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初学linux的朋友们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8713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献给初学linux的朋友们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献给初学linux的朋友们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献给初学linux的朋友们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献给初学linux的朋友们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献给初学linux的朋友们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献给初学linux的朋友们文档格式.docx

《献给初学linux的朋友们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献给初学linux的朋友们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献给初学linux的朋友们文档格式.docx

Intel 

Celeron、Pentium、 

Pentium 

II、Pentium 

II 

Xeon、Pentium 

III、Pentium 

III 

Pro、Pentium 

with 

MMX。

2)主板:

7.1支持所有X86兼容主板 

3)内存:

建议64M以上,最好128M 

4)CDROM:

支持所有的IDE接口的光驱,大部分SCSI接口的光驱也能够识别;

5)SCSI卡:

支持Adapterc 

152x、154x、274x、284x、294x、394、aic7890-based卡,以及大部分流行的SCSI卡。

除非你有SCSI接口的存储设备,否则不需要该设备。

6)显卡:

对于Linux系统而言,在字符终端方式下,所有的显卡都支持的。

但是如果要让你的显示工作在X 

Window图形界面下,就需要根据显卡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设置。

在早期,显卡经常困扰着初学者,不过现在显卡的支持变得好了很多。

大部分显卡都能够在安装时被识别,自动完成设置。

唯一遇到无法识别的常见显卡是Intel的i810,你可以到Intel的网站上找到帮助([url] 

7)声卡:

在Red 

7.1中提供了更多的声卡支持,就连Creative 

Labs 

Sound 

Blaster 

Live声卡都可以"

即插即用"

了。

不过一些小牌子的声卡常会出现支持不好的情况。

8)网卡:

支持Ne2000兼容网卡,大部分PCI网也支持的较好。

9)其它:

7.1支持所有X86兼容主板;

支持所有市面上销售的键盘、鼠标、软驱;

支持所有品牌的内存,至少需要8M内存,建议配备64M以上。

Hat的网站上有一份详细的硬件兼容性列表,你可以通过它获得更多详细的信息:

[url] 

第2章:

安装指南 

2.1 

安装前的准备 

1、收集系统资料:

为了能够顺利安装和设置Linux系统,你必须将以下资料记录在案,以备系统安装时使用:

硬盘:

数量, 

容量和类型;

内存:

您的计算机所装内存的数量;

CD-ROM:

接口类型(IDE, 

SCSI);

SCSI卡:

卡的型号;

网卡:

网卡的型号;

鼠标:

鼠标的类型(串口、PS/2、总线型),协议(Microsoft,Logitech, 

MouseMan, 

等等),按键的数量,对串口鼠标还要知道它接在哪个串口;

显示卡:

显示卡的型号(或者它用的芯片组), 

显示内存的数量;

(大多数PCI总线的显卡可以被安装程序自动识别.) 

显示器:

型号,以及水平和垂直刷新频率的范围。

你可以用Windows的控制面板 

->

设备管理器来获取相应资料,当然还可以查阅相应的随机资料。

2、检查CMOS设置:

Anti 

vrius:

Disable 

关闭该选项,防止安装时死机,因为安装程序要写主引导扇。

Swap 

A,B:

以免启动时可能出现问题。

Boot 

Sque:

CDROM,A,C 

让计算机从光盘启动。

Memory 

Hole:

若未关闭,则LINUX只能识别16M内存。

3、了解LINUX的硬盘分区的命名设计与文件系统知识:

Linux安装至少要两个分区:

native(文件)分区和Linux 

Swap(交换)分区。

主分区用作存放LINUX的文件,交换分区为运行LINUX时提供虚拟内存。

交换分区每个16~32M,最多可以有8个,具体可根据内存的多少来决定。

一般来说,建一个16M的交换分区就可以了。

文件分区则根据需要和硬盘大小来决定,一般来说不应少于200M。

由于我们接触最多的是DOS操作系统,所以大多数人都习惯于使用类似于\\\\\\'

C:

\\\\\\'

的符号来标识硬盘分区,但这在LINUX却不是这样。

Linux的命名设计比其他操作系统更灵活,能表达更多的信息。

Linux通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标识硬盘分区,如"

hda1"

,其具体含义是:

分区名的前头两个字母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例如hd指IDE硬盘,sd(指SCSI硬盘);

第三个字母分区在哪个设备,按a,b,c,d的顺序排列,如hda是IDE 

1口的主硬盘,则IDE 

2口的主硬盘就应该是hdc了;

最后的数字在该设备上的分区顺序,前四个分区(主分区或扩展分区)用数字1 

到4表示, 

逻辑分区从5开始, 

例如:

hda3表示第一个IDE硬盘上的第三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在Linux的文件系统中,不论有几个文件分区,全部集合于一个树形的目录结构中。

比如说,你可以将某个分区指定给/(根目录)使用,某个分区指定给/usr目录使用,然而但你进入Linux系统后,你根本感觉不到他们在不同的分区中,你只是感觉都在一棵树上。

不过如果你只有一个文件分区,一定要给/(根目录)使用。

4、为硬盘作好安装LINUX的准备:

一般说来,大家电脑上的硬盘跟我一样已经全部用于MS-DOS/WIN操作系统的分区。

为了能够安装LINUX,只好为LINUX重新分配硬盘空间。

我立马把朋友的硬盘借来,数据统统备份下来,再重装系统。

不过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将MSDOS下的最后一个逻辑盘上的数据全部移到其它分区中,将该逻辑盘用分区工具删除,将这部分空间给LINUX使用。

重新将硬盘分区,这是最直接和最麻烦的一种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

备份用户的文件 

用MS-DOS系统盘启动系统 

用FDISK删除原有分区,重建新的分区,将分配给LINUX的空间留下来不分配给任何一个分区 

重新安装原来的用户系统 

利用一些分区工具在不删除硬盘原有数据的情况下重新分区。

如分区魔术师等。

2.2 

从CDROM安装Red 

7.1 

我们可以通过光盘、硬盘、网络安装Red 

7.1系统,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使用光盘安装。

使用光盘安装无外乎就是三个要求:

你的主板支持光盘启动 

你有光驱 

你有Red 

7.1安装光盘 

通常情况下,这是没问题的。

笔者也建议您使用光盘安装,这样是这简单的。

随着Linux系统下的应用软件逐渐增多,一张光盘已无法容纳,Red 

7.1安装光盘有两张,第一张可以直接从光盘启动,包含了大部分的软件包和一些安装工具。

第二张光盘则是许多附加的软件包。

不过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是,Red 

Hat公司专门进行了改进,安装程序可以从多个光盘读取资料。

安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中途提示你更换第二张光盘。

现在我们就一起开始Red 

7.1安装之旅。

第一步:

选择安装模式 

塞入第一张光盘,让计算机从CDROM启动,将会出现了简洁的欢迎信息。

这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安装模式:

图形模式:

直接按回车即可,整个安装过程就象Windows一样,而且可以使用鼠标操作。

不过此时的Red 

Hat好象对显卡很挑剔,有的出现屏幕太大,找不到按钮,有的则根据无法显示图形界面。

如果是这样,你可以按下热启动键重选文本模式进行安装。

文本模式:

输入text,再按回车。

就会进入文本模式的安装界面,有一定经验的人还是使用这种方式比较好。

专家模式:

输入expert,再按回车。

在这种情况下,安装程序就好象没有脑子一样,所有的东西都要您来决策。

除非你十分熟悉Linux,并且有一些特殊的硬件安装程序无法正确配置,否则不要使用这种方式。

救援模式:

这不是在首次安装时使用的,它仅是用于原有的Linux系统无法正常启动的情况下使用。

这种方式下,你将进入一个微型的Linux系统,并且提供了许多恢复Linux的工具供你使用。

驱动盘模式:

如果你有特殊的硬件驱动盘,需要在安装时提供给Linux系统使用,则你就输入"

linux 

dd"

,再按回车,安装程序会提供机会让你插入驱动软盘。

建议使用文本模式进行安装。

第二步:

选择语言 

7.1提供了18种不同的语言,可惜还是没有中文,只能选择"

english"

然后继续。

注:

Hat公司已在近期推出了中文版,大家可以找来试一试。

第三步:

选择键盘 

在此选择us,继续。

笔者试过在Red 

7.1下使用罗技公司的Logitech 

iTouch无线键盘,那么普通的104键盘更不会有问题了。

第四步:

选择安装方式 

7.1提供了Workstation,Server,Laptop,Custom,Upgrade 

Existing(分别是工作站,服务器,笔记本电脑,用户自定义,升级老版本)这五种安装方式。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安装方式。

Workstation:

工作站方式。

对于一般用户建议使用此方式。

工作站类型安装将会清除掉所有硬盘上原有的所有Linux分区,对于非Linux分区(如Windows 

98)会置之不理。

这种方式安装十分简单,而且如果你的机器上如果原来有Windows 

98的话,安装完后,会自动完成LILO双启动的配置。

但是,如果你的机器上原来是NT的话,那就千万不要使用这种方式,否则你的NT可能再也无法启动。

Server 

System:

服务器系统方式。

警告:

采用这种方式安装,将会干掉所有硬盘上所有分区的一切信息。

这绝对不是开玩笑!

许多初学者已经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

通常在你需要在一台空PC上构建一台网络服务器,才选择它。

Laptop:

便携机、笔记本方式。

笔顾名思义,当你在笔记本电脑上安装时,建议采用该方式。

Custom 

定制安装。

对于Linux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建议使用该方式,自由地构建Linux。

在下第一次安装Linux的时候就勇敢地采用了这种方式。

Upgrade 

Existing 

升级现有系统。

假设你的硬上有老版本的Red 

Linux的话,这是你最佳的选择。

建议使用"

定制安装"

第五步:

进行硬盘分区 

首先,会让你选择不同的分区工具:

Disk 

Druid和fdisk,建议使用Disk 

Druid。

在Disk 

Druid的主界面的最上面是\\\\\\'

Current 

Partitions\\\\\\'

区,列出各个硬盘分区的信息。

每行由五个项目组成:

Mount 

Point 

-- 

指定该分区对应的Linux系统目录;

Device 

硬盘分区的设备名;

Requested 

分区定义时申请的最小空间;

Actual 

当前分配给这个分区的空间;

Type 

--分区类型。

而中间的是\\\\\\'

Drive 

Summaries\\\\\\'

区,一行对应一个物理硬盘,每行由六个项目组成:

硬盘的设备名;

Geom 

[C/H/S] 

硬盘的物理信息,包括柱面、 

磁头和扇区的数量;

Total 

硬盘所有可用空间;

Used 

硬盘已分配空间;

Free 

硬盘未分配空间;

Bar 

Graph 

硬盘已用空间表示图。

最下面的是Disk 

Druid的按钮区,由五个按钮组成:

Add 

申请一个新的分区;

Edit 

修改在\\\\\\'

区中选中的分区的属性;

Delete 

删除\\\\\\'

区中选中的分区;

Ok 

确认分区操作,重写硬盘分区表;

Back 

不保存修改而退出,回到前一个屏幕,重新开始。

我建议为Linux分一个根分区,一个交换分区(建议64M、128M或256M),即:

用Tab选择Add钮,按回车,这时屏幕上将会出现一个题为\\\\\\'

New 

Partition\\\\\\'

的对话框。

首先我们在Mount 

Point项中,输入这个分区所对应的系统目录:

"

/"

(根目录);

接着在Size(Megs)项中,输入分区的大小;

在Type这一项中用光标上、下键键选择适当的分区类型,我们选中Linux的文件分区Linux 

native;

最后按OK确认。

这样我们就成功地建立起一个为Linux所用的分区了。

当然如果你的硬盘空间允许,你完全可以再建立一个或几个分区给Linux使用。

接着用同样的方法给Linux增加一个交换分区,不同的仅在于Mount 

Point项让它空着,在Type项目中选择Linux 

Swap。

如果你在前面选择的是图形界面安装的话,将会提供一个图形化的分区界面,使用起来也是很方便的,而且还可以使用自动分区的办法。

让安装程序自已创建分区。

在做这一步时需要谨慎,不要不小心删掉原来的分区,那就惨了。

确认没有错后,按OK按钮继续。

然后根据提示将新的Linux分区格式化,以便使用。

第六步:

LILO配置 

LILO,就是Linux 

Loader,即Linux引导器,它负责启动Linux操作系统。

我们可以通过配置它实现双启动。

首先,安装程序会让你填写有什么内核参数需要传给LILO,通常是不需要的。

接着,会询问你要将LILO安装在什么位置,通常有两种选择:

1)第一硬盘的主引区(MBR);

2)Linux分区的引导扇。

如果你想使用LILO来做双启动的话,你需要选择第一种,如果是想用Linux启动软盘或其它系统引导器引导Linux的话,那就选择第二种。

第七步:

设置主机名 

随便为你的机器取一个名字。

第八步:

选择系统安全等级 

这也是Red 

7. 

1提供的新选项,它提供了三种选择:

High:

如果你选择High级,那么所有来自外界的网络访系问都将被禁止;

Medium:

默认的级别,选择该级别,则对于外界的网络访问仅限于该系统提供的网络服务;

No 

firewall:

最低的安全保障,任何外界的网络访问都将被允许。

第九步:

常用选项设置 

接着,设置鼠标、选择你需要支持的语言种类(注意,这里是提供了中文支持的哟),以及时区(图形界面下应点China,而在文本模式下则应选择PRC)。

第十步:

用户设置 

首先设置系统管理员(就是root用户)密码,系统管理员是系统的最高权限者,拥有该系统,所以这个密码是十分重要的;

接着安装程序提供了一个增加用户的工具,你可以通过这个工具很轻松地添加系统用户。

最后是关于用户认证的配置:

a. 

Shadow 

Passwords:

默认是选中的,请不要修改。

该功能是用来保护密码安全的;

b.使用MD5密码加密:

默认也是选中的,请不要修改,它也是保护密码安全的;

c.使用NIS:

当你要通过网络上的NIS服务器进行用户验证时,请填写相关信息;

d.使用LDAP:

当你要通过网络上的LDAP服务器进行用户验证时,填写相关信息;

e.使用Kerberos:

当你要使用Kerberos系统进行用户验证时,填写相关信息;

第十一步:

选择软件包 

这一步是安装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你可以根据提示选择你需要的软件。

安装程序将所有的软件分成了许多类:

Printer 

Support:

打印机支持 

Window 

Window系统 

GNOME:

桌面管理器GNOME 

KDE:

桌面管理器KDE 

Mail/WWW/News 

Tools:

一些收发Mail、WEB浏览、新闻阅读的常用工具 

DOS/Windows 

Connectivity:

提供DOS和Windows的兼容工具 

Graphics 

Manipulation:

图形操作软件 

Games:

游戏软件 

Multimedia 

多媒体支持软件 

Laptop 

笔记本电脑专用的支持软件 

Networked 

网络工作站工具,如Telnet、FTP等客户端 

Dialup 

拔号上网工具 

News 

Server:

新闻服务器 

NFS 

网络文件系统服务器 

SMB(Samba)Server:

Samba(就是NetBIOS协议)服务器系统 

IPX/Netware?

?

IPX协议支持软件 

Anonymous 

FTP 

匿名FTP服务器 

SQL 

postgresql 

与MySQL数据库服务器 

Web 

WEB服务器(Apache) 

DNS 

Name 

域名服务器 

Network 

Management 

网管工作站,提供一些SNMP支持 

Authoring/Publishing:

出版方面的软件 

Emacs:

著名的集成编辑软件 

Development:

开发工具包 

Kernel 

内核开发包,包括内核源程序 

Utilities:

一些常见工具,如Linuxconf 

Everything:

所有软件包,如果你的Linux分区足够大(2400M以上),那么你可以选中它,将所有的软件都装上。

在选择界面之下,有一个选项,选中时它会列出详细的软件安装列表,你还可以进行一些选择。

选择完要安装的软件包后,系统会自己进行软件包依赖检查,接着就开始了文件的拷贝。

这时你可以休息一下了。

不过与以前不一样,拷贝到一半时,需要你更换光盘!

第十二步:

制作启动盘 

安装完成之后,会提示你制作一张Linux启动软盘。

虽然不是很有用,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还是做一张备用为好。

因此在以下情况时,能够用得上:

准备将LILO放在Linux分区中,可以通过软盘引导Linux;

装在MBR上的LILO程序在安装Windows时被覆盖,则可以使用这张软盘引导,再运行"

/sbin/lilo"

,重新往MBR上写LILO程序;

当系统崩溃时,可以使用Linux启动软盘启动,做一些恢复。

第十三步:

拷贝文件 

接下来就是历时最长,也是最核心的过程:

拷贝文件。

Linux安装程序将你所选择的软件包通通拷贝到硬盘分区中。

要注意的是,在安装过程中是需要你换第二张光盘的。

第十四步:

配置显卡/X 

接下来,安装程序将自动检测你的显卡、显示器,由于Red 

7.1采用了最新的XFree86 

4.0,所以对显示卡的支持更好了,大部分显卡都可以被识别,由于无法识别的话,那就只好等安装完以后再配置了。

如果你的显卡、显示器都幸运地被识别,那么安装程序将要求你选择图形界面的分辨率,如果你的显卡很好,那就选择800*600*24位色或1024*768*24位色,象我使用的显卡太老,就只好选择800*600*16位色。

你也可以选择多种(启动后,可以使用Ctrl+Alt 

+和-来切换)。

设置完分辨率后,安装程序将测试X 

Window,如果你的选择正常的话,那么你可以看到漂亮的X 

Window,那你也就可以轻松地按OK,表示确定。

按下OK按钮后,安装程序会询问你的Linux系统是否一启动就进入X 

Window,默认为"

是"

不过我是不喜欢,在此选择了"

NO"

,这样启动Linux后将进入字符状态,需要X 

Window时再执行startx命令手动启动。

好,到此大功告成,Red 

7.1将提示你取出光盘,重新启动电脑,带着小红帽子的企鹅落户你家了。

7.1在第一次启动时将会自己运行一个叫Kudzu的程序,用来完成一些硬件添加操作,通常是网卡和声卡。

操作十分简单,你只需选择Configure按钮,系统会帮助你完成这些硬件的配置工作。

2.3 

其它安装方式简介 

如果你没有光驱的话,那么你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完成安装:

从FTP站点安装 

从NFS服务器安装 

从SMB共享卷安装 

从硬盘安装 

1.制作Linux启动盘 

如果采用这些安装方式,那你首先得制作两张Linux启动盘。

在安装光盘上找到LINUX启动盘的映象文件,/images目录下的boot.img(启动盘)和supp.img(扩展盘)这两个文件。

2)从/images、/install或/dosutils目录中找到制作映象盘的工具RAWRITE.EXE。

3)将映象文件和RAWRITE.EXE拷入同一目录,然后在DOS命令行下执行RAWRITE:

C:

linst>

RAWRITE 

Enter 

disk 

image 

source 

file 

name:

在这里输入映象文件名 

target 

diskette 

drive:

在这里输入目标盘符如A:

2.从FTP站点安装 

要使用这种方式安装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你的机器与存放着安装盘的FTP服务器以局域网形式相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