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59035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详细答案.docx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详细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详细答案.docx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

1.建昌一中科学教室有个“逆天”的“锥体上滚”实验,V形轨道两根导轨相距较小那端低,另一端高,静止的双锥体从低端往高端滚(由右向左),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锥体在低端时重心高度h1反而比高端时高度h2要大,下面说法正确是(  )

A.本实验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B.双锥体在轨道“低端”(右端)时重力势能最小

C.当双锥体从轨道低端向高端滚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当双锥体从轨道低端向高端滚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

A.自然界中能量是守恒的,本实验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的,故A错误;

B.由题意可知,锥体重心高度h1比高端时高度h2要大,所以锥体在右端时重力势能大,故B错误

CD.当双锥体从轨道“低端”(右端)向“高端”滚的过程中,重心高度越来越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如左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其推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F-t图像)和物体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v-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为0N

B.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C.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拉力F做的功是16J

D.2~4s内,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v-t图像可知,0~2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零,即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受到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F-t图像可知,t=1s时,F=1N,则此时的摩擦力

故A错误;

B.由v-t图像可知,4~6s时,物体匀速运动;由F-t图像可知,此时的推力F′=2N;由于摩擦力与推力F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此时的摩擦力

2~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与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仍为2N,故B错误;

C.在4~6s时,物体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

拉力F做的功

故C正确;

D.2~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加,动能增加,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则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故D错误。

故选C。

3.在2020年央视春晚杂技“绽放”的表演中,当其中一名杂技演员被抛出后,其仍可在空中继续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仍受到惯性的作用

B.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其惯性不断减小

C.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其机械能不断减小

D.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其受到向上的抛力大于其重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它不是力,所以把惯性说成“受惯性作用”是错误的,被抛出的杂技演员能够向上运动,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

故A错误;

B.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处位置、形状、受力情况等无关。

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因为质量不变,所以惯性大小不变。

故B错误;

C.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杂技演员除了受重力外,还受到空气阻力,质量一定,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此过程中,演员减小的动能转化为演员的重力势能和用于演员克服空气摩擦阻力做功,所以,此过程机械能不守恒,机械能总量减小,故C正确;

D.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演员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这两个力都是阻碍演员向上运动的,演员不受向上的抛力,演员是由于惯性向上运动的,惯性不是力,所以演员所受合力方向向下,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速度方向相反,演员向上做减速运动。

故D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动滑轮的质量为m,所挂重物的质量为M,重物在时间t内被提升的高度为h,不计绳重及摩擦,则(  )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C.拉力F的功率为

D.拉力F的功率为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

总功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故A正确,B错误;

CD.拉力F的功率为

故CD错误。

故选A。

5.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5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m的过程中,所用的拉力大小为375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4倍。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4mB.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50N

C.拉力F的功率为375W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00%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

求出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

(2)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根据

求出物体受到的拉力;

(3)根据

求出拉力F做的功,根据

求出拉力F的功率;

(4)任何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00%。

【详解】

A.由图可知,n=2,则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时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物体受到的拉力

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拉力F做的功

则拉力F的功率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该滑轮组克服摩擦做额外功,故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00%,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19年5月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运载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增大

B.运载火箭加速升空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北斗卫星绕轨道运行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动能变小,机械能守恒

【答案】A

【解析】

【分析】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在太空中,卫星绕地球运动时,没有阻力作用,没有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守恒。

【详解】

A.火箭上升过程中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火箭升空时向后喷出高温气体给空气一个向后的力,空气给火箭以反作用力,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火箭入轨后做圆周运动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速度减小,高度增加,所以动能减小,势能增加;北斗卫星在地球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所以机械能守恒,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李明同学,一次缓慢地从一楼走上五楼,另一次则急促地跑上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做的有用功相同,功率不同

B.两次做的有用功和功率都相同

C.两次做的有用功不同,功率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详解】

李明同学的体重不变,上楼的高度不变,根据公式

可知两次上楼过程所做的有用功相等;缓慢走上去用的时间比跑上去用的时间多,且前后做的功相等;根据公式

可知,走上去做功的功率小于跑上去做功的功率。

故选A。

8.一位质量约50kg的同学从一楼走到五楼,他上楼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可能为

A.60JB.600JC.6000JD.0000J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上楼过程中要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根据题意知道,该同学的质量是50kg,所以体重是:

G=mg=500N,楼层高度越是3m,一楼走到五楼的高度大约是:

h=4×3m=120m,所以,上楼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

W=Gh=500N×12m=6000J,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做功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应用,重点是对楼层的估测,难度不大.

9.炎热的夏天海口,环卫工人利用洒水车给马路洒水降温,洒水车在水平马路匀速行驶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减少,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C.动能减少,机械能减少D.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动能大小跟质量、速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跟质量、高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动能+势能。

【详解】

洒水车在平直的马路上匀速行驶,在工作的过程中,洒水车的质量不断减小,速度不变,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则洒水车的机械能变小。

故选C。

 

10.如图所示,在伽利略理想实验中,小球每次均从斜面a点自由滚下,分别经过图中b,c,d各位置,关于小球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描述正确的是(  )

A.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

B.在d点的重力势能小于在c点的重力势能

C.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从a到b小球速度越来越大,机械能越来越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从b到c或d的过程,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加,所以不同的过程重力势能的变化不同,故A错误;

B.c、d两点在同一高度,所以小球在这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故B错误;

C.小球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C正确;

D.在伽利略理想实验中,机械能是守恒的,所以从a点到b点,小球的机械能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1.如图,一辆电动车在月球表面(月球面附近无大气层)沿着平直轨道行驶,物体M相对于车静止,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车动能一定增加

B.M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右

C.此时小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电动车急刹车,M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左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中彩旗展开的方向可知,电动车向右加速运动或向左减速运动,所以动能有可能增大也有可能减小,故AC错误;

B.不管电动车是向右加速,还是向左减速,相对车静止的物体M都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所以其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右,故B正确;

D.若电动车原是向右加速运动的,急刹车时,车的速度减小或停下,而M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右运动,此时所受的摩擦力应向左,才能让M相对车静止。

若电动车原是向左减速运动的,急刹车时,M物体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左运动,此时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应仍然向右,才能让M相对车静止,故D错误。

故选B。

12.如图是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将仓库中的货物沿水平轨道拉出的示意图。

已知货物的质量为600kg,所受轨道的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1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若人以0.6m/s的速度匀速前行,经100s将货物拉出仓库。

人拉货物的过程中,分析正确的是(  )

A.货物移动距离为20mB.工人的拉力为400N

C.工人做的有用功为

D.工人拉力的功率为360W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从图中可以看到,两条绳子托着动滑轮,人以0.6m/s的速度匀速前行,那么货物的速度是0.3m/s,经100s货物移动距离为

货物移动距离为30m,A错误;

B.由题意可知,货物的重力

其摩擦力

由于货物匀速前行,绳对货物的拉力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可得到

解得

,工人的拉力为400N,B正确;

C.货物移动距离为30m,绳对货物的拉力为600N,则工人做的有用功为

工人做的有用功为

,C错误;

D.由于人以0.6m/s的速度匀速前行,工人的拉力为400N,工人拉力的功率为

工人拉力的功率为240W,D错误。

故选B。

13.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均为50g)在2s内把重物G1和G2提高10cm,已知Fl和F2的大小均为2N,不计绳重及摩擦(g取10N/kg)。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重物G1的重力大小为5.5N

B.乙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0.7J

C.F1和F2做功的功率之比为3:

4

D.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为4:

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从图甲可以看到,三条绳子托着动滑轮,动滑轮只是一个,重力大小是

把动滑轮和重物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可知

解得

,重物G1的重力大小为5.5N,A正确,不合题意;

B.在图乙中,把两个动滑轮和重物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可知

解得

,重物升高的高度是

,乙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

乙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

,B正确,不合题意;

C.重物G1移动的速度是

甲图中绳端移动的速度是

重物G2移动的速度是

乙图中绳端移动的速度是

那么可知F1和F2做功的功率之比是

F1和F2做功的功率之比为3:

4,C正确,不合题意;

D.甲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

所做的总功是

乙滑轮组所做的总功是

由上述可知,乙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

,那么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是

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是

;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两个质量相同的钩码,下端固定有纸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在拉力作用下两钩码分别同时从同一位置开始沿竖直向上方向运动,纸带上留下的点迹如图(a)所示,它们的s—t图像如图(b)所示.则

A.甲的拉力大

B.甲的机械能小

C.乙的动能小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在图a中的甲、乙两图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各点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由此确定钩码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此时的钩码只受两个力的作用:

弹簧秤竖直向上的拉力和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相等,即甲、乙的拉力都等于各自钩码的重力,由于钩码的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所以甲的拉力等于乙的拉力.故A不符合题意;

BCD.两个钩码的质量相同,由题意知,两个钩码上升的高度相同,由图(b)知,甲、乙上升相同的高度,甲所用时间小于乙所用时间,根据v=

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甲的势能等于乙的势能,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之和,所以,甲的机械能大于乙的机械能.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15.小明用台秤研究人在竖直升降电梯中的运动.他先在地面上用台秤称得自己的体重为500N,再将台秤移至电梯内,电梯从t=0时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到t=11s时停止,测得台秤对自己的支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0~2s的过程中,小明的动能不变

B.2s~10s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10s~11s的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减小

D.0~11s的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0~2s的过程中,小明由静止开始下降,所以小明的动能增大,故A错误;

B.2s~10s的过程中,小明在匀速下降,重力势能减小,但动能不变,故B错误;

C.10s~11s的过程中,小明在做减速运动,故动能减小,同时小明是在下降,高度是在降低的,所以重力势能在减小,故小明的机械能不断减小,C正确;

D.0~11s的过程中,小明下降了一段距离,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不断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16.如图所示,小明拉着小车匀速行走在水平路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拉着小车匀速行走时,小明对小车没有做功

B.小车的重力与地面给小车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C.小明对小车的拉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地面给小明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后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小车在小明的拉力作用下,运动了一段距离,因此小明对小车做功了,故A错误;

B.读图可知,小车受到小明的斜向上的拉力,小车的重力与地面给小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两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读图可知,小明对小车的拉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属于平衡力,故C错误;

D.小明的脚对地面有一个向后的摩擦力,同时地面对脚一个向前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17.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连接一个小球。

弹簧未发生形变时,小球静止在A点。

用手把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至B点后松开手,小球在水平光滑地面BC间来回运动。

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小球从B运动至A的过程,弹簧产生的弹力变大

B.当小球从B运动至C的过程,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

C.小球在A点时的机械能最大

D.在来回运动中,小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当小球从B运动至A的过程,弹簧恢复原状,弹簧的形变减小,则弹簧产生的弹力变小,故A错误;

B.当小球从B运动至C的过程,弹簧的形变变大,弹性势能变大,小球的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即小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故B错误;

CD.由于水平地面是光滑的,没有摩擦,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小球的动能的和是保持不变的,故在任何一点的弹性势能和动能的和都相同,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小球的动能最大,即此时小球的机械能最大,故C正确,D错误。

18.如图所示,AC>BC,用相同的推力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AC和B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底部推到顶端,则此过程中()

A.两次推力做功大小相同

B.两次克服摩擦力做功大小相同

C.两次克服物体重力做功大小相同

D.两个斜面的支持力对物体做功大小不相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已知AC>BC,则sAC>sBC,由于用相同的推力推物体,则根据

可知:

两次推力做功大小不相同,A项不合题意;

BC.已知将同一重物从底部推到顶端,根据

可知:

两次克服物体重力做功大小相同,选项C符合题意;根据

可知:

两次所做的额外功不同,即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大小不相同;B项不合题意;

D.由于斜面的支持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则物体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两个斜面的支持力对物体做功都为0J;D项不合题意。

19.如图甲所示,重为160N的物体在大小为20N,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乙所示,保持拉力F1不变,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2,拉物体匀速向右运动了1m,若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则(  )

A.物体向左运动时,拉力F1的功率P1=60W

B.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20N

C.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40N

D.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所做的功W2=80J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甲可知,绳子承担物体受到的拉力的段数n为2,物体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拉力作用下绳子末端的速度为

则物体向左运动时,由

可得拉力F1的功率

故A错误;

B.图甲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而绳子承担力的段数n为2,所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故B错误;

C.物体向右运动时,由于物体和地面没有改变,则所受摩擦不变,方向向左,同时物体向左还受到两股绳子施加的拉力,每股绳子的拉力为20N,物体右侧的滑轮为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为2F2,则有

解得F2=40N,故C正确;

D.在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时,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所做的功

故D正确。

故选CD。

 

20.如图,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斜面和水平面拉木箱,拉力方向和运动方向始终一致,运动时间tab>tcd,运动距离sab=scd,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

A.ab段做功较多

B.ab段与cd段的功一样多

C.ab段功率较大

D.ab段与cd段的功率一样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拉力大小相等且sab=scd,根据W=Fs可知:

拉力所做的功相同,故A错误,B正确;由于tab>tcd,根据

得:

Pab<Pcd,故C、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