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乡土文化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8964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失去的乡土文化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失去的乡土文化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失去的乡土文化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失去的乡土文化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失去的乡土文化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失去的乡土文化Word下载.docx

《失去的乡土文化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去的乡土文化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失去的乡土文化Word下载.docx

低的一头钉有木条,固定磨刀砖和磨刀石,高的一头师傅自己劈开双腿坐上去,呈骑马状。

磨剪刀一般要经过粗磨和细磨两道程序,粗磨时放在石上磨,细磨时即在砖上磨。

师傅一边磨,一边还要挥动一根木棒。

木棒的前头绑着淋水的湿布条,淋水的目的是减低磨擦时产生的温度。

磨好剪刀后还要看看铆钉是否松了,松了还要用小榔头敲敲紧调整一下。

虽说磨剪刀技术极为简单,但也必须懂行,因为日常用的剪刀品种繁多,有长剪、尖头剪、圆头剪、阔头剪、空口剪、绣花剪、修树剪、裁衣剪,还有什么羊毛剪、铁皮剪、理发剪等等,最大的剪刀长有三尺六寸,三公斤多重;

最小的花色剪只有一寸长,四钱重。

所以你要知道各种剪刀的用途,才能根据不同性能磨好剪刀。

磨好后的剪刀由师傅把随身带的布进行试剪,他先从剪刀头开始剪试,再整把剪刀试剪,如果试下锋利,布剪得很自然,没有毛,说明剪刀磨得很好了,就交付给主人。

主人也要试一下的,双方认可,才算真正合格。

现在人们的剪刀用钝了,就购买一把新的,反正价格也不是很贵。

有些比较节约或念旧的人们,只能自己动手磨一下,找磨剪刀的师傅是很困难的事了。

过年时磨刀师傅还经常要削刀,就是把人们家庭用的菜刀进行削磨,因此在刀刃平衡有约2公分左右的削痕,非常光亮,这样一来磨刀师傅在磨到时也省力了许多,主人看到了感觉也非常满意,毕竟那时候能把菜刀削去一层的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平时大多数人家是不会这么讲究的。

3、换糖担

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换糖担来了是特别高兴的事。

他们挑着一对圆形的竹箩(我们这里的土话叫做&

曼捕&

),前面的一只竹箩上面放一块木板,上面摊着一堆饴糖,这种糖是用大麦来做成的,人们习惯叫它&

砖白糖&

,现在叫它&

麦芽糖&

,后边的竹箩就准备放置换来的东西。

那人手里摇着有柄的小鼓,旁边有两耳,摇时自相还击,发出&

咚咚&

的声音,我们叫它&

摇鼓咚&

,那人边摇&

嘴里同时在叫&

、&

的,这时小孩子们听见了就知道是换糖的来了。

于是就拿出家里平时收集的破布头、破鞋子、烂铜废铁、旧书破纸之类的废品来换取&

那人看货&

换糖&

,备有铁刀和小榔头,一片一片地敲打下来,好像非常吝惜的样子,也可能是比较硬的缘故,在敲打的时候不管小孩和大人,人们总是习惯地要求再给一点、再给一点的,那人也自然而然地给你敲打几小片给你,结果当然是大家满意!

据说换糖担前面竹箩的木板下面还放有日常物资如草纸等,这是大人们所关心的事情,小孩子们是不太了解的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逐渐消失了。

4、小买担

小买担&

跟&

换糖担&

有本质上的区别,小买担他们也挑着一对圆形的竹箩(我们这里的土话叫做&

),但他们带的东西不是小孩子们喜欢的,而是大人们要买的东西,说白了他们是买小菜什么的。

他们的嗓子非常响亮,喊一声:

咸鱼、咸肉、乳腐&

,方圆一、二百米的人均能听到。

在夏秋天,小买担的一头放一甏乳腐,甏内有一双筷子和一只调羹,不说也知道,筷子是用来夹取乳腐用的,那调羹呢?

它是用来加乳腐汤的。

那时人们买乳腐自己带上容器,一般就拿一个小碗,就买几块吧,要求加一点乳腐汤就成交了。

乳腐有二种,分别为白糟乳腐和红糟乳腐,如果今天的白糟乳腐买完了,明天起有可能换红糟乳腐了,调一下口味,也吸引一下过客。

小买担的另一头放的是咸鱼和咸肉,咸鱼和咸肉分别用柴禾扎好,虽然扎好扎紧,但里边不会有伪劣东西的!

尽管放心。

有稍大一点的也有较少一点的供你选择,当你选择后秤一下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在冬春季节还有鲜肉供应,从文革开始,由于物资的匮乏,凭票购物;

改革开放后,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交通的便利,小买担也就从此彻底消失了!

5、箍桶匠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这里的女孩子结婚的嫁妆就必须有:

马桶(也称子孙桶)、脚桶、浴桶、粉桶,早些还要木脸盆等。

当时在没有塑料桶之前,家庭用的还有平锅盖、气锅盖、水桶、粪桶、料子、菱桶、饭桶等等均为木制品。

这些木制品不仅笨重,而且容易损坏,只要听见&

箍桶喽&

的喊叫,你就可以顺着喊声找来箍桶匠修理了。

在这家有活儿了,别的人家就会前来联系,因此只要箍桶匠一到该村上,就要修理好几天的时间。

有的人家还要箍新的桶什么的,那么箍桶匠在该村做工的时间就更长了。

一个木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要经过削板、钻孔、拼接、套箍等10多道工序。

箍桶匠的工具很特别,他用的刨子与木匠不同。

木匠刨子小巧,刨子放在木料上推刨,而箍桶匠的刨子特别大,约有80厘米长、20厘米宽,像一条长条凳。

更奇怪的是,这刨子只装两条腿,一头高来一头低,而且刨刀口是朝上的。

这种大刨子无法推,箍桶匠用时把木板放在刨上,推的是木板,高的一头在箍桶匠前,低的一头放在地上,这样刨起来很省力。

无论是木桶或是木盆,皆用10厘米宽的薄木板一片片组成,这样便于围成圆形。

木桶大多是上下两头小、中间肚子大,而木盆却是底小口子大,这为的是便于箍桶匠下箍。

箍桶的圆篾箍是从桶的上面放进去的,而箍盆篾箍是从盆底小口放进去的,然后用一根四方的木条慢慢向下敲。

因为越往下敲,盆体越大,故而越敲越紧,箍桶的道理也是如此。

箍桶用的木料是杉木,而且要求老一点的不能太嫩,因为杉木不容易腐烂。

箍好的桶或盆要放入水中浸一会儿,因为水会使木板发胀,这样桶或盆就不会漏水了,箍桶匠修好木桶木盆后,主人还要放水试验一番,确定不漏水才付工钱,否则就要返工。

从九十年代开始,由于塑料、五金及铝制品等替代商品的冲击,箍桶的利润越来越薄,年轻人纷纷改行,现在这个行业已经很少了。

最近,有些宾馆和农家饭店里又出现桶状类的物品,但做工已远不如八十年代以前的工艺了!

6、生铁补镬子

我们这里的人们把农村在土灶上烧饭用的铁锅叫做镬子。

六十年代的时候,常常能听到&

生铁补镬子&

的吆喝,只见补锅的人肩挑担子,在村里边转悠边大声吆喝。

有生意时,补锅师傅放下担子后坐在一只小木凳上,仔细地检查铁锅。

发现一小洞后,他用一段钢锯条把洞的周围刮干净,然后他开始生炉子准备熔化生铁,这个炉子应该叫坩埚。

补锅师傅往坩埚里放进几片小的生铁,然后用力地拉动风箱,往炉子里鼓风,渐渐地,坩埚里的生铁变成暗红色,然后亮红色,最后就边成了铁水。

这时,补锅师傅左手拿一块黑乎乎脏兮兮的&

布&

,布上放有草柴灰,只见师傅把坩埚里的铁水往布和灰的上面倒了一点点,看上去就像一颗小红珠子,然后在铁锅外面对准洞按住,同时他的右手拿一个用草柴做的刷子快速旋转(因为铁水很快要凝固),一来使铁水能够补上小洞,另外要尽量使里面要平整一些,里面是烧饭和做菜的地方,不平整自然不行的。

补过的铁锅用不了多久,在其他的地方又出现了新的小洞,可能是补锅师傅也知道这个时间,到那时&

的吆喝声又来了。

新的生意又要成交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该行业逐渐消失了。

7、小剃头

小剃头就是理发师。

过去在农村的剃头师傅是走村串巷找生意的,他们手上带一把工具,像一把大的镊子,但它有一个约10公分手把,它的二个叉长度20公分左右,中间膨大成弧形,它的头部不连接的,有约1-2毫米的距离,另外还有一根约30公分、直径约1公分的铁棒,剃头师傅右手拿着铁棒敲打左手拿的那个东西,一打就发出&

镪镪&

的响声,人们听见这个声音就知道是小剃头来了。

有需要剃头的人就自然叫住进行理发了。

剃头师傅比较固定,彼此相互认识,老顾主都是恋旧的,纷纷过来,剃头师傅给大伙点头打招呼,就开始干活,一干就是半天。

一般在农村剃头的师傅就会剃西装头、平顶头、光头等,女人的头一般不会。

剃头师傅的记忆很好,对客人可以做到不问什么,他能记住原来的要求。

理完发,舀来热水冲洗,接着开始掏耳朵、修面。

现在人们洗头用的洗发液在超市里真是琳琅满目,但在九十年代前只有上海产的&

光荣&

肥皂,那是洗头最好的肥皂了。

在农村有些比较讲究的妇女,她们洗头时,先在淘米用的竹淘萝里放些草柴灰,放在脸盆里,加水至脸盆近平,稍等一会儿,提出竹淘萝,用过滤出来的草柴灰水洗头,即干净又爽滑。

顺便说一句,过年时人们在洗蚊帐等时也经常用草柴灰水,当然其量要比洗头要多很多。

为讨好顾主,有的剃头师傅就拿出绝活,他们有的师傅会按摩睡觉落枕的脖子、寒食瘀积的腰背等,三招五式,简直是手到病除。

八十年代后,剃头师傅手里那个敲打的工具不用了,那声音从此也听不到了。

但他们在农村的剃头依旧,直到今天他们还在为大家服务,但服务的对象比以前更少了!

8、卖棒冰

啪——啪——啪啪!

卖棒冰!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大热天的时候,在我们这里的乡下就有&

啪——啪——啪啪&

的响声,听到这个声音,小孩子们就知道是卖棒冰的来了。

卖棒冰的人一般均为年轻的小伙子,他们背着一个木箱,这个木箱很大,长约八十公分、宽四十公分、高五十公分左右,在箱的内壁有用褥子围者,底部和盖子的里面也用褥子衬着,棒冰放在用褥子包裹着的木箱里边就不容易融化。

卖棒冰的师傅每天批发一箱棒冰约200根,他必须卖掉60%才能保本,超过的就是利润了。

当然这个木箱及里边的棒冰加在一起背在肩上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只有年轻人才能胜任这个行业!

而且这个行业的时间很短,也就二、三的月又要改行其他了。

当时走乡下卖棒冰的品种也就白水棒冰和绿豆棒冰,它们分别为3分和5分钱就可以买到一块了。

白水棒冰有点甜;

绿豆棒冰有点甜外增加些绿豆,因此已经非常好吃了。

八十年代后,由于公路的修建,农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背着木箱卖棒冰已经成为历史,年轻的经商人已经拥有了自行车,他们把木箱扎在自行车后座上面,有的一手推着自行车,另一手敲打木箱,发出:

声响,招呼生意。

自行车水平比较高的人,他们能骑着自行车,一手掌握龙头方向,另一手在敲打身后的木箱,因此,卖棒冰的人仍然是年轻人!

进入九十年代后,在农村再也听不到这种:

的声音了。

9、补碗

人们每天都要吃饭,也就每天离不开碗,碗的摔破也是经常的事,在六十年代前只要能修补的碎碗是不会扔掉的,等有补碗匠来时补了再用。

补碗的大多是江西人,肩挑一副小担子,一头挂一只能折叠的小凳,另一头是有两只抽斗的小木柜,上面那只抽斗里放的是补碗用的工具——几支金刚钻,一把能折起来的弓,几盒大小不同的补钉和一瓶白色的浆糊状的东西;

下面的抽斗里装的是一些比较名贵的各种各样的碎碗片儿和金刚凿子等。

进村后,吆喝着:

补——碗厄、补碗&

或&

修缸——补坛&

有生意时就歇下担子,放下小凳,坐着把客户拿来要补的碗逐个&

验货&

把每只破碗要补几个铆钉,每个铆钉多少钱,一一告诉客户,价格讲成了以后,就逐个补起来。

只见补碗匠拿一块白布往两只大腿上一铺,又用麻线把要补的碗扎紧。

取出那把弓,金刚钻装在的主杆上,钻主杆在一根绕着的绳索牵引下可急速地转动,安装好后,用手指往嘴里粘一点唾沫粘在要打孔的地方,将钻的尖端对准粘有唾沫的地方,旋转主杆,弓作上下急速运动,就发出了&

吱咕吱咕&

的声音,不一会儿,在&

碎路&

两边钻下了两排对称而等距的小孔且不能打通的。

然后拿出像钉书钉一样的铆钉,将两只&

脚&

插入小孔,用锤子轻轻敲几下,那铆钉就牢固地扎在碗上了。

把小孔都打上铆钉后,又用手粘一点白色的像牙膏一样的东西,在有铆钉的地方来回抹几下,然后,解下麻线,稍等片刻,一只已经破碎的碗被补好了。

要是有些比较名贵碗,只是被打掉了一小块,那小块已丢了,补碗匠能给你选一块相近色泽的碗片配上补牢,这是一项难度很高的技术。

补过后的碗,人们会装满水,看会不会漏水,不漏水就大家满意。

旧时的江西人从事补碗这行业,都是穿村走乡单独行动,故称自顾自。

而补碗时,拉动钻杆,金钢钻头在碗片上发出的也是&

的声音。

此歇后语是对喜欢单干或独处的人的一个比喻。

当地人也认为补碗的师傅一天下来也争不到多少钱,吃饭开销所剩无几,戏称:

江西人补碗——自过自&

,也充分说明当时这个行业的艰苦!

这个行业在文革初还有前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渐渐就失去了作用。

10、爆米花

取适量的大米放入爆花锅内,并封好顶盖,再把爆米锅放在火炉上不断转动使之均匀受热后,就可爆出可口的爆米花来。

在加热的过程中,锅内的温度不断升高,且锅内气体的压强也不断增大。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米粒便会逐渐变软,米粒内的大部分水分变成水蒸气。

由于温度较高,水蒸气的压强是很大的,使已变软的米粒膨胀。

但此时米粒内外的压强是平衡的,所以米粒不会在锅内爆开。

当锅内压强升到4-5个大气压时,师傅就用一个麻袋扣住锅盖口,机器盖子打开前,师傅会喊一声:

响了——&

然后&

砰&

的一声巨响,机器盖子被打开,米粒被突然释放在常温常压下,锅内的气体迅速膨胀,压强很快减小,使得米粒内外压强差变大,导致米粒内高压水蒸气也急剧膨胀,瞬时爆开米粒,即成了爆米花,爆米花冲出锅口,进入麻袋。

师傅将麻袋里的爆米花倒入客户准备的容器里,客户付钱后就准备下一个客户了。

当时小孩子们由于&

的一声巨响,有点害怕,因此躲得远远的,只有大一点的孩子才敢靠近,当巨响过后,他们自然优先向大人们讨要吃的,大孩子们也会分给小孩子们一点的,但他们自己肯定要多,这不用解释,小孩的特点吧——天真!

爆米花是我们小时候过年家家户户必备的物品,客人来了,女主人就从橱柜里拿出小碗(我们这里叫&

公碗&

),抓一把爆米花(我们这里叫做&

咚米&

)放在碗里,放些白糖,这就叫&

咚米茶&

,新年做客人时也是最起码的茶,也就是说一般不是非常客气的客人。

凡红、白事等,主人家也必备&

,当客人前来主人家时,立马就有人提上一碗&

甜一下的。

爆米花用的米一般用籼米,也有用粳米,但很少用糯米。

玉米、毛豆、蚕豆等均能爆的,师傅知道每次爆的量,爆时放一点糖精。

玉米、毛豆、蚕豆等爆出来非常松,这是小孩子们的零食,那时已经很满足了。

这行业目前仍然有一定市场需求,主要在过年时用的爆米花,但比我们小时候少了。

特别在过年时到乡下上门服务的师傅更加少了,平时的&

,&

的声音也很难听到了!

11、修缸补甏锻磨子

修缸补甏锻磨子——&

,这是当时这个行业人的吆喝声。

这个行业在文革初还有,我们小时候也看见过几次,我见过的磨子是石头做成的园型60公分左右、厚约15公分左右,上、下两个圆石盘做成的,是人们用来把米磨成粉的工具。

磨米粉需要二个人,一人负责磨盘的加米和旋转的控制;

另一人负责推拉磨横,(&

磨横&

是一个丁字形的木制品,它的丁字下端的地方连接磨盘,丁字的上端分别系二根绳子固定,二根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房屋的横梁上,)上磨盘旋转,磨米粉就这样开始磨粉了。

磨子放在磨架上,磨盘的下面放一只竹扁,收取米粉。

两个圆石盘的接触面凿有许多凹糟,米粒从上石盘掉人两盘之间,下盘固定的,上盘开始慢慢旋转,一会儿功夫,米粉就从石盘的四周掉下,只要连续不断的加入米粒和上盘的旋转,米粉也又就连续不断地被磨出来。

由于两个圆石盘的接触面经常在摩擦,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圆石盘的凹糟会逐渐磨平,最后磨粉的效力逐渐减退,这时就需要&

锻磨子&

了。

我也就看见过一次,师傅用凿子分别将上、下磨盘的凹槽进行加工,形成新的凹槽,恢复磨子的功能。

由于磨子是石头的,且磨子有许多的凹槽,因此锻磨子需要的时间很长,锻完一付磨盘也要大半天才能完工。

文革初,由于农村开始通电,机械加工的设备流行,因此磨子也就失去了功能。

其实,人们均知道机械加工出来的米粉不入味,不香。

特别是炒米粉,磨子磨出来的真的又香又好吃,但由于劳动强度和效力的原因,人们还是习惯用机械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

师傅在修缸、补甏时沿&

凿一条约1公分的小槽,深约1毫米,整条&

全部要这样处理,据知情人讲,凿好后在另外一个小碗里放适量生铁屑、酱油和少些盐,拌和均匀,用小勺子等慢慢地加在凿好的&

内填平,放几天就连在一起了,缸或甏的内壁不需要处理的,修好的缸或甏用起来跟新的一样牢固。

2011年4月15日,去湖南韶山旅游,在毛泽东故居拍摄到磨子的实物照片。

我们这里的磨横是用二根绳子分别固定在手把两端的外侧和横梁上的。

另外,我们这里的磨架没有这么漂亮和实用,磨子就放在简易的磨架上,磨盘的下面放一只竹扁,收取米粉。

12、修伞

记得在我们小时候的五六十年代,修伞是门技术活,那年代农村有伞的人家也不是很多,我懂事的时候好象有油纸伞、后来有油布伞和阳伞(我们这里也叫凉伞)。

油纸伞由于是纸质材料,稍不留意就会破损,另外,油纸伞的伞骨较多且较细,也是经常需要维修的原因,因此,在文革初这种伞已基本淘汰。

取而代之的油布伞,它的伞面为油布,均为淡黄色的,伞骨为8根且比较坚固,其使用效率大增,但一、二年后也会出现破损或其他的故障。

油布伞在八十年代初后也逐渐淘汰。

阳伞(我们这里也叫凉伞),这款伞是布面,伞骨是金属材料做成,因此其耐用率大大提高,但时间长了也需要维修,伞骨连接伞柄的地方是用铁丝固定的,使用时间一长铁丝也会腐烂,需要更换。

不过,那时候的阳伞一般是先生或有钱人家使用的,他们主要是用来遮挡太阳的,下雨时很少使用的。

普及使用阳伞是八十年代开始后的事了。

五六十年代时一户人家最多也就一把雨伞,有的人家根本没有的!

因此用得非常小心着呢,坏了就进行修理。

对于贫苦人家,一把伞用上几年甚至十多年是常有的事。

修伞时,师傅坐在自己带的小凳上,只见他打开伞,如果是油纸伞,十有八九是伞面破损,只见他拿出绵纸,剪一块比破损面少大的绵纸,用桐油粘在破损处,正反面同样处理,干后就可以使用了。

油布伞的破损是用白布缝上去的,用同样颜色的油漆涂在已经修补的布上,干后颜色也相同。

油纸伞和油布伞的伞骨均为竹制品,修理时师傅有备件提供更换的。

八十年代以后主要是阳伞的修理,只见师傅一只手用镊子拧开伞骨处那圈折断的铁丝,轻轻抽出,然后利索地将一条新铁丝穿入细槽内,又将伞骨的短支架往里一捏。

一会功夫,师傅已经拧好铁丝,一撑一收,一把阳伞就修好了。

 现在,伞越来越便宜,几元钱就可以买一把,因此修伞的人越来越少,会修伞的师傅也更难找。

从上世纪末开始基本上没有这个维修的行业了!

13、房子打楗

记得当时住的房屋是三进深的,最南面(也叫前面)的是厢屋间,进入中间的灶间,北面的(后面)就是房间了,这是典型的农村房屋,且同性或比较接近的人家造在一起,连成一场多户的状况,即安全又能相互照应,为了防止偷盗的发生,屋屋的前、后还有围墙,墙门进行保护。

当时建造的房屋均立柱架梁,多户房屋连在一起,因此时间一长或几十年过去了就会出现房屋倾斜,特别是后面的房屋更加,可能是后面比较潮湿,柱脚腐烂引起。

所谓&

房子打楗&

就是因为房子比较老了,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倾斜,在当时就有这么一个行业,专门负责用来矫正房屋倾斜的工作。

六十年代初,我就看见过房子打楗的过程,当时有七户人家,每家每户相邻的山墙上面拆去一点,从西面第一家的西墙立柱的上端扎一根钢丝,拉向第二户的东墙立柱的下端扎紧,在第一户和第二户之间有一堍山墙,在它的之间挖了一个洞,钢丝就从这个洞穿过,这是第一根钢丝。

第二根钢丝在第一户和第二户之间山墙立柱的上端扎一根钢丝,拉向第三户的东墙立柱的下端扎紧,在第二户和第三户之间有一堍山墙,在它的之间挖了一个洞,钢丝就从这个洞穿过,这是第二根钢丝。

依次类推,最后一根钢丝,也就是第七根钢丝,在第六户和第七户之间山墙立柱的上端扎一根钢丝,在第七户的东墙中间打通一洞向东面外的空地上打下桩头并在下端将钢丝扎紧,我们在外面玩时看到。

共有三组钢丝,均在后面的房间里,应该有21条钢丝,但好象不是全部拉上的,有的地方没有,因此实际肯定不到21条的。

另外具体的操作我们就不太清楚了。

当时,我们还小更有好奇心,想进去看热闹,大人们是绝对不让进入的,只有他们大人才允许进入,但有的人家的后门是开着的,因此我们也就偷着看看。

也不知道多少天过去了,一切完工了,允许我们进入的时候,原来的均恢复了,但墙的上面、中间和下面有新补的地方,我们还是看得出来的,我们的感觉就是比以前干净了点,有关房屋是怎样矫正的我们一点儿也不知道。

14、制作草鞋和蒲鞋

制作草鞋我们这里叫做&

推草鞋&

同样制作蒲鞋叫做&

推蒲鞋&

做草鞋的材料主要是稻草,改革开放前,我们这里的稻草分早稻和晚稻,称为&

双季稻&

,早稻即粳米稻,它的稻草比较短柔软性差,因此,一般农户用来烧饭和畜生用;

只有晚稻的稻草,它长得比较长柔软性好且稻草的叶面丰富,农户经常用它来搓稻草绳、绞柴龙(蚕宝宝上山用的)、冬天垫床铺等,又是推草鞋和推蒲鞋的好材料。

推草鞋时有一个专门的工具,呈丁字形,横着的木条约有20公分,在它的中间垂直固定一约40公分的木条(操作时可绑在凳子上起到固定作用),在那20公分的木条上垂直安装宽2.5厘米、高5至6厘米的4根木条(做草鞋用的柱子)。

推草鞋时,将推草鞋时工具的有4根柱子的地方朝上,绑在凳子的一头固定,另一头为推草鞋人座的。

先用手搓成粗约0.5厘米的绳子。

在鞋具二端的柱上分别套2根(来回共4根)稻草绳,中间二根柱套1根(来回共2根)稻草绳。

拉紧径向草绳后,留下适当距离(约15厘米上下)的位置开始制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