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坡整治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8268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岸坡整治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岸坡整治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岸坡整治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岸坡整治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岸坡整治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岸坡整治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岸坡整治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岸坡整治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岸坡整治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3.砼固脚脚槽工程

3.1模板

3.1.1模板选材要求:

根据优质工程标准对砼外露面模板要求如下:

3.1.1.1具有必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保证结构物各部形状和几何尺寸;

3.1.1.2采用大模板,以节约木材,提高模板的适应性和周转率,但由于设计需要,在半径较小弧线段采用,在弧线段模板按每2m一块制作,以保证弧线的圆顺;

3.1.1.3装拆容易、施工操作方便,保证安全。

3.1.1.4木材应符合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5)中的承重结构选材标准,其树种材质不宜低于III等材。

3.1.2模板制作、安装要点:

3.1.2.1现场制作定型模板。

多次使用的木模在内侧(砼接触面)

加钉薄铁皮,以利重新使用;

3.1.2.2木模接缝根据实际分为平缝、搭接缝或企口缝。

当采用

平缝时,为防止漏浆,在接缝处加钉绒布或薄铁皮嵌条;

木模的转角处,为便于拼装可做成斜角。

3.1.2.3模板安装要与钢筋安放协调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部分

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装补全。

3.1.2.4模板与脚手架二者应不相联系,以免在脚手架上运存材

料和工人操作时引起模板变形。

3.1.2.5侧模板的安装,应考虑防止模板移位和突出。

基础模板

在模板外侧设置支撑固定,固脚脚槽的侧模设拉杆固定。

浇筑在砼中的拉杆,采用可拔出形式且对拔出后的拉杆孔采取同标号水泥浆堵塞的措施,以防止积水引起钢筋锈蚀。

3.1.2.6固定于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尺寸、位置必须准确

并安装牢靠,防止浇筑砼过程中的走动移位。

3.1.2.7模板安装完毕后,自行检查模板的牢固度、平整度、密缝度、脱模剂的均匀性、清洁度。

待经过监理检验合格后,再浇筑砼。

浇筑时须有专人护模、护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必须及时予以纠正,模板制作、安装技术要求分别如下表:

模板制作技术要求、容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容许偏

 

(mm)

木模板制作

1

模板的长度和宽度

±

5

2

不刨光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3

刨光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4

平板模板表面最大的局部不平(用2m直尺检杳)

刨光模板

不刨光模板

拼合板中木板间的缝隙宽度

6

拱架、支架尺寸

7

榫槽嵌接紧密度

钢模板制作

外形

尺寸

长和宽

0,-1

肋高

面板端偏斜

0.5

连接配件(螺栓、卡子等)的孔眼位

孔中心与板面的间距

0.3

板端孔中心与板端的间

0,-0.5

沿板长、宽方向的孔

0.6

板面局部不平(用300mm长平尺检查)

1.0

板面和板侧绕度

模板安装技术要求、容许偏差表:

项目内容

谷许偏差(mm)

模板

标高

(1)基础

15

⑵柱、墙和梁

10

(3)墩台

模板内部尺寸

(1)上部构造的所有构件

5,-0

(2)基础

30

20

轴线

偏位

(2)柱或墙

8

⑶梁

(4)墩台

装配式构件支承面的标高

2,-5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模板表面平整(用2m直尺检查)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预留孔调中心线位置

预留孔调截面内部尺寸

10,-0

拱架和支架

(1)纵轴的平面位置

跨度的1/1000

或30

(2)曲线形拱架的标高(包括建筑拱度在

内)

20,-10

3.129固脚脚槽模板图附后。

3.1.2.10拆模时注意要点:

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一般当砼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可拆除侧模。

具体拆模时间根据试件强度及规范而定。

3.2固脚砼

3.2.1浇筑砼时的工艺要求:

3.2.1.1砼所有水泥为PO.32.5水泥。

砼配合比应以质量比计,并应通过设计和试配选定。

试配时应使用施工实际采用的材料,配制的砼拌和物应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等施工技术条件,制成的砼应符合强度、耐久性等质量要求;

3.2.1.2采用泵送砼,其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不应超过1/2.5,同时应符合砼泵制造厂的规定;

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砂率宜控制在40%~50%;

(2)最小水泥用量280~300kg/m3(输送管径100~150mm);

(3)砼拌和物的坍落度宜为80~180mm;

(4)掺用适量的外加剂或混合材料;

3.2.1.3通过设计和试配确定配合比后,应填写试配报告单,提交监理批准。

砼配合比使用过程中,应根据砼质量的动态信息,及时进行调整、报批;

3.2.2砼的拌制

3.221拌制砼配料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对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进行检测,雨天进行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

配料数量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放入拌和机内的第一盘砼材料应含有适量的水泥、砂和水,以覆盖

拌和筒的内壁而不降低拌和物所需的含浆量。

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重点校核。

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经大中修或迁移至新的地点后,也应进行检定。

配料数量允许偏差

材料类别

允许偏差(%)

现场拌制

预制场或集中搅拌站拌制

水泥、混合材料

粗、细骨料

水、外加剂

3.222对于在施工现场集中搅拌的砼,应检查砼拌和物的均匀性。

(1)砼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2)砼拌和物均匀性的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砼搅拌机技术条

件》(GB9142)的规定进行;

(3)检查砼拌和物均匀性时,应在搅拌机的卸料过程中,从卸料流的1/4至3/4之间部位,采取试样,其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砼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单位体积砼中粗

骨料含量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3.2.2.3砼搅拌完毕后,应按下列要求检测砼拌和物的各项性能

(1)砼拌和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开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

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

如砼拌和物从搅拌机出料起至浇筑入模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其坍落度

可仅在搅拌地点取样检测。

在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观察砼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2)根据需要还应检测砼拌和物的其他质量指标并应符合本章的其他规定。

3.2.3泄水管设置的位置,数量和材料按设计规定要求执行,并确保

畅通无堵塞。

3.2.4沉降缝的设置须按设计规定执行,接触面要求平整,一般不必留缝宽。

3.2.5栏杆的伸缩缝应同挡墙伸缩缝在同一直线上。

钢管扶手安装完毕后,对电焊及脱落油漆的部位加以清理,补涂防锈底漆后统一涂刷面漆。

3.2.6砼浇筑完成后,立即对现场进行清理,将被水泥浆溅落的部位冲刷干净,防止粘结,保持外观整洁。

3.3施工缝的处理方法如下:

当出现特殊原因产生施工缝时:

3.3.1将处理层砼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除干净,凿除时可采用水冲、人工凿、机具凿三种方式,前层砼须分别达到0.5Mpa、2.5Mpa、10Mpa或设计强度的50%。

3.3.2经凿毛处理的砼表面,用水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但不得留有积水,在浇筑砼前垂直缝刷一层净水泥浆,水平缝应在连接面上铺一层厚度为1-2cm的级配(浇筑的砼配方中扣除粗骨料)的水泥砂浆;

3.3.3重要部位及有抗震要求的砼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砼结构,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

3.3.4施工缝为斜面时,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3.3.5施工缝处理后,待处理层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再继续浇筑砼。

需要达到的强度,一般最低为1.2Mpa,当结构物为钢筋砼时,不得低于2.5Mpa。

3.4浇筑砼期间,设专人检查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则及时处理。

同时随时注意避免插入式振动器与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碰撞,以免引起松动、变形和移位。

4.浆砌片石固脚工程

4.1石料的要求

4.1.1石料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类别和强度,石质应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

石料强度、试件规格及换算应符合设计要求,石料强度的测定应按现行《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执行。

4.1.2石料的厚度不小于150mm(卵石和薄片者不得采用)。

用于镶面的片石,选择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者,并稍加修整。

4.2砂浆的技术要求

421砌筑用砂浆的类别和强度等级以Mxx表示,为70.7mmX

70.7mmX70.7mm试件标准养护28d的抗压强度(单位为MPa)标准养护条件如下:

水泥砂浆养护温度20+3C,相对湿度90%以上;

4.2.2砂浆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的质量标准宜符合混凝土工程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

砂浆中所用砂,采用中、粗砂。

4.2.3砂浆的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采用质量比或体积比,并满足该规范中技术条件的要求。

当变更砂浆的组成材料时,基配合比重新试验确定。

4.2.4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其稠度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

表示,用于石砌体时宜为50~70mm,气温较高时可适当增大。

零星

工程用砂浆的稠度,也可用直观法进行检查,以用手能将砂浆捏成小团,松手后既不松散、又不由灰铲上流下来为度。

4.3浆砌片石

4.3.1浆砌片石的技术要求

4.3.1.1石料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清洗干净;

4.3.1.2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石料时,如基底为岩层或砼基础,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

如基底为土质,可直接坐浆砌筑;

4.3.1.3石料分层砌筑,石料较长时可分段砌筑,但两相邻工作段的砌筑差一般不宜超过1.2m;

分段位置宜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各段水平砌缝应一致;

4.3.1.4各砌层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外圈砌块与里

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

砌体里层砌筑整齐,分层与外圈一致,先铺一层适当厚度的砂浆,再安放石料和填塞砌缝。

砌体隐蔽面砌缝可随砌随刮平,不另勾缝。

4.3.1.5各砌层的石料安放稳固,石料间必须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砌筑时,底浆铺满,竖缝砂浆先在已砌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

4.3.1.6砌筑上层石料时,避免振动下层石料。

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加以清扫和湿润。

4.3.1.7片石分层砌筑,以2~3层石料为一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大致找平。

各工作层竖缝相互错开,不得贯通。

4.3.1.8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选择形状较为方正及尺寸较大

的片石,并长短相间地与里层砌块咬接。

砌缝宽度不大于40mm。

4.3.1.9较大的石料使用在下层,安砌时选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石块,尖锐突出部分须敲除。

竖缝较宽时,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隙的小片石支垫。

4.3.2按设计要求在固脚外层镶料石,外露面三道光;

4.3.3浆砌片石固脚,在砂浆初凝后,派专人洒水覆盖养生7~14天,养护期间避免碰撞、振动或承重。

4.4质量检验及质量标准

4.4.1对砂浆的抗压强度按不同强度等级、不同配合比分别制取试件,重要及主体砌筑物,每工作班制取试件1组。

441.1同等级试件的平均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

441.2任意一试件最低值不低于设计强度的85%;

4.4.2砌体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4.4.2.1砌体所用各项材料类别、规格及质量符合要求;

4.4.2.2砌缝砂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4.4.2.3砌缝宽度、错缝距离符合规定;

4.4.2.4砌筑方法正确,砌体位置、尺寸不超过允许偏差;

4.4.3浆砌片石基础位置及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如下表:

4.4.4墙背回填:

为保证结构安全,拟在砼及砂浆强度达到100%

设计强度时,再用透水性材料进行回填,水夯密实。

在振动压路机无法达到的地方采用冲击夯夯实。

保证其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4.4.5浆砌片石固脚位置及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如下表:

(摘自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m)

点数

砂浆强度

平均值不小于

设计规定

见注

断面尺寸

不小于设计规

用尺量宽度

上下各一点

基底

土方

用水准仪测量

高程

石方

100

顶面咼程

轴线位移

用经纬仪测量

墙面垂直度

0.5%H且不大

于30三

用垂直线检验

平整

片石

用2m直尺检

水平缝平直

拉20m小线检

9

墙面坡度

不陡于设计规

用坡度板检验

注:

①表中H为构筑物高。

单位:

mm;

②各个构筑物或每50m3砌体中制作试块一组(6块)。

如砂浆配合比变更时,也制作试块;

③砂浆强度:

砂浆试块的平均强度不低于设计规定,任意一组试块的强度最低值不低于设计规定的85%。

446预埋件、泄水孔、反滤层、防水设施等必须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

5.特殊季节的施工

5.1酷暑季节施工:

酷暑季节施工砼,容易发生干缩开裂和脱水现象。

影响砼的强度发展,必须加以防范,除了尽量避开高温时段作业外,还应采取遮盖砂石材料。

模板钢筋充分淋湿,砼内掺缓凝剂,捣筑后及时覆

盖,适时充分施水养护等措施。

砖砌体应对材料预先湿透并及时进行养护。

5.2严寒季节施工应尽量避开冬季大量砼的施工,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预备蒸气养护的设备。

根据当时气温,如有必要,砼浇筑后考虑采用蒸气养护;

钢筋焊接尽量在棚内进行,同时注意机械设备的防冻及保养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5.3雨水季节施工:

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对受雨水影响较大的工作避开雨天。

否则,应采取搭设雨棚等防雨措施。

钢筋焊接时不得任意淋雨,应使其自然冷却,人行便桥,工作平台和泥泞的通道要采取防滑措施。

雨季挡墙沟槽土方施工,要勤于疏导场内渍水。

下部结构浇筑砼施工要抓住晴好天气抢工,关键工序要连续施工。

6.质量保证措施

6.1工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

创优质工程,为总目标的实现,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达到优良标准。

而且内在和外观质量并重。

作为结构工程,首先必须注重内在质量,确保结构安全。

作为城市景点工程,又必须注重外形几何尺寸和装修质量,工艺细腻,流畅。

6.3质量保证体系

以ISO9001国际标准作为我公司在工程及相关质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模式,确保各种质量活动业务总在受控状态下进行,通过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来保证目标的实现。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6.4质量控制的原则

6.4.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质量的事前控制。

将事故消灭在萌芽阶段。

6.4.2“一切以数据说话”。

按设计文件、操作规程、验收标准进行检测和检验,严禁单纯凭经验、凭印象、凭想象办事。

6.5质量控制措施的基本制度

充分

为确保本工程的顺利进行,在科学的管理下精心组织施工,体现“管理就是生产力”这是企业管理中心内容,在本公司现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下,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及业主的要求,拟在本工程中推行如下管理制度:

6.5.1技术责任制度和技术交底制度公司总工室是生产技术的主管部门,总工程师是生产技术的直接责任人。

项目经理部设技术负责人。

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施工组织设计及重大施工方案的会审和最终审批工作。

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分项施工方案或专项工艺设计。

公司工程科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图纸会审,汇总图纸会审中发现问题,并报业主、监理及设计三方,以求得解决。

施工中实行两级交底制,第一级交底为公司工程科组织由公司总工程师对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安员及其他管理人员的交底,主要涉及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重点工序的施工方法、容易出现问题及预防措施;

第二级交底为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对作业班组、操作人员的交底,涉及工艺要求、操作要点、质量标准。

技术交底必须反复详细进行,不断总结,以达到工艺技术不断提高,同时技术交底保持详细记录。

6.5.2测量复核制度

现场控制桩点(座标和高程)后,方能使用。

施工过程中平面位置及高程测量必须经过复核,才能提交应用成果,并应完整保存施测记录,严防测量差错。

测量复核和竣工测量必须提请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测量工程师复核签证。

6.5.3工程任务单制度

由主管施工员开据任务单给作业班组,书面明确当天的生产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时间、达到的质量标准。

凡需耗用材料的生产任务,在开据工程任务单的同时,开据限额领料单,以控制材料的领用数量,材料员依据限额领料单发放材料给作业班组。

作业班组按任务单的要求完成任务后,施工员检查任务完成是否满足要求,质检员检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材料员检查材料耗用量是否超出定额要求,并交下道工序作业班组验收。

6.5.4工序质量自检制度工序质量自检:

班组自检——项目部质检员检验。

项目部质检员负责进行工序质量评定,验收合格后方可报监理工程师检验。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进行验收、检验,上道工序未经检查并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经验收检验合格的工序记录标识“合格”。

否则在发生地挂标识“不合格”,并采取返工或返修措施,直至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6.5.5工序质量报验制度

各工序自检达到优良标准后,报请监理、质监部门进行检验签证。

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必须经过监理检查签证,经监理、质检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

6.5.6质量事故报告制度施工技术负责人按有关施工规范、设计及工艺要求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不得违规指挥。

操作人员必须按有关规范、规程要求进行作业,不得野蛮施工。

施工管理人员发现操作人员违反施工规范要求,应立即予以制止,并上报项目技术负责人,督促操作人员立即改正。

对因违反施工规程、发生质量事故的,视情况大小,及时逐级上报公司、监理及业主并以书面形式记录报告过程。

质检员有权制止任何违反施工规程可能发生质量事故的施工。

6.5.7施工质量情况定期总结制度每周对固脚工程的施工质量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对质量情况进行统计,找出主要矛盾。

找出主要质量问题及质量通病后由质检科提出解决质量通病的办法,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6.5.8质量奖惩制度对施工人员和班组分项提出指标,奖惩分明,严格实施。

6.5.9质量资料档案制度所有质量检验、测定、鉴定、签证等资料,妥善保存分期分类成册装订。

工程竣工后,及时提出完整的竣工质量文件,经签署收入竣工档案。

6.6根据质监站要求,实行100%取样、送检见证制度。

6.7质量控制过程

6.8质量要素的控制

6.8.1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

加强技能培训、质量教育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6.8.2材料:

建立材料送检制度,材料质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得到监理、质监及甲方有关人员认可后才能使用。

6.8.3机械设备:

经常检修及保养,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投入生产。

6.8.4施工方法及检验方法:

尊重科学,联系实际,充分证明,保证采用最合理的施工方法及检验方法。

6.8.5环境的影响:

是一项不可忽略的因素,应进行充分考虑,并采取相应对策。

6.9质量保证措施

为了确保本工程创优,达到既定的质量目标,必须以《市政工程

技术规程》为施工工艺操作依据,强化操作规程管理,杜绝违章作业现象,各工序严格按前述质量技术标准检查评定。

7.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