建设对周边动植物、森林、矿藏无影响。

◆人口和社会等情况

项目所在地人口、社会情况稳定,不存在影响项目的因素,同时也不会对周围产生不利影响。

(3)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该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有:

构件成型车间:

主要污染物为废渣、噪音;

运输及存放场地:

主要污染物为噪音;

生活区:

主要污染物为生活垃圾、废水;

(4)本项目几乎不排放废水和废渣,排放的废水和废渣污染程度也很轻。

项目生产过程中有一些正常的噪音,在可控范围之内。

(5)主要污染物治理设施

●废水:

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会产生少量污水,但是这些污水没有化学污染,和雨水一起经过收集、沉淀之后循环使用。

少部分会渗透到地下,对地下水没有污染。

因此项目也不对外排放污水,少量无害污水通过沉淀处理后即能满足排放标准。

●废气:

本项目如果使用到工业燃煤锅炉有少量废气,其他工序不产生废气。

燃煤锅炉的废气通过采用环保的脱硫、除尘工艺之后也可以符合环保的要求。

●噪音:

本项目正常生产时会有一定噪音产生,主要是建筑机械(铲车、吊车等)。

这种噪音对环境的危害很小,主要是加强的对作业工人的防护即可。

●粉尘: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粉尘,主要是混凝土、水泥、机械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遗撒造成的。

这种粉尘主要影响的是工厂内部的环境,对于外部的环境没有太大影响。

生产过程中通过加强强扫、洒水等措施可以有效避免

项目无需配备专业的治污设施,对于固体垃圾,规划垃圾回收池,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即可。

项目设污水收集管道和回收池,回收之后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

(6)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本项目无需专门投资建设环保设施,按照正常的规划设置垃圾收集点、废水收集池即可。

(7)环保结论

本项目环境影响极小,满足环境保护的各项要求。

本项目对周围环境无特殊要求,项目也不会对环境产生大的影响。

 

§1.2.6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综上所述,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与西安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及天西安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能力、发展方向相匹配,是一个可行的投资项目。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本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7:

序号

主要指标名称

主要指标值

单位

备注

1

规模指标

占地规模

 

2

房屋面积

3

投资规模

10560

万元

4

产能

住宅产业化PC构件

15

万m³

6

产量

住宅产业化PC构件

15

万m³

8

定员

450

9

消耗指标

主要原材料

胶凝材料(水泥、矿粉、粉煤灰等)

5.3

万吨

10

砂石料

25.7

万吨

11

钢材

1.5

万吨

12

燃料

 

0.66

万吨

13

电力

 

900

万度

14

 

3.77

万吨

15

财务指标

年销售收入

52500

万元

16

年所得税

5000

万元

17

年利润

20000

万元

§1.4存在问题及建议

§1.4.1市场风险

本项目产品以住宅产业化PC构件为主,产品存在一定市场风险,需要采取适当的市场策略和营销手段,主要是:

住宅产业化PC构件:

新型预制构件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对新技术、新产品的认知、认可程度,以及政府的推动力度。

通过加大科研开发、市场宣传力度,可以逐步引导产业的健康发展。

§1.4.2建议

结合上述分析结果,建议:

1、尽快批准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报告提供的信息开始项目建设;

2、新型建材公司层面成立工程技术研究机构,为新产品的研究、市场推广保驾护航;

3、集团层面成立“新型建筑工业化”推进机构,整合西安市的开发、设计、施工资源整体推进这项工作,新材公司积极参与相关研究、制造工作;

第2章目标行业分析

§2.1两个重要概念

§2.1.1住宅产业化

“住宅产业化就是指通过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住宅产业,实现以工业化的建造体系为基础,以建造体系和部品体系的标准化、通用化、模数化为依托,以住宅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以节能、环保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特色,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提升住宅的质量与品质,最终实现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李世蓉、梁怀庆《住宅产业化节能减排解决之道》,住宅产业,2009总106期)。

即:

住宅产业化是围绕住宅提出的概念,把住宅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整合成产业系统,实现住宅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

其实现的基础是工业化的建造体系和部品体系。

住宅产业化的理念最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由日本提出,为了迅速制造出质优价廉的房子以满足国民对住房的需要,日本举全国之力开发住宅。

当时2~3层的独立住宅占据了日本住宅建筑的67%,他们想到了用生产电视机和汽车的方式生产住宅。

一批大公司积极投入技术和资金进行研发,并整合设计、制造、安装、销售等环节,根据日本人的居住习惯,推出每栋120-180平方米的3层以下住宅建筑,其大部分建筑部品实现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施工。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到80年代中期,日本已经针对住宅产业化建立起了完整的设计、制造、施工、认证、监管体系。

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住宅产业化又有了新的进步:

住宅设计趋于多样化;工厂制造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施工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施工管理更加精细;采取了“优良部品认证制度”进一步引导市场健康发展;对住宅建造和使用过程的监管更加到位、合理。

§2.1.2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buildingindustrialization)【根据GuidelinesforGovernmentPoliciesandMeasuresfortheGradualIndustrializationofBuildings(UnitedNationsPublication,UnitedNations,NewYork,1974.)联合国1974年出版的《政府逐步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政策和措施指引》】的定义,是指按照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建筑业,使之逐步从手工业生产转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

它的基本途径是建筑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并逐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这个定义简明扼要的说清楚了建筑工业化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即:

用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建筑业,使建筑业成为类似工业的生产门类,而非传统手工业门类。

简言之,要像生产工业产品一样生产建筑物。

而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四化:

建筑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施工组织管理科学化。

建筑工业化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就已经出现的一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60年代。

当时工业革命对纺织、汽车、造船等工业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生产效率迅速提高,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工业产品的标准化机械化程度提高。

随着大工业的崛起,以及城市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建筑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20世纪初,欧洲兴起新建筑运动,主张建造房屋应该象制造机器一样,采用标准构件,实行工厂预制、现场机械装配,从而为建筑转向大工业生产方式奠定了理论基础;到20世纪20~30年代,建筑工业化的理论初步形成,并在一些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相继试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一些国家急需解决房荒,但劳动力严重不足,因此推行了建筑工业化并取得了成效;其后,这一风潮迅速传播到东欧、苏联、美国和日本。

期间,各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研究和发展了许多适应自己需要的不同建筑体系,如苏联的大板装配式建筑、日本的集合住宅等等。

§2.1.3住宅产业化与建筑工业化的关系

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首先是各自的目标不一样。

住宅产业化主要强调对住宅的产业化整合,其目标是实现住宅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此需要从住宅产品定位、设计、建造、销售以及后期管理等环节,通盘考虑住宅产业如何实现节能、环保、绿色、降耗、低成本、高品质,以及住宅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而建筑工业化主要强调对建筑业的工业化改造,其目标是实现建筑业由手工操作方式向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转变。

为此需要进行建筑产品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造、机械化施工和科学管理。

其次是两者包含的内容不一样。

住宅产业化包含了住宅建筑主体结构工业化建造方式,同时还包含户型设计标准化、装修系统(暖通、电气、给排水)成套化、物业管理社会化等等。

建筑工业化不仅包含住宅建筑物生产的工业化,还包含一切建筑物、构筑物生产的工业化。

比如基础设施结构的工业化(桥梁、轨枕、隧道等的预制装配)、工业厂房的工业化(基础、梁、柱、屋面板的预制装配)、公共建筑(体育场馆等)的工业化(梁、柱、看台、钢结构的预制装配)、建筑材料加工工业化(预拌混凝土、预制钢筋骨架)等等。

其中均强调的是建筑物、构筑物主体结构的工业化方式建造,而不是手工方式建造。

两者的内容和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住宅主体建造工业化

 

§2.2新型建筑工业化介绍

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住宅产业化、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等战略方针指导下,结合传统建筑工业化的状况提出来的。

新型建筑工业化不仅要具有传统工业化的特征和优点,而且要适应市场需要和我国现时期的发展水平。

新型建筑工业化不仅包含住宅建筑物生产的工业化,还包含一切建筑物、构筑物生产的工业化,比如基础设施结构的工业化(桥梁、轨枕、隧道等的预制装配)、工业厂房的工业化(基础、梁、柱、屋面板的预制装配)、公共建筑(体育场馆等)的工业化(梁、柱、看台、钢结构的预制装配)。

新型建筑工业化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

1、设计标准化:

从建筑方案设计开始,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设计就遵循一定的设计标准,尽量做到建筑物及其构配件的模数化、标准化。

但标准化并不是千篇一律,而是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比如节点构造标准化、结构形式体系化等,通过构配件的组合,以及细部设计的多样化,在标准化的前提下同样可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建筑物。

2、构配件工厂化:

这是建筑工业化的最显著特征。

建筑工业化是与现场施工相对应的一种建造方式,在这种建造方式下,绝大部分工作在工厂而不是现场完成。

通过建筑构配件的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以及现场装配施工,建筑物的生产过程变得和组装汽车、家具一样符合工业化的要求。

3、施工专业化:

建筑工业化的施工方法主要是构配件的组装,与传统现场施工方式有很大区别,必须由专业化的施工公司来完成。

其基本特征是:

机械化程度高并且使用一些专用设备;使用人工很少但工人素质要求高;施工的精细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等等。

4、实施一体化:

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由于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中设计、预制、安装各个环节联系非常紧密,非有一体化的实施很难实现技术经济性效果。

因此目前发达国家成熟的建筑工业化公司通常都具备研究、设计、预制、安装的一体化能力,有的甚至自己就是开发商,主导工业化建筑的建设。

国外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法国

法国1891年就已实施了装配式混凝土的构建,迄今已有130年的历史。

法国建筑以混凝土体系为主,钢、木结构体系为辅,多采用框架或者板柱体系,向大跨度发展,焊接连接等干法作业流行,结构构件与设备、装修工程分开,减少预埋,生产和施工质量高,主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装配率达到80%,脚手架用量减少50%,节能可达到70%。

德国

德国的装配式住宅主要采取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板、梁、柱、楼板、内隔墙板、外挂板、阳台板等构件采用构件装配式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较好。

众所周知,德国是世界上建筑能耗降低幅度发展最快的国家,直至近几年提出零能耗的被动式建筑。

从大幅度的节能到被动式建筑,德国都采取了装配式的住宅来实施,这就需要装配式住宅与节能标准相互之间充分融合。

瑞典&丹麦

瑞典和丹麦早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已有大量企业开发了混凝土、板墙装配的部件。

目前,新建住宅之中通用部件占到了80%,既满足多样性的需求,又达到了50%以上的节能率,这种新建建筑比传统建筑的能耗有大幅度的下降。

丹麦是一个将模数法制化应用在装配式住宅的国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模数协调标准即以丹麦的标准为蓝本编制。

故丹麦推行建筑工程化的途径实际上是以产品目录设计为标准的体系,使部件达到标准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多元化的需求,所以丹麦建筑实现了多元化与标准化的和谐统一。

美国&加拿大

美国和加拿大均在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期间开始实施配件化施工和机械化生产。

美国城市发展部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行业标准规范,一直沿用至今,并与后来的美国建筑体系逐步融合。

美国和加拿大城市住宅结构基本上以工厂化、混凝土装配式和钢结构装配式为主,降低了建设成本,提高了工厂通用性,增加了施工的可操作性。

日本

日本1968年提出装配式住宅的概念。

在1990年的时候,他们采用部件化、工厂化生产方式,高生产效率,住宅内部结构可变,适应多样化的需求。

而且日本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从一开始就追求中高层住宅的配件化生产体系。

这种生产体系能满足日本人口比较密集这么一个住宅市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日本通过立法来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在装配式住宅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标准,同时也形成了统一的模数标准,解决了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和多样化需求这三者之间的矛盾。

新加坡

新加坡开发出15层到30层的单元化的装配式住宅,占全国总住宅数量的80%以上。

通过平面的布局,部件尺寸和安装节点的重复性来实现标准化以设计为核心设计和施工过程的工业化,相互之间配套融合,装配率达到70%。

国内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我国住宅产业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尤其是1998年以来,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全国住宅产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大大改善了居民的住房条件,拉动了经济增长、并且扩大了就业。

住宅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第三产业中仅次于服务业和商业的第三大支柱。

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预测,未来10年我国城镇居民每年对新建住宅的需求量最低约5亿平方米左右,年均住宅建设投资达5000—8000亿元人民币。

因此,住宅产业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都将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发展空间十分巨大,是前景光明的朝阳产业。

尽管我国住宅建设顺利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型发展方式向市场导向型发展方式转变的第一次重大转折,住宅产业也已经进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时期,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