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53036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这是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一个案例:

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则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

这说明

A.罗马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财产纠纷问题

B.罗马法的缺陷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

C.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D.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贵族可以利用罗马法去争夺其他贵族的财产,这表明罗马法的不足使其成为贵族斗争工具,故B项正确;罗马法注重保护私有财产,A项表述错误,排除;罗马法有利于调和社会矛盾,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表述不准确,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法·局限

2.“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

”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A.雪莱

B.毕加索

C.雨果

D.巴尔扎克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题干作品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属于现代主义美术范畴。

雪莱是浪漫主义诗人,排除A;贝多芬是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音乐大师,排除C;巴尔扎克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排除D;毕加索即属于立体派(从属于现代主义范畴)画家,B符合题意,正确。

3.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造型丰富和具有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欧洲的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

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清朝贵族生活方式的西方化

C.许多瓷器为满足市场需要而生产

D.这些产品都出自官营手工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瓷器注重图案的丰富性,并体现出国外风情,且数量巨大,说明此时瓷器生产注重国际市场的需要,故选C。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瓷器的外销

4.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昌领衔研制的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1959年,由张效样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万次。

这反映出

A.当时中国科技人才大量涌现

B.当时中国科研出现“左”倾冒进现象

C.新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取得突破

D.新中国计算机技术落后于欧美等国家

【答案】C

【解析】

1959年中国电子计算机技术由原来每秒1500次达到了每秒1万次,接近当时英国、日本计算机的指标,这说明中国在电子计算机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故C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科技人才的数量,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左”倾冒进,故B项错误。

5.1955年,毛泽东指出:

“农民的出路主要还在农村,他们可组织起来,向一切可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与广度进军。

”毛泽东此番话意在鼓励农民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

C.成立农村人民公社

D.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已经完成了土地改革,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对农业的改造主要是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材料中毛泽东的话就是鼓励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故B项正确;人民公社是1958年成立的,故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政策,故D项错误。

点睛:

解题的关键点“1955年”“向一切可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与广度进军”。

6.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为人负有“仁民爱物”、善待自然的伦理义务。

这些观念

A.专注于保护生态环境

B.属于农耕经济的产物

C.受到天人感应说影响

D.强化了神权政治体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道家和儒家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而这些理念的出现则植根于农业生产需要掌握自然规律,故是农耕经济的产物,B项正确。

题干强调道家和儒家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而不是专注于保护生态环境,排除A。

天人感应思想是董仲舒提出的,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

题干强调道家和儒家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而不是借天强化了神权政治体制,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7.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有关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记载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赵匡胤劝守信等部将“自择善地,各守外藩,勿议除替”

B.宴会次日,赵匡胤等部将“皆称疾,请解军权。

上许之”

C.几个朝中大将唯命交权主要迫于赵匡胤已牢控中央禁军

D.赵匡胤使用和平手段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

【答案】C

【解析】

历史解释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作出主要的较准确的功能性定位,即“有什么用”的问题,如C项中的“赵匡胤已牢控中央禁军”带来的结果是“朝中大将唯命交权”,故答案为C项。

历史叙述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记载,不带任何功能性(或作用)定位,即“是什么”的问题,如本题的A、B两项;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事件“是什么性质,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的判断,如本题的D项。

8.“1849年(英国)国会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这一决议从1850年开始生效……1840-1860年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

……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网络。

”材料反映了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自由主义思想被世界多数国家接受

C.英国殖民霸主地位动摇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1849年(英国)国会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和“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说明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自由主义思想被世界多数国家接受。

故答案为B项。

A项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排除;此时英国霸主地位稳固,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9.下表是中国部分时期县的数目变化统计表,据此可知

时期

数目(个)

时期

数目(个)

时期

数目(个)

秦朝

约1000

唐朝

约1500

1911年

1381

 

A.县制有利于社会变革

B.县制是小农经济的基础

C.县制有职责明确的优点

D.县是基本的行政区域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各个时期县的数量的变化,由此可知县是各个时期基本的行政区划,D正确;材料辛亥革命体现了社会变革,但唐朝没有明显的社会变革,A不正确;B与史实不符,商周时期分封制下小农经济就已经存在;材料没有体现县的职责是什么,C不正确。

10.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指出:

大众消费时代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技术革命加上市场的发展和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彻底打破了新教徒害怕负债的传统顾虑,最终导致消费社会的降临。

由材料中可以得出美国

A.经济政策需要调整

B.供求矛盾存在激化的危险

C.宗教观念受到冲击

D.科技进步拉动了民众消费

【答案】B

【解析】

材料“20世纪20年代,技术革命加上市场的发展和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彻底打破了新教徒害怕负债的传统顾虑”反映了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之前市场的虚假繁荣,说明供求矛盾存在激化的危险,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经济政策调整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宗教观念受到冲击,故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的背景,不是科技进步拉动了民众消费,故D错误。

故选B。

11.陈独秀指出:

“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解放”的核心应当是

A.结束专制,实行民主

B.人格自由,个性独立

C.信仰自由,宗教宽容

D.男女平等,发展产业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来看,陈独秀倡导政治解放、宗教解放、经济解放以及男权解放。

设问要求回答的是上述各种“解放”的核心。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现上述“解放”的根本在于实现个性的解放和人格的自由,故B项正确。

A项说的是政治解放,C项说的是宗教解放,D项说的是男权解放和经济解放。

故ACD排除。

12.1872年湖北织布局开工生产。

1894--1898年,续设纺纱、缫丝、制麻三局,与织布局合称“湖北纺织四局”,亦称“纱麻丝布四局”,1902年租给粤商应昌公司经营。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改善

B.洋务企业开始近代化转型

C.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D.政治改良运动较为顺利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纱麻丝布四局”属于官营企业,而官营企业转租给民营企业,说明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控制有所减弱,故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改善,A项正确。

洋务企业引用西方生产技术,是中国工业近代化的起步,排除B。

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的信息,而是强调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改善,排除C。

戊戌变化是政治改良运动,发生于19世纪末,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

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

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

……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

——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的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

从1988年8月中旬开始,各地先后出现抢购先兆,在上海,8月17日、18日,抢购的迹象已经明显,……从8月19日起出现全国性抢购狂潮。

……银行门前提款的人拥挤不堪,上海银行告急。

当时的报纸记载,“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摘自尹永钦、杨峥晖《巨变1978年—2004年中国经济改革历程》

(邓小平)在1988年5月19日说:

“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决步伐。

物价问题是个历史遗留下来的。

过去,物价都是由国家规定。

”“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上一个大包袱,……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摘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

材料三1985—1989年我国物价指数上涨情况表

——据《巨变1978—2004年中国经济改革历程》相关数据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和特点方面比较16世纪西欧物价上涨与20世纪80年代中国物价上涨两者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6世纪西欧物价上涨和20世纪80年代中国物价上涨所造成的影响。

【答案】

(1)相同点:

都发生在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物价上涨迅速、物价涨幅大、上涨时间长。

不同点:

西欧物价上涨主要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贵金属大量流入增加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中国物价上涨主要是因为经济改革,市场初步放开;同时,民众恐慌心理也加剧了物价上涨。

(2)影响:

西欧:

推动了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或者加速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地主阶级实力衰弱,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或者(引起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中国:

全国性抢购风潮的出现,导致经济秩序混乱,使经济体制改革遭遇困境;推动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中“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和材料三表格中的时间可以总结相同点都发生在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物价上涨迅速,上涨幅度大,上涨持续时间长;结合材料一中的“16世纪”,可知此时西欧之所以物价飞涨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依据材料二中的“1988年”以及材料三中的“1985-1989年”可知,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引发了物价高涨,因此二者物价上涨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当然物价上涨在东西方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欧洲发生的价格革命使得欧洲资产阶级兴起,而封建势力衰落;而在中国结合材料二中人们疯狂抢购的现象可知物价高涨导致民众的恐慌心理。

结合所学可知必须进一步推动改革的进行,因此推动了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到:

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

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

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

概括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对这一时期加以评述。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论证: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

政治上,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外交上,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

社会生活上,“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求学生明确观点,即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然后学生从经济、思想、外交和社会习俗等方面进行阐述其历史进步性,其中要求学生史实正确,并且一定要多角度进行概括。

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较好的概况分析能力。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北洋军阀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清末变法改制前,我国的司法制度自古只有办理之专官,无特设之法院,司法权多由各级行政部门掌管。

——郭志样《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司法独立研究》

材料二《五口通商章程》签订后,西方各国以中国审判方式野蛮、监狱条件恶劣为借口纷纷攫取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但他们在审判中依据各自所属法律所规定的审判原则处理案件,令人耳目一新,使时人得以更直观的方式与西方审判制度、审判观念、审判原则相接触。

1906年清政府着手司法官制改革:

改刑部为法部,统一管理司法行政,不再兼理审判;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中央审判机关,专掌最高审判。

l910年清廷通过了《刑事诉讼律草案》与《民事诉讼律草案》,明确把诉讼分为刑、民两部分,为审判中的民刑分立确立了法律依据。

1910年颁行《法官考试任用暂行章程》及其细则,以法令的形式初步确定了通过考试选取法官的制度,并严格规定了考试章程。

在所颁布的《宗室觉罗诉讼章程》中,更是规定过去享有司法特权的“宗室”在民事诉讼中,审判管辖、起诉、被诉等审理过程中都不再享有特权,而与汉人“一体同科”,满洲宗室犯罪,必须像汉人一样关进监狱。

——节选自龚春英《清末审判制度改革与中国法制近代化》

(1)据材料一、二,分析清末审判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清末审判制度改革的内容及产生的影响。

【答案】

(1)原因:

中国原有司法审判制度存在弊端(司法权由行政部门掌管,司法不独立);西方审判制度和观念的传入;司法主权丧失(列强攫取领事裁判权)的刺激。

(2)内容:

成立专门司法行政与审判机构;确立民刑分立原则;确定考试选拔法官制度;取消满洲宗室的司法特权。

影响:

确立了司法审判的独立地位;有利于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推动了中国法制近代化进程。

【解析】

【详解】

(1)关键信息:

“无特设之法院,司法权多由各级行政部门掌管”、“使时人得以更直观的方式与西方审判制度、审判观念、审判原则相接触。

”主要原因依据两则材料关键信息,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归纳主要原因。

(2)内容依据“改刑部为法部,统一管理司法行政,不再兼理审判;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中央审判机关,专掌最高审判”、“把诉讼分为刑、民两部分,为审判中的民刑分立确立了法律依据”、“以法令的形式初步确定了通过考试选取法官的制度”、“更是规定过去享有司法特权的‘宗室’在民事诉讼中,审判管辖、起诉、被诉等审理过程中都不再享有特权,而与汉人‘一体同科’”分析归纳即可;影响则从政治民主化等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