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学期21力重力弹力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129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上学期21力重力弹力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物理上学期21力重力弹力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物理上学期21力重力弹力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物理上学期21力重力弹力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物理上学期21力重力弹力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上学期21力重力弹力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一物理上学期21力重力弹力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上学期21力重力弹力新人教版必修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物理上学期21力重力弹力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一物理上学期21力重力弹力新人教版必修1

【步步高】2013年高考物理大一轮第二章第1课时力、重力、弹力新人教版必修1

考点内容

要求

考纲解读

形变、弹力、胡克定律

  高考着重考查的知识点有:

力的合成与分解、弹力、摩擦力概念及其在各种形态下的表现形式.对受力分析的考查涵盖了高中物理的所有考试热点问题.此外,基础概念与实际联系也是当前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势.

考试命题特点:

这部分知识单独考查一个知识点的试题非常少,大多数情况都是同时涉及到几个知识点,而且都是牛顿定律、功和能、电磁学的内容结合起来考查,考查时注重物理思维与物理能力的考核.

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动摩擦因数

矢量和标量

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

实验:

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实验: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1课时 力、重力、弹力

导学目标1.掌握力的基本概念.2.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及重心的概念.3.掌握弹力方向判断及大小计算的基本方法.

一、力的认识

[基础导引]

1.举出具体的实例来说明:

(1)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产生形变;

(2)每一个力,都有一个施力物体和一个受力物体.

2.请你用一个点代表受力物体,作出以下几个力的图示,并指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水平桌面对放在桌面上的书产生5N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2)某人用800N的力沿与水平线成30°角斜向右上方拉一辆小车.

(3)静止于倾角为30°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产生1000N的压力.

[知识梳理]

1.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

(2)使物体发生________.

2.力的性质

(1)物质性:

力不能脱离________而存在,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____________的.

(2)相互性:

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施力(受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施力)物体.

(3)矢量性:

力是矢量,既有________,又有________,力的运算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则或__________定则.

3.力的图示及示意图

(1)力的图示:

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力的三要素).

(2)力的示意图:

受力分析时作出的表示物体受到某一力的____________.

力的图示与受力示意图有什么区别?

二、重力

[基础导引]

把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长为l的匀质链条竖直向上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多少?

把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棱长为a的均匀正方体,绕其一条棱翻转时,其重心位置升高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知识梳理]

1.产生:

由于地球对物体的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

G=________.

3.g的特点

(1)在地球上同一地点g值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2)g值随着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

(3)g值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4.方向:

________向下

5.重心

(1)相关因素

①物体的____________.②物体的____________.

(2)位置确定

①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____________;

②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__________确定.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这个说法对吗?

为什么?

三、弹力

[基础导引]

1.质量均匀的钢管,一端放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被竖直绳悬吊着(如图1所示),钢管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各是什么物体对它的作用?

画出钢管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2所示,一根筷子放在光滑的碗内,筷子与碗壁、碗边都没有摩擦.作示意图表示筷子受到的力.

   

    图1          图2

[知识梳理]

1.弹力

发生____________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1)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

①物体直接________;②发生____________.

(2)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_.

2.胡克定律

(1)内容:

弹簧发生____________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________.

(2)表达式:

F=________.

①k是弹簧的______________,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________决定.

②x是弹簧长度的__________,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存在何种关系?

考点一 弹力方向的判断

考点解读

1.根据物体产生形变的方向判断

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与自身形变的方向相同.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

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符合,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

3.几种接触弹力的方向

弹力

弹力的方向

面与面接触的弹力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点与面接触的弹力

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的切面),指向受

力物体

球与面接触的弹力

在接触点与球心连线上,指向受力物体

球与球接触的弹力

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指向受力物体

4.绳和杆的弹力的区别

(1)绳只能产生拉力,不能产生支持力,且绳子弹力的方向一定沿着绳子收缩的方向.

(2)杆既可以产生拉力,也可以产生支持力,弹力的方向可能沿着杆,也可能不沿杆.

典例剖析

例1 画出下列物体A受力的示意图.

思维突破 判断弹力方向时需特别关注的是:

(1)绳与杆的区别,绳的拉力一定沿绳,杆的弹力可沿任意方向.

(2)有形变才有弹力,只接触无形变时不产生弹力,如上题中(3)小题.(3)利用牛顿定律,根据物体运动状态确定弹力的方向.

跟踪训练1 画出下图中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所有接触面均光滑)

考点二 弹力大小的计算

考点解读

1.分析判断弹力的方向是计算弹力大小的基础.

2.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弹力大小根据平衡方程计算.

3.有加速度的物体所受弹力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

典例剖析

图3

例2 如图3所示,用轻质细杆连接的A、B两物体正沿着倾角为θ

的斜面匀速下滑,已知斜面的粗糙程度是均匀的,A、B两物体与斜

面的接触情况相同.试判断A和B之间的细杆上是否有弹力.若有

弹力,求出该弹力的大小;若无弹力,请说明理由.

思维突破 本例是一道通过计算判断弹力有无的题目,涉及三种重要的物理思维方法:

一种是假设法;一种是整体法和隔离法.本例中先用整体法求出动摩擦因数,再用隔离法计算弹力大小;一种是正交分解法.在垂直斜面和沿斜面两个方向上列方程,从而解出杆的拉力.

图4

跟踪训练2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和B,质量均为m,用长度相同的

两根细线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再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

接A、B两小球,如图4所示.然后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小球A,

使三线均处于直线状态,此时OB线恰好位于竖直方向,且两小球都静止,小球可视为质点,则拉力F的大小为(  )

A.0B.mgC.mgD.mg

考点三 弹簧模型

考点解读

中学物理中的“弹簧”和“橡皮绳”也是理想化模型,具有如下几个特性:

(1)弹簧产生的弹力遵循胡克定律F=kx,其中x是弹簧的形变量.

(2)轻:

即弹簧(或橡皮绳)的重力可视为零.由此特点可知,同一弹簧的两端及其中间各点的弹力大小相等.

(3)弹簧既能受拉力,也能受压力(沿着弹簧的轴线),橡皮绳只能受拉力,不能受压力,分析含弹簧问题时要特别注意.

(4)由于弹簧和橡皮绳受力时,其形变较大,发生形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弹簧和橡皮绳中的弹力不能突变.但是,当弹簧和橡皮绳被剪断时,它们所受的弹力立即消失.

典例剖析

图5

例3 如图5所示,斜面倾角为60°,10kg的物体通过弹簧与斜面上的固定板相连,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当弹簧长度为22cm和8cm时,物体分别位于A点和B点,且此两点是物体刚好可以平衡的点,试求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

思维突破 当不能确定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还是压缩状态时,一般情况下可以假设其处于某种状态,列出相应的方程,因为伸长量x=L-L0而压缩量x=L0-L,两者均与弹力反向,故无论假设是否正确,均不影响计算结果.

图6

跟踪训练3 如图6所示,在动力小车上固定一直角硬杆ABC,分

别系在水平直杆AB两端的轻弹簧和细线将小球P悬吊起来.轻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P的质量为m,当小车沿水平地面以

加速度a向右运动而达到稳定状态时,轻弹簧保持竖直,而细线

与杆的竖直部分的夹角为θ,试求此时弹簧的形变量.

         3.“假设法”判断弹力的有无

图7

例4 如图7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B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

同一点O,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某个力F

作用在小球A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

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该力可能为图中的

(  )

 A.F1B.F2C.F3D.F4

方法提炼 “假设法”或“撤离法”:

可以先假设有弹力存在,然后判断是否与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还可以设想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撤离”,看研究对象能否保持原来的状态,若能,则与接触物体间无弹力;若不能,则与接触物体间有弹力.

图8

跟踪训练4 如图8所示,小车内放有一物体,物体刚好可放入车箱

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

B.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则物体受到车箱前壁的作用

C.若小车做匀减速运动,则物体受到车箱前壁的作用

D.若小车做匀速运动,则物体受三个力作用

A组 力的基本概念和重力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受力物体可能受到两个施力物体的作用力

B.力可以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

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可能存在力的作用

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不对其他物体施力

2.下列关于力及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距一定距离的两磁体间有相互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可以不需要物质传递

B.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C.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D.物体重力的大小总是等于它对竖直弹簧秤的拉力

B组 弹力的分析与判断

图9

3.两刚性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直径分别为da和db(da>db).将a、

b球依次放入一竖直放置、内直径为d(da

所示.设a、b两球静止时对圆筒侧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筒底所

受的压力大小为F.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则

(  )

A.F=(ma+mb)g,F1=F2

B.F=(ma+mb)g,F1≠F2

C.mag

D.mag

4.如图10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置于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系在小球上,另一端固定在P点,小球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则弹簧的伸长量为(  )

图10

A.B.

C.D.

图11

5.如图11所示,将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圆弧形的石拱,其中第3、

4块固定在地基上,第1、2块间的接触面是竖直的,每块石块的两个侧面间所夹的圆心角为30°.假定石块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则第1、2块石块间的作用力和第1、3块石块间的作用力的大小之比为(  )

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