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附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78637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附答案Word格式.docx

《中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附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附答案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附答案Word格式.docx

他们是特定社会的代表者,进行特定的社会文化传播,实现特定社会的要求与期待,这是一种无法回避的社会角色。

教师在传播人类文化时提升着人们的精神力量,代表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语文教师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中要重视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发扬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其二,吸收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外来文化的积极成分。

5、简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含义(参见教材第6页)

”课标”指出: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程的基本特点。

”这就意味着在语文教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既是相互对立,又是相互依存的。

它们既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又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对于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着重看待和解决的,不是它们的区别,而是二者的统一,二者的联结。

这应该是一个着眼点和落脚点。

语文在发挥工具的功能时,也在发挥价值观教育,情感和态度教育的功能。

由于汉语文表达的含蓄和注重内涵,我国自古以来的阅读和写作传统,在重视识字写字和读写能力培养的同时,一向注重内心感悟和整体把握,注重“物我合一”,体现了把工具性和人文性融会的特质。

但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不是在任何语文教育工作者那里总是自然而然地统一的,这既需要具备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即统一观、融会观、联结观,又需要实施于语文教学中的自觉性。

基于此,语文工具的学习必须同人文内容的学习结合起来,工具的掌握必须同价值观和情感的培养一致起来。

语文教程实施的一切过程,都应该始终顾及这两个方面。

总之,“课标”所指的语文课程,是语文的工具性和语文的人文性的统一体。

既不可简单片面地把它归为工具教程,也不可简单片面地视之为社会学科。

它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

6、简述语文课程应用性与审美性并重的含义(参见教材第27页)

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知、意、情三种因素组成,这三个方面在实践中分别表现为三种关系,即认识关系,伦理关系和审美关系,也就是智育、德育、美育。

智育主要是指知识、能力,是一种实用功能,德育包括思想、道德。

而美育即审美教育。

三者是互相渗透的,德育是各育的灵魂与方向,智育是各育的前提与基础,美育是前两者的桥梁及各育的内在动力。

语文的应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必须并重,作为交际工具,语文必须注重实际运用,密切联系生活。

语文是学习其他一切学科的基础,无论是知识的接受,还是思维成果的传达,都必须借助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的语言能力才能顺利完成。

因此,应用功能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而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又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语文教学的内容和过程看,语文课程就已经涉及了文化的所有内涵,母语的学习必然承载着这些历史的,人文的因素,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而要实现学生精神的拓展就必须发挥语文的审美功能,从而帮助学生感悟语文所包蕴的丰富内涵。

语文的应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不是矛盾的关系,而是并重关系,在许多情况下,它们还能互相统一,互相促进。

历史已经证明,应用功能不能代替审美功能,反之亦然。

只重视应用功能,达不到培养“全人”的目标,只重视审美功能,又体现不出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目标要求。

二者的内在统一,共同构成语文课程重要的教育理论基础。

7、简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表述(参见教材第38—40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部分。

总目标是一个高度概括了的集合概念。

它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起点和终点。

它表明了这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原则性和规定性。

其内容如下:

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②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③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④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高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⑤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接着还有关于读、写、口头交际能力等五个目标。

阶段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相对于总目标来说,具体性、应用性和实效性的特点。

8、简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课程目标的表述(参见教材第40——43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不再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而是先综述“学生应该在以下五方面获得发展”,然后又区别“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分别提出了不同目标。

1)五方面目标:

①积累·

整合②感受·

鉴赏③思考·

领悟④应用·

拓展⑤发现·

创新

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目标

㈠必修课程目标。

又分为“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项目标。

㈡选修课程目标。

设计了五个系列:

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9、简述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教学原则确定的依据(参考答案见教材第142——143页)

(一)培养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最基本而直接的目标只有一个:

帮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形成准确而自由地表情达意的言语能力。

这是语文课的立身之“本”,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独特价值所在。

(二)言语能力的形成有赖于语言知识的支撑

在母语的环境里,人们言语能力的形成一般靠自然习得。

但往往是“粗放”型,“精密”度不高的。

在“自然习得”的基础上,辅以必要的语言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语言意识,在言语活动中获得一种理性的观照,自觉地以语言规则去规范自己的言语行为。

10、简述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教学原则贯彻的途径(参见教材第146——147页)

(一)语文教学以言语训练为中心

以语言训练为中心,有三个要点:

一是语感的养成。

语感是由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等构成,是对言语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领悟能力,是言语能力的核心。

二是语言材料的积累。

语言材料是言语能力形成的物质基础。

语言材料的丰富与贫乏,决定着言语能力的高低。

三是学习方法的培养。

语文教学成效的大小,最终取决于学生能否自主地学习。

(二)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以促进言语能力的发展

在语言学习理论中,有一个与“习得”相对应的概念,那就是“学习”。

学校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使语言知识在言语活动中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从学生的无意识中凸显出来。

语言教学和言语训练共同构成语文教学的完整内涵:

一方面,通过言语来理解语言;

一方面,通过语言来发展言语。

(三)在文学教育中进行语言教学

为了同时实现文学教育和语言教学,一般情况下,一方面,要进行朗读和默读、精读和略读的训练,进行归纳文章大意、把握结构和要点等一系列的训练;

另一方面,又要进行剖析情节结构、理解人物形象、领会主题、玩味作品风格和揣摩作者创作意图的欣赏性教学,以着重实现文学教育目标。

11、简述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互为表里的教学原则确定的依据(参见教材第146——147页)

(一)言语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言语由形式和内容组成。

两者互为表里,相互交织,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地统一在一起。

在教学中,片面地强调言语形式而忽视思想内容,或者片面地强调语言内容而忽视表达形式,都是不妥的。

(二)语文教学既要关注言语内容,又要关注言语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在内容与形式这对矛盾中,内容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形式处于次要方面。

但是,在语文课程中,内容和形式不是主从的关系,而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内容,手段都是目的,又都是手段;

或者说,二者互为目的和手段。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言语内容和形式都成为关注对象,只是有时候偏重不同。

(三)语文素质教育要求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统一

在教学中,言语形式、言语内容二者不可偏废,使学生在言语活动中既接受言语的训练,又扩大文化视野,丰富知识,完善人格。

12、简述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互为表里的教学原则贯彻的途径(参见教材第147——148页)

(一)言语形式、言语内容都是语文教学的内容

现在教学大多认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理念。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映在教学内容上,便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统一。

但强调两者统一是就整体而言的,是一种知道思想,并不意味着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不能有所偏重,有所取舍。

(二)为教学营造真实的语境

教学实践表明,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开展阅读、写作或者口语交际的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促使学生进入“主体”地位。

13、简述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教学相辅相存的教学原则确定的依据(参见教材第149——150页)

(一)吸收与表达相互为用

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者,包含了读、写、听、说四种活动。

从信息流向看,听与读是接受信息;

说与写是输出信息。

从言语能力发展过程看,听、读为说、写准备前提条件。

(二)口头言语与书面言语相互促进

听、说是口头言语活动,读、写是书面言语活动。

口头言语是书面言语的基础。

口头眼熟以其生动、鲜活、质朴、富于变化的特点,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书面言语。

14、简述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教学相辅相存的教学原则贯彻的途径(参见教材第150页)

(一)以读、写为重点,安排读、写、口语交际的全面训练

强调口语、书面语的训练都重要,必须统筹兼顾,并不意味着在教学中平均用力。

正确的做法是以阅读、写作的训练为重点,带动口语能力的训练,使二者相互促进,全面发展。

(二)寻找结合点,兼顾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

读写听说训练,可以分开单项进行,也可以开展综合训练。

针对某些薄弱环节或者教学难点,当以单项训练为主;

但比较而言,综合训练更有利于口头言语能力和书面言语能力的协调发展,因为语文学习在本质上是一种综合性学习。

15、简述学校语言学习与家庭、社会语言学习结为一体的教学原则确定的依(参见教材第151——152页)

(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在母语环境里学习语文,有三个语言环境可供利用,即学校语言环境、家庭语言环境和社会语言环境。

无论是哪一个环境的语言,都会以其各自的特点给学习者以莫大的影响。

(二)到处有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

母语环境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异常丰富的学习资源。

从校内到校外,从家庭到社会,处处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

16、简述学校语言学习与家庭、社会语言学习结为一体的教学原则确定的途(参见教材第152——153页)

(一)争取其他学科的支持和配合

对学生来说,学校语言环境是学习语言的至关重要的环境。

可分为人物的语言环境和事物的语言环境,前者由教师、领导的讲话,学生之间的交谈等构成。

后者由图书、报刊等读物构成。

而教师的口语则是最为有影响的。

(二)小课堂和大课堂相互促进

大课堂的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学会自学,扩大词汇量,无疑有助于促进小课堂的学习。

(三)加强对大课堂的指导

要对学生的课外语文学习给予适当的指导。

17、简述现代语文常规教学媒体(参见教材第332页)

现代语文常规教学媒体(或称传统教学媒体)一般是指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语文课本、参考书或指导书、板书和直觉教具(挂图、图表、卡片、实物、标本、模型等)、教学口语等传统教学材料与工具

18、简述现代语文传统教学媒体(参见教材第332—333页)

与17题一样。

(附电化教学媒体概念:

指利用现代电、光、声学技术来记录、储存、传输和反馈教学信息的现代化教学材料、设备和工具,如录音、投影、电视等。

19、简述朗读教学的意义(参见教材第228页)

(1)能使学生领会课文的内容和意义,感受文章的气势和韵味,既受到感染,又得到教育,朗读文学作品,可以加倍地体会出感情力量。

(2)可以使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沟通起来。

(3)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是阅读教学要完成的目标之一,而学生朗读能力的获得,只有通过自身的朗读训练。

(4)学生的朗读质量,是考察他们对文章学习得怎样的一个尺度。

20、简述默读教学的意义(参见教材第238页)

①利于加快阅读速度。

它无需利用发音器官,无需诉诸听觉。

②利于加快正确而深入的理解。

可以按照自己的阅读速度前进,可以边思考边作业。

③利于培养自觉的阅读态度和习惯。

21、简述命题作文教学的利弊(参见教材270页)

利:

①能直接体现作文教学的意图,可以避免学生的学做偏向某一方面。

②利于学生思想的迅速集中,在短时间内朝向一个目标思考。

③利于密切配合阅读教学,巩固和发展阅读收获。

④利于学生间互相评价和批改。

弊:

①有可能要求学生无确定对象地写文章,既不是从实际存在着的要求出发,而是为作文而作文,这就不易写出实际内容,更不易写出真情实感来。

②如果命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无话可说,只好硬凑文章,那就达不到目的,反而会束缚思想,浪费时光。

22、简述命题作文教学的注意事项(参见教材271——272页)

①文题要有生活价值。

文题要有生活价值,就是要学了有用,于学生自己有用,与社会有用。

②命题要切合学生的思想和生活。

就是要使他们有事可记,有物可状,有理可说,有情可抒。

③命题要结合学生的阅读实际。

阅读教学的一个目的,在于给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写作时有所依傍。

23、简述作文批改的要求(参见279—281页)

①教师提示学生批改。

以指导学生批改为主,教师批改为辅。

凡是学生能改的,教师不改而指导学生改;

学生不能改的,教师可以又改又批,仍然启发思考。

②多就少改和多批少改。

多就少改是指改不合情理,不明不白和明显错误的地方。

多批少改是指少做改动,多做批语。

③围绕一个中心,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以后的作文有所改进。

批改的中心,要根据每次作文的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

④既要书面批改,又要当面批改。

24、简述作文讲评的要求(参见285—286页)

①评价的内容应不限于作文本身,还应包括写作态度和习惯;

它影视认识、经验、技能和行为的综合评价。

②选取的事例有普遍性。

讲评要能代表共同性倾向。

③有重点,有中心。

每次讲评都要根据本次作文的目的和要求,着重解决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

④态度热情恳切,形式生动活泼。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责任感,使他们自觉地把讲评的内容牢记,在以后的作文实践中努力改进和提高。

⑤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25、简述语文教学视野中的“口语”标准(参见教材第304页)

语文教学视野中的“口语”指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头口语言。

规范指全国通用的规范化的标准语言,从语音讲,可理解为普通话,从语法讲,指正确地使用语法、词法和句式;

简明指简洁、明确;

连贯指口语的逻辑性;

得体指要注意语境条件。

26、简述语文教学视野中的口语交际教学含义(参见教材第305页)

语文教学视野中的口语交际教学,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用规范、简明、连贯而得体的口头语言,再辅以适当的非言语的形式与人交流,实现某种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

27、简述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参见教材第319页)

第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是语文课程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必然产物。

这是因为:

第一,长期以来,语文课程中“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几个板块间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或偏重阅读,或各自为政,影响了语文能力的整体提高。

综合性学习可以弥补以上缺失,兼顾听说读写的同步发展。

第二,语文课程曾过于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忽视实践性,综合性学习则非常注重实践。

28、简述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参见教材318页)

答,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它是为了适应课程的综合化趋势而产生的。

课程标准提出:

课程必须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其次,它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需要课程学习呈现出一种不断交叉融合的趋势,对很多问题和现象的解释需要多角度、多侧面的综合。

所以语文课程也必须向综合性发展。

29、简论教学反思(参见教材第377页)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在心灵上的沟通,它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素养提高的手段。

现代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研究认为,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师的反思既包含反思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又包含反思教育实践、教育成果。

反思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究,如写反思日记等。

30简论好课的标准(参见教材第385—386页)

①好课应是保持“自然”的课。

②好课应是焕发“活力”的课。

③好课应是富有生命气息和个性气息的课。

④好课应是留足“空间”的课。

⑤好课应是充满“关怀”的课。

三、论述题

1、试论语文课程工具性(参见教材第3——5页)

“课标”肯定“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

所以做出这一结论,是因为他是个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因为它是人群间交流信息、沟通心灵的工具,还因为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代码。

“课标”肯定语文是一种工具,是把语文看作是一种符号系统。

这种符号系统,可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文字技能,并追求语文知识的量化和可分解化,语文能力训练的层次化和有序化,语文教学过程的模式化等。

肯定语文课程是工具性课程,还可以从它不仅要学生学习课本的内容,而且还要学习它的形式这一角度来理解。

在语文课程里,着眼点既在内容也在形式,即也突出其工具性的一面。

语文是工具,是理解的工具,是表达的工具,人们凭借它思考,运用它交际,依靠它传播文化,利用它创造文学。

这是使它成为工具性课程的决定因素之一。

现在,语文课程的所有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而衡量效果和效率提高的标准,就是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就是使语文课程更好地发挥工具课作用。

2、试论语文课程人文性(参见教材第5—6页)

语文课程是充满了人文性的课程。

所谓人文性是指以人性、人道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而作为中小学的语文课程,无处不体现人的价值、人的情感和态度。

语文课程从来都是植根于人文精神的价值、情感和态度之中。

它处处在展示人性,形成人化的情境。

语文课程和数理化等课程不同,它具有思想感情的色彩,它包含伦理道德内容。

语文的形式是语言文字、是表达技巧,而内容则是生活、是事物、是思想、是精神,这和数学仅仅是数字、是符号、是抽象的概念不同。

它和理科的明显分界,在于它的人文性。

它有工具性是事实;

它有人文性,也同样是事实。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还关系到民族的延续和国家的生存。

母语是一个民族的血液,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可是一个民族凝聚成一个整体;

它同时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必要条件,支撑着国家的生存。

学习本民族的语文,始终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这也是证明语文课程也是人文课程的根本理由。

3、试论语文课程的应用性(参见教材第22—25页)

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是语文独立社科的目标,也是教育家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语言能力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能顺利完成某种语文活动所具备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从语文能力的交际功能来看,其由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组成,都是着重于语言的应用性。

为明确语文课程的应用性,区分开语言与言语是必要的。

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具有一定规则的完整符号系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交际工具,而言语是人们对语文符号系统的掌握和运用的过程,及其形成的结果。

两者虽然有质的区别,但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首先,语言离不开言语,任何一种语言都须通过人眼的言语活动发挥其交际工具的作用,都须从言语中汲取新的要素不断发展。

同时,言语也离不开语言。

任何个体只有借助语言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由此接受别人言语活动的影响。

在语文教育中,语言和言语都重要,但重点却在言语能力,语言教学要为言语能力服务。

总之,语文应用能力是语文课程设立之根,语文教育之本,纵观百年语文教育发展历程,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4、试论语文课程的审美性(参见教材第25—27页)

语文的审美教育是以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为直接目的,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指向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

语文审美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培养和发展人的感性能力,对人性进行塑造和改造,去除人性中卑劣污浊、肮脏丑恶的一面,弘扬人性中健康高尚美好光明的一面,使人变得更加完美,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课标”在论及语文审美教育的问题时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①审美教育得到高度重视。

②强调加强审美实践。

③注重多要素的协调发展。

又因为学生是具有审美的需求的,因此,高明的教育就是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用于探索,敢于坚持真理,使学生的物质的与精神的需要上升到审美的高度,真正实现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的统一。

5、试论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教学相辅相存的教学原则(参见教材第149——150页)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共同组成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这三者的协调发展。

(一)确定原则的依据

①吸收与表达相互为用

②口头言语与书面言语相互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