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secret.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153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secre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secre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secre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secre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secre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secret.docx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secre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secret.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secret.docx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secret

第一章路基工程

一、路基挖方

1、路基挖方前必须做好截水沟和临时排水设施。

路基开挖后,如有地下渗水,应加深边沟并及时进行处理,将地下水引出路基范围。

2、边坡放样要准确,开挖要一次到位。

3、深挖地段的土质路基、工程地质不良路段应按设计及时防护,并尽量避开雨季施工。

4、开挖土路堑时,应分层开挖,每次底面应设大于1%的纵坡,挖方边坡宜沿边坡预留30㎝厚,待雨季后再修整到设计坡线,开挖路堑应于距路床顶30㎝时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排水沟,待雨季后再挖到设计标高。

5、注意爆破安全,应以小型松动爆破为主,严禁在边坡下打炮眼放炮和过量装药爆破。

边坡开挖距设计标高50㎝时,应采用光面爆破或人工开挖。

6、路堑边坡不允许有松动危石,并应及时修好上边坡。

路堑开挖时,不论开挖工程量和开挖深度大小,都应由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料,超挖部分应在防护工程施工时用浆砌片石填实。

7、承包人在路堑挖方施工过程中发现软弱夹层及断裂层或实际地质与设计有出入时应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及设计代表,以便及时变更,加强防护,防止滑坡。

8、在半填半挖路段,严禁将挖出的土石料堆积在路线范围内,以免影响台阶的开挖和填方段的压实。

二、路基填方

(一)填料要求

1、宕渣材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度的2/3,且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5㎝,路槽底面以下0~80㎝范围内粒径不得用大于10㎝的材料填筑。

不适宜材料不得用于路基填筑。

2、填料粒径要严格控制,解小工作必须在料场用轧石机进行,不允许在路基上采用大面积人工敲碎方法解小,现场超粒径的石块必须清除出场。

3、宕渣填料应均匀,避免出现粗粒或细粒过于集中的现象,当石块含量较大时,应增撒较小粒径填料填塞空隙以保证其压实度,且层厚相应减小。

(二)施工准备

1、填筑路基前,必须先挖好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一般不得小于50㎝×50㎝,并保持畅通。

路基填筑前一般应先疏干积水,降低地下水位,再进行清表、碾压,原地面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放可进行路基填筑(特殊情况允许先填筑第一层宕渣压实后再开挖检测原地面压实度)。

2、试验路段。

路基施工前,承包人应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路段自费修筑长度不小于100m的试验路段,以确定不同材料在不同的压实机械下的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工序及组合方式、最佳含水量等。

试验结果经驻地监理工程师批准、并报工程处备案后方可进行大面积路基填筑。

3、大面积填筑施工前,应按填方施工段(一般的零填挖至一个零填挖桩号为一施工段)编制填方施工计划图(以纵断面结合横断面编制出,分层控制标高,总层数,拟填筑段落层次划分等)。

(三)施工工艺

1、松铺厚度采用试验路段松铺层厚度的90%,并应控制在30㎝以内。

2、路基填筑应采用挂线摊铺、打格上料,严格控制上料间距,控制层厚。

摊铺时应每隔20m纵(横)向拉线整平,每层路基面应设2~3%的横坡后再碾压(第一、第二层铺松时应进行横坡调整);为便于削坡,路基边缘外测1m范围内,宜用较细材料填筑。

3、纵留台阶,纵向施工段落处必须留台阶,每级台阶宽度不得小于2m。

4、刷坡同步,每层路基填筑后应立即进行刷坡(≥30㎝的预留超宽仍应保留),每隔20m和在凹型曲线最低处路基边坡上用砂浆抹一道临时泄水槽,防止雨水冲刷边坡。

5、百米标尺,整百米处必须在左(右)侧打设有明显桩号的百米桩,并应设公里桩标尺及合同段间交界牌。

6、土工格栅或土工格室范围内,必须先用细集料填筑、夯实,再进行其他路段摊铺。

7、压实设备采用20t(静压)以上重型振动压路机。

宕渣路基压实度(固体体积率)应在层厚和碾压遍数符合要求、振压的无明显轮迹后方可检测。

8、每层压实后,应及时检查其压实度(承包人自检、监理抽检),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

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补压。

9、挂牌施工,每个路基(超过1公里时,以1公里作一个施工段落)必须设40×60㎝表示牌,标示牌型式及标式的内容如下:

起讫桩号:

K+~K+

松铺层厚:

压实层厚:

最大粒径:

压实度:

%

工程质量责任人:

自检人员:

现场监理:

三、台背回填

(一)总体要求

1、桥台台背、箱涵及通道两侧应采用水冲级配碎石、砂进行填筑。

填筑的级配碎石及砂砾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每层层厚应不大于15㎝,并在台背后用醒目颜色划好线、注明层次。

砂砾、级配碎石填料要有级配(10~20㎜的占50%,20~40㎜的占50%),不能用级配不佳、空隙较多的清宕渣代替。

2、台背回填的范围为:

回填料底宽加2m(取垂直桥台方向),与路基接合部挖成台阶,采用砂石混合料回填层外用粘土包边,粘土包边范围每侧各1.5m,粘土与砂石混合料之间用一层透水工布隔离,土工布在粘土层底部反包2m。

包边粘土层底部埋设φ10㎝的排水管,以利于及时排除回填区内的雨水。

3、应做好临时排水工作,防止台背后积水,影响路基质量。

渗沟和泄水管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

4、回填从填方基底到路堤顶面分层压实度要求达到96%以上(固体体积率要求达到87%以上)。

(二)台背回填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工作

(1)准备原材料

按台背回填体积计算砂石用量,组织碎石、砂进场,堆放在台后的路基上,同时取样做原材料试验。

(2)基坑成型及其基底处理

按确定的台背回填范围将回填基坑挖修成型,与路基接合部挖成0.8m×0.8m的台阶形状,便于回填搭接。

基坑底部的表土应彻底挖除,基底要求进行夯实,压实度满足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同时对基底进行调拱,土拱横坡为4%,并按照图纸要求设置排水沟,以将水排向两侧。

2、摊铺

摊铺前,先在台背上按12.5㎝等间距标画出砂石混合料底层次,以利控制分层填筑厚度。

用搭建的铁皮料斗将碎石下料至基坑内,用人工摊铺至25㎝刻度线,然后用铁皮料斗将砂下料至碎石上,用人工摊铺并整平至12.5㎝刻度线。

3、水密法施工、碾压

原材料摊铺完毕后,用高压水枪在黄砂上冲水,使黄砂全部被冲灌至碎石间隙内,如果冲水后发现有部分区域碎石全部暴露,同时碎石内有空隙,则应在该区域再铺适量黄砂,再进行冲水,直至砂石混合料表面平整、密实,即可停止冲水。

台身下部碾压采用2KW电动平板振动夯夯振压实,振压时应重叠1/2夯实面。

电动平板振动压实遍数按压实度标准进行控制。

台身上部根据回填宽度可用压路机静压。

压实度遍数按照压实度标准控制。

4、检测

压实后,应进行压实际度指标检测,合格后进行下层施工。

土石方路基按JTGF80/1—2004标准,表4.2.2和表4.3.2要求进行检测。

5、两侧包边粘土的施工

路基两侧采用粘土包边,宽度等于150㎝,粘土的包边需与砂石混合料同步分层施工,第一层为30㎝,以后每层厚度为25㎝,采用人工夯实,粘土与砂石混合料之间用一层透水土工布隔离。

四、特殊路段的路基填筑

1、沿河、池塘路段的处治:

施工时需先排水疏干、清除淤泥土、并按设计要求的工艺处理后,再填筑碎石含量较高的土石混合料至原地面线或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标高。

2、半挖半填路段:

对原地面坡度不陡于1:

5的横纵向半填半挖路段,在进行清表翻松原地面表土后分层填筑;地面坡度陡于1:

5不陡于1:

2时,应将原地面挖成不小于2.0m的台阶,台阶2%~4%的内倾坡,再分层填筑;地面纵坡陡于1:

2时,应将原地面挖成不小于2.0m的台阶,并铺设土工合成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以减少填挖间不均匀沉降。

3、零填零挖及土质(软石)挖方路段:

地下水较丰富,路基强度不高且土基E0值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需作换填处理,一般地段按换填80㎝级配良好的砂砾透水性材料。

4、对于高填方路段,为增加路基的稳定性,提高路基承载力,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第二章排水工程

一、浆砌片石边沟、截水沟、排水沟

(一)石料要求

1、石料应采用坚石,不得用风化石或软石,强度不得低于30Mpa。

2、石质坚固、结构紧密、色泽均匀、不风化、水锈、无泥土。

3、厚度不得小于15㎝,卵型和薄片者不得使用。

(二)砂浆

1、砂浆必须砂浆搅拌机搅拌,且拌和时间不得小于3分钟。

不得采用人工拌和的方式。

经拌和的砂浆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

砂浆应随拌随用,中途不得加水改变稠度。

2、砂浆的种类和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3、砂浆所用砂,宜选用中砂或粗砂。

砂的最大粒径,当砌筑片石时,不应超过5㎜,当砌筑块石、料石、砼预制块时,不得超过2.5㎜。

4、砂浆所用水泥,其质量应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5、拌和砂浆所用的水应符合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不得采用泥浆水、浅沟里的水和其它不合要求的水。

(三)砌筑工艺

1、施工放样要准确,结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前,应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2、严禁在泥水中砌筑。

石料表面应清洁,无泥土、水锈。

3、严禁采用干砌勾缝形成砌筑,应采用坐浆砌筑。

4、砌块应安放稳固,砌块间砂浆应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

砌筑时,底浆应铺满,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块放好后铺满捣实。

不得采用先铺一层石块再倒一层砂浆方式砌筑。

5、砌筑上层砌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

6、砌块之间缝宽不得大于3㎝。

7、砌体外露面应进行勾缝,并应在砌筑时靠外露面预留深约2㎝的空缝备作勾缝之用。

勾缝要求统一勾2.5㎝宽的凸缝,不允许勾假缝。

8、压顶:

压顶前应先精确高程,清除砌块上的灰尘及其他杂物,压顶时应拉线、立模。

压顶应做到直线顺直,曲线圆滑,表面平整。

(四)其他注意事项

1、截水沟施工时,沟顶不能超过原地面。

2、施工便道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到临时排水沟,特别是特殊路段处理的临时排水沟应保持畅通。

3、沉降缝应上下贯通、整齐垂直、缝宽一致。

4、沟底要坐落在坚固的地基上,砌筑采用座浆、挤浆方式,保证浆体密实饱满,不得产生悬沟。

二、砼预制块边沟、排水沟、截水沟

1、砼预制块应集中预制。

预制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等,确保预制块颜色一致;预制块预制后,应及时养护,待强度达到设计标号时方可运输、铺砌。

破损的砼预制块不得用于砌筑。

2、预制块应无蜂窝、表面光洁、平整、棱角分明,尺寸、厚度与设计一致。

3、同一段落内颜色不一致的预制块必须调换。

4、砂浆必须用砂浆搅拌机搅拌,其拌和要求同浆砌片石砂浆要求。

5、砂浆所用砂,宜选用中粗砂。

砂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2.5㎜。

6、拌和砂浆所用水应符合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不得采用泥浆水、浅沟里的水和其它不合要求的水。

7、严禁在泥水中砌筑预制块和浇筑砂浆混凝土。

8、沟底及两侧基础应密实坚固,不得在松散基础上铺砌。

9、预制块砌筑时,应采用座浆方式,并拉线,确保边沟内、外侧表面平整。

勾缝要求勾平缝,缝宽不得大于1㎝。

10、压顶前应精确高程,清除砌块上的灰尘及其他杂物,压顶时应拉线、立模。

压顶应做到直线顺直,曲线圆滑,表面平整。

11、截水沟施工时,沟顶不能超过原地面。

12、沉降缝应上下贯通、整齐垂直、缝宽一致。

第三章防护工程

一、防护工程种类

1、路基边沟、截水沟、碎落台可采用砼预制块或浆砌片石护坡。

2、沿线鱼(池)塘、溪河路段均采用浆砌片石护脚和浆砌片石护坡。

3、填方路基边坡防护:

当路基填土高度小于等于3.0米时,直接采用植草防护,当填土高度大于3.0米时,采用预制方格植草防护。

4、桥头两端路基边坡防护:

为防止雨水冲刷边坡,桥头两端5~10m路堤采用满面浆砌片石防护。

5、对于陡峻、斜坡地形等特殊路段,为收缩坡脚,局部路段设路堤式浆砌片石挡土墙防护。

6、挖方路段边坡防护

根据沿线山体易风化、气候潮湿易绿化等特征,采用了浆砌块石挡墙、浆砌片石护面墙、方格植草、TBS植被防护及攀藤植物等复合防护形式。

为确保挖方边坡框格内填土饱满,不被雨水冲刷,边坡率陡于1:

1时,框格内增设土工网或铁丝网,并喷一定厚度的绿化基材混合物,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