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35606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6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楚雄州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楚雄州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楚雄州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楚雄州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楚雄州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楚雄州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docx

《楚雄州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楚雄州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楚雄州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docx

楚雄州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

楚雄彝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

一、总论

(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滇中高原中北部,东邻省会昆明市,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南连玉溪及思茅地区,北靠丽江和四川省攀枝花市。

全州国土面积为29258平方公里,东西长175公里,南北宽247.5公里。

州境位于东经100。

43’~102。

30’,北纬24。

13’~30。

30’,处于长江水系与元江水系的分水岭上。

楚雄州属内陆低纬度高原,以山区、半山区为主,约占总面积的95%。

主要山脉有哀牢山、百草岭及乌蒙山余脉。

哀牢山穿过州境的楚雄市及南华、双柏县,山体险峻;百草岭横贯大姚、姚安、永仁三县;乌蒙山余脉穿过武定、禄丰、元谋。

形成“三山鼎立”之势。

最高点为大姚县境内的百草岭主峰帽台山,海拔3657米,最低点在双柏县三江口,海拔556米,相对高差3101米。

楚雄州地处长江、元江两大水系。

北部为长江水系,流域涉及9个县(市),面积为1704350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的60.1%。

主要河流有一泡江、万马河、蜻蛉河、龙川江、勐果河。

南部为元江水系,流域涉及6个县(市),面积为1132250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的39.9%,主要河流有绿汁江、马龙河、礼社江。

境内无天然湖泊。

楚雄州的气候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全州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夏季短、春秋季长;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霜期较短;降水偏少、春夏旱重。

由于各地地形、海拔的差异,形成气象要素时空分布复杂,小气候特征明显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15~16C。

,年均降水量800多毫米,年平均风速1.7~2.9米/秒,常年主导风向西南风。

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全州矿产资源有11大类73种,主要矿产有铜、煤、铁、盐、铁、稀土、石棉、芒硝、砷、黄金、石膏等。

水资源总量68.67亿立方米,其中全州地下水量年平均15.9亿立方米。

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40万千瓦,已开发建成水电装机容量36178千瓦,发电量达7783.6万千瓦时。

动、植物资源丰富。

有植物243科1343属46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546种,分布有珍稀野生动物5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0种;云南省重点保护动物5种。

珍稀植物27种。

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全国三十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

全州辖楚雄、双柏、牟定、南华、姚安、大姚、永仁、元谋、武定、禄丰10县(市),2005年全州总人口256.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0.58万人,占总人口的85.94%,非农业人口36.09万人,占总人口的14.06%。

全州有26个少数民族,主要有彝族、傈僳族、苗族、傣族、回族和白族。

共有少数民族人口83.76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32.63%,其中彝族67.99万人,占少数民族的81.17%。

“十五”期间,楚雄州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州生产总值由105.5亿元增长至193.3亿元,年均递增10.5%,人均GDP由4223元增长至7538元;第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26:

41:

33,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195元和2223元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二)规划编制的背景

1.“十一五”是楚雄州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

“十一五”期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同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按州人民政府的部署,由州环境保护局牵头,会同州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编制《楚雄州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作为《楚雄彝族自治州经济和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全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行动指南。

2.“十一五”楚雄州发展任务十分繁重。

发展不快、发展不够、

发展不充分、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实力不强等仍是我州加快发展的最大问题,2005年,全州GDP193.3亿元,人均GDP仅为7538元(折合920美元),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到2010年,实现省定的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以及到2020年,实现州委、州政府制定的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尽快缩小差距,实现发展目标。

3.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加大。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以资源开发和加工为优势的产业将被进一步强化,结构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将对未来我州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4.环境保护面临难得的机遇。

国家和社会各界已认识到我国已进入资源短缺和环境约束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统筹”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以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主线,以强化执法监督、提高环境管理能力为保障,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的方针,使我州城乡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重点区域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相适应的环境条件。

2.基本原则

——协调发展,互惠共赢。

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坚持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制度,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继续推进老污染源的稳定达标排放,强化源头治理、全过程监控和污染物达标排放。

——强化法制,综合治理。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环境执法;坚持环境保护与发展综合决策,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依靠科技,创新机制。

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重视用经济手段引导绿色消费,用环保设施市场化手段促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环保制度,健全统一、协调和高效的环境监管机制。

——少欠“新帐”,多还“旧帐”。

以环境承载力为依据,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积极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

——分类指导,突出重点。

因地制宜,分阶段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改善重点流域、城市的环境质量。

——注重衔接,统一协调。

“十一五”环保规划要与“十一五”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以及流域发展规划等相衔接。

要协调各方行动,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任务,州县(市)协力,集中力量,争取在特定领域取得显著效果。

——突出政府职能。

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应紧紧围绕政府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通过目标任务明确政府的环境事权,对企业、市场、社会只提指导性要求。

——科学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既要立足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超前性。

(三)规划编制依据

1、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我州“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楚政发[2005]17号;

2、楚雄州“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楚雄州“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楚规划通[2005]1号;

3、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4、云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基本思路;

5、《云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修改稿);

6、上报《环保“十一五”规划指标测算表》;

7、《楚雄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8、《楚雄州(2001-2005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

(四)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二、“十五”环保回顾和当前环境状况

“十五”期间,我州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全州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省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初步控制,局部地区水污染问题有所缓解,地表主要河流水质基本满足水功能区划要求,城镇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在二级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良好水平,环境管理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州经济、社会与环境处于协调发展态势。

(一)环境污染防治

“十五”环境污染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局部环境质量初步改善。

1.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根据历年监测,十五期间,除禄丰县为三级外,全州各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均保持在二级以上。

见表2-1。

表2-1各县(市)城区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县(市)

监测

年份

监测统计结果(mg/m³)

空气质量级别

取值时间

S

N

TSP

楚雄

2001-2005

2005年日均值范围

0.002-0.148

0.004-0.048

PM10

0.000-0.114

二级

年平均值

0.055

0.017

0.041

禄丰

2001-2005

2005年日均值范围

0.010-0.052

0.001-0.045

0.049-0.245

三级

年平均值

0.026

0.035

0.120

大姚

2002-2005

2005年日均值范围

0.008-0.024

0.006-0.014

0.017-0.105

二级

年平均值

0.015

0.009

0.049

牟定

2001

五日均值

0.019

0.035

0.140

一级

武定

2002

五日均值

0.004

0.018

0.140

二级

元谋

2002

五日均值

0.005

0.012

0.118

一级

双柏

2002

五日均值

0.006

0.011

0.043

一级

姚安

2002

五日均值

0.009

0.015

0.109

一级

永仁

2002

五日均值

0.010

0.011

0.087

一级

南华

2005

五日均值

0.026

0.021

0.056

一级

2.全州水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部分水域水环境质量改善。

见表2-2。

表2-2主要河流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河流

名称

断面名称

断面

类型

水功能

类别

水质类别

目前主要影响指标

2000年

2005年

龙川江

毛板桥

IV

IV

油类为IV类

三家塘

IV

IV

溶解氧、油类为IV类

小河口

IV

>V

>V

氨氮超V类

江边

IV

氨氮为Ⅲ类

金沙江

大湾子

IV

油类由2004年的IV类转为Ⅰ类

星宿江

螺丝河大桥

IV

IV

氨氮为Ⅲ类

水文站

IV

V

>V

氨氮>V类

腾龙桥

IV

IV

IV

硝酸盐氮、镉、油类为IV类

星宿江大桥

IV

IV

IV

氨氮、油类为IV类

小江口

IV

IV

氨氮为Ⅲ类

绿汁江

绿汁江口

氨氮为Ⅲ类

礼社江

礼社江口

氨氮为Ⅲ类

元江

元江口

铅由2004年的Ⅲ类转为Ⅰ类

2005年,我州境内主要河流龙川江、星宿江的13个监测断面中,水质良好达到Ⅲ类以上标准的断面占53.8%;水质受轻度污染达到Ⅳ类标准的断面占30.8%;水质重度污染劣于Ⅴ类标准的断面占15.4%。

龙川江、星宿江优于Ⅲ类水质断面占53.8%,比2000年提高了30.2%;水功能达标断面比2000年提高了15%。

但楚雄市下游的小河口断面、禄丰县城区下游的水文站断面仍为超V类水质。

经环境监测的楚雄市西静河水库、团山水库、尹家嘴水库,禄丰县中村大滴水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质标准。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州、县(市)环境监测站2001~2005期间对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统计结果,有3个县(市)昼间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未超过55dB(A),7个县昼间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超过55dB(A),受轻度污染。

8个县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超过70dB(A),受轻度污染。

(二)工业污染防治成效明显

1.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得到加强。

通过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促使建设项目做到选址合理,有效地控制新增工业污染源,避免了建设项目产生大的环境污染。

2.全面加强污染源监管。

严格贯彻落实环保法律法规,强化污染源日常监管,工业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效果,加强对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检查和管理,对污染物排放超标的企业限期整改,并征收超标排污费,实现达标排放;启动并稳步推进排污许可证制度;对重点污染源安装自动监控装置,实施在线监控;组织打击不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推动污染源的全面监督管理。

3.有效防止污染返弹。

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政策法规和产业政策,禁止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能耗、重污染项目建设,巩固了取缔关停“十五小”的成果,防止了污染返弹现象。

4.污染治理设施能力增强。

“十五”期间新增污染治理设施19套(2004年新增污染治理设施5套)。

新增5套废水处理设施,新增废水处理能力17.19万吨/日。

新增14套废气处理设施,新增废气处理能力31.99万立方米/小时,新增的废气处理能力占总废气处理能力的59.8%。

(三)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初步控制

“十五”期间,全州城镇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全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煤炭消耗量年均增长21.27%,而全州污染物排放总量初步得到控制,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6项外排污染物中,除二氧化硫排放量超过省下达的2005年污染物控制目标外,其它的污染物排放量均控制在省下达的2005年的目标范围内。

见表2-3。

表2-3200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表

名称

单位

2005年

省下达

实际排放

完成情况

废水量

总量

万吨

-

3712.8

-

工业

万吨

-

1105.8

-

城镇生活

万吨

-

2384

-

化学耗氧量

排放总量

万吨

15400

12154.33

完成

工业

-

1446.13

-

城镇生活

-

10708.2

-

氨氮

排放总量

万吨

1400

887.05

完成

工业

-

0.850

-

城镇生活

-

886.2

-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

万标立方米

-

2197217

-

二氧化硫

排放总量

11000

16388

未完成

工业

-

9641

-

生活

-

6747

-

烟尘

排放总量

16000

6552

完成

工业

-

3984

-

生活

-

2568

-

工业粉尘排放量

6800

4737

完成

产生量

万吨

-

300.1

-

危险废物产生量

万吨

9.00

0.507

完成

排放量

万吨

-

0.104

-

贮存量

万吨

-

99.79

-

处置量

万吨

-

1.23

-

综合利用量

万吨

-

199.97

-

(四)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初步进展

“十五”期间建成楚雄市污水处理厂一座,形成城市污水处理能力4万吨/日;建成楚雄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座,形成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250吨/日;楚雄州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和其它县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五)生态保护稳步开展

1.开展了“三区”保护规划及建设前期工作

——编制完成了《龙川江源头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

——《武定省级矿产资源开发区生态保护规划》;

——《楚雄州武定矿山生态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认真开展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完成了《楚雄州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

——《楚雄州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报告书》。

3.生态示范进展顺利。

生态县、生态乡镇、环保模范城市、环境优美乡镇、生态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

——楚雄市、武定县被批准列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目前正在进行规划编制工作;

——楚雄市制定了《楚雄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实施方案》和《楚雄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计划》。

并认真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

——楚雄市鹿城镇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树苴乡、东瓜镇被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生态乡镇;

——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逐步推进。

元谋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

4.编制了《楚雄青山嘴水库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

围绕楚雄州重点水利工程楚雄青山嘴水库建设,编制了《楚雄青山嘴水库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并以楚政办通[2004]29号《关于实施<楚雄青山嘴水库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的通知》印发相关县市政府和部门组织实施。

5.加大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

全州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数由2000年的14个增加到17个。

其中:

国家级1个、省级2个、州级13个、县级1个。

保护区面积由2000年的5.79万公顷增加到19.18万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比由1.98%上升到6.56%。

(六)辐射环境安全列入工作议程

开展危险化学品清查和放射源清查专项行动,通过清查,掌握了放射源、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在我州的分布情况,并对闲置的17枚反射源进行了移交处理,在清查过程中发现的放射源在存储、使用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将为今后切实加强放射源监督管理提供了切入点。

此次专项清查活动的开展,对加强放射源监督管理,控制危险、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公共安全与环境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加大环保能力建设力度

1.州县两级环境保护机构逐步建立健全。

“十五”期间,州环境保护局被列为政府组成部门,有7个县(市)设立了独立建制的环保局,州设立了环境监察支队,10个县(市)设立了环境监察大队,监督执法装备有所改善,环境监测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全州环保机构现有人员148人,比2000年增加了38%。

环保队伍不断充实,环境监察机构逐步完善。

加强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重视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环保队伍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树立了环保新形象。

2.逐步实施了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能力的规范化建设。

“十五”期间,国家、省、州共投入576.9万元(其中:

2005年国家财政下达300万元作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专项奖金,省投入216.9万元,州财政投入60万元,配置大气自动监测系统、按规范要求配备监测和现场监理设备、开展空气环境质量周报,为公众了解和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及时可靠的信息渠道。

3.认真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状制度。

环保工作列入各级党委和政府一把手的政绩考核内容,逐步形成“政府领导、环保监督、公众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

(八)环境宣教和环保科研

“十五”期间,认真落实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有87所学校被评为绿色学校,其中1所学校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学校,20所学校评为省级绿色学校。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通过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开办环保专栏,在环保局网站上公开环保法律法规、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公示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等重大事项,利用“6·5世界环境日”等重大节日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宣传活动,决策者、经营者和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

环保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水环境容量研究,为解决重要环境问题提供技术保障。

三、“十一五”环境保护形势

(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0年达到31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47∶32;城镇化率达到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以上。

(二)“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矛盾

1.重点地区加快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

“十一五”时期,是我州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到2010年全州工业总产值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是烟草工业、冶金工业、制药业、绿色食品加工业、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六大工业产业;工业经济增长以50多个重点建设项目为支撑;发展的重点地区集中昆楚经济带,位于楚雄市中心城市和禄丰次中心城市,处在金沙江和元江水系一级支流的流域内。

无论空气环境还是水环境都处于环境敏感区。

重点地区加快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见《楚雄州重点工业污染源分布及监测控制断面图》。

2.粗放型增长方式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当前,我州经济增长方式仍属粗放型增长。

主要表现为:

经济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性较大,资源消耗高、污染重的行业比重较大;除烟草制品外,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行业发展较为缓慢;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引进资金、技术和科技人才困难,工艺技术装备落后、生产经营粗放、资源利用率和深加工程度低,矿产资源深度开发不足,生物资源开发在相当程度上还是低档次的原料生产。

“十一五”时期,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同时,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将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压力。

3.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敏感性与资源开发的矛盾。

我州是以山区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5%;大部为少水带,境内无天然湖泊,大部分河流属季节性河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全省一半;土地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耕地少,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且耕地呈“坡地多、平田少、旱地多、水田和水浇地少”的特点;农村面源污染加剧,耕地质量和农村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呈边治理边流失状况,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严重。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污染物和生活污染物将不断增加。

十县(市)中有九县(市)处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生态环境既敏感又脆弱。

我州又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基础薄弱,加快发展势在必行,自然资源开发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内重要的经济增长方式。

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将导致以水土流失、河流断流和生物多样性下降为代表的生态环境恶化进一步加剧。

(三)“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1.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更加艰巨。

“十一五”期间,全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化率将达到32%以上,工业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我州将以发展烟草及配套、制药、化工、机械、有色冶金、绿色食品加工、能源等产业,辐射带动牟定、双柏、南华等县经济发展,逐步形成环楚工业聚集区。

建设钢铁、钛、化工、建材生产加工基地,逐步形成禄武工业聚集区,建设绿色食品、纺织、有色金属加工基地,逐步形成元永工业聚集区。

《楚雄州“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州将实施扩建形成60万箱卷烟及配套企业整合项目、德钢完善配套、填平补齐年产150万吨钢及新建年产200万吨钢等9个冶金矿产项目、禄丰勤攀磷化工公司年产重钙25万吨、磷氨10万吨、氧化球团30万吨磷肥技改等4个化工项目、大姚核桃精深加工改扩建等14个绿色食品加工项目、云南盘龙云海药业公司灵丹草系列产品等4个天然药业项目、云南开关厂126KV、252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开关毓产品开发等6候机机械制造项目、云南滇能集团控股公司30~40万千瓦水电开发等9个能源开发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