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业务学习材料和校本培训材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09390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和校本培训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和校本培训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和校本培训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和校本培训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和校本培训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和校本培训材料.docx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和校本培训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业务学习材料和校本培训材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和校本培训材料.docx

教师业务学习材料和校本培训材料

学习时间:

2015年9月7日学习方式:

集中学习

主讲人:

陶洪宽学习地点:

阶梯教室

学习内容:

如何上好课

很多学生说他们喜欢某个教师,“盼”着上他的课,也有很多学生不喜欢某个教师,“怕”或“烦”上这个教师的课,听他的课就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

同样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这值得我们深思。

教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呢?

  第一、积极备课——寻找激发兴趣的切入点。

备课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此间,教师不但要备知识,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在对教材的把握上,首先对本学科的有关概念要正确理解,并能随时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的动态和发展,始终把最新最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社会、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教学。

其次,教师还要具备基本的社会知识和生活常识,有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储备,并能灵活地把各知识点联系起来。

  第二、认真授课——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针对学习内容,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等,设计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创设自主学习、积极互动参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师生一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语言和板书——课堂的通行证。

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句话:

“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

”教师应做到语音标准,用词恰当,表达连贯,清楚准确,精练简洁,形象生动。

好的板书简洁、形象,字迹工整清秀,带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欣赏价值,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第四、充满热爱之情——注入人生不竭的动力。

一位优秀的教师要有角色意识,演员演戏需要进入角色,教师站到讲台上讲课同样需要进入角色。

赋予角色意识的教师,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体验学生当时所产生的感情,能在教学内容与学习主体之间建造一座沟通的桥梁,能使师生双边活动配合默契,情感相通。

正如赞可夫所说的:

“如果教师本身‘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

”教师教学中自然流露的激情、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技巧都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形成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

这种情感的互动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巩固和持久促进其学业的发展。

 

学习时间:

2015年9月21日学习方式:

集中学习

主讲人:

施大军学习地点:

阶梯教室

学习内容:

中小学老师怎样搞教育科研          

  凡是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老师,必须加强学习,勤于思考,收集阅读大量资料,投身教改实践,关注教研动向,积极收寻、吸收所研究问题的最新成果。

这样,老师不自觉地进行了高级进修,更新了知识,成为了这一研究课题的专家,并及时地将这些成果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让学生最先受益。

而目前中小学老师中只“教”不“研”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主要原因是很多老师不会“研”。

本文旨在与这些老师就怎样搞教育科研作一探讨。

  一、题目的选择

 研究者选择题目时应从自己有准备、有基础、感兴趣、有体会的问题出发,选择教育改革的难题,或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可以从一个重要的问题中的一点去挖掘、展开,从而加深对一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切忌选题范围太大。

所选题目必须具有学术价值,选题还应根据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使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

  二、研究的方法

 研究者应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读些马列、毛著作,学会科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掌握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重视古今中外经验的学习,扎扎实实地学习和掌握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及分析法等六种常见研究方法,并根据研究内容选择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内容

  中小学教师教研的内容主要包括教材、教法的研究和班主任工作的研究。

教材教法的研究既包括了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注重课文内容的钻研,重点、难点的突破,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挖掘以及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探讨,也包括研究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和实际操作等能力,还包括以教改为中心的课题研究形式。

班主任工作包括对中小学生年龄特征与教育的研究、德育的教育内容、过程、原则、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以及班主任工作的任务、内容和方法的研究。

 四、资料的收集

 收集资料是撰写论文的重要一步。

首先,资料的收集应有明确的方向,要时时联系自己研究的主题,收集、整理优秀的观点、方法;第二,资料应有较高的价值,并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第三、要尽可能收集第一手资料,找到原始证据,做到资料准确无误;第四,资料应做到新,内容系统;此外,一般来说,收集资料要注明资料的出处、时间、作者等。

常见收集资料的方法有批注法、笔记法、索引法、剪报法以及卡片法等。

 五、论文的提纲

 提纲是撰写论文的初稿,是论文的轮廓。

初学写论文的同志容易把全文的论点、例证和论证步骤搞混乱,而写论文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把材料组成一个理念体系,并按层次或逻辑顺序排列出来,它还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部分的作用,去检查相互间是否层次清楚、逻辑严密,是否都在为主题服务,因此,写个提纲是十分重要的。

  六、论文的结构

  论文的结构一般包括绪论、本论、结论和参考文献四部分。

绪论重点是鲜明地提出所研究的主题,并指出研究这一主题的必要性,有时还需要说明研究这一主题的方法和过程;本论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本论的撰写常用直线推论方法和并列论证方法。

直线推论方法就是围绕基本观点,按逻辑顺序层层展开;并列推论方法就是把几个从属观点并起来,分别论述。

当然也可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在本论中要充分运用材料,达到推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结论是对研究的问题作出明确的结论,这一部分也可省去。

参考文献是当作者在论文中引用了别人的观点时,才需列出的部分,参考文献一般包括作者、文章出处及时间。

  选择恰当的题目、明确研究的内容、掌握研究方法、学会资料收集的原则与方法、懂得撰写论文提纲的意义、把握论文的一般结构等是从事教育科研入门的基础。

愿笔者对中小学老师怎样搞教育科研的肤浅探讨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学习时间:

2015年10月12日学习方式:

集中学习

主讲人:

朱晓祥学习地点:

阶梯教室

学习内容:

中小学教师怎样积累教研资料

教研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它要求教师博学多才、厚积薄发。

积累教研资料,有利于启迪思维、开阔思路,有利于梳理提炼教研课题,形成论文的论点、论据,在学习、参考、比较、借鉴、吸收的过程中,写出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

积累教研资料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思考、创造的过程。

通过学习,可以了解掌握他人最新的教研成果,借鉴吸收名家的好方法、好经验,更新知识、转变观念;通过思考,可以加深对教学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的理解,拓宽思维角度,明确自己教学实践中成功、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创造,可以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的问题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提出新观点,找出新方法,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创新教学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无疑会得到较大的提升,既能养成善于钻研、勤于笔耕的习惯,遇到问题能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课题的研究,又能不断发现教育教学新规律,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增强工作中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因此,积累教研资料是中小学教师做好教研工作、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重要环节。

那么,中小学教师怎样积累教研资料呢?

  一、用一个笔记本,记载工作中的问题与课题.

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天,我们总有一些感悟和问题发现,问题即课题。

有些问题很有研究的价值和必要,需要长期探索和研究;有些问题,通过感悟和提炼就能形成教研素材或课题。

如果不把它们及时地记录下来,加以时日和忙于事务之后,便会烟消云散,灵光不再。

因此,要专用一个笔记本,把工作和学习思考中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记载下来,以便在占有素材和深思熟虑之后,或深入研究,或撰写论文。

对那些研究价值不大的问题和课题,加以时日之后,删除即可。

  二、用几个剪贴本,分门别类剪辑粘贴自己感兴趣的报刊资料。

搞教研、写论文,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还需要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如教育心理学、教学论、哲学、美学的理论等等。

这就需要在平时的读书学习中,用几个剪贴本,把自己感兴趣的理论文章或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报刊资料,分门别类的剪辑粘贴下来,一方面便于学习吸收,另一方面便于写作时进行理论参考借鉴,再一方面便于了解课题研究的动态和深入程度,便于开阔视野,启迪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剪辑收集的资料越多,得到理论的支持就会越全面,知识经验和材料就越丰富,对撰写研究论文就越有利。

  三、利用网络搜索,下载保存有关课题的论文和论著。

确定了教研课题和方向,就要有目的、有方向地收集资料,弄清该课题有多少人在研究,研究到什么程度,有那些方面尚未涉及或深入下去,别人的研究与自己的研究思路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及措施有什么异同,研究结论如何,知此知彼,才能在参考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求得突破,才能避免走弯路、步人后尘,即所谓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目前,只要使用网络搜索引擎,把有关的课题论文、论著下载保存下来,查阅学习,进行鉴别即可。

 四、制作使用一些卡片,把名家名言和经典论述摘录下来    

当一个论题确定之后,需要用一些材料和事例来论证,论据要充分,论点要正确。

用什么样的论据和论点来论证呢?

教育名家的经典论述和名言,无疑会使自己的论证添彩,因为它们可信度高,影响大。

因此,有心搞研究的教师,在平时的读书学习中,要制作使用一些卡片,把名家名言和经典论述摘录下来,日积月累,将是一座论据和论点的宝库。

在这方面,使用网络搜索和查阅工具书,如教育“名言集锦”、《辞海》、《辞源》等,也会事半功倍。

  五、建立文件夹,把课例、感悟、反思等写成日记和随笔文章。

 搞研究除要有理论素养和材料积累外,还要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积累。

经验是教育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对实践中事例进行大量的比较、归纳、思考与总结才能得到的规律性认识的积累。

作为一个教师,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有大量的实践课例、教育反思、经验材料要总结归纳,使经验变成文字性的东西,才能有发现和创造,才能有所前进。

鉴于此,在微机上建立不同类型的写作文件夹,如写“教育札记”、教学后记、教学日记、“教学随笔”等,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痛苦的思考和智慧的闪现,因循受挫与灵感创新,都倾之笔端和键盘,长期坚持,就会成为自己杏坛耕耘的一笔宝贵财富,撰写教研论文时事例论据就会信手拈来,文章自然会内容充实,富有说服力。

 

学习时间:

2015年11月9日学习方式:

集中学习

主讲人:

王国林学习地点:

阶梯教室

学习内容:

怎样上好复习课?

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总复习似"育好一片林"。

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

如何上好总复习课,提高复习质量,最大的限度地取得复习效果?

一、正确对待复习

某些教师认为总复习课,无非是让学生读读记记,做做习题,或者是教师问问,学生答答;也有些教师认为上复习课是快速地将平时教学再简单地重复一遍;还有的教师认为复习课可紧可松,可多上可少上,没有硬任务;总之,认为上复习课教师轻松,学生愉快。

总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习是温故而知新的教学过程。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系统掌握,全面提高,综合运用。

同时,总复习又是补缺补差的过程,从教师角度讲,总复习可以弥补平时教学的不足,从学生角度讲,可以弥补平时学习中的漏缺环节。

总之,通过总复习,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知识水平,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认真备好复习课,精心设计教案,研究复习方法,提高复习课质量。

由此看来,上复习课教师不是轻松,而是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学生不是愉快,而是学习更紧张,节奏更快。

二、明确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对复习课起着导向、激励、调节和评价的作用。

复习目标的确定,笔者认为要依据三个方面。

1、依据教材。

总复习要从教材整体性出发,按知识体系或按章节单元,抓住重点与难点,考虑复习目标,使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握,进一步对重点与难点知识进行加深与拓宽,从多层次、多角度认识重点与难点知识,以求解题时不会遇到大的障碍,紧扣住得分点。

2、依据课程标准。

总复习要按课程标规定的范围、内容、题型、答题要求落实复习目标。

特别是把握题目的难度系数,难度大了会挫伤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难度小了又会失去练习与考查的目的。

3、依据学生实际。

所谓学生实际就是对学生的认知和能力要了解,对学生的求知心理特点要掌握。

既要研究学生的群体,又要研究学生的个体。

尤其要对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目标要求,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各有所得。

实际教学活动中,就某一节课的目标而言应有所侧重,不要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要有计划地将课堂复习目标重点定位在认知、能力、情感的某一方面,从而保证学生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三、优化复习方法

好的复习课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优化复习方法。

在总复习过程中要做到五个为主。

1、以学生为主。

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个求和中,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教师起着沟通学生与教材的作用。

复习中切忌喧宾夺主,不要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配角变为主角,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以课本为主。

我们手中的资料具有新、全、活等特点,知识点多,覆盖面广,问题设计的角度新,题量大,对能力要求高。

根据这些特点,复习时既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要会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点。

因此,我们扎扎实实地抓好课本知识点,把课本与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以课内为主。

要将问题尽量解决在课堂上,上课前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讲练时间。

讲要讲出新水平,引出新信息,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

练要练出新花样,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

学生通过教师讲,自己练,有常学常新之感,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之效。

4、以练为主。

复习课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内容要"全",练的习题要"精",练的方法要"活"练的时间要"足",训练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章节复习抓基础,单元练习抓重点,全面练习抓综合。

多练能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考场上熟能生巧,巧能升华,临阵不乱,沉着应战。

5、以能力为主。

知识和能力二者是密切相联的。

知识的存在和增长,的确是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对某种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

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重点应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

四.反对三种做法

1、反对面面俱到,都是重点的做法

2、禁止题海战术

3、反对机械性强化训练

五.两点要求

1、写好复习计划

2、备好每一节课

 

学习时间:

2015年11月23日学习方式:

集中学习

主讲人:

朱树林学习地点:

阶梯教室

学习内容:

复习课借鉴的几种教学模式

(一)“自助餐”式复习课

传统复习课总是由老师提供复习材料,学生围绕固定材料进行讨论和整理,往往老师认为讲得面面俱到,而学生还是漏洞百出。

为了激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愿望,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前做一些准备工作。

1、自备菜单

课前,布置给学生具体的复习要求:

一是在复习回忆基础上对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整理;二是记录与此相关的问题和提问。

这样既使学生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导向,体现了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又为教师收集信息提供了机会。

它是上好“自助餐”式复习课的前提,在自备菜单的过程中,他们需要认真学习,精心准备。

既可记录自己不懂的问题,也可包含自己已懂但又十分有价值的问题,既可请求同学的帮助,也可明确向同学挑战,他们的思维始终处在对知识、对问题解决的期待之中。

2、消化菜肴

课中,根据学生提供的道道菜肴(再学习的信息)进行逐步消化。

可分为两大环节

(1)小组交流。

先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整理的知识要点,在相互补充的过程中逐步充实、完善;再提出自己菜单中的问题,尽量争取在组内成员帮助下解决。

小组交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空间,使每个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体验成功的愉悦和合作的价值。

(2)各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一是归纳知识要点,老师根据汇报补充整理成板书.以便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二是组际间的质疑解疑,各小组提出组内尚未解决的问题或组内已经解决但易被忽视却很有价值的问题。

通过质疑、讨论、争论,激起学生智慧的碰撞、情感的共鸣,从而使知识的本质更加清晰,记忆更加深刻!

3、细品佳肴

由于菜单出自不同的学习个体,就难免会出现有些问题超越课标要求,或很难在45分钟内全部消化,而这些问题中有的极具思考价值。

于是便成了一些学有余力或学有兴趣的学生课后继续品尝的一道佳肴。

只要给他们三五分钟用来展示自己课后研究的发现,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更宽阔的舞台,就能激励他们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培养出一部分独具思维的数学爱好者。

他们的讲解更易被其他学生接受,他们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也更容易带动和感染其他学生。

(二)“理练结合”式复习课

我们知道,复习课的本质就是查漏补缺、系统整理和综合应用。

在老师的引导下梳理知识和巩固练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便于操作也最为常用的方法。

它主要可以分成三种模式:

以理带练即先理后练;理练结合即边理边练;练为主理为辅,即先练后理。

复习边理边练的形式居多。

那么如何让传统的摸式焕发出新的活力呢?

1、教学过程注重开放,突出主体。

(1)抓准复习起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

“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了解学生、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的沉淀,便于形成学习平台,抓准基点展开梳理,从而有助于面向全体、查漏补缺。

那么这个点如何抓呢?

方法一,设计开放题来了解学生己有的知识结构.组串学生知识的散点。

从而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基础,有的放矢。

方法二,通过交流谈话来了解。

可让学生先说说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

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复习等。

这样相对以往教学中教师喋喋不休、大量的注入,课堂更多关注了质的体现。

(2)突出学生自主梳理的过程。

“看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做一遍”。

传统复习课中总是由老师越俎代庖梳理知识,学生仅仅做了听客和陪衬。

新型复习课则让学生亲身经历梳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独立思考的空间,使他们人人参与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教师可以提供整理情况给学生,与他们进行交流。

(3)注重学生参与评价。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我们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舞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展示的空间让给学生,把评价的机会交给学生。

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

在相互的质疑评价中,就能暴露学生的不同思考和存在的不同问题,引发辨析、矫正,从而完善知识网络。

2.练习内容多样化,强调应用。

(1)突出练习的实效性。

练习是巩固和拓展知识的有效手段,但要讲究练的形式、练的实效。

(2)加强练习的应用性。

 

学习时间:

2015年12月7日学习方式:

集中学习

主讲人:

王亚飞学习地点:

阶梯教室

学习内容:

40年教学的20条经验

一、备课的经验

1.备课时要对三套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70%左右要紧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作相关发挥。

2.在假期中把新学期的课完全备好,要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然后才上课。

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

3.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

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

只能讲授学生可能懂的内容,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

二、上课的经验

4.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要反复推敲。

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

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

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

坚决守时,决不压堂。

5.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

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

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

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6.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

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

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

7.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

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

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

8.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

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

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三、考试的经验

9.千方百计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

一定要增强每位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能建构的、主动的、体验的、合作的进行学习。

10.要从“逻辑”、“操作”、“艺术”、“交往”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考试。

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学年中都曾有获得前三名的经历,对你的教学留下美好的回忆。

11.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真正有效的促进方法,是让他们深切地知道:

“不进则退”。

考试要让他们感受到一定压力,保持必要的张力。

避免他们盲目自满,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信与自尊。

12.考试后,应立刻将正确答案公布或发给每位学生。

要学生“趁热打铁”,修正错误,巩固正确,打好基础。

当天知道作业正确与否,对于有效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四、提问的经验

13.设计教案的核心是设计问题。

问题要深浅适度,利于启发学生;问题要有生活背景,能激发兴趣;问题要有实际意义,为今后学习奠基;问题解答要及时反馈,真正巩固。

14.提问与思维。

“选择思维”的问题是:

“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吗?

还有其它解决办法吗?

”,增加思路。

“前瞻思维”的问题是:

“如果那样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要有预见。

15.“情感思维”的问题是:

“出现这样的结果满意吗?

我的情感上能接受吗?

”尝试体验;“换位思维”的问题是:

“别人怎样看这个问题?

别人会有怎样的感受?

”设身处地。

16.要鼓励学生提问题。

要将学生的问题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研究。

努力做到针对性强,切实帮助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从问题到问题,学无止境。

五、综合的经验

17.对学生好的言行,要及时给予肯定的回应;对学生不好的言行,及时给予否定的回应。

大多数应是“肯定回应”;“否定回应”只占少数。

18.每一学年都要调查统计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

力争在自己最弱的一项上,有所改进。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在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出“审美和立美”,艺无止境。

19.每上一节课,要设想全人类都在倾听,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力戒偏见。

要以自己的全部智慧来上好一节课,让学生如坐春风。

“生命和使命”,价值统一。

20.要珍惜时间。

力争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掌握较多的知识,培养较强的能力,学会独特的审美,发展良好的人格。

知识、能力、审美、人格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