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9010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合作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组合作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组合作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组合作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组合作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组合作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组合作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合作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组合作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作为中小学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趋势将是“教”的课堂逐步走向“学”的课堂,在学习观上,应当让学生由单纯被动学知识走向学会学习;

在教师观上,教师要由“蜡烛”变为“打火机”;

从师生观上看,师生应由“对手”走向“伙伴”;

从教学观上看,教学要由灌输知识走向点燃智慧。

课改历程

第一阶段:

高效课堂——复制阶段,课改拉开序幕。

一、课改初期,压力重重,艰难起步。

相比以前的课堂,我们所追求的课堂可以说是一次“颠覆式”的改革,这当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遭遇旧的教育观念的抵制和对抗。

教师中,有的正面直接对抗:

闲的没事干了,搞什么课改呀?

教了一辈子学,这还不会教了。

“教无定法,我想怎么教就怎么教,为什么一定要按你说的做?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消费者说了算,学生欢迎我讲,你为什么不要我讲!

”更有甚者会说,如果这样搞,中国的教育要被搞乱。

也有的消极对抗,你讲什么他不反对,但是却不以为然;

有领导观课或巡查,他装模作样地按照新要求作个样子,领导一走他马上又滔滔不绝地一个人从头讲到尾。

在推行新课堂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小组讨论的参与度不高,学生展讲效率低、时间不够用、预习效果不好等现实问题,这更加引起了一些教师的质疑。

家长担忧:

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要你们老师干什么?

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如何,学生能否适应?

家长们纷纷传言:

青年路小学现在老师都不讲课了,光让孩子自己学,这样学生能学会吗?

并且联合起来到学校提意见。

同行中,潍城小学教育我校是第一个自愿进行课改的,前行的路上没有同伴可以并行。

学生的成绩,课改效果究竟如何,谁也不敢断言。

资金的来源同样是一个问题。

面对着种种有形无形的压力,学校就这样义无反顾地走向了课改之路。

二、校长是课堂改革的引领者,坚定信念,关键在校长。

面对这些压力,李丽丽校长的态度是不退让、不急躁、不等靠。

她对老师们说:

“困难我来解决,你们只管上课就行!

”李校长经过多方努力筹来资金,购置了专门双面印制导学案的印刷机;

在最快的时间内为教室安装了左右两侧的黑板;

指导老师们改变了学生的座位安排,那种见惯了的、整齐划一、插秧式的排座位方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由8张或9张课桌拼成的小方阵,学生们两两相对而坐,每个方阵是一个小队;

讲台上碍事的大讲桌抬走了,给了孩子们充分展示的空间。

李校长还一方面为老师卸包袱告诉老师:

今年的质量检测成绩如果不好,只记在她一个人身上;

一方面到上级主管部门疏通:

一是给学校一年的时间进行实验,请不要公布成绩;

二是学校推行导学案,推掉了繁杂无用的各种应付作业本。

李校长还经常深入到学生及家长当中,了解他们的呼声和建议,耐心地进行解答。

那段时间,学校里的保安和老师发现:

李校长几乎成天在教学楼里转悠,不是趴在教室的后窗上,就是直接进入教室。

只要发现哪位老师讲多了,就立刻进行提醒:

闭上嘴,少说话!

校园内外也经常看到李校长和老师、学生、家长谈心交流的场景:

慢慢地老师们的怨言变少了;

课堂上老师一言堂的时间在缩短;

学生的笑脸更加地灿烂;

……

校长的教育理念、工作态度以及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对课改的态度和推动的进程。

因此可以这样说,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以及实施的效果与质量,李校长起了关键的作用。

校长必须要有一种使命感,克服求稳怕变的思想,在变革中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实践与探索中摸索出本校的特色,能够真正的再造出适合自己学校实际的课改新理论,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带头人,成为新课改忠实的执行者与实践者。

这就要求校长必须身临第一线,用自身的课改实践去指导教学,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校长面临着比教师更大的挑战,肩负着比教师更重的责任,不仅要在教学第一线直接研究和实践,更重要的是必须承担对本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规划、组织、管理和指导。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次教学理念上的彻底变革,是一次教学行为上的改革,它触动的是所有的教师和学生,校长必须用实际行动去献身说法,给教师起好课改带头的作用。

当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困惑,产生矛盾,需要校长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形成清晰的改革思路,及时为教师指点方向。

比如课改课怎么备、怎么上、学生如何调动、教学环节该如何分配、小组学习怎样才能高效等等,都是李校长主动给予指导。

李校长不但是我校课改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指导者。

她努力为教师创造舒适、宽松的工作环境,使教师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在新课改中实现自我价值。

三、教师是课改的根本,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撬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支点。

应当说影响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教师观念转型不到位,教师理念建构跟不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和速度。

教师教育观念转型是一个“隐形”工程,因为意识形态的“东西”是最难改变的,这与楼房改建、服饰改变等外观变化有着本质的差异。

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措施,在教师观念转变上作文章。

1.专家引领,请进来、走出去培训学习

学校自2013年11月、2014年2月分别聘请《中国教师报》教师成长学院特聘专家夏书芳、《中国教师报》教师成长学院课程中心主任刘爱军、上海金苹果学校教务主任、语文教师王海瑛、上海金苹果学校优秀教师黄婷婷、侯黎明、李国伟等到校进行“小组建设高效课堂”“导学案编制”培训,初步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教学思想。

2014年4月、2014年8月、2014年12月,学校又先后多次到淄博现代双语.•杜郎口小学、寿光、、昌乐、黑龙江学习取经,实地考察给老师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老师不再是演员、独裁者,变成了指挥家。

老师手中有两根指挥棒,一根是有形的,一根是无形的。

有形的指挥棒便是导学案,学生按照它进行思考、学习、合作,它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方法和步骤。

无形的指挥棒便是老师对课堂和课程的思考,是课堂上的鼓励、点拨和评价。

这两根指挥棒调控着课堂,成为一双无形的手推进着课堂。

学生真的“解放”了,成为课堂的主人、学校的主人。

2.分级推进,体验式成长

“先吃后尝”策略。

对认识程度高、有课改意愿的教师,采用“先吃后尝”的转型策略。

组织部分教师先行动起来,让这部分教师在行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认识。

“边吃边尝”策略。

对认识程度一般、课改信心不够坚定的教师,采用“边吃边尝”的转型策略。

让这部分教师进行尝试性的改进,组织他们定期总结与反思,对他们及时进行激励和表扬,同时定期组织课改交流会和观念转型座谈会,给这部分教师提供展示的机会,从而使他们坚定信念,明确方向,提升认识,不断加大行动力度。

“先尝后吃”策略。

对观念保守、“顽固不化”的教师,采用“先尝后吃”的转型策略。

抓关键性人物的观念转变,实现“以点带面、以点促面”的效果。

由于这部分教师认识趋同,观点一致,往往成为认识层面上的“好朋友”,逐步又形成了一股“顽固势力”。

校长用信念和智慧来集中转变这些教师的观念。

3.购置专业书籍,举行读书报告会,营造氛围。

学校购置了《突破合作学习的十大策略》《第三次专业成长》等书,引领教师潜心研究,通过举行读书交流会,让教师诵读书中印象最深刻的段落,并结合自身小组建设合作课堂中的具体做法发表感言,激励和鼓舞了每一位老师课改的信心。

4.撰写反思体会,突破内心。

每一次学习,学校都要求教师写出反思体会,深刻触动内心。

让教师明白只有顺应而为才能走出“教书匠”的命运,激发自身潜在的价值。

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坛,颠覆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唱主角的惯性,教师要做课堂中的“潜伏者”。

“知识”并不是靠教师传递,而是学习者自身主动建构,所以一切教学的起源是“问题”。

“问题”是学习的起点,而“问题”来源于学生内心,是学生自己针对学习内容而生发出来的。

学生要面对的是“我想要了解的问题”而不是“老师要我学的内容”。

四、边实践边探索,摸着石头过河,分步落实。

改变是麻烦的,是困难的。

老师们开始给学生分组、结对子、排座位、设计小组文化等,一系列的忙碌便开始了……老师们常规训练嗓子都累疼了,累哑了,孩子们怎么还是不能按照要求来呢?

面向黑板,身正腰直,目光凝聚,精气神足,但刚回身在黑板上写了几道题,就听见课凳的轻响,窃窃的私语声音。

组内成员的分工明确到位,组长、发人等的职责也训练了无数遍,但小组合作环节,孩子们怎么又寂寂无声,没有头绪了呢?

“老师,我们不知道该怎样说。

”“老师,到台上展示太难了,我们不敢去做,怕同学们笑话。

”“老师,我不想抢着回答,怕争不过,又怕说错了。

”“老师,我不想和他合作。

”“老师……”孩子们还是不知道在对学、组学、群学中自己应该怎么做;

板书时,速度很慢,不会分工,浪费时间;

在展示中战战兢兢地说话不流畅、展示时不知道怎么表达;

质疑、补充、评价都不着边际,说不到关键的地方。

导学案的编制也是困难重重。

“导学案究竟怎样编呀?

对着教材,套着上海金苹果双语学校培训教师的样板,写出的的导学案足足有三张纸,流程有十几个,这怎么的课上使用呢?

再编写吧,环节是少下来了,但也感觉许多内容没有写上,又怕学生知识学不全。

一来二去,不知道这导学案该怎样编写了。

”一份导学案,得用三课时的时间完成,这样教学进度能完成吗?

老师们纷纷发出这样的疑虑。

就这样,实践者、摸索着:

有编制导学案的毫无头绪,无所适从,一份导学案两天制不出来,写出来了,左思右想,没有底气。

有训练学生常规的手足无措,百般烦扰,大到小组建设的规章制度,合作方式,自学策略,互助效率,小到学生的静坐起立,举手投足,反复练,练反复,繁琐的重复中彰显着无穷的辛苦。

有课堂上学生表现出的很不适应,效率不高,形式有了,热情也有了,但面对简单的问题时的毫无规矩,一哄而上,面对有难度问题时的一片沉寂,发言寥廖,无时无刻不磨炼着作为教师的神经。

第二阶段:

魅力课堂——落地生根,课改大步向前。

五、学校强有力的措施是课改的保障。

1.成立高效课堂管理中心。

为进一步营造课改氛围、发现典型、推广经验做法,让课改的步子走得更快更稳,我们成立了高效课堂管理中心,管理老师规范课堂流程、指导导学案编写与使用、小组建设等问题,解决课堂疑问,并安排专人编制简报推广经验。

现在老师们几乎整天的话题都被“课改”,“高效”占满,大家时时处处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简报的编制为老师们及时指明了方向,让老师们少走弯路,进步得更快,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编制了8期课堂简报。

2.发放高效课堂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了解课改,支持课改

高效课堂致家长的一封信共发放670份,回收670份,其中500份无疑问无意见,164份认为非常新颖实用,家长普遍认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能让孩子主动学习,改变了老师教什么,我会什么的传统模式,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的自觉性提高了,责任心也提高了,非常喜欢“导学案”。

家长纷纷表示全力配合学校的课改。

3.实行巡课制度

巡课人员由校长李丽丽牵头,教学管理人员组成巡课工作小组,每天不定时进行巡课。

重点巡查在课堂中是否创设了高效的学习氛围,是否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实现了学生由“苦学”、“厌学”向“乐学”、“创学”(创造性学习)的转变。

在课堂中要突出强调学生的学,实现由传统课堂上教师的“教案”向新课堂学生“学案”的转变。

4.实行七彩童年“魅力学生”评价

学校制定了七彩童年“魅力学生”评选方案,为每个学生建立七彩童年成长档案,设置七彩童年荣誉册。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特长获取相应的荣誉册,积满七种颜色,将被授予青年路小学“魅力学生”奖章,第二次获得该项殊荣为“二星魅力学生”,依次类推。

“七彩童年成长档案”争星具体分为:

爱心星、阅读星、合作星、智慧星、劳动星、纪律星、艺术星。

“魅力学生”评选的启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内在潜能,有效推动了学业水平的大提升!

今年六一儿童节,我们评出了第一批28名魅力学生,举行了授牌仪式。

5.专题专议。

学校教务处以每周一议的形式就发现的问题组织教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展开讨论,寻求最佳解决途径,讨论结果经整理后直接反馈给教师。

每周一议的议题来源于课改实际中遇到的共性的、典型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每一个议题经过教师的讨论完善之后,又及时地作用于实际。

这种做法,既增强了问题研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又缩短了研究推广和实践的周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功效。

许多教师通过教研活动的讨论,直接将先进经验借鉴到了自己的教学实际之中,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每参加一次教研活动,总有预想不到的收获,从教研活动上学来的东西,可以直接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6.课堂会诊、推广典型。

采取“录课、观课、议课”的方式及时对课堂进行会诊。

每月选取四位教师的课堂进行实况录像,利用教研活动时间,按学科观看课堂回放。

老师们边看录像边记录高效课堂中的不足及平时不易察觉的问题。

观课结束,老师们畅所欲言,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直面课堂中的缺陷,就如何处理课堂中某些细节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中肯意见,大家受益匪浅。

此举帮助我们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增强了驾驭高效课堂的能力,明确了高效课堂各流程应注意的细节问题,便于有的放矢。

对于涌现出的课改典型,学校及时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促成了百家争鸣的课改局面,逐步建立了良好的竞争机制。

7.评选“我是展示小明星”。

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向同学、向周围的老师、向亲戚朋友、向家长、向外来参观老师等进行展示,锻炼了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点燃学生的“表达情”,捍卫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展现个人的智慧风采,使孩子获得“成就感”。

8.组建教师科研团队,实行捆绑式评价。

学校根据教师的任教学科,年级等设立4个研究团队。

成立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校级、中层包靠研究团队,负责科研团队建设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在整体推进学校课堂实验改革的共同协作中,4个研究团队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团队文化。

张爱芹研究团队在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中独具特色,她们始终站在课程改革浪潮的前头。

张美清研究团队主抓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工作,重点打造流程规范、环节清晰的高效课堂。

李鑫研究团队以低年级语文学科教学为主,这个学段的学生年龄小,养成习惯亟待培养。

她们在课堂改革中另辟蹊径,既遵循传统,又有所创新。

考丽丽研究团队以英语学科和中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为主,备课研讨扎实开展,经验做法交流分享。

六、教师行动力的爆发,完善细节。

理念的转变,前进的指引,同伴的互助,老师和学生都沉下心来,抛弃了原有的传统课堂思想束缚,锐意进取,大胆改革,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原则完全彻底地贯彻了下去。

有了思想,不行动只是纸上谈兵。

老师们爆发了坚定不移的行动力,一次次修改导学案,一次次的集体教研,一次次的听课,一次次的小组训练……!

教师的工作量变得特别繁重。

课前备课、研讨,导学案设计、修改、完善,对老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更好地驾驭课堂就要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业务水平,在课改实践中逐步提升课改成效。

针对孩子们在对学、组学、群学中不知道应该怎么做的现象,我们进行了课堂流程的制定,领着孩子学习,让他们明确自己每一步应该怎么做。

1.在流程中规定对学时,互相说自己的想法、做法,对于不同的地方,再进行交流,看谁的做法正确,如果谁也不能说服谁,就在组学时再互相交流;

在组学时,互相说,按4——3——2——1的顺序说自己的想法做法,然后1号总结,再按1——2——3——4的顺序说一遍,这样让每个孩子都会说,如果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在大组内就行交流。

2.组学交流完成后,教师会准备让有的小组上板准备大展,而没有找到的小组在组内分工准备小展,小展完成后再在组内互相说或自己说,直到大展开始。

3.要求上板展示的小组要分工明确,谁主持、谁讲解、谁总结、谁评价倾听,板书时分工明确,书写快、好,重要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

4.展示后其他学生进行质疑要语言规范,如:

我质疑……,我补充……,我改正……,我有不同的方法……等。

5.学生质疑、补充完成后,再找对子组的学生对他们的展示进行评价,评价要从学生的板书、站姿、讲解、分工等方面进行评价。

学生在知道每个流程自己应该做什么的前提下,拿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对每个流程进行实践操作,教师给予指导。

让每个孩子真正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同时加强小组长的培训,再让他们对组里的每个人再进行加强培训。

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导学案进行了多次改进,在最初的设计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看的不是很明白,不知道课堂上自己在每个环节应该怎么做,我们就在导学案的前面加上了详细的整节课导学流程,学生根据导学流程,能够明确自己每一步应该怎么做。

再到现在,孩子们已经熟练进行课堂中自己的每一步,我们又再次简化导学流程。

另外,我们还针对每个探究内容给孩子设定上温馨提示,孩子可以根据温馨提示来探究解决问题。

就这样在探索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了我们的导学案。

在实验初期,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制定了班级评价制度,对孩子每项事情、活动、课堂环节的表现等情况制定了详细得分评价,采用小组捆绑式的得分评价。

其中也包括孩子们课堂上的得分评价,刚开始时,教师给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加分,孩子们熟练以后改为对子组长进行评价加分。

现在我们又把一些评价拿到了课堂上,如:

倾听、质补、坐姿,这样一来,孩子们的表现比原来好了很多。

但对于一些比较后进的学生,他们开始我行我素,认为反正给组里扣分,自己没有感觉,开始不自觉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又开始了在捆绑式评价的基础上加上了个人评价得分,在每个周小组获得的分数等级上我们给予得分卡奖励:

第一名每人获得5分,第二名每人获得4分,第三名每人获得3分,第四名每人获得2分,第五名每人获得1分;

课堂上展示的小组、讲解补充的孩子每人给1分的奖励,另外参加活动比赛的人,每人给予5分的奖励,其他再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不同的奖励,这样又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学校形成凝聚力,课堂文化初见端倪。

通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构建,师生共赢、幸福成长的教育理念已植根在学校的每一位教师的心中。

“合作互助的策略、步骤和方式、方法已经应用于学习、课堂、管理乃至整个校园。

在课堂上、在班级里、在年级组,在活动中、教研时,大家干任何一件事情,不再是单打独斗,首先想到的是“合作”,然后是“互助”,最后是“自主”。

课堂常规建立了规范,形成了良好的班规班风、组规组风,保障了学习的效果;

小组规范的建设和小组评价的激励,营造了良好的合作互助氛围,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浓了,积极性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内驱力有了明显提高;

学生的责任感强了,师生之间交流多了,关系融洽了,提高了教学质量。

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初步形成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互助的良好习惯,语言表达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自信心、自我约束能力和团队意识等得到了明显提高。

教师们找到了幸福的源泉,体验到了成长的喜悦和成功的幸福,实现了自我价值。

同时专业水平、科研能力提高了,专业也得到了发展。

在青年路小学里,团结友爱,合作进取,互相帮助,生生相助,师生相助,已形成了一种美好的校园风尚,学校上下具有了一种奇特的魅力,课堂定义为魅力课堂。

第三阶段:

童音课堂——初见成效,课改步入快车道。

八、在新课堂形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是学生、教学内容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已经从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控制课堂、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变为了一种对话关系。

对话中蕴含着民主与平等。

与此相适应,师生的教与学行为也发生了改变。

过去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现在是以学生的学为主。

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角色由单一变得多重,从讲授者变成了引导者、参与者与组织者。

教师的导体现在“导自学”和“导互帮”上,更具体地体现在组织、协调、评价、启发和点拨上。

二是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已经从过去的“教教材”变为现在的“用教材教”。

这一变化决定了教师对教材的使用更具有主动性。

教材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校情、师情与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

比如对学段学科内容整体设计,对学段各模块进行合理安排。

可以新增加内容,也可以删除重复的、不符合标准的内容,更换不合适或不合理的内容,整合不同知识点或不同学科的内容,打破原来学科内容的次序,等等。

三是学生之间的关系,由孤独的学习者走向学习共同体。

传统课堂中,只重视师生之间的单一关系,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没有真正建立。

新型课堂之下,由于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小组的建立与运用,使得学生之间形成了学习共同体。

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学生之间建立起了合作、互帮的关系,互相讨论、检查、督促、激励、约束、评价,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

四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由“单打独斗”走向合作共研。

围绕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