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教育论坛主讲人发言材料 孙海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48128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教育论坛主讲人发言材料 孙海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二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教育论坛主讲人发言材料 孙海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二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教育论坛主讲人发言材料 孙海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二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教育论坛主讲人发言材料 孙海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二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教育论坛主讲人发言材料 孙海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教育论坛主讲人发言材料 孙海燕.docx

《第二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教育论坛主讲人发言材料 孙海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教育论坛主讲人发言材料 孙海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教育论坛主讲人发言材料 孙海燕.docx

第二十六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教育论坛主讲人发言材料孙海燕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大家好!

我发言的题目是

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实施科技实践活动

——牛栏山第一中学

一.牛栏山一中情况介绍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位于顺义区北部,紧邻京东第一大河潮白河和著名的汉石桥湿地。

学校周边有很丰富的自然、人文、工农产业链资源。

至今,牛栏山一中已经走过了60年辉煌历程,学校1963年和1978年曾两次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中学,2002年被首批评定为北京市示范性高中。

我校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工作,把科技教育工作做成牛栏山一中的亮点和特色工程一直是我们的追求。

2004年牛栏山一中被命名为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2006年分别被发展为北京市金鹏科技团成员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

我校建有科学实效的科技教育组织机构:

由校长担任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金鹏科技团团长,教学和德育副校长任副组长和副团长。

各部门主任及副主任为组员。

由组长制定科技教育规划,副组长制定年度计划。

学校成立了科技教育中心,由一名科技主任负责监督科技工作的实施及检查总结工作,下设专门的科技教育教研组。

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我校建立了科技教研组,14位老师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六个学科,他们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类科技实践与研究活动,研究探讨科技教育的途径、方法、问题等,形成了我校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加之我校的学生来源质量很高,集聚了顺义区,乃至北京市或其它省市的优质生源。

在科技教育工作中,我们尤为重视依托良好的地域资源,实施科技实践活动,为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动植物、水文、气候变化、环境监测等研究活动。

二.牛栏山一中利用当地资源进行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介绍

(一)认识湿地中的动植物

2003年9月由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镇一中和牛栏山第一中学共同建立的北京市第一个以湿地生态环境教育和科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科研基地——北京湿地学校,欧阳中石先生亲自题写了校名。

我校利用湿地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展动植物的多样性调查、植物群落的观察和样方测定等研究,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探索湿地中的植物类群

我们对汉石桥湿地植物进行凋查,采取样方法调查了植物的种群密度,得到了植物专家胡东教授的指导。

汉石桥湿地植物群落是以芦苇和香蒲、水葱为优势种,通过我们的探究总结发现:

汉石桥湿地植物调查结果

植物类型

沼生植

被类型

浅水植

被类群

伴生

植物

沉水

植物

湿地

杂草

旱生侵

入植物

合计

丰富度

6

5

5

4

6

22

48

2、探究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师生们除了调查植物的种类外,还对一些植物进行了繁殖方式、生长力、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历时一年,他们分别在不同季节去湿地采样,调查结果如下:

(1)繁殖方式:

湿地植物尤其是水生植物一般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繁殖方式,如通过地下茎、根、叶等营养体繁殖,休眠体(种子或休眠芽)繁殖等。

如芦苇的生殖主要通过地下茎繁殖,其地下茎多且萌蘖能力强,持续时间长,可横跨春、夏、秋三个季度,并且生长快,一个生长季节便能覆盖地表。

(2)湿地植物生长力强,在环境条件适合时,全年都能生长繁殖。

(3)形态结构:

湿地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都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透气性好;一些浮叶植物的茎或叶柄较长且可伸缩,可随水面的升降而伸缩从而保证其叶片始终浮在水面。

3、探索校园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我校紧邻潮白河湿地,具有很好的生态环境。

师生们到校园湿地现场观察芦苇、香蒲等湿地植物,并完成以下研究记录:

植物名称

形态特征

结构特征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芦苇

香蒲

狐尾藻

茨藻

莕菜

满江红

浮萍

4、汉石桥湿地其它动物名录的研究

我们对汉石桥湿地动物做了实地考察和种类的研究,结果如下:

动物类型

哺乳

动物

爬行

动物

两栖类

鱼类

无脊椎

动物

鸟类

丰富度

8

5

3

12

20

126

尤其是对湿地的鸟类我们做了更深入的研究。

(二)“保护湿地、爱护鸟类”系列实践活动

北京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独特的水陆相兼的生态系统,使它兼具丰富的陆生与水生植物资源,为鸟类的栖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长环境,为我校师生提供了良好的观鸟、研究的环境,使我校鸟类观测与研究活动迅速发展,成果显著。

另外,学校自然环境优美,学校有一级古树5棵、二级古树18棵,共有各种植物60种左右,每年都有十几种鸟在学校繁殖,为学生在校园内研究鸟类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鸟类研究活动中,具体内容如下:

 1.观鸟:

通过科普讲座、课堂教学、举办竞赛、湿地鸟类识别、亲自去潮白河湿地、汉石桥湿地观鸟等形式,使学生充分了解湿地的功能、保护湿地与鸟类的重要性。

师生们选择在湿地、平原和山地林区进行观鸟活动。

老师指导学生先从以下几方面记录鸟的特征:

①大小与形状②色彩与斑纹③特定行为时的形态④鸣叫声⑤栖息场所⑥出现时间。

学生把发现的各种鸟都记录下来,如果不知道它们的名称,可以先把鸟的特征描述下来,回来再查鸟类图鉴或请教鸟类专家。

2.寻找野生鸟儿的家:

野生鸟儿的家是鸟类产卵、孵化、育雏的场所。

鸟的种类不同,生活习性各异,所筑的巢也千差万别。

通过认识鸟巢活动同学们发现鸟儿是非常优秀的建筑师。

3.我为鸟儿做个家:

指导教师和通用技术课教师联合,设计了相应课程指导学生做鸟巢。

同学们发现:

理想箱形鸟巢必须坚固结实;加工处理木板时,不要把木板刨得很光;箱巢前壁用圆凿子或铜丝锯根据鸟类的大小挖成圆孔,作为鸟的出入孔,位置要在箱壁的上1/3处;箱巢顶盖可做成向前下方倾斜,以避免雨水进入箱巢内;箱巢有一块板最好设计制作成活动的便于日后观察和清扫箱巢;箱底必须镶嵌在侧壁的里面,用铁钉将两侧壁从外面钉住;用钉子钉箱板时,木板间要对齐拼紧,尽量不要留有缝隙;箱巢制作完毕后,内表面不要漆,箱巢必须要有排水孔。

以下是同学们搭建鸟巢的活动照片。

4.请鸟儿到家做客:

学生会活动部号召全体学生进行爱鸟、喂养鸟活动,并总结出了喂养器制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食槽制作最简单的就是用一盘子把食物盛好,放在家附近鸟儿活动较多的地方,或在树枝上吊置一块带围边的木板,饲料放在木板上;瓶子饲喂器也是一种方法,它是利用重力的作用,让瓶子里的饲料渐渐自动掉落出来;斗型喂食器的设计,可以招引各种各样的野鸟,斗型喂食器在一个侧面上装有合页,可以很方便地添加饲料;水槽制作尤其对野鸟是不能缺少的,在少雨缺水地区,还应安置些人工水源,人工水源常利用一些废旧盆、盘、罐加些清水即可,也可用瓶和盘制成自动供水器;斜底水源最受野鸟欢迎,可供鸟类沐浴。

5.为鸟儿戴“戒指”:

研究鸟类迁徙最基本的方法是环志。

学生在候鸟集中的繁殖地、越冬地、迁徙途中的停息地捕捉活鸟,将带有环志者通讯地址和唯一编号的特殊金属环或腿旗固定在鸟的跗跖(付直)部,然后原地放飞。

当在其它地方观察到或捕捉到时,便可获得相关信息,这种研究鸟类方法叫鸟类环志。

学生把环志看作为鸟儿戴“戒指”。

6.争做爱鸟卫士:

以湿地保护为主题,通过开展电脑制作、板报设计、保护语、保护画(漫画)的创作、“我为北京湿地畅想未来”等活动,使湿地保护、鸟类保护深入到全校、整个社区,营造了一个良好爱鸟的社会氛围。

7.校园内鸟类研究

学生利用校园鸟类资源,研究校园内鸟的生长、繁殖、迁移等,下面是学生做的一个鸟类研究日志:

8.相关项目研究及成果

(下表已在ppt上展示)

序号

活动

内容

具体

成果

获奖

情况

宣传范围

1

保护湿地、爱护鸟类

每年的爱鸟周宣传活动及湿地考察活动

获北京市优秀科技实践活动

学校累计有6500名学生接受教育,顺义周围七所学校参与,共有4000多人次的社会人员不同参与爱鸟活动

2

保护湿地、爱护鸟类

《飞翔的鸟》教材

入选北京市首批中小学科技活动教材

2007年9月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

保护湿地、爱护鸟类

中央电视台《神奇之窗》、北京电视台特别关注、中学生科技等多家报刊杂志对我校的活动进行了报道。

4

鸟类研究

北京城镇地区灰喜鹊繁殖习性研究

27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及北京市第七届金鹏科技论坛一等奖

全北京市宣传与交流

5

湿地与鸟类研究

顺义杨镇汉石桥湿地鸟类调查

北京市第七届金鹏科技论坛一等奖。

全北京市宣传与交流

6

湿地与鸟类研究

顺义杨镇汉石桥夏季繁殖鸟类研究

北京市第七届金鹏科技论坛二等奖。

全北京市宣传与交流

7

鸟类研究

北京白头鹎繁殖习性研究

28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及北京市第八届金鹏科技论坛一等奖

全北京市宣传与交流

8

鸟类研究

北京金翅雀繁殖生态学研究

北京市第九届金鹏科技论坛一等奖同时获29届北京市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和自然与探索一等奖

全北京市宣传,并在金鹏总论坛活动中交流

9

鸟类活动方案

鸟类科技实践活动

全国第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辅导员科教方案一等奖

全国创新大赛交流

10

湿地与鸟类研究

顺义汉石桥湿地鸟类生态群落的研究

北京市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全国创新大赛交流

“保护湿地、爱护鸟类”活动连续八年,已经辐射至周围七所学校,形成了一个研究、活动的共同体,并将继续吸收更多学校参与。

累计共有6500名学生接受教育,90%以上学生认识到了“保护湿地、爱护鸟类”的重要性,并撰写了活动感想和心得体会。

编写了校本教材,制作了教学软件。

《飞翔的鸟》入选北京市首批中小学科技活动教材。

通过学校几年的对外宣传,每年有4000多人次的社会人员不同程度地接受到“保护湿地、爱护鸟类”的教育。

中央电视台《神奇之窗》、中学生科技等多家报刊杂志对我校的活动进行了报道。

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每年有30项左右开展对湿地及鸟类相关内容的研究。

学生在鸟类研究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发展思维、开拓创新,培养了交往、表达、操作能力。

学生到野外欣赏大自然的“精灵”,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激励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树立了现代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节水、爱水、护水”的科技实践活动

潮白河是北京市第二大河,也是顺义的“母亲河”,其水质好坏直接影响了顺义地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

我们以潮白河水质调查为切入点,广泛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科学性和实效性强的“节水、爱水、护水”科技实践活动。

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序号

科技活动内容

日期

1

实地考察潮白河周边地区环境,并选取采水点

2008年2月-8月

2

参观顺义区环保局、水务局和潮白河管理处,了解引温入潮工程基本情况

2008年9月-12月

3

在寒假期间进行潮白河沿岸居民的问卷调查活动

2009年1月-2月

4

确定6个采水点,每月固定一次进行潮白河湿地水质调查

2009年5月-12月

5

校内环保知识竞赛(节水、爱水、护水知识占一半)

2008年10月、

2009年10月

6

进行顺义城区居民饮用水质量调查及研究

2007年12月-2008年12月

7

每年固定一次在顺义区光明广场进行“节水、爱水、护水”知识宣传活动

2007年10月-2009年6月

我校2008年9月起建立了以现代化仪器为主体、以环境科学为特色、具有多种教学功能的环境科学实验室,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室内的水质理化检测箱、BOD测定仪和COD测定仪等完成水质检测实验,分析潮白河的水质状况。

表1顺义段潮白河各监测断面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水样

所属区域

所属级别

规划水质

入减河口

0.223

0.284

0.283

0

0

减河与潮白河交汇处

0

0.282

0.282

0

0

东大桥下

0.201

0.201

0.011

0.374

0

彩虹桥下

0.132

0.004

0

0.394

0

裕龙五区东

0.119

0.119

0.002

0

0.257

河南村闸

0.023

0.023

0

0.298

0.422

经过与历史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

顺义段潮白河水质整体状况从上游到下游呈递减趋势,对比历史数据,潮白河近几年来BOD、COD指数不断攀升,可能是由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人口的增长及工业、农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水体质量严重降低。

经过与顺义区环保局交流实验结果,我们认为要进一步加强潮白河周边地区居民的环保意识,以积极的行动保护潮白河。

饮用水水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饮用水的安全卫生问题倍受关注。

在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我校学生对顺义区2008年度生活饮用水中的27项理化指标进行监测分析,以了解其水质状况。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中的方法进行采样、保存并运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采样地点:

①胜利小区高层②双兴小区③裕龙三区④龙庭公寓⑤望泉家园⑥怡馨家园

检测结果:

 

饮用水检测相关项目

检测数据(最高值)

检测数据(最低值)

指标限值

锰(mg/L)

0.05①

0.025③

0.1

氟化物(mg/L)

0.408④

0.092③

1

氯化物(mg/L)

35.7④

1.45②

250

总硬度

316①

59.1②

450

锌(mg/L)

0.71④

0.025②③

1

硝酸盐氮

6.55④

0.614③

10

耗氧量

0.49③

0.3④

3

<0.005

<0.005

≤0.005

0.0003

0.0002③

0.001

截至2008年12月,共检测生活饮用水975份,其中浑浊度的合格率最低,为85.1%,其次依次为:

砷合格率93.5%,色度合格率94.5%,所以仍需加强区内生活饮用水的改进和监督检测工作,师生们和水质监督局反映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在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校学生的课题研究成果参加了美境行动、气候酷派活动、市区级创新大赛和金鹏科技论坛活动,获得了优异成绩。

主要的学生课题获奖情况如下表:

序号

课题名称

学生

获奖级别

1

引温入潮后潮白河水质调查研究

焦阳、张照邻、张丹阳

第十届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高中组三等奖,顺义区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2

顺义城区居民饮用水质量调查及研究

史紫薇、赵梦溪、张小鸼

第十届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高中组三等奖,顺义区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3

牛栏山一中校园雨水收集器模型设计研究

张可、朱小艺、范文轩

第31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第十一届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高中组二等奖

4

新型袋装饮水机

(说明)

绳帆

第31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第十一届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高中组一等奖

5

校园锅炉房节水循环系统的设计

张天皓、李梓嫣

2011年北京美境行动方案设计一等奖,并获得专项研究资金

6

浴室废水循环系统的设计

(录像)

于枫、崔悦、张颖翔、陈谦瑞、王欣欣

2011年北京美境行动方案设计一等奖,并获得专项研究资金

7

植物净水材料的研究

万众、张珊、李鹏颖、杨玥珺

2011年北京美境行动方案设计一等奖,并获得专项研究资金

8

有机污染物的回收和净化

郑金源、黄飞

范仲儒

2011年北京美境行动方案设计一等奖,并获得专项研究资金

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共开展大型宣传活动3次,征集学生科技小论文100余篇,学生的研究体会100多份,高一、高二年级共计2000余人参与了环保知识的学习,7篇研究论文在北京市科技创新大赛和金鹏科技论坛中获奖。

在顺义光明广场上,学生向广大群众发放宣传材料约2000份,参与活动的市民达到3000余人,活动的规模大,受益面广,影响的人数多。

【图】正在采取样本、做实验的学生们

 

通过此项研究活动,学生们深入了解了现代实验研究的手段与方法,亲身体验了科学家的科研环境与研究过程,深深感受现代科学的魅力;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定量研究思想以及信息素养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四)“我的低碳生活”的科技实践活动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高中,90%学生在学校内住宿,经过调查发现学生们浪费水、电、食物的现象比较严重,每个中学生都应该在头脑里经历一场“低碳”风暴,践行低碳环保理念,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校园低碳行动中来,具体的活动内容如下:

序号

科技活动内容

日期

1

“一些有创意的清洁能源新构想”的科技专题报告

2010年4月

2

通过校园广播站,在每天下午放学后循环播放我们撰写的“低碳,让世界不再低叹”科学小论文,并向全校师生发出了低碳倡议。

2010年5月-

3

制作低碳宣传展板,从衣、食、住、行几方面形象具体的说明了低碳理念,在学校宣传栏内进行展示,提高了师生对低碳生活的关注度。

 

2010年6月

4

考察上海世博会

2010年7-8月

5

开办低碳知识大讲堂,王禹为同学向高一年级部分学生进行了2次低碳讲座。

提高了高一年级新同学对低碳校园的认识和理解。

2010年9月

6

开展与“低碳”主题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在高二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征集低碳小课题研究,共获得约100项小课题。

2010年9月-2011年3月

7

“走进低碳生活”科技月

2010年10月

8

校园科技知识竞赛

2010年10月

9

结合我校60年校庆的契机,通过展板等形式向来校的校友们进行了低碳知识的宣传,扩大了活动的影响面。

2010年10月

10

参加北京教学植物园“绿色科技俱乐部”的系列活动

2010年9月-2011年3月

11

“环保我有责”低碳主题班会

2011年3月

12

低碳生活入户调查活动

2011年4月

在开展校园低碳行动过程中,学生制作了精美的低碳宣传展板,通过校报、电子展板、广播站和电视台进行低碳知识宣传,同时举办了低碳知识大讲堂和低碳主题班会,并参加了气候酷派和美境行动等科技竞赛。

同时在高二年级开展了以“低碳”为主题的研学性学习活动,学生们提出了100多项相关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通过相关的课题研究,学生深入到周边社区和村镇,共发放低碳生活倡议500余份,向居民宣传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并促使更多的市民通过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来落实“低碳”理念。

主要的学生课题获奖情况如下表:

序号

课题名称

学生

获奖级别

1

改性活性炭净化家居污染空气实验研究

黄吟卅

第30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第十届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高中组一等奖

2

牛栏山一中周边地区冬季供暖污染的治理建议

(强调)

高博

首届北京市中小学生“优秀科学建议奖”,并获得专项科研基金3万元

3

顺义区崩山对植被、附近居民生活带来的危害及补救措施

杨舟

首届北京市中小学生“优秀科学建议提名奖”,并获得专项科研基金5000元

4

关于顺义区新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建议

(强调)

景香晨

第二届北京市中小学生“优秀科学建议奖”,并获得专项科研基金2万元

5

文明消费,低碳同行

王禹为、陈博远、律磊等

第4届气候酷派优秀方案奖,第11届北京美境行动优秀实施方案奖

6

新型无机绿色阻燃抑烟材料的研制与应用

陈玙

第十一期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优秀项目,并获得4000元专项资金。

7

节能新型植物肥料的研究

王鑫岩、白润豪

2011年北京美境行动方案设计一等奖,并获得专项研究资金

8

我校食堂饮料杯的回收与处理

王一腾、王佳玥

2011年北京美境行动方案设计一等奖,并获得专项研究资金

9

条幅的重复利用

万众、张珊、李鹏颖、杨玥珺

2011年北京美境行动方案设计一等奖,并获得专项研究资金

10

教室空气质量及其对学生身心影响的研究

朱方艳、彭喆

郭洁昕

2011年北京美境行动方案设计一等奖,并获得专项研究资金

11

杨絮的回收处理

黄飞、郑金源

范仲儒

2011年北京美境行动方案设计一等奖,并获得专项研究资金

除此之外,我校其它同学的课题研究成果也获得了市级竞赛的奖项。

三.牛栏山一中利用地区资源开展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特点

我校利用地区资源开展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遵循校内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科技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创新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了实践活动:

1.实践活动制度化:

在实践活动中我校制定了一套管理制度:

《科技教育工作管理办法》,科技工作例会制度,教研活动制度,

资金保障制度,监控和评估制度,科技类课程,管理制度和科技校

本教材使用制度等。

2.实践活动专业化:

在实践活动中,每项活动我们都有相应的校内

专业老师做指导,并聘有专业的校外指导教师和合作单位。

认识湿地中的动植物:

和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北京农科院植物所、汉石桥湿地保护中心.

保护湿地、爱护鸟类:

和中科院动物所、北师大生物系。

节水、爱水、护水:

和北师大化学系、顺义区环保局、潮白河管理处。

我的低碳生活:

和北京教学植物园、中科院植物所、北京市科学促进会。

另外我校和中国科学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科学院为我们提供各研究领域的科学家报告、选修类课程、进科学家实验室做研究等广泛的资源,是我校科技教育工作坚强的后盾。

3.实践活动群体化:

在每项实践活动中都涉及到几千名学生参与。

4.实践活动社会化:

在实践活动中我校较为充分地利用了当地资源,

发挥了很强的辐射作用。

5.实践活动长期化:

在实践活动中有些活动持续了近十年,产生了

深远影响,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6.实践活动系列化:

在实践活动中,每项活动确定不同时期的活动

主题,注重每个环节的检查与落实情况。

7.实践活动研究化:

在实践活动中伴随着各种相关的项目研究,学

生学会了科学研究的研究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8.实践活动课程化:

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我们编写了校本教材和

成果集:

“飞翔的鸟”、“天文观测”、“机器人”、“数学选修”、“化

学选修”等,“鸟类科技实践活动方案”、“科技教育成果集”、“简

易机器人制作”、“研究性学习方法指导与案例汇编”等。

实现了科

技实践活动与课题研究、思想教育、课程实施相结合。

四.今后的工作设想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校的科技实践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还有很多想法,还有很多可利用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如牛栏山一中校内的元圣宫、地道战遗址、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国际鲜花港、首都国际机场等场所,现代汽车城、顺鑫农业、工业开发区等上百家国际化企业,都能为我们提供进行研究活动的机会和场所。

今后我们会进一步充分利用顺义区、北京市的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彩的研究空间。

注重实践活动的多样化是今后我们的努力方向。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敬请各位领导、专家、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