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docx
《同课异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课异构.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课异构
上午一口气听了三节语文课,有“三同”:
同年级,八年级;同样的课,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同样的课堂设计:
自由读——讲解“南方的雪”——“北方的雪”——作者更喜欢哪个地方的雪——对比与“借景抒情”——练笔2008年那场雪。
想起去年下半年我校的一次教研活动,叫“一课三上”,有“两不同”:
教师身份不同,一位是科学老师(从前教过语文)、一位是初中语文老师、一位是小学语文老师;背靠背备课,课堂设计各不相同。
前者叫“同课同构”,后者叫“同课异构”。
“同构”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利于好的课堂设计的推广,或者叫“资源共享”,尤其适合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异构”展现不同教学个性,诠释不同教学理念,便于互相学习。
从教研的角度,“异构”具有“同构”无法取代的研究宽度和深度。
教学本来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长期“同构”,会泯灭个性,况且,从学生的角度,学情有别,也无法“同构”。
从课堂生成的角度,本来就有无限的“不确定性”,何来“同构”?
如果“同构”,就钻进了别人的套子。
我们语文老师最容易进两个套子,一个是“教师教学用书”,一个是名家“教案”。
“异构”需要教者独立思考,独立钻研文本、设计教案,这是一个成熟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当然,在“独立”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包括“用书”、“教案”在内的资料。
现在的教学有着太多的“同”,有着太多的“我”在复制。
我们高唱“集体备课”,我们欢呼“资源共享”,但请牢记:
我们一不留意,就会在这歌声中,在这欢呼里,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真我”。
好在今天的三位老师在保持“同”的同时独守着自己的个性。
比如,第一位老师多了些对词语的推敲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第二位老师有很多令人佩服的精彩讲析;第三位老师则对文本有令人欣慰的深度解读。
摘要:
“同课异构”致力于目标设置、切入角度、教学流程、教学策略的多样化,通过比较研究探求教育教学的规律;而“异课同构”则有利于教学思路的明晰、教学策略的验证、教学模式的建构和教学风格的形成。
在语文教学研究中,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关键词:
同课异构异课同构
“同课异构”是时下比较流行的教研方式,让不同的教师对同一篇课文进行个性化解析,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学生不同,课的目标、结构、策略、风格自然也就形态各异、多姿多彩。
在语文教学中,“异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教学目标求异。
对语文课来说,课文文本本身蕴含的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给教师提供了见仁见智的广阔空间。
特别是在重难点的确定上,不同的教师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见解。
例如《天上的街市》,有的教师侧重于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有的教师侧重于想象的生发,引导学生产生各种奇思妙想;有的教师侧重于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光明的追求。
在不背离文本的基础上,应该允许教师进行多元的解读。
2.切入话题求异。
语文课的切入话题是同课异构的重点之一,可以说没有话题的选择就没有同课异构。
例如《孔乙己》的教学,可以从孔乙己的语言入手分析人物,可以从众人的“笑”入手深入剖析,也可以从旁观者“我”的角度入手来解读课文。
有一位教师甚至别出心裁地从对孔乙己“手”的几次描写切入,引导学生去把握人物命运。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在切入话题的选择上体现最为突出。
3.教学流程求异。
教学流程的求异是最为外显的,有的人喜欢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有的人喜欢设置悬念问题引路,有的人喜欢直入中心深入探讨,有的人喜欢逆流而上追根溯源。
教学中,只要教学流程的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就是值得提倡的。
4.活动方式求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活动方式也是“求异”的重要层面。
有的教师喜欢精辟的讲解,有的教师善于抽丝剥茧的追问,有的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的教师重视小组学习、伙伴学习。
不同的活动方式,课堂的气氛也不一样。
有的课堂热闹非凡,争先恐后;有的课堂严肃沉静,学生深入思考;有的课堂活动丰富,唇枪舌剑。
凡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思维能力的活动方式,就是有益的。
求异的角度和方式当然不止上述四种。
让不同的人展示不同的教学风格,从不同角度去挖掘文本的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流程和活动方式,给教学研究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样本,这是“同课异构”的追求。
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同课异构”的本质是比较研究,也就是通过对“异构”现象的深入研究发现教育教学的规律。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异构”所展现的多样性,其实质是对“同”——教学规律的一种追求。
我们之所以开展“同课异构”是因为我们不断地追求语文教学之“大同境界”:
充满“语文味”的文本学习,生动高效的教学模型,师生互动的多边对话,沉静深入的思维活动,精彩纷呈的交流辩论……
既然如此,出于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风格的探讨,我们又何妨开展一些“异课同构”活动呢?
所谓“异课同构”,就是在不同课文的教学中采取相同的教学思路、教学策略、教学模式,营造类似的课堂情境,追求一致的教学风格。
如果说“同课异构”有利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促进教师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在比较中发现教育教学的规律,“异课同构”则有利于验证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深入研讨教学模型的建构,有利于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异课同构”活动呢?
1.同类文体的教学思路“同构”
同一文体往往在写作风格、整体思路、语言特点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文体特点:
散文讲究“形散神不散”,小说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波澜,议论文强调摆事实讲道理,小品随笔常常下笔从容心境淡定……同一文体的教学往往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开展校本教研时可以通过“同构”的方法对同类文章的教学思路进行研究、探讨、验证。
例如,古典诗歌教学都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都重视借景抒情或者托物言志。
曹操和毛泽东虽然时间上跨越千年,但是他们所写的诗同样大气磅礴,在构思的角度、形象的塑造、诗情的表达等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可以通过“感知形象—领悟诗情—知文论人”的思路进行教学。
2.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同构”
在语文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已经成为“热点”。
对这些问题进行解构、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是语文教学不可回避的责任。
在教学中,可以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异课同构”活动对假设进行验证,深入探讨问题解决的策略。
例如,针对学生不会品味作品语言,不能主动去感悟体验作品的精妙之处。
我们可以提出以下策略:
①朗读课文,在抑扬顿挫中体验;②寻读佳句,在圈点勾画中体验;③评点妙处,在互说互评中体验;④生发想象,在情景意境中体验。
通过“异课同构”,不仅可以检验这种策略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考察该策略在不同特点的文章教学中效果的差别,有利于教学策略的不断完善。
3.致力建模的教学方法“同构”
建构有效改进师生互动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众多语文教师努力的重要目标之一。
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于永正的“三本五重教学法”、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法”等无不是这些著名语文教师教学智慧的结晶。
在模式建构的过程中,必然经历理论探讨、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和推广运用等各环节,在此过程中,开展基于课堂模式的“异课同构”活动不仅是对模式的检验,也是模式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要求。
通过开展实验教师群体的“异课同构”和教师个体的“异课同构”,不断地探求模式运用的方法、技巧,寻找模式存在的瑕疵,使课堂教学模式日臻完善。
4.追求诗意的课堂意境“同构”
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就是要追求一种语文的诗意,创造诗意的语文课堂,使学生的性灵能够得到滋养,能够体味到语文的独特的魅力。
在教学中,可以从“诵读品味”“举像入境”“移情体验”“独特感悟”“传承文化”“激活想象”等角度入手开展“异课同构”,创造出一种自由对话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每有会意”处体验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从而达到学生、教师、文本、作者在精神层面的沉浸和交融,感受到语文的诗意和生命的愉悦。
5.立足个性的教学风格“同构”
一个语文教师,努力在不同的课文教学中融入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打上自己的鲜明的烙印,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异课同构”。
蔡澄清的点拨教学、李吉林的情境教学、于漪的循循善诱、魏书生的奇招迭出、李镇西的不拘一格……都是教学个性不断强化,教学风格不断凸显结出的硕果。
可以说,一名语文教师要想形成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教学风格,就必须扬长避短,不断强化自己教学的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展教师个人的“异课同构”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同课异构”致力于目标设置、切入角度、教学流程、教学策略的多样化,通过比较研究探求教育教学的规律;而“异课同构”则有利于教学思路的明晰、教学策略的验证、教学模式的建构和教学风格的形成。
我们要认识到在“异构”中,“同”也存在于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遵循的规律、采用的方法之中;在“异课同构”中,由于教师教学个性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差异,过程和结果的“异”客观存在,而且这种“异”正是我们要加以研究的关键节点。
既要努力在“异构”中求“同”,也要努力在“同构”中求“异”,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参考书目:
1.《诗意语文,追寻生命化教育的境界》王崧舟
2.《思辨·行走——我的语文生活》杨树亚语文出版社2009年12月
3.《课堂模式论》查有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
4.《活动教学原理与方法》潘宏建孟凡丽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
一、什么是“异校同构同课异构一体教研”?
异校同构,是指召口中学分别邀请实验中学、外国语学校、孙娄中学、梧台中学、路山中学等学校的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质课评选获奖者、教学新秀等优秀教师,同召口中学的教师执教同一节课。
同课异构,是指不同学校的不同教师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
一体教研,是指“备课、说课、作课、观课、评课”紧密结合,流水化作业,实现了五个环节的一体化教研活动。
二、“异校同构同课异构一体教研”活动开展的具体做法是:
有计划有组织的邀请临淄区各初级中学的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质课评选获奖者、教学新秀等优秀教师,同召口中学的教师执教同一节课。
同时邀请各校优秀教师参与“说课、作课、观课、评课”的全过程。
比如,11月26日,召口中学邀请实验中学、外国语学院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的于宪平、朱丽娟、李新凤、崔莹、边秀珍、耿伟华等优秀教师到召口中学同本校教师王霞、窦志恒、崔金花、崔玉堂、郭鑫、张翠芹一起进行“同课异构”,同时邀请梧台中学、路山中学的优秀教师参加观课、评课活动,并邀请临淄区教研室王良才主任、李世锋书记现场指导。
召口中学统一组织安排,上午通排语文、数学、外语各四节课,下午分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小组,分别进行集体评课活动,评课之前,先由执教教师进行教后说课,说一说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然后大家进行深入的评课交流与探讨。
召口中学同时安排六台摄像机对整个“异校同构同课异构一体教研”活动全程录像,并在第一时间上传至校园网,为教师的进一步反思与学习提供宝贵的资源。
活动结束后,召口中学的主讲教师要对照录像资料写出自己的课堂实录、说课材料及教后反思,其他同学科老师要根据个人听课的体会及集体评课的感受,写出自己的评课材料。
截至目前为止,召口中学已经分别于12月2日、12月3日、12月8日、12月9日进行了四次“异校同构同课异构一体教研”活动。
目前这项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语文、数学、外语,同其他学科间周交替进行,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根据教学实际进度轮番上阵,该项活动已经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全校教师在每次教研活动中,对于“如何备课、如何作课、如何观课、如何说课、如何评课”都有新的认识,都有新的收获和提升。
虽然大家感觉有些辛苦,但确确实实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大家“忙并快乐着”!
三、“异校同构同课异构一体教研”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以下积极作用:
第一,为召口中学教师的对外交流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使大家在与优秀教师的同课异构和集体教研中,以智慧碰撞智慧,以思想砥砺思想,达到了资源共享,借智成长的目的。
第二,使召口中学的教师能够在教研活动的各个环节,接受到临淄区一流教师的示范与引导,有利于召口中学教师集体教研水平的提升与优化,同时也是落实临淄区“三课型”构建的重要载体。
第三,在“备、说、作、观、评”一体教研的过程中,不同的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形成鲜明的个性教育特色,利于培养个性教师,有利于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第四,详尽的录像资料,记录了大家在教研活动中的一言一行,每一个细节,为召口中学教师的深刻反思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可以对照录像清晰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别人的长处,从而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自身快速有效的成长。
四、“异校同构同课异构一体教研”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
第一,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召口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积极构建起具有召口中学特色的“三课型”体系,打造高效课堂。
第三,积极构建起具有召口中学特色的“生命课堂”体系,让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从同课异构走向异课同构
经历了一番同课异构,渐渐明白它的价值——追求文本细读,以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思想驾驭教材,打造属于自己的教材教法,形成个性的课堂风格。
这学期,学校提出了“异课同构”,禁不住要问,语文异课同构落脚点呢?
面对不同的文本,如何探求相同的课堂框架呢?
说实话,当时有点晕。
恰好手头正应老师嘱托写一个轮训感言吧,茫然中发现,那时第一堂的亮相课是根据古诗词、写景状物类、写人叙事类、寓言成语故事类、口语交际和习作类加以区分,每一类均选择了两篇不同的课文,当时没有要求同类文采用相同的结构组织教学,目的是探求同类文章的不同教法。
于是乎,发现此类区分也可以作为异课同构的模板,课文是不同的,但可以去尝试用相同的框架去构建课堂,如此定可熟练掌握某种教法,形成较为熟练的教学技能。
今天早晨,翻阅了《小学语文教学通讯》第7、8合刊,竟然也看到了异课同构的词眼,而且是大篇幅的报道。
有诗意语文的追随者生力军王自文、彭才华的课堂实录,教材分别为《生命的壮歌》、《凡卡》。
后面乃是特级教师林莘的长篇评论,题目为《感性陶冶,诗意语文的深层结构——解读《生命的壮歌》、《凡卡》的异课同构》。
初看题目,《感性陶冶,诗意语文的深层结构》顿时引起我的共鸣,因为在轮训时,琢磨了王崧舟的课堂,有一种感受很强烈,也把它写在了个人博客中,那就是王的课堂很善于把语文的模糊性转变为一种感性的存在,这是一种很特殊的魅力。
只是后来,我便没有在深入去探究王是以怎样的方式实现这种转变的呢?
但现如今看到“感性陶冶”这样的词汇,心里边是有感觉的,没想到自己的认识得到了特级的谋合,自然是非读不可了。
从“象”的同构:
还原与兑现,到“境”的同构:
叠加与渲染,至最后的“情”的同构:
投入与回味,概括提炼了诗意语文的“象”、“境”、“情”三个特质,既有深度,又简洁明了。
这样的见解肯定为许多诗意语文的簇拥者找到了膜拜的理由,前进的方向。
但心中仍有一疑虑,在王自文和彭才华的课堂中,在“象”的还原与兑现,“境的叠加与渲染”,“情的投入与回味”中,学生自然地徜徉在文本的文字与精神世界。
可是,仍禁不住要问:
现在语文教学重量级关注的“怎么写”体现在哪呢?
学生的感悟能力提升了,精神世界丰满了,就不需要学习如何表达了吗?
这是实录有筛选的原因,还是王、彭两位名家没能跟上领军者转变的步伐呢?
(如果细细关注王崧舟课的老师一定知道从《慈母情深》一课后,王崧舟其实已经开始在诗意语文的课堂上寻求文本表达方式的教学方法了。
)
但不管怎样,还是敬佩林莘的见解,从中也探寻到了异课同构的另外一种价值,即以自身以形成的教育风格或者思想流派去驾驭不同的文本教材。
如果同课异构侧重于教学技能的形成,那么异课同构侧重于教学思想体系的完善。
当然,无论是同课异构还是异课同构,都是一种尝试,对于教学技能的提升和教学思想的形成都是大有裨益的。
由此看来,“同课异构”并不像一般所说的“一文多教”那样简单。
“同课异构”的“异”不止是教学方式和策略的“异”,更是指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
换句话说,教学方式和策略的“异”是外在的“异”,而教学内容的“异”是内在的“异”。
因为教学方式的“异”终究取决于不同教学内容的甄选和不同教学价值取向的判断,也即“教什么”先于“怎么教”。
我们国家的语文教材长期以来采取的是“选文”的编写方式,“教什么”自然就牵扯到怎么样来利用“选文”的问题。
王荣生老师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将“选文”鉴别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类别。
“选文”功能的不同定位,实际上就指向不同教学内容的构建,是不同教学价值取向的体现。
王老师对于“选文”功能的鉴别,与他最近几年来一直呼吁的“重构语文教学内容”是内在呼应的。
中学语文界也愈来愈发现,没有合宜的教学内容的确立,只是在教学方式和策略上翻新,依然不能解决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
当然,对同一篇“选文”的功能定位,也不能仅固化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之一种上,到底是定位于“定篇”还是“例文”,必然要审读具体文本的特性,但这不是判定这篇文本的功能和价值、确立教学内容的唯一依据,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考虑到他们的具体认知困惑,即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学情。
比如《皇帝的新装》,这样一篇经典作品似乎应该按“定篇”来教,而学生大多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对其内容熟稔于心,鉴于此,把它当成“用件”来处理,也不失为一种灵活的选择。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同课异构”的“异”终究要根据“学情”而定。
换言之,“同课异构”的另一面即意味着“异课同构”,不同教学内容的确立,不同教学策略和方式的选择,实质上已经成为不同内涵上的“课堂”,但最终还都是落脚在学生有意义的知识建构上。
这也就是大家平常所说的“殊途同归”吧。
总之,语文学科与数学等学科有很大不同,数学等学科有相对严谨、外显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材体系,而语文学科则不同,同样处理一篇“选文”,十个语文教师可能有十种不同的理解,课堂呈现的教学内容也各不相同。
如何确立有效的教学内容,如何促成学生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这不只是课程专家和教材编写者的事,还要靠语文教师在“异”与“同”上作出智慧的判断,以建设性的教学实践为“重构语文教学内容”作一点一滴的积淀。
这也许就是“同课异构”与“异课同构”的教学研究价值所在吧
我们诚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唤醒大家对阅读教学的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让我们更好地把握理解教材,改进创新教学方法,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和儿童成长的最佳途径。
今天的同课异构给我几点启示:
一、语文课是人生舞台,在舞台上老师们展示生命的精彩,体现人生价值。
三位老师用很短的时间备出的《九寨沟》让我真切感受到:
人与课的融通,心与课的交汇,情与智的聚合,教书与做人的一致。
三位老师课上每个动作,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在传达这样一个信息:
孩子们,我爱你们。
她们的课平实中颇感厚重,淡雅中似觉深沉,求同中力求创意,课上完,仍有余音、余韵、余味。
二、阅读教学做到有长远的心境,实现更高水平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智慧流淌在教学现场中。
对一篇篇课文来讲要有整体的感知、局部的分析、细致的品味,《九寨沟》构段完整,结构特点明晰,很容易整体把握。
但每个人对目标的落脚点找寻各不相同,所以教学点也不尽相同。
在感受九寨沟景观时,对美的感受大家都抓住了,但有的地方还不够精准,指导朗读也不到位。
特别在教法的选择上上还比较单调,也有点蜻蜓点水。
在这里我要强调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教出重点,教出趣味,教出文化。
同时,还要重视四个基本方面:
(1)学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默读,学习朗读(3)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4)培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能力(5)突出段落训练。
三、语文教学是根深叶茂的语文事业,语文要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根本,要立足于学生生活之本,语文要有生命活力、张力。
兼顾现在和未来,立足于传统和现代,不管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异课异构,我们必须尊重、敬畏教育的价值和规律。
“内行水上,自然成波”因而,我们要努力探寻阅读教学文化意蕴,让儿童学思结合、学用结合,真正成为母语文化熏陶的中国人。
四、教师要基于对教材改善、基于对学情的深刻灵动把握、基于教学艺术的不断追求上,穿行或牵手教材文化。
好文章是要好好地细细地品味,读书一定要有感觉,一边读一边想,一个字也不能放过。
语文教学促进人的发展功能尤为突出,但在阅读教学中有很多教学元素阻碍人的发展。
要记住为什么教?
为成人而教,关注学生今天的得失,关注学生明天的幸福,为学生生命的全程发展奠基护航。
教什么?
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关注学生的内在素质,,让学生获得应对内外部世界的各种挑战的本领。
怎样教?
三个关键词:
自由、正义、秩序。
总之,精彩的课堂来源于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源于对教材深入细致别出心裁的研读,来源于教学创意的实在、新颖独特,来源于教学设计艺术的勤奋探索。
感谢三位老师的辛劳。
让阅读教学成为伴随儿童生命成长的智慧之树,让我们成为一个个育树人
教学活动,始终离不开两种教研的形式,一种是同课同构;一种是同课异构。
几乎是我们走上教师的岗位起,我们就一直做着同课同构的工作,在模仿中学习成长;同时我们又加入了自己的一些理解与思考,于是我们又在同课异构中进步提高。
对于课堂而言,有三个基本的元素:
文本、教师、学生。
借助文本,实现师生的互动、交往是课堂教学的的本质。
所以,有人说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次次生命互动的过程。
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师生借助文本的对话,跌宕起伏,精彩不断,经历着思维的洗礼。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启迪智慧、学会交往、健康成长、实现生命的润泽。
异构正是这种生命本真的体现。
我以为,异构之异,是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个性的创造之异;是老师与学生在生成的过程中实现教学机智之异;是在于教学的过程中心灵相通相融而情景交融之异;是在于教学过程中达成目标的顿悟之异。
充满个性的创造,让同课的课堂"异"出诗意。
闪动-评论。
有关性的?
情感故事视频。
一节课的构想,就像一首乐曲,呈现什么样的旋律,处决于教师的个性化的创造。
其实,我喜欢用创意这个词。
创意从字典从翻译过来,就是创造一个意思,创造一种意境,创造一种意向或对某种认知有独到的见解等。
它包含了动态的创造性过程和静态的具体构思。
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创新上,即对一个问题提出解决的新方法,新思路甚至新问题。
同课异构,就是教师呈现自己个性,实现自己的创意,达成课堂的诗性的过程。
"异构"在导课之时,或小桥流水低吟,或黄钟大鼓的铿锵,丝竹有声。
如《桥》课的导入,夏冬老师说雨,而后知洪水,析洪灾,最后品评老汉;福雷老师则扣桥,说小桥流水之恬静,引洪灾之乱,最后品评桥之于生的重要,树老汉之高大形象。
两种异构,都达到了让学生的情感在开课时经历一次起落,让情感之线由松而紧,由紧而急、而迫,都实现了披情而入文的效果。
闪动-评论。
有关性的?
情感故事视频。
当然由思辨导入,让导课直接进入*,将文本的矛盾冲突开门见山似地交给学生,也是一种异构的形式。
如一开始就可让学生找到课文中出现最多的三个名词:
桥水老汉。
让学生自读自悟,领会"洪水成灾造成死亡逼近--木桥求生终成生命之所望--老汉如山的镇定牺牲小我而成大我"。
再如《黄河的主人》一文,三种导入方式,让课堂呈现恢泓的诗意。
一种是从主人入课,找到课文中描写黄河主人的那段话,然后有这一主线去析文披情,这是一处哲理式的导入。
一种是从黄河入课,先体验黄河之险,再去感悟在险之极处的黄河上行船的主人之实,这是一种情境式的导入。
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