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动机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8155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动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七章 动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七章 动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七章 动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七章 动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 动机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七章 动机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动机Word文档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章 动机Word文档格式.docx

成就动机高则希望成功的动机就强于恐惧失败的动机,就会倾向于选择难的工作,反之亦然。

学习目标(追求工作成功和追求自我成长),这种目标会倾向于选择困难的工作;

表现目标,倾向于选择极端难度的工作:

最容易和最难

2)交往动机:

就是个人在社会情境中希望与他人亲近的内在动力。

(高焦虑的情境下,会增强与他人亲近的心理需要)

原因:

(1)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网络中,能否与他人合作共处决定了我们事业的成败,这是为社会文化价值所鼓励的东西。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不仅局限于合作共事的关系,还有一些情感因素使我们喜欢与他人在一起。

(3)人们总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被其他成员所认可。

3)权利动机:

即个体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的支配地位的内在动机。

个人化权利动机表现:

(1)乐于参加社会活动,善于利用机会表现自己。

(2)热衷于权位追逐,甚至为达目的不惜采用卑劣的手段

(3)极其看重物质条件,并将其视为最高价值。

4)社会化权利动机表现:

(1)关心社会,但并不实际参与社会事务,而是凭借传播知识观念的方式用个人的专长影响他人、造福社会。

(2)关心社会,也实际参与社会事务,以己之长服务社会大众,如解除别人的痛苦、维护社会安全等,从而达到影响他人、造福社会的目的。

(3)以服务为目的的团体领袖,他们对社会公益和人民福祉怀有很深的使命感,热爱人类和社会,力图以其才能领导大众,从事改革,以此达到影响他人和造福社会的目的。

3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

生存需求,安全和安全感,尊重和自尊,自我实现

基本要点:

(1)人是一个一体化的整体,不能像传统的本能研究者那样孤立地、不分主次地研究人类的需要。

(2)人类的需要是一种似本能需要,这是一种内在的潜能或固有趋势,走某种程度上是由体质或遗传所决定的。

(3)人类的需要可分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低级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

高级类人猿也许有哎的需要;

自我实现则是人类所独有的。

(4)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生存,因而也称为匮乏性需要。

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讲出现疾病或危机。

高级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健康、长寿、精力旺盛,产生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

因而,这种需要也称为成长性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基本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自我实现。

4动机理论:

(1)精神分析:

两大本能,生本能(力比多),死本能(塔纳托斯)

后继者也认为人类最基本的动机是潜意识的,有意识的压抑自己的本能冲动,但不能消除,会以梦、失言、笔误等表现出来

(2)内驱力降低理论(美,新行为主义代表赫尔):

有机体的活动在于降低或消除内驱力,内驱力降低的同时,活动受到强化,因而是促进学习的基本条件。

公式:

sEr(反应潜能)=D(内驱力)*K(诱因)*sHr(习惯强度)

观点:

(1)有机体的活动在于降低或消除内驱力

(2)内驱力降低的同时,活动受到强化,因而内驱力降低是提高学习概率的基本条件

(3)期望理论:

认知论的动机理论认为,人类的动机行为是以一系列的预期,判断,选择,并朝向目标的认知为基础的。

(托尔曼,勒温早期,弗洛姆最终)

在弗洛姆看来,期望理论必须解决动机的两个问题:

期望什么,即实现目的的·

可能性有多大;

目的的价值如何。

为此,弗洛姆用效价、期望和力三者来解释人类的动机作用,认为“力=期望x效价”,即个人想要进行某种行为的动力取决于期望与效价的合力。

5价值观

1)定义:

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

2)特征:

主观性

选择性

稳定性

社会历史性

3)结构(P231)

表现:

(1)兴趣:

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某些事物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

(2)信念:

是人对于生活准则的某些观念抱有坚定的确信感和深刻的信任感的意识倾向。

(3)理想:

是符合客观规律并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想象。

第八章注意

1注意:

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

2功能:

选择功能

维持功能

调节和监督功能

3定向反应:

人在注意时,行为上会出现各种定向反应。

4生理指标:

肾上腺素分泌量的变化

瞳孔直径的变化

诱发电位的变化

5神经机制:

(P242)

6种类:

(1)选择性注意:

是指个体在同一时刻只对有限的信息给予注意而忽视其他信息。

(2)集中性注意:

是指我们的意识不仅只想与一定的刺激。

而且还集中于一定的刺激。

集中性注意包含警觉和搜索。

(警觉是指在相对较长时间内个体对某种或某些试图检测到的特定刺激保持注意。

而搜索是主动、积极地寻找目标。

(3)分配性注意:

是指个体能对几项不同的任务给予关注或能操作几项任务。

(4)不随意注意:

也称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5)随意注意:

也称有意注意,是服从于预定目标、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愿意:

1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

2对兴趣的依从性

3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

4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

5对人格的依从性

随意后注意:

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内源性注意:

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由知觉者控制的注意。

也称目标指向控制注意

是根据观察者的行为目标或意图来分配的注意

外源性注意:

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动发生的、与当前知觉目标无关的注意,也称刺激驱动注意。

是观察者的视野外部的信息所硬气的注意定向。

7特征:

1)注意范围:

也称注意广度,是指同时能清楚观察到的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

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类活动上的时间久暂特性。

3)注意分配:

是指在同一时间吧注意分配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

4)注意转移:

是指根据一定目的,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5)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两方面因素:

一是原来注意的强度,原来注意强度越大,注意转移就越困难,越缓慢。

反之,亦然。

二是新主意对象的特点,新主意的对象越符合人的需求和兴趣,注意转移越容易,反之,亦然。

8注意理论:

(1)早期选择模型“(254)

过滤器模型(英,布罗德本特)加工机制是全或无,基于“双耳分听实验”。

第九章感觉

1感觉:

是个体对刺激作用于某种感觉器所以产生的体内外的初级经验或觉知。

i.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知

ii.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iii.感觉保证了机体于环境

iv.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2种类:

i.外部感觉:

接受机体外的刺激,觉知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

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

ii.内部感觉:

接受机体内的刺激,觉知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

肌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

4感觉的神经加工机制:

(p265)

5感觉阈限:

是指在刺激情境下感觉经验产生与否的界限。

A绝对阈限:

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物理刺激量。

B差别感受性:

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E(绝对感受性)=1/R(绝对感觉阈限)

C差别阈限:

刚刚能觉察到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异量。

韦伯定律:

(p271)在一定范围内,每种感觉的差别阈限都是一种相对常数

公式:

费希纳定律:

刺激强度与感觉刺激强度之间成对数关系

斯蒂文斯:

乘方定律,感觉的大写是与刺激量的乘方程正比例的

6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器发生变化的现象

意义:

感觉适应能力是有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有助于集中注意于对我们更有意义的信息。

视觉:

明适应、暗适应

视杆细胞:

夜视细胞,主要噶手物体的敏感对波长较短的光线有最大感受性

视锥细胞:

是昼视细胞,注意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对光谱中央的不分最敏感

听觉:

一般的声音作用之后,听觉感受性有短暂的降低

嗅觉:

适应速度因刺激性质不同而不同

痛觉适应很难发生

7感觉后效:

对感觉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持短暂的时间。

视觉:

尤为明显。

称为后像(正后像:

比如强光刺激后闭眼会看见一个与强光刺激差不多亮的像。

负后像:

正后像出现后把眼睛转向墙壁会出现比墙壁还要暗的像。

8感觉对比:

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导致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A同时对比:

几个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

例如同样的灰色方块一个放在白色背景下一个放在黑色背景下,结果白色背景下的会暗的多。

B先后对比:

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

例如吃梨会觉得很甜,但吃了糖再吃梨就会觉得酸。

9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光,可见范围是380纳米至780纳米。

即可见光谱。

A光谱三维特点:

波长(色调)、强度(明度)、纯度(饱和度)

B生理机制:

(p278)在中央凹处只有视锥细胞(对明亮刺激敏感)而无视杆细胞(对黑暗刺激敏感),是视觉最敏锐的区域。

 

C视敏度:

视觉辨别物体细节的能力,也叫视力

D视角:

视网膜物象的大小则决定于视角的大小,视角就是物体的大小对眼球光心所形成的夹角。

分辨两点的视角越小,表示一个人的视敏度越高,视力越好。

E感受野:

能够引起某一个神经元或神经纤维反应的感觉细胞群所分布的可见区域。

F色觉理论:

(1)三色说:

扬-赫姆霍兹,英,人的视网膜上有三种感受器分别含有与红,绿,蓝波长相应的感光色素。

(无法解释色盲,负后像和颜色对比现象。

(2)拮抗过程说:

黑林,德,人的视网膜上有三对互相拮抗的视素:

红-绿、黄-蓝、白-黑。

光刺激下异化白-黑视素,引起的神经冲动产生白色感觉;

没有光刺激时,白黑视素起同化作用,引起的神经冲动产生黑色感觉。

红光刺激下异化红—绿视素,产生红色感觉;

绿光刺激则同化红-绿视素……(不能解决用三原色混合产生光谱中的一切颜色这种现象)

(3)现代理论将两种学说融合。

P:

285

G颜色混合:

色光三原色:

红、绿、蓝

颜料三原色:

红、黄、蓝

10听觉:

A适宜刺激是声波

B基本特性:

响度(振幅)、音高/调(频率HZ)、音色(波形)

C机制:

耳由外耳、中耳、内耳构成。

D频率:

16Hz-20000Hz,在1000以上时,觉察差异变化恒定在0.3%,符合韦伯定律。

E地点说:

也叫位置理论,赫姆霍兹,基底膜的横纤维是感音的共鸣要素。

行波:

贝克西提出,基底膜对不同频率的声音的分析,决定于最大振幅所在的位置。

F频率说:

也叫电话理论,拉瑟福德提出,声音的频率是由听神经中枢神经元发方的速率来编码的。

和频率对应的。

其他感觉:

包括嗅觉,味觉,触觉,平衡觉,动觉或运动觉,痛觉。

嗅觉:

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溶解的、有气味的气体分子。

味觉:

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肤觉:

触压觉、冷觉、温觉、痛觉的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称为触点、冷点、温点和痛点

动觉:

是身体活动时所产生的感觉。

动觉感受器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中。

(中央后回)

平衡觉:

是反映头部运动速率和方向的感觉。

感受器是内耳的前庭器官。

内脏觉(机体觉):

饥渴饱胀便意恶心等。

感受器分布在各脏器,可以把内脏的活动及其变化的信息,经传入神经传向中枢。

第十章知觉

1知觉:

是个体将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

(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2知觉和感觉的对比:

(1)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质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2)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已不同于感觉。

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了解事物的整体。

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知觉经验的影响。

(3)感觉和知觉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都是属于对食物的感性认识,所以感觉和知觉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3特点:

(1)知觉是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知觉的形成离不开过去知识经验的参与。

(3)语言在知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知觉受到诸多心理特点的影响和制约。

4种类:

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涉及印象的形成等问题。

物体知觉,除对人的知觉外,其他各种知觉。

根:

据感受器活动占主导地位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视听知觉、触摸知觉等。

5加工机制:

自下而上加工,也称数据驱动加工。

对感觉到的刺激物特征进行组织、整理,从而形成自觉。

学说:

模板假说,原型假说,特征假说。

自上而下加工,也称概念驱动加工,也称为构建知觉。

利用已有经验、期望、动机对刺激信息警醒选择、整合和表征的构建。

6知觉特性:

(1)知觉的对象性:

只有当刺激物之间有某种差别时,刺激物中的一部分区域被组织成对应着某种对象或其部分的形状,即被知觉为图形,而其他区域便成为背景,从而使知觉图形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这是产生知觉的必要条件。

(空虚视野实验)(背景和图形的地位可以相互转换——可逆图形)

(2)知觉的整体性:

邻近原则、相似原则、连续性原则、闭合原则、好图形原则、同域原则、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对象并不会因此发生相应变化。

分类:

大小恒常性(埃姆斯歪曲房间错觉)、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方位恒常性(哈斯效应)

7空间知觉(需要参考系)

1)视空间知觉:

单眼线索:

包括线条透视、遮挡、质地梯度、空间透视、明亮与阴影、对象的相对大小、运动视差与眼睛的调节

双眼线索:

包括双眼会聚或视轴辐合、双眼视差

2)听空间知觉:

单耳线索

双耳线索:

时间差、强度差、位相差

3)时间知觉:

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A参考系:

宇宙环境所提供的信息、计时工具、生物钟信息

时间视觉的形式:

对顺序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

B特征:

(1)时间知觉对时间间隔判断的精确性受感觉通道性质的影响。

(2)时间知觉存在较大的误差和个体差异

(3)时间知觉受特定时间内发生的时间的数量与性质的影响

(4)时间知觉受人的情绪、动机、兴趣和态度等因素的影响。

C知觉到的现在:

(1)知觉到的现在的限度(弗雷斯认为知觉到现在可持续3-5秒,波佩尔提出这个时限的内涵就是意识的限度)

(2)顺序知觉和持续知觉(弗雷斯建立的时间知觉研究框架,从瞬时体验过渡到持续体验的延续性组织和从用时体验过渡到相继体验的顺序性组织)

(3)时距知觉的加工机制:

刺激的物理性质、内部的变量(梯度期望理论)、认知因素(注意闸门模式)

8时间知觉和空间事件:

时间和空间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彼此很难分割。

(Tau效应)

时间知觉受空间事件的影响称为Kappa效应(科恩)

9运动知觉:

也就是对客体或客体的部分在空间上的位置变化以及变化速度的知觉。

A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B似动: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a动景运动

b自主运动:

一种观点认为自主运动是由于人的眼睛总是不随意地运动着,即使在注视时仍有微弱的颤动;

另一种观点认为,自主运动是视野中缺乏参照物之故,因为一旦视野里有某个参照物,自主运动随之消失。

c诱导运动:

周围其他物体运动,使本来静止的物体看上去在运动。

d运动后效:

大多数运动都会产生朝向相反方向的运动后效。

也称瀑布效应。

10错觉:

指在特定条件下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的正常现象。

A种类:

(1)缪勒-莱耶错觉:

箭形错觉

(2)垂直-水平错觉

(3)对比错觉

(4)平行错觉

(5)弯曲错觉

(6)颜色错觉

(7)立体错觉(黑林错觉,平行线中间凸起。

弗雷泽错觉,同心圆错觉。

冯特错觉,平行线中间部分凹陷)

B原因:

(1)客观上,错觉的产生大多是在知觉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的情况下发生的。

(2)主观上,错觉的产生可能与过去的经验、情绪等因素有关。

(3)错觉也可能是各种感觉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十二章记忆

1.记忆:

原先的刺激消失后,保持的有关刺激、事件、意向、观念等信息的心理机制。

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记忆就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

2.基本环节: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

3.记忆系统:

(1)感觉记忆(瞬时记忆):

是指当感觉刺激停止作用后头脑中仍能保持瞬间映像的记忆。

时间:

1-2秒,

特征:

a感觉记忆在瞬间能储存大量的记忆

b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

c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未经任何加工的,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原样直接加以编码和存储的

d感觉记忆中的一部分信息由于模式识别而被传送到短时记忆中,并在那里赋予它以意义。

(2)短时记忆:

是指信息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主要通过复述维持。

容量有限,是唯一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的记忆阶段。

短时记忆也叫工作记忆,是指个人当时注意着的信息,为现实进行加工、操作服务的记忆过程。

a记忆痕迹随时间的推移以及因相似语音或语义信息的干扰而迅速消退。

B通过组块化可增加记忆存储量。

C信息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可通过复述或重复识记实现。

复述有简单重复、组合和概括等方法

D信息编码主要是听觉编码,辅以少量的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

E短时记忆中存在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曲线呈“U”形,即起始项目“首因效应”和末尾项目“近因效应”的记忆成绩较好。

提取:

平行扫描(P380)

系列自中断扫描

系列全扫描

(3)长时记忆:

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的记忆。

再认:

是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呈现时仍能被记忆。

回忆:

是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而在头脑中再次重现并加以确认的过程。

4.记忆类型:

(1)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参与程度:

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2)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方式的不同:

陈诉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3)根据长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内容不同:

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

(4)根据记忆的具体内容:

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动作记忆、语词记忆

5.神经机制:

脑损伤的研究:

大脑皮质损伤越多,记忆损害就越严重。

德斯蒙-小脑损伤会损坏经典条件动作反应的获得,影响程序记忆。

6.记忆测量的方法:

(1)回忆法:

就是在背时识记了某种材料以后,经过一段时间,让其把所识记的材料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再现出来,然后把回忆ie过与原材料加以比较,就可推测出保持量。

保持量=正确回忆的项目量/原来识记的项目量*100%

(2)再认法:

就是把所识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的材料混在一起,要求被试把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的材料区分开来。

保持量=(认对数—认错数)/呈现材料的总数*100%

(3)节省法:

或者再学法,就是要求被试在学习了一种材料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以同样的程序重新学习这一材料,以达到原先的学习程度为准。

保持量=初学时的时间或次数—重学时的时间或次数/初学时的时间或次数*100%

(4)重建法:

就是要求被试再现学习过的刺激次序。

7.艾宾浩斯记忆曲线or保持曲线or遗忘曲线

描述:

识记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保持量急剧下降,然后下降速度逐渐减慢,并逐渐稳定在某个水平上,因此遗忘规律呈先快后慢的趋势。

四种测量方法保持量的对比P390

不同学习程度的保持曲线

不同性质材料的保持曲线

记忆恢复:

学习后2-3天测得的保持量反而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多的现象。

8.遗忘

(1)编码缺失:

我们无法回忆起某件事情,往往是对信息的编码缺失所致。

(无意识,没有加工)

(2)衰退:

记忆痕迹:

是指记忆活动使脑神经细胞距或大脑活动所产生的变化。

(3)干扰:

是指新记忆对旧记忆的提取和恢复造成的障碍。

干扰理论最明显的证据是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倒摄抑制。

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4)提取失败

舌尖现象:

这种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的现象。

并非真正的遗忘,可能只是编码的缺失。

(5)动机性遗忘:

即为了减轻焦虑,保护自我概念,而出现的主动性遗忘。

(6)影响遗忘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图片优于单词、动作优于形象、有意义优于无意义)

2)学习材料的数量(数量越多,遗忘越快)

3)学习材料的意义

4)学习材料的序列位置(首尾>中间,尾>首)

5)学习程度(程度越高保持越好,过度学习150%时保持效果最好)

第十一章学习。

1.学习:

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1)学习的产生:

联结学习理论,行为论认为学习的发生就是刺激与刺激或反应与结果的联结的形式。

认知学习论着重研究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心理结构的形成,信息加工及信念等。

该理论认为,即便是刺激与刺激的联结、反应与结果的联结会产生学习,但这种学习也含有心理成分。

(2)行为论注重环境的影响,不如认知论那样看重学习者之间的差异;

认知论注重心理活动的存在,把学习者的思想、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等看的十分重要

2.神经机制(p338)

3.经典条件作用

(1)无条件反射或反射:

是一种自动化的、非习得性的反应。

(2)经典条件作用:

巴普洛夫发现的。

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