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古诗文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0760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4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古诗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三年级上册古诗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三年级上册古诗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三年级上册古诗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三年级上册古诗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古诗文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古诗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古诗文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古诗文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古诗文教案

 

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古诗文教案

科目:

古诗文

备课教师:

党彩霞

 

二〇一二年九月

小学三年级古诗文诵读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为了弘扬传统优质文化,汲取民族的源头活水,不断深入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使三年级形成浓厚的诵读氛围提高学生的古诗背诵能力,陶冶情操,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现根据学校古诗文诵读开展情况和目前我年级的实际,特拟定三年级小学古诗文诵读计划。

二、教学分析

我年级将采取“抓中间、带两头”的方式全面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即:

抓尖子生,带动后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古诗文诵读活动行列中。

除此之外,我年级还将坚持“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的十六字原则,根据坚持经典诵读与课改结合,坚持经典诵读与品德教育结合,坚持形式与过程并重的方针。

根据教材的深浅,我们在诵读数量上作了统一要求,对不同学生本学期完成十六首古诗的诵读。

三、学生分析

大部分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不够高,对古诗的意境体会浅薄,因此学生常常是背诵容易,巩固难。

四、主要措施

1.创设班级诵读环境,激发学生诵读热。

环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使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并从中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素养。

各班级要注意在班级内营造古诗文诵读氛围,班主任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丰富活动形式。

2.实行“课前一吟、每日必读,熟读成诵。

各班级语文课教师要注意把课前十分钟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每日集体诵读十分钟。

3.开展竞赛,激发热情。

各班要利用每周每天的读诗课,开展古诗文诵读竞赛活动,如:

诗句接龙、归类对诗、你问我答。

4.开辟诗园,创设文化氛围。

各班级要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开辟诗画园地(书写古诗文、古诗文配画、改写古诗文等)。

5.评比“班级诵读能手。

坚持一周一检查、一月一测评、学期一总结”的基础上,学期末要继续开展班级诵读能手评比活动。

本学期还将对年级古诗文诵读活动进行大胆创新,在学生熟读熟诵的基础上,积极开创多种形式的诵读法,如:

古诗文配乐朗诵、开展多样的游戏诵读法等。

总之,开展古典诗文诵读活动,对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道德认识、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等都有很大益处。

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以更饱满的激情投入此项活动,不断为校园注入清新文明之风。

 

二〇一二年度秋学期三年级古诗文课时安排计划

周次

日期

课题

教时

执行情况

1

8.27—8.31

开学报到

2

9.3----9.7

元日

1

3

9.10-9.14

别董大

1

4

9.17-9.21

如梦令

1

5

9.24-9.28

示儿

1

6

10.1—10.5

春江晚景

1

7

10.8—10.12

“十一”放假

8

10.15—10.19

题临安邸

1

9

10.22—10.26

绝句

1

10

10.29—11.2

1

11

11.5—11.9

飞来峰

1

12

11.12—11.16

所见

1

13

11.19—11.23

道中

1

14

11.26—11.30

乌衣巷

1

15

12.3---12.7

杂诗

(一)

1

16

12.10-12.14

杂诗

(二)

1

17

12.17—12.21

春夜喜雨

1

18

12.24—12.28

乐。

村居

1

19

12.31—1.4

复习

20

1.7---1.11

期末考试

三年级上册古诗文第1课时总第1课时备课人:

党彩霞

内容

元日

知识

能力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情感

态度

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重难点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法

理解诵读

教具

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课型

新授

学具

古诗

教学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孩子们,你们喜欢过年吗?

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春节的?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描写欢度新春佳节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解释课题。

(元日就是农历正月初一)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注意强调“竹”“除”“苏”“曈”等平翘舌音和后鼻音。

4.认记生字。

告诉学生:

如果认识了诗中的生字,就能把这首诗读得更好。

5.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6.指名读,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自读自悟,理解诗意

1.根据自学提示展开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诗,结合书中注释或工具书、课外资料等理解诗句意思。

(2)把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

2.合作小组交流。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教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

再读古诗。

3.汇报前两行诗的自学情况,说说前两行诗的意思。

(借助“一岁除”和“屠苏”的注释,理解诗意)

4.诵读诗句并展开想象,你从前两行诗中体会到什么?

你此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5.读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和你的感受。

6.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引导学生从“曈曈日”“新桃换旧符”处想象:

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新的希望,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祝愿。

备注:

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

如:

为什么贴春联?

为什么放鞭炮等。

7.指导朗读。

(配上欢快的古典乐曲)

谁能把你体会到的欢乐热闹的气氛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抽生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8.指导背诵。

(1)分组接背诗句。

(2)指定学生背诵。

(3)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4)同桌互相背。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

为什么?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

为什么?

六、布置作业

想象这首诗描绘的景象,试着写下来。

三年级上册古诗文第2课时总第2课时备课人:

党彩霞

内容

别董大

知识

能力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

情感

态度

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体会积累古诗文的情趣。

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感悟诗歌的内涵,体会诗句中所展现的意境。

教法

理解诵读

教具

课件

课型

新授

学具

古诗

教学活动过程

一、诵读导入,整体感知

  1.这是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的一首送别之词。

(板书:

别)从这这首词中我们感受着作者浓浓的别愁离绪。

古代不比现在有汽车、飞机,还可以发电子邮件,因为交通的不方便,所以一旦分离,要想再见上一面就很难了,真的是“相见时难别亦难”。

因此,他们只能把这种别离的愁思深深地蕴藏心底,化作一句句真情的诗。

  2.古代写送别的诗词很多,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送别诗。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唐朝,和著名诗人高适一起去送一位好朋友。

知道他叫什么吗?

(板书古诗《别董大》)

  3.请大家自己小声地读读古诗,把它读正确、读通顺了。

有什么疑惑也好,感受也罢,随手写在旁边。

并且试着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4.指名读,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齐读。

  5.通过自学,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生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点出“曛”等重点词,并追问:

你是如何理解诗句意思的,简要归纳理解古诗的方法,如:

借助注释,反复诵读,请教别人等。

师生交流,补充介绍这是高适写给董大的一首送别诗。

董大名叫董庭兰,因为在家居老大,所以又叫董大,王维的好友元二也是因为在家排行老二而得名。

董大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琴手,曾经得到宰相房琯的赏识与宠信。

据说董大善古琴,可是当时举国上下却盛行胡乐,能欣赏古琴这类古乐的人并不多。

董大受到冷落,觉得京城再也无法呆下去了,失意至极,便决定离开。

他的好朋友高适给他送行。

  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1.诗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送别好朋友的呢?

品读前两句。

  

(1)指名读前两句诗。

  

(2)你从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什么?

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引导学生发现理解这两句诗中涉及到的一些景物——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指导抓住如下重点:

  黄云?

白云、乌云大家听得多了,这里怎么是黄云?

(点拨,当时他们分别地点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

  你能把这句诗读一下吗?

啊,我看到了一片黄云悠闲地向我飘来。

  谁能再读一下?

这一回我看到了两片了。

谁愿意再来试试?

(突出“千里”)。

  男生试读,女生试读,全班试读。

  好一派黄云蔽空、天地间一片昏黄的情景!

  在你们的眼前还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呢?

第二句谁来读一下?

学生读——见机点拔:

(我感觉到的是微风,好舒服啊!

你读的“北风”能再猛一些吗?

你读的雪能再大一些吗?

)(学生读)

  两句连起来读。

(个别读,小组读)

  同学们,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此情此景,你注意到那奋力高飞的大雁了吗?

它又有何感受呢?

  (3)小结:

是啊,已近黄昏,夕阳西下,北风呼啸,雁阵迁移,大雪纷纷,凄凄惨惨戚戚,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

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

  2.在我们这位董大的心里,自己就好像是这只被北风和大雪包围着的孤独的大雁。

大雁尚且还有南飞的目标,而自己却要漂泊他乡。

面对遭受挫折、怀才不遇的好友董大,高适又是如何安慰他的呢?

品读后两句。

  

(1)指名读。

  

(2)听了这样的话语,董大还继续陷入无边无际的忧愁之中吗?

这句话有何神奇的的力量,竟然能让处于抑郁悲伤之中的董大精神抖擞地踏上别途呢?

(生谈感受,同时让他们再次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3)从这真情的话语中,你体会高适对董大的鼓励了吗?

假如此刻你也在场,你又会如何鼓励即将离别的董大,你会说些什么?

  (4)说得多好,说得多轻松啊!

同学们,可是你们毕竟不是高适,又如何体会他的苦衷阿!

董大落魄,高适当时情况又是如何?

(师生补充:

好友董大受到冷落,高适送别他,可这时也正是诗人自己失意落魄的时候啊!

高适一生无人赏识近30年。

这时的高适也到处流浪,陷入贫贱的境地之中。

他在另一首《别董大》中写道: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一个穷困潦倒到连买酒的钱都没有的人,在困境面前依然是那么自信,那么乐观,那么积极地面对着人生。

他在鼓励董大,同时也在——鼓励着自己!

  (5)面对即将远行的董大,诗人充满深情地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面对即将远行的董大,诗人满怀豪气地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面对已经消失在茫茫风沙之中的董大,诗人依然在心底祝福,依然在心底高声呐喊——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如果你是董大,面对好友的赠言,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4.过渡:

情由景生,但情不能完全被景控制,在那样凄苦难耐的黄昏,诗人却能勃发出如此昂扬雄壮的豪情来。

似乎只有诗人高适,才能以如此开阔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的赠言说得如此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5.再读整首古诗。

  6.假如生活中你的好朋友遇到了挫折,你会怎么劝慰他们呢?

  7.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失落,都会有悲哀。

  所以在失意时,我们会要对别人说:

——生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当我们遭受挫折、满怀忧愁时,我们会对自己说:

——生读

  当我们无处施展自己的才情、伤心落魄时,我们会对自己说:

——生再读

  三、对比参读,积累感悟。

  过渡: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送别主题的古诗我们学过的还有很多,老师今天随手也抄了几首。

(出示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任意选上一首,跟今天学的《别董大》比一比,看看这些古诗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1.生自己比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2.指名汇报。

(这里让学生各抒己见,感受体会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小结:

这些古诗,同是写对好友的别情,然而描写的景物不同,抒发的情感也不同。

这些诗中,有的以歌相送,有的以目相送,有的以酒相送,有的以话相送,说到底诗人是以什么相送?

  (板书:

以心相送以情相送)

  让我们怀着和诗人一样的心情吟诵这四首送别古诗吧。

  4.你还积累了哪些送别诗词,给大家介绍介绍。

5.指导诵读送别名句。

  四、实践尝试,拓展延伸。

  1.尝试整理送别诗词名句专辑。

  同学们,下课铃响,我们马上就要分别了,请你们也用一句话送送今天听课的老师,好吗?

  附:

送别诗词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友人》李白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雨霖铃》柳永

三年级上册古诗文第3课时总第3课时备课人:

党彩霞

内容

如梦令

知识

能力

1.通过读诵、情景再现,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揣摩作者情感。

2.总结鉴赏诗词的方法,掌握自主鉴赏的技巧。

情感

态度

3.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重难点

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法

诵读法、情景绘画法、启发

式、讨论式

教具

课件

课型

新授

学具

古诗

教学活动过程

一、话题引入,初读感知。

  课件出示图片。

师:

咱们先来欣赏张图片,感觉怎么样?

她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才女,你知道她是谁吗?

她最擅长作词。

你们知道词吗?

  古诗、词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看!

(媒体出示《如梦令》词的内容)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的词,词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诗有什么不一样?

  古诗每句字数一样,词每行的字都是不一样的。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做长短句。

词有词牌名,每一个词牌名的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式和韵律。

  同学们有兴趣来读读《如梦令》这首词吗?

迫不及待了吧,请大家自己放声朗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正确,读流利。

这个要求不高吧,那你就放开声音自个儿读。

  二、“胖”读全词,古文今译。

  1.师:

同学们,读词,读通,读顺还不算,还要读懂它。

接下来,请大家在下边注释的帮助下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了,请你轻轻地读,再用自己的话轻轻地说,看看能不能把话说顺了,说通了,说明白了。

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边上的同学商量商量。

开始吧!

  2.师:

咱们先来说一说。

自己能够读懂一个词,一句话,都是一种了不起的收获。

你站起来说给大伙听听。

  3.师:

老师在这儿给你们补充一个信息,在古代的时候,很多的文人都喜欢喝酒。

李白就被称为——酒仙!

一喝酒啊,诗兴大发,酒助诗兴,诗从酒出,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

李清照虽然是女子,但她也很喜欢喝酒,所以说这里“沉醉”之“醉”既是陶醉又是酒醉。

好,酒醉也好,陶醉也好,反正李清照是醉了。

  4.师:

同学们很能干,不知不觉地把这首词给读胖了。

(板书:

读胖)同学们,如果我们把刚才说的话,都写下来,这篇文章长不长啊?

  师:

但是你看这首词,才用了多少字就把这一次作者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你数一数。

  师:

是啊,33个字就把作者那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

交代清楚了郊游的时间是(日落)就是我们说的黄昏、傍晚;地点是在(溪水边的亭子里)对,溪水边的亭子里。

你看古诗词就是这样的凝练、含蓄。

咱们读一读整首词,体会、体会。

  三、美读全词,想象画面。

  师:

光读懂还不够,还要把这一首词读活了。

读得很美很美,古诗词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咱们自己再来读读这首词,看看,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

  1.陶醉在美酒、美景中。

  大家再轻轻地读读词,看看可以从哪些词语当中读懂这个“醉”字呢?

  (老师边播放日落美景边描述:

黄昏时分,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山、近水、小亭子,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

水面上波光粼粼,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师:

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词人他们会在干什么?

  师: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酒逢知己千杯少”,喝着喝着,就喝多了,就——醉了。

  师:

是啊,在这样的地方,品着美酒、赏着美景、闻着酒香、荷香,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

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

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读出浓浓的醉意来。

  师:

这个“藕花深处”,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师:

使你想起哪一句诗来了呢?

咱们学过荷花吧,把优美的句子吟诵一句到两句给大伙听听。

  师:

是啊,多美的荷叶荷花!

但此时已是黄昏时分,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斑斓、幽静而又神秘的世界。

来到这样的地方,词人肯定更醉了。

读。

  2.陶醉在美丽的意外中。

 词人她们笑啊叫啊,那声音太响,太热闹了,只听扑啦啦一声,一河滩受惊的鸥鹭,一下子冲破夜幕飞向蓝天!

那场面壮观吗?

  3.陶醉在美好的生活中。

  师:

词人深深地醉了,她陶醉在(美酒、美景、美丽的意外中)。

咱们再从文字背后找一找她深深陶醉的原因吧。

  师:

为什么这么开心?

  4.一幅流动的画

  师:

刚才我们边读边想象,读出了那么多美的画面,有“溪亭日暮”,还有“藕花深处”,还有“一滩鸥鹭”。

其实整首词就是一幅流动的画。

你们看,因为是观赏“溪亭日暮”陶醉了,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是误入“藕花深处”,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

来,一起读整首词。

一边读一边想像这幅活动的画。

  四、对照比读,延伸课外。

1.请同学们再读一首词。

 2.《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3.老师把两首词放一块儿,你发现这两首词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同学们发现的就是《如梦令》这种词牌名的词的特点。

字数、句式和韵律。

这首词咱们以后还有机会细细地品味。

  师:

古代的词谱成曲可进行演唱,你们想不想听一听《如梦令》这首词谱成曲子后,唱出来是什么感觉的?

(放音乐)

  师:

有味道吗?

它是用昆曲来演唱的。

有兴趣可找一找别的谱成曲的词来听一听。

 

 

三年级上册古诗文第4课时总第4课时备课人:

党彩霞

内容

示儿

知识

能力

1.思想认识:

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情趣。

2.基础知识:

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情感

态度

激发学古诗的兴趣。

重难点

吟诵古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想像诗歌内容,陶冶爱美情趣。

教法

理解诵读

教具

课件

课型

新授

学具

古诗

教学活动过程

一、温故引新,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静夜思》。

过渡语:

我们今天学习宋代诗人陆游写的一首牵挂祖国的诗。

(板书课题:

示儿)

2.提问:

我们在第十一册学了三首古诗,请回忆我们是从哪几方面学习的?

 引导学生回答,投影仪显示本课学习目标:

 ①学习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内容;

②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二、揭示诗题,介绍背景

1.读题质疑。

①说说“示”的意思;(告诉、告知)②问:

根据题目引导学生答出:

谁告诉儿子?

告诉什么给儿子?

为什么告诉儿子?

2.读“预习”,简介作者陆游和他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

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先听老师范读,学生再自由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注释,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四、细读全诗,理解内容

1.读。

学生默读,把没读懂的字、词写在黑板上。

2.查。

学生查字典、词典讨论解决黑板上的不理解的字、词。

 3.连。

①根据第一句中字、词意思,说说这一句句意;②学生根据说句意的方法在草稿纸上写出第二、三、四句意思;指名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句子意思。

(老师点拨板书:

心事、渴望)

4.疑。

①学生针对诗歌的字、词、思想内容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②老师引导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较难问题。

五、再现画面,吟诵玩味

1.读。

熟读全诗,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2.想。

①听录音机朗读诗歌,学生闭目想像:

陆游病危,但没看到祖国统一而遗憾的情景;②学生边读边想。

①学生看多媒体屏幕,边听边想像,老师用舒缓的语气和着优美的伴奏曲,“我病的很重,恐怕很快要离开人世,可中原依然战乱不止,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百姓处在水生火热之中……我们南宋军队应立即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

但我要离开人间了,看不到我们的军队收复中原,看不到祖国统一,我死不瞑目哇!

②先听老师范读,再点名读,最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要读出老师描述的情感。

 3.画。

①用简笔画画出作者病危的情景;②同桌互相谈谈简笔画的创意;③学生自由读,读出画画时的感受;④看屏幕上老师选出的较好图画,听录音机朗读诗歌;⑤全班齐读,读出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

(板书:

爱国)

4.背。

在前面读的基础上试背。

 六、练习延伸,落实目标

1.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一。

2.读下面的短信,用诗填空。

台湾小朋友:

中秋节好吗?

昨天傍晚,我和爸爸在湖边散步,夕阳斜照在湖面,多美呀!

此时此境,我想起了白居易的两句诗()。

夜晚,清幽的月光照进我的小屋,我在床上辗转反侧,联想到了李白写的一首诗()。

今天是中秋节,家家户户团圆畅饮,我想到了香港、澳门小朋友,又想起了王维的一句诗()。

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可你们远离祖国母亲,我们多么盼望你们早日回到祖国妈妈身边!

这里,我只好用陆游的一首诗(),来表达我这时的感受。

我深信:

以后的中秋节我们会团圆的,这也是我们全体大陆小朋友的愿望!

三年级上册古诗文第5课时总第5课时备课人:

党彩霞

内容

春江晚景

知识

能力

1.了解两首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吟诵、背诵古诗并会默写。

情感

态度

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重难点

了解两首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

理解诵读

教具

课件

课型

新授

学具

古诗

教学活动过程

1、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

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