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仿真模拟卷浙江卷三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4017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仿真模拟卷浙江卷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仿真模拟卷浙江卷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仿真模拟卷浙江卷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仿真模拟卷浙江卷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化学仿真模拟卷浙江卷三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仿真模拟卷浙江卷三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化学仿真模拟卷浙江卷三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仿真模拟卷浙江卷三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仿真模拟卷浙江卷三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化学仿真模拟卷浙江卷三Word版含答案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浙江卷)(三)

理科综合(化学)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5·福建福州期末·20)下列根据化学事实进行的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

化学事实

推论

A

将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

SO2具有氧化性

B

铝热反应需要高温引燃

该反应的△H>0

C

聚光束仪照射淀粉溶液,看到一条“光亮通路”

淀粉分子直径>10﹣7m

D

向溶液中滴加KSCN,无明显现象,再加氯水,看

到溶液变为血红色

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A.AB.BC.CD.D

2.(2015·广东深圳一调·10)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CO2:

CaCO3+2H+=CO2↑+Ca2++H2O

B.稀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3Fe2++4H++NO

=3Fe3++NO↑+2H2O

C.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

C1O-+SO2+H2O=HClO+HSO

D.铜溶于FeCl3溶液中:

Cu+2Fe3+=2Fe2++Cu2+

3.(2015·江苏镇江高三期末·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铜溶于稀硝酸:

Cu+2H++NO3-=Cu2++NO2↑+H2O

B.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

5I-+IO3-+3H2O=3I2+6OH-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2AlO2-+CO2+3H2O=2Al(OH)3↓+CO32-

D.向新制Cu(OH)2悬浊液中加入乙醛溶液并加热:

CH3CHO+2Cu(OH)2+OH-

CH3COO-+Cu2O↓+3H2O

4.(2015·重庆市巴蜀中学一模·7)下表中列出了25℃、101kPa时一些物质的燃烧热数据

已知键能:

C—H键:

413.4kJ/mol、H—H键:

436.0kJ/mol。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H2(g)+O2(g)=2H2O(g)△H=﹣571.6kJ/mol

B.C—H键键长小于H—H键

C.C≡C键能为796.0kJ/mol

D.2CH4(g)=C2H2(g)+3H2(g)△H=﹣376.4kJ/mol

5.(2015·南开中学一模·7)

一种碳纳米管(氢气)二次电池原理如右下图。

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mol/LK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储存H2的碳纳米管放电时为负极,充电时为阳极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C.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D.放电时负极反应为H2+2OH--2e-=2H2O

6.(2015·浙江重点中学协作体一模·9)短周期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只有一种金属元素。

其中X与W处于同一主族,Z元素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中最大(稀有气体除外)。

W、Z之间与W、Q之间原子序数之差相等,五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简单离子半径小于Z的简单离子半径

B.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与X、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

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相同

C.Q可分别与X、Y、Z、W形成化学键类型相同的化合物

D.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被Q单质氧化

7.(2015·福建福州期末·23)工业上常利用CO与SO2反应生成固态S单质和CO2,从而消除这两种气体对大气的污染:

2CO(g)+SO2(g)⇌2CO2(g)+S(s)△H=﹣akJ•mol﹣1(a>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B.若反应开始时投入2molCO,则达平衡时,放出热量为akJ

 C.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都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并提高SO2的转化率

 D.若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CO2的同时,消耗1molSO2,则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第II卷非选择题

8.(2015·江苏镇江高三期末·19)(16分)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重要成分。

下面是以市售铁屑(含少量锡、氧化铁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纯净绿矾的一种方法:

已知:

室温下饱和H2S溶液的pH约为3.9,SnS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为1.6;FeS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3.0,沉淀完全时的pH为5.5。

(1)通入硫化氢的作用是:

①除去溶液中的Sn2+离子

②除去溶液中的Fe3+,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操作II,在溶液中用硫酸酸化至pH=2的目的是▲。

(2)操作IV的顺序依次为:

▲、▲、过滤、洗涤、干燥。

(3)操作IV得到的绿矾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其目的是:

①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

②▲。

(4)测定绿矾产品中Fe2+含量的方法是:

a.称取一定质量绿矾产品,配制成250.00mL溶液;

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c.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

积的平均值为20.00mL。

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1KMnO4溶液滴定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②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 。

③若用上述方法测定的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偏低(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其可能原因有▲。

9.(2015·汕头理综测试一·30)(16分)呋喃酚是合成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A物质核磁共振氢谱共有个峰,B→C的反应类型是;

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2)已知x的分子式为C4H7C1,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3)Y是X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无支链且不含甲基,则Y的名称(系统命名)是。

(4)下列有关化合物C、D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可用氯化铁溶液鉴别C和D②C和D含有的官能团完全相同

③C和D互为同分异构体④C和D均能使溴水褪色

(5)E的同分异构体很多,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②含有酯基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10.(2015·河北邯郸市月考·25)(20分)

分子式为C12H14O2的F有机物广泛用于香精的调香剂。

为了合成该物质,某实验室的科技人员设计了下列合成路线: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呈现种峰。

(2)C物质的官能团名称。

(3)上述合成路线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填编号)。

(4)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⑥。

(5)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结构简式: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含有与F相同的官能团;②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③其中一个取代基为—CH2COOCH3;。

11.(2015·河北衡水一模·26)(14分)工业上为了测定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中Cu2S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装置。

实验时按如下步骤操作:

实验原理是

A.连接全部仪器,使其成为如图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称取研细的辉铜矿样品1.000g。

C.将称量好的样品小心地放入硬质玻璃管中。

D.以每分钟1L的速率鼓入空气。

E.将硬质玻璃管中的辉铜矿样品加热到一定温度,发生反应为:

Cu2S+O2=SO2+2Cu。

F.移取25.00ml含SO2的水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用0.0100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按上述操作方法重复滴定2—3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定辉铜矿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并且全部被水吸收,则操作F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操作F的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则辉铜矿样品中Cu2S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滴定

次数

待测溶液的

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刻度/mL

滴定后刻度/mL

1

25.00

1.04

21.03

2

25.00

1.98

21.99

3

25.00

3.20

21.24

(4)本方案设计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影响了测定结果(不属于操作失误),你认为是

(写一种即可)。

(5)已知在常温下FeS的Ksp=6.25×10-18,H2S饱和溶液中c(H+)与c(S2-)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c2(H+)·c(S2-)=1.0×10-22。

在该温度下,将适量FeS投入硫化氢饱和溶液中,欲使溶液中(Fe2+)为lmol/L,应调节溶液的c(H十)为__________________。

 

(6)某人设想以右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写出通入SO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1.【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化学实验

【解析】SO2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与二氧化硫漂白性有关,不是氧化性,故A错误;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H<0,而反应时高温是引发反应,故B错误;淀粉溶液为胶体,则淀粉分子直径<10﹣7m,故C错误;滴加KSCN,无明显现象,再加氯水,看到溶液变为血红色,则亚铁离子被氧化生成铁离子,则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故D正确。

2.【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

【解析】HClO可氧化HSO

,正确的反应是C1O-+SO2+H2O=2H++Cl-+SO42-,C错误。

3.【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解析】A项,稀HNO3产生NO,错误;B项,酸性条件下,不可能生成OH-,错误;C项,过量的CO2,应生成HCO3-,错误;D项,醛基与Cu(OH)2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正确。

4.【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热量及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侧重于C原子杂化方式与空间构型,键长大小比较,热化学方程式与盖斯定律知识的考查;

【解析】:

A、H2燃烧热285.8kJ/mol是指1molH2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

H2O的稳定状态为液态。

正确的应为2H2(g)+O2(g)=2H2O(l)△H=﹣571.6kJ/mol.故A错误。

B、由于C原子半径比H大,所以C—H键键长大于H—H键。

故B错误;

C、根据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结合热化学方程式2CH4(g)=C2H2(g)+3H2(g)△H="+376.4"kJ/mol可得8×413.4-2×413.4-C≡C-3×436.0=376.4。

解得C≡C的键能为796.0kJ/mol。

因此选项C正确;

D、假设反应2CH4(g)=C2H2(g)+3H2(g)的反应热为△H,则根据盖斯定律可得-2×890.3=△H-1299.6-3×285.8。

解得△H=+376.4kJ/mol。

所以2CH4(g)=C2H2(g)+3H2(g)△H="+376.4"kJ/mol。

故D错误;

5.【答案】: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原电池,电解池的原理,侧重于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确各电极得失电子及反应类型的考查,及对于二次电池,放电时,负氧正还,充电时阳氧阴还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

A、储存H2的碳纳米管放电时为负极,充电时作为阴极,故A错误。

B、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其电极反应为Ni(OH)2-e﹣+OH﹣=NiO(OH)+H2O。

,故B错误。

C、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

NiO(OH)+H2O+e﹣=Ni(OH)2+OH﹣,c(OH﹣)增大,所以溶液的pH增大,故C错误。

D.放电时负极反应为H2+2OH﹣﹣2e﹣=2H2O,故D正确。

6.【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解析】短周期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元素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中最大(稀有气体除外),则Z为Na;Z、W、Q同周期,只有一种金属元素,故W、Q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3,W、Z之间与W、Q之间原子序数之差相等,则W最外层电子数为4,Q最外层电子数为7,可推知W为Si、Q为Cl;X与W处于同一主族,则X为C元素;五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21-4-4-1-7=5,原子序数小于Na,故Y为N元素。

A.N3-、Na+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N3->Na+,故A错误;B.碳酸是弱酸,硝酸是强酸,二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不相等,故B错误;C.Cl分别与C、N、Si形成的化合物含有共价键,与Na形成的NaCl含有离子键,故C错误;D.氨气能被氯气氧化生成氮气,故D正确,故选D.

【举一反三】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同主族,B、C、D同周期,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元素符号______.

(2)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解析】

(1)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A为O元素,B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则B为Na元素.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同主族,则C为S元素;B、C、D同周期,则D为Cl元素.

(2)A、B、C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是O2-、Na+、S2-,Na+、O2-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O2->Na+,S2->O2-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所以离子半径S2->O2-,所以离子半径S2->O2->Na+.

故答案为:

S2->O2->Na+.

7.【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解析】平衡常数K=

,故A正确;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2molCO不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aKJ,故B错误;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升温,平衡左移,SO2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任何状态,生成2molCO2的同时,消耗1molSO2,都是正反应,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8.【答案】

(1)2Fe3++H2S=Fe2++S↓+2H+(2分)

使Sn2+沉淀完全,防止Fe2+生成沉淀(2分)

(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共4分,各2分)

(3)降低洗涤过程中FeSO4·7H2O的损耗(2分)

(4)①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2分)

②滴加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2分)

③样品中存在少量的杂质或样品部分被氧化(2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绿矾的制备以及利用滴定法测定Fe2+的含量实验。

难度中等。

【解析】

(1)铁屑(含Fe、Sn和Fe2O3)溶于稀H2SO4,滤液中含有Fe2+、Fe3+和Sn2+,通入H2S后,使溶液的pH=2,而SnS完全沉淀的pH=1.6,说明此时SnS已完全沉淀。

Fe3+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S2-生成S,还原产物为Fe2+,与S2-生成FeS的沉淀的pH=3,所以此时Fe2+没有沉淀。

(2)操作IV处,溶液中只有FeSO4溶液,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析出FeSO4·7H2O。

(3)用冰水洗涤晶体,可减少FeSO4·7H2O在水中的溶解量。

(4)

滴定实验中,当观察到锥形瓶中颜色发生变化时,就要注意随时停止滴定;

KMnO4滴入Fe2+中,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Fe2+刚被消耗,KMnO4过量一滴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成浅红色,如果半分钟不褪色,则表明反应已完全。

样品中有杂质时,FeSO4·7H2O的含量偏低,若Fe2+被氧化,也会导致其质量分数偏低。

9.【答案】(16分)

(1)3(1分)取代反应(1分)、羟基醚键(2分)

(2)

(3分)

(3)4-氯-1-丁烯(2分)

(4)①③④(3分,每个1分)

(5)

£¨Ã¿¸ö2·Ö£¬¹²4·Ö£©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有机合成与推断

【解析】

(1)A中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根据B、C结构知B→C的反应中B分子中酚羟基上的氢原子被—COCH3原子团取代;E含羟基醚键。

(2)由B反推得X为CH2=C(CH3)CH2Cl,反应是

(3)Y无支链且不含甲基则碳碳双键和氯原子分别位于碳链的两端,是4-氯-1-丁烯。

(4)D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而C分子中没有,故D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而C不可以,

①正确,②错误;C和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③正确;C和D分子中

均含碳碳双键,故均能使溴水褪色,④正确。

(5)由题意可知,分子中含有酯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则含甲酸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有对称结构,它们是

【技巧点拔】有机物有着什么结构则该物质就具备该结构所显示的性质;书写限制条件的同

分异构体,需认真审题,确定结构,如E含2个O,其同分异构体含有酯基、能发生银镜反

应,则只能是甲酸酯。

10.【答案】

(1)4(2分)

(2)羟基、羧基(4分,答对1个得2分)

(3)②⑤⑥(4分,答对2个得2分,全对得4分,有错误就不得分)

(4)(4分,无条件扣2分)

(5)(6分,答对1个2分)

【命题立意】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相关知识。

【解析】A和溴水发生的是加成反应,根据加成产物可判断A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H2CH3,反应②是水解反应,生成物B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CH3)OHCH2OH.B氧化得到C,则C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CH3)OHCOOH.根据C和D的分子式的可判断,反应④是消去反应,即D的结构简式为CH3CH=C(CH3)COOH,反应⑤属于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则E的结构简式为

,E和D通过酯化反应生成F,则F的结构简式为

(1)A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H2CH3,所以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呈现4组峰,其峰面积比为3:

2:

3:

2;

(2)C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CH3)OHCOOH,含有羟基、羧基等官能团;

(3)根据官能团的变化可知①为加成反应,②为取代反应,③为氧化反应,④为消去反应,⑤为取代反应,⑥为取代反应,故属于取代反应的为②⑤⑥;

(4)反应⑥为酯化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5)在F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说明这2个取代基一定是对位的.其中一个取代基为-CH2COOCH3,则另一个取代基含有碳碳双键,因此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11.【答案】每空2分,共14分

(1)除去空气中的还原性气体与酸性气体;(2分)干燥空气(2分)

(2)2KMnO4+5H2SO3=2MnSO4+K2SO4+2H2SO4+3H2O(2分)(3)80%(2分)

(4)在KMnO4滴定前,未反应完的O2与空气中的O2也可将H2SO3氧化,造成测定结果偏低(2分)

(5)4×10-3mol/L(2分)

(6)SO2+2H2O-2e-=SO42-+4H+(2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通过实验进行定量测定辉铜矿中Cu2S的质量分数,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根据溶度积进行相关计算。

【解析】实验的原理是将辉铜矿Cu2S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经氧化还原滴定确定SO2的量,进而确定辉铜矿中Cu2S的质量分数。

(1)装置①中盛有碱和氧化剂,可分别用来除空气中含有的酸性气体和还原性气体;装置②中有干燥剂碱石灰,用来干燥空气,防止加热时硬质试管炸裂;

(2)KMnO4具有氧化性,含SO2的水溶液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化合价升降配平方程式;(3)三次滴定使用标准液的体积分别是19.99mL、20.01mL、18.04mL,第三次数据明显偏小,应舍去,取前两次的平均值可得使用标准液体积为20.00mL,根据5Cu2S~5H2SO3~2KMnO4计算出样品中Cu2S的质量5×160×0.02×0.01/(2×25/250)=0.8g,进而计算出Cu2S的质量分数为80%;(4)装置①可除去空气中的还原性气体,但吸收SO2的烧杯开口,与氧气接触,还有部分未反应完的O2均能使SO2在吸收过程中被氧化,使测量结果偏低;(5)溶液中c(S2-)=

mol/L=6.25×10-18mol/L,c2(H+)•c(S2-)=1.0×10-22,则c(H+)=

=4×10-3mol/L;(6)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SO2被氧化生成SO42-,负极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