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1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查房--王雪.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0801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9.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外1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查房--王雪.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普外1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查房--王雪.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普外1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查房--王雪.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普外1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查房--王雪.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普外1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查房--王雪.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外1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查房--王雪.ppt

《普外1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查房--王雪.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外1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查房--王雪.ppt(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外1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查房--王雪.ppt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查房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查房兰州大学王雪指导老师:

罗晓玲Content疾病相关知识护理病例护理诊断、目标、措施及评价健康指导解剖生理解剖生理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脏器和消化腺,新鲜肝脏呈红褐色,前缘较锐,后缘圆钝。

肝上面被镰状韧带分成右左两叶,右叶大而厚,左叶小而薄。

下面有“H”形沟,其横沟即肝门,是门静脉、肝动脉、肝管、神经及淋巴管出入之处。

肝组织由无数肝小叶所组成,除接受肝动脉的血液外,还同时接受经门静脉输入的来自消化道的血液。

肝脏下部右纵沟前是胆囊。

功能:

物质代谢;解毒作用;生成胆汁概述概述定义定义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形成、纤维组织增生,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

临床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可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感染、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病因病因

(1)病毒性肝炎:

最常见,约占60%80%

(2)慢性酒精中毒(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肥胖、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等(4)药物或化学毒物:

异烟肼,四氯化碳、磷、砷(5)胆汁淤积:

高浓度胆酸和胆红素(6)遗传和代谢性疾病(7)肝静脉回流障碍(8)免疫紊乱(9)血吸虫病:

虫卵及其毒性产物(10)隐源性肝硬化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一)代偿期肝硬化早期无症状或症状轻,以乏力、食欲不振、低热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腹胀、恶心、厌油腻、上腹隐痛及腹泻等。

肝功能多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异常。

(二)失代偿期肝硬化1.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全身症状和体征:

乏力、消瘦、面色灰暗黝黑、皮肤巩膜黄染、水肿。

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进食后上腹饱胀,有时伴恶心、呕吐,稍进油腻肉食易引起腹泻。

出血倾向和贫血:

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内分泌失调:

男性乳房发育、女性月经不调、蜘蛛痣、肝掌、皮肤色素沉着,胰岛素增多。

2.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脾大、脾功能亢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痔核形成),腹水。

3.肝脏情况早期肝脏增大,表面尚平滑,质中等硬;晚期肝脏缩小,表面可呈结节状,质地坚硬。

(三)并发症1.上消化道出血2.感染3.肝性脑病4.原发性肝癌5.肝肾综合征6.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7.肝肺综合征8.门静脉血栓形成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化验检查

(1)血常规:

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数降低。

(2)尿液检查:

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有黄疸时尿中可出现胆红素,尿胆原增加。

(3)肝功能实验:

代偿期轻度异常,失代偿期血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A/G倒置。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转氨酶、胆红素升高。

总胆固醇及胆固醇脂下降,血氨可升高。

(4)免疫功能检查:

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可升高;可出现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非特异性自身抗体;肝炎病毒标记可呈阳性反应。

(5)腹水检查:

新近出现腹腔积液者、原有腹腔积液迅速增加原因未明者应做腹腔穿刺,抽腹腔积液做常规检查、腺苷脱氨酶(ADA)测定、细菌培养及细胞学检查。

为提高培养阳性率,腹腔积液培养取样操作应在床边进行,使用血培养瓶,分别做需氧和厌氧菌培养。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CT和MRI检查3.内镜检查4.肝活组织检查治疗要点治疗要点肝硬化代偿期可服用抗纤维化的药物及中药,使用保护肝细胞药物,避免应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

失代偿期主要是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和处理并发症,有手术适应症者慎重选择时机进行手术治疗。

患者基本情况患者基本情况患者安永斌,男,43岁,因“间断性右上腹部疼痛40天余”于2015年4月21日入院,病史特点总结如下:

患者于入院前40天余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右上腹部疼痛,伴恶心,无呕吐,无腹胀,双侧肩膀及小腿酸痛与腹痛同时出现。

一月前,患者自觉憋气,呼吸不畅,上述腹痛等症状加重,无咳嗽、咳痰,患者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示:

1.肝弥漫性改变;2.门脉内径增宽;3.胆囊壁炎性改变;4.脾大;5.胰未见明显异常;住院治疗,效果不佳。

现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就诊于我院,门诊以“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收住我科。

患者自发病以来,神清,精神差,饮食欠佳,睡眠差,大便正常,小便颜色较深,尿量正常,体重下降5Kg余。

经各项诊疗后给予保肝、抑酸及能量支持等治疗。

入院时:

T36.5,P72次/分,R19次/分重要体征:

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肋下未触及,脾大,Murphy征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3次/分,移动性浊音阴性。

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不肿。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化验检查

(1)血常规:

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淋巴细胞比率降低、血小板数降低,

(2)速检全项:

钾、钠、钙离子降低,血糖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升高。

(3)血气分析:

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均降低。

(4)肝功能实验:

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A/G倒置。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5)免疫功能检查:

HBsAg、HBeAg及Anti-HBc均为阳性,乙肝有病毒复制。

(6)甲胎蛋白测定结果正常。

2.影像学检查胸片:

左肺下感染,右侧胸腔少量积液。

CT:

肝脏、脾脏增大,脾静脉增宽,大量侧枝循环形成;双肺下炎症。

MRI检查:

肝脏弥漫性病变,早期肝硬化不除外,门静脉增宽,脾大;肝门部多发增大淋巴结影;双肺下叶炎症并双侧胸腔少量积液。

3.胃镜检查:

食管静脉显露护理诊断:

体温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护理目标:

体温控制至正常范围,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持续监测病人体温变化及其他各项生命体征;2.环境和休息;3.饮食护理;4.加强口腔护理;5.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加入盐酸头孢甲肟2g静脉滴注,每12小时一次;6.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多翻身拍背,促使痰液咳出;7.体温升高时遵医嘱使用吲哚美辛;护理评价:

体温控制至正常范围,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引起食欲减退、消化和吸收障碍有关护理目标:

病人能遵循饮食计划,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

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严禁饮酒,适当摄入脂肪,动物脂肪不宜过多摄入;2.营养支持: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营养;3.营养状况监测;护理评价:

病人能遵循饮食计划,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护理诊断:

疼痛与肝脏弥漫性病变有关护理目标:

使病人疼痛得到有效缓解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2.指导并协助病人减轻疼痛;3.采取镇痛措施:

遵医嘱使用平痛新20mg肌肉注射;护理评价:

使病人疼痛得到有效缓解护理诊断:

焦虑与病人担心疾病预后不良有关护理目标:

缓解病人的焦虑紧张情绪,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措施:

1.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建立家庭支持系统;护理评价:

缓解病人的焦虑紧张情绪,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诊断:

潜在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部护理目标:

病人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部等并发症护理措施: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意观察出血的早期症状,如口渴、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有腹胀、肠鸣音亢进,应警惕便血的发生,如发生呕吐者应将头偏向一侧,以免发生误吸,甚至窒息。

一旦出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2.肝性脑病患者常有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严重者常有幻觉、恐惧、狂躁等症状。

因此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性格、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的改变,出现上述改变时应加床挡,必要时加约束带,避免意外受伤,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护理评价:

病人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部等并发症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2.活动与休息指导3.皮肤护理指导4.用药指导5.照顾者指导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