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精细化标准.docx
《采煤工作面精细化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煤工作面精细化标准.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采煤工作面精细化标准
采煤工作面精细化标准
(一)
项目
标准
标准分
考核
标准
得分
一
工
程
质
量
1.采高
采高均匀,符合规程规定
15
不合格扣1分/处
2.顶板
工作面不出现顶板台阶下沉,支架接顶严实,达到初撑力。
20
不合格扣1分/处
3.底板
底板平整,不出现台阶。
15
不合格扣1分/处
4.
支
护
支
架
支
护
1.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的80%,支架立柱有表显示,支架安全阀保持完好,整定值符合规定要求。
2.支架要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得超过±50mm,中心距按作业规程要求(偏差不超过±100mm)
3.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其最大仰俯角<7°
4.相邻支架间不能有明显错差(不超过顶梁侧护板高的2/3),支架不挤、不咬,架间空隙不超过规定(<200mm)
5.架顶浮煤厚度不得超过100mm,无大块煤。
顶梁接顶严密。
6.压力表吊挂整齐、灵敏可靠。
30
不合格扣1分/处
单体
支
柱
支
护
1.新设支柱初撑力:
单体液压支柱Φ100mm≥90kN,φ80mm≥60kN
2.单体液压支柱活柱行程不低于50mm。
3.工作面支柱要成直线,其偏差不超过±100mm(局部变化地区可加柱),柱距偏差不大于±100mm,排距偏差不超过±100mm。
4.底板松软时,单体液压支柱要穿柱鞋,钻底<100mm
5.工作面柱、排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其偏差不超过±100mm(局部变化地区可加柱),支架工作面考核支架中心距1220±100mm,支架歪斜不大于7°,与运输机保持垂直。
6.支柱不漏液、不弯曲,顶盖不缺两个以上手抓,手柄不损坏,柱阀方向一致。
7.超前支护距离符合规程规定,联锁装置附合规定,超前支柱初撑力不低于50kN。
20
不合格扣1分/处
5.端头支护
1.工作面上下机头处坚持正确使用好4对8根长钢梁或双楔调角定位顶梁(不少于6架)支护,支柱初撑力:
Φ100mm≥90kN;Φ80mm≥60kN。
2.工作面上、下出口的两巷,超前支护必须用金属支柱和铰接梁(或长钢梁),距煤壁20m范围内打双排柱。
3.工作面留安全出口时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
4.端头支架平、正、直,垂直顶底板,不得前倾后仰,接顶严密,初撑力达到工作阻力的80%。
15
不合格扣1分/处
采煤工作面精细化标准
(二)
项目
标准
标准分
考核
标准
得分
二
机电
设备
1.
运
输
机
、
转
载
机
1.部件齐全完好,无损伤、变形、缺件;刮板链和链轮能正常啮合和脱开,不发生跳链、掉链现象。
2.各液压管路排列整齐。
3.不得出现渗油、漏油现象。
5.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机头与和转载机尾的搭接高度不得小于400mm,底链不拉回头煤。
6.牵移到位的转载机,保持平、正、稳、直。
7.转载机下浮煤不得超过100mm,行人宽度不少于700mm。
8.转载机防护链齐全有效,吊挂整齐,离地不低于200mm。
进料口处挡帘齐全,紧停、照明完好。
9.工作面输送机头与顺槽输送机搭接合理,底链不拉回头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档煤板和刮板、螺栓齐全完整,机采工作面输送机铲煤板齐全转载机设置安全防护栏和拉线急停装置,防护严密,安全可靠。
10.刮板输送机应达到“三平”、“一稳”、“二齐全”、“两不”的要求:
“三平”:
刮板输送机槽接口要平,电动机和减速机底座要平,对轮中心接触要平。
“一稳”:
整台刮板输送机要平稳,开动时不摇摆。
“二齐全”:
刮板要齐全,连环螺丝要齐全。
“两不”:
运转时,链子不跑偏,不飘链。
25
不符
合标
准扣
1分/
处。
2.
液压支架
1.支架号码牌字迹清晰,顺序无误,管线齐全,布置一致,帮扎整齐,垂度一致,无破损、老化、漏液现象,无挤压、埋砸现象;架内清洁卫生,无浮煤或粉尘存在。
2.支架液压管路及高压部件连接,严禁有单腿销、铁丝销、“U”型销插不到底现象。
3.阀组固定牢靠,千斤顶、立柱无自降,无漏液现象,光亮清洁;密封圈和“U形”销合格。
4.无开焊、裂纹、变形或严重锈蚀。
5.铰接件和伸缩件动作灵活、无卡阻。
各种护板不得有严重变形,各种推、拉移杆和活塞杆、活柱等不得有严重弯曲变形。
6.操作阀灵活可靠,动作方向一致,手把塑料套齐全;安全阀开启压力、流量符合规定要求,防尘圈齐全。
7.支架垂直前、后部运输机,连接牢固。
8.液压支架立柱活柱缩量要≧10cm。
30
不符
合标
准扣
1分/
处。
3.液压泵站
1.乳化液泵站系统不漏液、不漏油,运转件不异常振动,油位在观测窗上下限内,油质无杂质、无异味,保持清洁。
2.泵站压力≥25Mpa。
乳化液浓度2-3%,使用乳化液自动配比装置,有现场检查手段。
3.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动作灵敏可靠,压力表指示准确。
4.乳化液箱、乳化液泵保持水平,泵与乳化液箱的距离不超过10m。
5.泵站各部件的连接及固定螺栓齐全,承载振动部位的螺栓有防松铁丝。
15
不符
合标
准扣
1分/
处。
采煤工作面精细化标准(三)
项目
标准
标准分
考核
标准
得分
二
机电
设备
4.皮带机
1.带式运输机范围内无杂物、无煤粉堆积、无淤泥、无积水,电机、减速箱、涨紧绞车、小跑车、驱动滚筒无污物。
2.连接螺栓、垫圈、挡圈、销轴、销子齐全,长度适宜,连接牢固,达到要求的拧紧力矩;各部件不得出现漏油、渗油、损伤现象。
3.滚筒表面光滑,无损伤,运转灵活,滚筒边缘无毛刺。
胶面滚筒的胶层与滚筒表面紧密贴合,不得有脱层或裂口。
4.上、下托辊齐全完好,运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应装设自动纠偏装置,上皮带每50m装设一组,底皮带每100m装设一组,必要时可多设置。
巷道内每隔100m安装一个紧停开关,在装载点、人行过桥处、机头、机尾均应设有紧停开关。
5.机头储带仓和中间架搭接牢固、平直,高低过渡平稳。
6.胶带无破裂、横向裂口不得超过带宽的5%,中间纤维层破损面宽度不超过带宽的5%。
7.涨紧装置涨紧力适当,钢丝绳、滑轮、绳头牢固可靠。
8.胶带运行时无打滑、跑偏现象。
9.有淋水时应设置防淋水设施。
10.胶带与底板有0.2m的安全间距,无胶带磨底板或积煤现象;胶带输送机边梁与巷道壁之间留有不小于0.5m的安全距离;机头和机尾处与巷帮的距离不得小于0.7m。
12.联轴器和弹性垫正确使用,转动灵活。
偶合器外壳及泵轮无变形、损伤或裂纹,运转无异响;易熔合金塞完整,安装位置正确,符合各型液力偶合器的规定,不得用其它材料代替,介质符合规定要求,液位合适。
13.转载点收容器、挡煤板齐全,宽度不大于带宽的80%;机头部具有灭火器、沙箱、专用防火锨、保安带,沙不少于0.2m3。
行人跨越处设置过桥;各裸露的运转部位(如联轴器、机尾滚筒)必须有护栏或盖板。
14.自动防灭火洒水设施和综合保护装置(烟雾、速度、温度、堆煤、防跑偏保护)齐全,灵敏可靠,安放位置正确;通讯控制设施语音清晰、动作准确可靠。
15.制动装置各传动杆件灵活可靠,各销轴不松旷、不缺油。
15.各部位噪声值不得超过90dB(A),输送机紧停装置每100米一台,在机头处、转载机头、前后部机头尾、转载机进料口、其它行人跨越处必须有紧停或闭锁装置。
17.皮带架编号管理。
30
不符
合标
准扣
1分/
处。
采煤工作面精细化标准(四)
项目
标准
标准分
考核
标准
得分
二
机电
设备
5.移动变电站
1.零部件完整无损,螺栓齐全坚固,所有联接螺栓必须达到预紧力距。
2.井下供电要做到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有过流和漏电保护、有螺栓和挡圈、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电缆悬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
3.主接地极及接地母线,其截面积应不小于:
镀锌铁线100mm2,扁钢100mm2(厚度为4mm),铜线50mm2。
电气外壳同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联线截面面积应不小于:
镀锌铁线50mm2,扁钢50mm2(厚度不小4mm),铜线25mm2。
接地电阻不得大于2Ω(井下手持移动电气设备1Ω)。
4.电缆绝缘性能良好,绝缘电阻值660V不低于2MΩ,1140V不低于3.5MΩ,6000V不低于6MΩ。
5.电动机接线正确,运转正常。
6.开关手把按钮转动灵活可靠,性能正常。
7.电气设备按供电系统图进行安装和整定。
8.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齐全,仪表显示准确,动作灵敏可靠。
9.电缆、电气设备有标志牌,注明用途、规格、长度,电缆吊挂整齐。
护套不得露出芯线绝缘或屏蔽层,无老化现象。
10.工作面通讯照明、控制系统齐全可靠。
11.设备与煤壁间距不小于0.5m。
12.车盘、支杆连接牢固,不少于三道阻车装置。
20
不符
合标
准扣
1分/
处。
采煤工作面精细化标准(五)
项目
标准
标准分
考核
标准
得分
三
辅助运输
1.小绞车
1.紧固件
a.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齐全,牢固可靠。
螺栓头部和螺母无铲伤和棱角严重变形,螺纹无乱扣或秃扣;
b.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
c.同一部位的紧固件规格应一致。
主要连接部件或受冲击载荷容易松动部位的螺母使用防松螺母(背帽)、涨簧圈(弹簧垫)或其它防松装置;
d.螺栓不得弯曲。
螺栓螺纹在连接件光孔内部分不少于两个螺距。
2.轴承:
轴承润滑良好,轴承室油量为其空间的1/3-2/3,不漏油,转动灵活,无异响。
油温不超过65℃。
3.减速箱:
箱体无裂纹和变形,结合面不漏油、不甩油。
运转平稳,无异响。
润滑油适量。
4.滚筒:
表面无裂缝、破损和变形。
固定螺栓和油塞不得高于滚筒表面。
压绳螺栓不得漏出侧板。
5.钢丝绳:
a.钢丝绳的直径不得大于绞车铭牌规定的最大钢丝绳的直径或标称的钢丝绳直径。
b.钢丝绳排列紧密整齐,无爬绳、咬绳现象,钢丝绳运行部分无扭曲、盘圈现象;使用有接头的钢丝绳其插接长度不少于钢丝绳直径的1000倍;严禁采用环接、卡接方式接绳。
c.钢丝绳固定牢靠,压绳卡不得少于两付,并与使用的钢丝绳直径配套。
不得减少压绳卡处的钢丝绳股数,绳头余量不大于200mm,压绳与滚筒上的母绳不能形成锐角。
d.绞车滚筒上的母绳不得少于三圈,不多于一层。
e.架空乘人装置、无极绳运输用的各种股捻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断面积之比达到25%时,必须更换。
6.闸与闸轮
a.闸把及杠杆系统动作灵活可靠,使闸后闸把位置不越过水平位置。
松闸后,闸轮与闸带无摩擦。
b.拉杆螺栓、叉头、闸把、销轴无损伤变形,拉杆螺栓有背帽,护绳板完整不变形。
c.闸把自锁装置灵活可靠。
d.闸带无断裂,磨损余厚不小于3mm,铆固可靠不松动。
e.闸轮磨损深度不大于2mm,闸轮表面无油迹。
7.安装
①安装平、正、实,底座无裂纹,基础螺栓紧固。
②信号装置应声光兼备,清晰可靠。
③设备标志牌填写认真,准确。
8.牌板管理
⑴小绞车实行挂牌管理,安装处悬挂“操作规程牌板”、“小绞
车牌板”、“绞车司机岗位责任制”、“绞车使用牌板”。
⑵牌板悬挂整齐、卫生、字迹清晰;牌板统一制作。
20
不符
合标
准扣
1分/
处。
采煤工作面精细化标准(六)
项目
标准
标准分
考核
标准
得分
三
辅助运输
2.连续牵引车
1.安全间隙:
过卷距离大于5m。
绞车最突出部位距轨道、巷帮及皮带机的间隙不小于0.5m;司机操作位置与皮带减速机、电机前后的间距不小于2m。
对于拐弯梭车,弯轨要比其进出点高0-50mm,且进出弯轨前后保证10m的距离内低于弯轨表面,离开10m方可有上变坡,并使好主副绳压绳轮。
2.道岔弯连轨过绳豁口,保持顺畅,不挤压磨损钢丝绳。
3.钢丝绳两端固定:
一端经牵引板、防跑车叉杆固定于楔块上,螺杆要回松1-2扣,绳头留取长度不得小于300mm,并用绳卡夹住绳头,绳卡不小于2付,另一端穿过牵引板用楔块固定后,螺杆要回松1-2扣,余绳缠绕储绳筒上,用绳卡夹住,余绳缠绕滚筒不小于10圈,棘轮式储绳筒、涨紧滚筒固定绳头压紧压实,不得剁股穿绳,牵引车储绳滚筒闭锁手把必须锁死。
储绳筒缠满后方可裁绳。
4.安全技术管理规定
a.连续牵引绞车(配重涨紧器)及尾轮前方必须设有阻车器(卡轨器等),并且设置醒目的停车位置标志,牵引车严禁超越停车标志。
沿线不得设置阻挡车器。
b.连续牵引车系统的转动、涨紧、尾轮等部位,应设置可靠的安全防护栅(栏)、罩。
c.连续牵引车运行的轨道运输系统质量按有关轨道道岔验收标准验收。
d.连续牵引车运输沿线,在人行道一侧每隔200m或起伏较大处,必须设置一组信号装置。
线路两端、车场及中间联络巷口、移动变电站前必须设置行车安全声光报警信号。
e.连续牵引车操作岗点必须按斜巷安全管理规定设置各种管理牌板标志。
f.连续牵引车运行范围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牵引车上严禁搭乘人员及运料。
g.连续牵引车的牵引重量及车数必须按巷道坡度、长度以及车场的距离来计算确定,牵引车与载重车之间采用专用连接器连接。
h.连续牵引车运输线路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经批准后方可施工。
施工负责人必须在绞车处挂“巷道内有人施工,禁止行车”的标志,并在施工区段两头设置防护或警戒。
因特殊情况,在连续牵引车范围内进行行车的施工作业(如清理装车),必须制定专项措施。
i.牵引车上必须设置直径不小于主绳的保安绳。
5.绞车及涨紧器:
涨紧装置基础螺丝齐全紧固,且能够承受足够侧向力。
两端导向轮的方向与钢丝绳的走向应保持一致运转自如,无卡滞现象。
相邻两块配重铁卡口安装方向相反,运行时配重上、下移动自如无卡滞、不得碰防护罩。
6.牵引车及尾轮:
a.牵引车无开焊,无变形,车轮运转自如无卡滞现象,固定钢丝
绳的两楔块应牢固可靠。
b.储绳滚筒的钢丝绳排列整齐、运转自如、无卡滞现象。
定位销应插入储绳滚筒内,防止钢丝绳混乱。
c.尾轮固定应符合安装要求,有护罩,尾轮采用6根以上锚杆固定的工字钢框架,锚杆必须全锚对称布置,拉拔力不少于5吨,工字钢框架必须安装在轨道下面垫实,运转自如无卡滞现象。
d.压绳轮、托绳轮齐全有效。
20
不符
合标
准扣
1分/
处。
采煤工作面精细化标准(七)
项目
标准
标准分
考核
标准
得分
三
辅助运输
3.轨道质量
1.轨道方向,直路目测直顺,弯路目测圆顺。
2.弯路长度不小于2m;错距不小于1m。
3.坡度大于8º上下变坡点,使用上弯路或底弯路连接。
4.轨距600+5-2mm。
弯路加宽后不大于5mm、不小于2mm。
5.水平:
两股钢轨的水平差不大于8mm。
6.轨枕间距:
正常枕645±30mm,接头枕间距:
240±20mm,过渡枕介于两者之间。
7.轨枕应垫实,不得悬空。
8.扣件、道钉使用正确并齐全、紧固、有效。
9.鱼尾板及鱼尾螺栓:
鱼尾板与轨型配套,不同型号的钢轨使用异型鱼尾板连接。
鱼尾螺栓应与钢轨型号、鱼尾板配套。
10.接头内错差及轨面高低,不大于2mm。
11.轨道接头悬接:
两条钢轨接头相对错距不得大于50mm。
12.轨缝不大于5mm。
13.斜巷绞车道必须装设地滚。
地滚必须平正、运转灵活。
每组地滚间距不得大于20m,严禁钢丝绳在巷道底板上拖行。
14.巷道起伏钢丝绳磨顶棚(板)时,要装设天滚,其装设数量和位置,以不磨钢丝绳为准。
15.轨道中间车场、下车场甩车道的侧帮处及安装在轨道一侧绞车前,要装设立滚。
立滚安装要牢固、灵活,滚高不小于800mm,并且与轨道的最近距离不得小于0.5m。
10
不符
合标
准扣
1分/
处。
4.安全设施
1.挡车器:
斜巷上部平车场设两道,(第一道在上弯路以外,第二道设在大于一列车长度的位置)。
变坡点以下大于一列车长度设一道。
斜巷长度小于30米,在斜巷中间设一道。
单股道运输换滑头地点设一道。
2.挡车梁:
坡度大于12度,坡长大于50米在上变坡点以下设一道挡车梁。
坡度大于12度,坡长大于100米在上变坡点以下设一道挡车梁;在底弯路以上10米处设一道挡车梁。
连续牵引车路中间不设挡车梁。
3.连锁方式:
安装挡车梁的斜巷,变坡点以上的挡车器与第一道挡车梁实现连锁。
变坡点以下的挡车梁实现单独远距离控制。
20
不符
合标
准扣
1分/
处。
采煤工作面精细化标准(八)
项目
标准
标准分
考核
标准
得分
四
一通三防
1.综合防尘
1.采煤机喷雾装置:
内喷雾使用φ1.2不锈钢陶瓷芯喷头,外喷雾
使用负压二次降尘装置和摇臂喷雾装置,安装φ1.5陶瓷芯喷头。
2.液压支架喷雾装置:
每组支架架前安装1组3头陶瓷芯扇型自动喷雾,架后放煤口安装1组3头陶瓷芯锥型自动喷雾。
每隔4组支架安装1组红外线电控前梁自动喷雾,随采煤机移动自动开启3~5组前梁喷雾(采煤机顺风行进时,用煤机遥控器打开回风流喷雾)。
3.转载点喷雾装置:
a.前后部运输机头分别安装2组喷雾,喷雾面能有效覆盖机头。
b.破碎机进出料口分别安装2台条型喷雾,分别安装5个锥型喷头。
c.转载机头安装2个喷筒或3个喷头,机头安装刚性封闭装置。
d.皮带机头卸载点安装2~3个喷筒或喷头,安装封闭装置。
e.皮带机转载点喷雾必须实现自动喷雾。
f.各转载点喷雾安装位置恰当,喷雾方向正对产尘点,并进行刚性固定,保证雾化效果。
4.工作面进、回风巷设置净化风流水幕:
a.工作面进风巷安装2道水幕。
1道安装在距离工作面口50m以内,1道水幕设置在工作面风流汇合点以里,该道水幕实现自动喷雾。
b.工作面回风巷水幕设置2道水幕,其中1道在距工作面口不超过50m的范围内,另1道安装在距工作面200~300m并实现自动喷雾。
c.根据巷道断面大小,安装间距0.4~0.7m的一字型喷头,喷雾不交叉。
水幕覆盖全断面,距顶板不得超过200mm,水管吊挂整齐。
d.水幕尽量安装在巷道泄水孔和排水点附近,自动水幕安装紧停开
关和进水截门。
e.皮带巷的水幕下方安装长度6m的防水罩,高度距皮带不少于
600mm。
5.工作面进、回风巷安装可反冲洗水质过滤器,分别安装在进回风
巷门口和转载机、移动变电站上。
挂牌专人管理,每月反冲洗一次。
6.工作面悬挂防尘管理牌板和防尘设施管理牌板:
a.防尘管理牌板规定防尘责任范围、责任人和防尘周期,按周期现场填写。
b.防尘责任范围内沿途巷道冲尘及时,保持湿润,有防尘冲刷记录。
c.防尘设施管理牌板标明防尘设施名称、控制动作方式、数量、维
护人,与现场实际相符。
9.工作面供水管路:
a.采煤机内外喷雾必须由泵站专用管路供水,管径不小于25mm并
使用4层高压胶管;内外喷雾共用一路水时内喷雾管路安装泄压阀,主供水管径不小于50mm。
b.支架单向供水,专用供水主管路管径不低于50mm。
c.支架、采煤机内外喷雾与设备冷却水分开。
10.防尘洒水管路:
皮带巷每间隔50m在皮带机架上安装直径0.4m、宽度0.2m的可转动固定圆盘,缠绕一条长25m、φ10mm的专用高压防尘管路,在出水口安装φ5mm的喷头。
11.各类喷嘴完好,不堵塞,雾化效果好。
12.工作面及上下顺槽内的各种防尘设施(包括供水管路)应统一挂牌管理,牌板内容包括防尘设施名称、设施作用、设施参数(包括水流量、压力、喷头数量、电压、电流、动作时间、工作方式等)、安装时间、维护人员等。
25
不符
合标
准扣
1分/
处。
采煤工作面精细化标准(九)
项目
标准
标准分
考核
标准
得分
四
一通三防
2.通风瓦斯防止
1.距面口10m的回风巷内和回风隅角后机头处各安装一台甲烷传感器。
2.所有通讯监测线、束管吊挂整齐,甲烷传感器悬挂位置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煤帮不小于200mm处。
3.回风隅角必须悬挂甲烷氧气两用检测仪。
回风隅角无人工作时,两用仪悬挂在前后运输机头中间位置,距巷道下帮不小于200mm,
距顶板不大于300mm处;有人工作时,两用仪器悬挂在工作范围最里端。
4.采煤机上必须悬挂甲烷检测报警仪。
5.正确使用沿途安装的风门闭锁(机械或气动)、风门遥讯和风门语音报警装置。
6.通过风门的各路管线要吊挂整齐,电缆设好防护套,电缆孔和管道孔封堵严密;
7.对通风系统影响较大的溜煤眼,必须安装防止放空的监测控制装备。
8.回风隅角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安装风水引射器或安装气动风机。
9.工作面传感器设置说明牌板,内容为传感器名称,维护人员,校对时间、周期、人员等。
10.上下隅角密集柱后必须设置挡风帘,挡风帘吊挂平整,覆盖全面。
在4#架左右设置导风帘,从面前以45°斜挂至支架前立柱。
11.后机头30米范围内,架后浮煤厚度不超过溜子沿200mm,停机时必须开空后部运输机。
25
不符
合标
准扣
1分/
处。
采煤工作面精细化标准(十)
项目
标准
标准分
考核
标准
得分
五
资源回收
1.
回采工艺
打眼
用煤电钻湿式打眼。
炮眼布置:
打眼均采用三花眼,相邻上眼(相邻下眼)距离1.0m。
上眼自顶板以下0.15~0.20m处点眼,仰角8°~10°,与煤壁夹角80°~85°。
下部眼自煤底板以上0.25m处点眼,俯角8°~10°,与煤壁夹角80°~85°。
上下眼倾角均倾向溜头方向,眼深1.3m。
30
不符合标
准扣1分/处。
放炮
1.采用正向装药,即先装药卷,后装起爆药,然后用0.1m炮泥封眼密实,再装一块水炮泥,最后用炮泥封口,炮眼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m。
装药量:
顶眼300g,底眼500g。
2.装药、爆破按照从第一段到第五段毫秒延期电雷管的顺序进行,每5炮为一组。
出煤
爆破装煤、铲煤和人工装煤相结合。
2.组织生产
采用三班“三八”制生产,边采边准的循环方式。
三个生产班,三班轮流作业,一个辅助班(大班),负责专门运料和维修。
每班一名跟班领导,中、下面各两名班长负责组织生产,配有直接生产工和辅助工。
10
不符合标
准扣1分/处。
1.打眼
打眼时,正常情况下严禁破底,以保证煤质。
10
不符合标
准扣1分/处。
2.地质
构造
遇断层、煤夹石、垂珠或顶板冒落时,有专人处理,做到矸石与煤炭分开,将矸石翻入采空区。
10
3.出煤
1.清扫煤炭时,不得将炭泥混入煤中,严防以次充好。
2.移输送机铲煤时推起的底板石,要全部翻入采空区。
15
4.水分
控制
1.冲尘用水:
使用喷枪或大流量喷咀;严禁用水管冲煤粉。
2.喷雾水:
开机开喷雾,停机停喷雾,煤流量较小,湿度大时可适当关闭喷雾。
3.支架无漏水漏液现象
15
5.杂物
1.设备、管路杜绝铁丝捆绑。
2.垃圾放入卫生桶。
3.锚杆回收专门标记,专人回收。
4.旧件(料)统一回收存放。
15
六
定置管理
1.
支
护
材
料
“π”型钢梁
存放在巷道超前支护以外,分类垛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