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doc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52135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doc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doc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doc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doc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doc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doc3.docx

《四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doc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doc3.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doc3.docx

四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doc3

教学设计(主备课教师:

马文悦)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使

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感受到数学

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讨论法、练习法、迁移法

教学模式

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图片、题卡

教学流程

我的修改

一、创设情境

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

(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

(1)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

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

怎样列式?

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

小组汇报

问:

30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

18×4=24×3=25×2=14×6=

(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怎么列式?

提问:

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

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2、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练习:

130×5=2×380=150×6=

7×13=460×2=

3、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请你先和小组同学说说

4、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

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六第1题。

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2题。

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变式练习

四、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1)16×3=48

(2)160×3=480

10×3=30想:

16×3=48

6×3=18

30+18=48

教学反思:

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激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交流,思考不同的算法中的特点,从而达到理解和算法的优化。

学生在口算时的速度和准确性还比较差,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加强练习。

尤其是

一些常用数学题的口算,还要强化,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设计(主备课教师:

马文悦)

教学内容

口算乘法练习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口算两位数(或几百几十)乘一位数

的口算方法,能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方法,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口算乘法。

教学方法

练习法、

教学模式

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课件

教学流程

我的修改

一、基本练习

1、课件出示两组题

第一组:

35×219×535×2

第二组:

130×4250×4350×2

分别说一说口算方法

2、抢答题:

出示口算卡片

140×713×616×5

18×3140×6170×5

3、解决问题

小兵骑自行车每分钟行160米,8分钟一共骑了多少多少米?

二、变式练习

1、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练习六的第五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一个计算器24元,李老师要买4个。

他带了100元,钱够吗?

3、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

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三、发展与提高

1、先找规律,再计算

2、将10,15,20,30,40,60填入左图圆圈内,使三角形每条边上3个数的积都相等。

四、全课总结根据学生课上练习情况作总结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练习

 

教学反思:

乘法口算的方法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和运用,但是口算的速度和准确率还需要提高,本课时在教学设计时由于在后面的应用题难度较大,所以准备的练习量少,课上根据学情又补充了练习。

教学设计(主备课教师:

马文悦)

教学内容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能力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探究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能准确计算

教学方法

迁移法、尝试法、练习法

教学模式

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我的修改

一、准备练习

1、课件出示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汽车去北京用了18小时,汽车1小时约行85千米。

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2、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

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2、独立列式:

145×12=

3、请学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

4、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

5、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应说以下几点:

(1)先算什么;

(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3)最后算什么。

6、师生共同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

7、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指名板演

2、课件出示练习七的第二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

145×12=1740(千米)

竖式

教学反思:

根据学情,教学时让学生做了三位数乘一位的笔算练习,为本课教学打下基础,在例题的教学时采用先说后写,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迁移类推,然后大胆尝试,独立笔算,学生板演并交流,使学生轻松获得知识。

但是教学

时还是发现了百位漏乘的现象,还需要加强练习。

教学设计(主备课教师:

马文悦)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的练习第4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熟练的进行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并能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环保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笔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练习法

教学模式

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流程

我的修改

一、基本练习

1、出示口算卡片,学生依次说出得数

14×725×3160×523×100

60×7021×30018×50

2、笔算下面二题

134×16246×34

学生独立做,指名板演,并请板演的同学讲解计算过程。

二、解决问题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七的第四题

(1)学生先理解题意,然后说一说解题思路,尝试解答

(2)交流不同的解答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

2、出示下面一题由学生独立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全校还需要留40本备用。

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三、综合练习

1、说出下面计算中的错误,并把它改正过来

2、我来准确计算

3、你可以想出多少种购买方案?

课件出示练习七的第11题

四、发展与提高

下面的题,你能不写竖式,直接口算出得数吗?

13×1112×3314×5515×66

121×11134×11158×11167×11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交流结果。

问:

一个因数是11的乘法怎样速算?

五、全课总结:

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提高?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的练习

教学反思:

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应用性比较强,所以为了让枯燥的计算变得生动,更具有应用性,所以本课时把计算溶于应用题中,同时也从另一角度检查自己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学生课上练得很积极。

教学设计(主备课教师:

马文悦)

教学内容

因数中间或尾末数有0的乘法第5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的简便写法及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

口算、笔算交互进行,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方法

尝试法、分析比较法

教学模式

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我的修改

一、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例题情景:

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

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2、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写出解题算式,独立进行计算。

3、反馈第

(1)题: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

4、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和积进行讨论

①、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②、怎样确定积的末尾零的个数

5、反馈第

(2)题:

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

二、质疑与小结

1、因数末尾有0如何列竖式简便?

应注意什么?

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是“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2、因数中间有0,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

但要注意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2、判断:

下面的做法或说法对吗?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竖式

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本节课重点放在了简便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上,让学生自主尝试,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简便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在发现中实现运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上又补充了些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教学设计(主备课教师:

马文悦)

教学内容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练习第6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熟练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能准确的运用简便算

法进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笔算方法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

笔算的准确率

教学方法

练习法

教学模式

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流程

我的修改

一、基本练习

1、出示口算卡片,由学生依次说出得数

2、出示下面各题,请你给他们分分类

390×13240×22305×50208×30

180×50206×40290×20460×40

分好类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然后学生自由选择四道题做在练习本上,并进行验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最后集体订正。

二、解决问题练习

1、我国发射的“神州”四号飞船绕地球一周约用90分钟,一共绕地球108圈,用了多少时间?

比一周的时间长还是短?

2、公园的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大象吃20天吗?

以上两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三、变式练习

1、判断下面的说法对吗?

(1)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0。

(2)、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3)、两个因数的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因数。

(4)、340×70的简便竖式是340

×70

2、列式计算

(1)一个因数是360,另一个因数是30,积是多少?

(2)306的23倍是多少?

(3)15个703相加的和是多少?

 

板书设计: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练习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已经掌握,但对于利用简便的竖式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学生还不够熟练和准确,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中重点对简便竖式的写法进行了强化和辨析,练习效果较好。

但在综合运用乘法的环节学生出错较多,还需要针对性的练习。

教学设计(主备课教师:

马文悦)

教学内容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第7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速度、时

间和路程的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讨论法、发现法、归纳法、讲解法

教学模式

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我的修改

一、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例题情景:

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是40千米。

问: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2、师说明:

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40千米/时。

3、让学生观察:

哪种方法简便?

怎样用复合单位来表示速度?

学生归纳总结,可以用所走的路程/时间单位来表示速度。

4、练习:

让学生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

二、初步探究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

1、出示例3情景图,让生独立解决第

(1)

(2)小题,指名板演

2、让生说出每个数各代表什么量?

3、小组讨论、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试着写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4、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

速度×时间=路程

三、深入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1、出示练习八第8题情景图

(1)让生独立解答。

(2)让生思考讨论:

(1)

(2)题的算式是根据什么关系式得出的?

你有什么发现?

(3)汇报展示成果:

四、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八的5、6、7、9题

生独立完成,全班讨论订正。

五、总结交流,汇报收获。

 

板书设计:

速度、时间和路程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教学反思:

教学时先创设情景让学生独立发现复合单位的表示方法,并让学生多说、多讲、多举例,达到会运用,并在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时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发现,去归纳和总结,并学以致用,学生学得较为轻松。

教学设计(主备课教师:

马文悦)

教学内容

积的变化规律第8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

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能力目标:

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

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

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用正确的语言叙述发现的规律

教学方法

观察法、发现法、归纳法、交流法

教学模式

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我的修改

一、谈话,说明本节课目的,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的规律”

1、课件出示,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1)组织小组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两数相乘,当其中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时,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2、推想:

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时,积又怎么变化?

举例说明。

3、整体概括规律

4、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验算。

(2)举例说明积变化规律。

各写两组算式。

三、研究“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它们的积变化的规律。

1、请学生完成下列计算,并在组内述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2、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发现的规律,然后指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概括。

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填空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4倍,宽扩大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它的边长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反思:

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指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并尝试着举例说明来加深印象,学生开始学得很顺利,可是在规律运用环节学生不能灵活掌握,教学时让学生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在后面的练习中还要加强指导。

教学设计(主备课教师:

马文悦)

教学内容

乘法的估算第9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学会乘法估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

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树立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方法

尝试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模式

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我的修改

一、下列各数你是怎样估计的?

1、《小学生字典》有592页,大约是()页。

2、本校有学生688人,大约是()人。

3、今年收橘子1328千克,大约是()千克。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5图,让学生说说题意,明确此题并不用求出准确数,只要估算就行了。

教师板书:

49×104≈

(2)学生讨论估算方法

(3)汇报:

第一种:

49≈50104≈100

50×100=5000,应该准备5000元。

第二种:

49≈50104≈110

50×110=5500,应该准备5500元。

(4)分析比较:

谁的估算好一些?

为什么?

2、完成“做一做”

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估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P61、2-4,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估算方法。

2、P62、5,

先在小组内交流估计方法,后在全班交流

3、完成练习十的7、9、10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发展题

四、总结:

你发现估算时有什么特点了吗?

 

板书设计:

乘法的估算

第一种:

49≈50104≈100

50×100=5000,应该准备5000元。

第二种:

49≈50104≈110

50×110=5500,应该准备5500元。

教学反思:

估算知识学生在之前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根据实际确定估算方法,学生上课时出现了5种方法,学生各抒己见进行优化,在分析比较中发现怎样根据实际去选择估算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有一部分同学对于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还需要加强练习。

教学设计(主备课教师:

马文悦)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的整理与复习第10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

确熟练地进行运算。

进一步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

通过应用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应

用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知识,并能运用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本单元知识

教学方法

归纳法、练习法

教学模式

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布置归纳总结任务

教学流程

我的修改

一、谈话引入

师:

这节课我们对第三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展示学生整理图表

课前学生已经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所以让学生先分小组展示整理结果,然后每组评出1到2名优秀者到前面的实物投影展示,然后学生评价。

三、根据学生的整理顺序,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说一说每一部分知识需要注意的地方。

四、综合练习

1、填空你一定是最棒的

(1)600×50的积的末尾有()个0

(2)两个因数的积是430,其中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5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3)已知A×B=1200,那么A×(B×2)=(),(A×8)×(B÷8)=().

(4)5□1×48≈30000,□里最大可以填()。

(5)估算395×18,其中395的近似数是(),18的近似数是(),估算结果是()

2、解决问题你一定很出色

(1)为迎接上海世博会我校开展了“我环保,我快乐”的主题活动,我们四年级共319人,如果每人每天捡12个废弃塑料袋,我们四年级全体学生每天大约能捡多少个废弃塑料袋?

(2)长途客车的速度是50千米/时,它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北京?

(3)一辆小轿车看到路牌后,3小时到达了天津,它的速度是多少?

五、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反思:

本课时先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本节课练习的设计有目的,把计算知识的复习溶于应用题中,这样计算不枯燥,反而能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况检查出自己出现的错误,练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注意力也集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