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7756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A.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B.人身自由权利——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

D.社会文化权利——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

5.小罗等同学在学习了《公民基本权利》一课后,围绕“公民基本权利”展开了激烈讨论。

下列是部分同学的观点,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庆庆:

公民的监督权属于政治自由

②小武: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③小杨: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搜查或者侵入公民的住宅

④成成:

监督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汉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下列几组对应关系中,表述不正确的有()

①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生命健康权 

③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劳动和监督权

④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③

7某学校小张同学身患重病,在学校学生会的倡导下,同学们纷纷捐出零用钱帮助小张同学。

同学们的行为是在行使自己对合法财产的()

A.占有权B.收益权C.使用权D.处分权

8宪法规定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是()

A.全体人民B.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

C.全体公民D.十八周岁以上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9为参加春季运动会,小明特意买了一双新运动鞋,但是只穿几天,还没等到开运动会,鞋帮就开胶了,他非常苦恼。

作为同学,你告诉他应该()

①怪自己不识货,自认倒需②找商家协商解决③找消费者协会帮助调解④找人把鞋店砸了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0《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因为这种维护权益的方式:

()①快速、简便②在”事人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进行③依据法律,当事人通过直接对话,达成协议④通过人民法院起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最有效最根本的做法是()

A.与他人协商B.寻求人民调解员的帮助

C.寻求法律帮助D.直接找人报复

12毕达哥拉斯说:

“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

”正确的理解是()①公民在行使权力时没有绝对白由②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力,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利益③公民在行使权力时不可能享有真正自由④公民行使权力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要学会寻求各种有效途径和方式来帮助解决。

其中,最权威、最正规、最有效和最终的维权方式是( 

A.协商B.调解C.诉讼D.仲裁

142020年2月6日下午,被告人杨某某酒后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未戴口罩步行到所在高新区太平河村村口检查点,声称要出村,并拒绝登记。

工作人员发现其饮酒后,将其劝回。

当日18时许,杨某某再次驾车来到检查点。

经执勤人员反复劝说后,杨某某情绪激动、不听劝阻,驾车冲卡后驶离,致疫情检查点简易路障被损坏。

杨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这表明( 

A.公民只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行使权力即可

B.我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C.公民享受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D.公民随便行使自由和权利

15公安机关2019年10月11日下午发布警情通报:

两个月前编造“央行降息”消息的造谣者,已被行政拘留十日。

这说明( 

①公民没有言论自由

②公民发表言论时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③公民要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不能超越其本身的界限

④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不受尊重和保护

A.③④B.①②C.①④D.②③

16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本法规定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这告诉我们( 

①我国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是空洞的

②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③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④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17陈某在学校围墙附近玩耍时不慎受伤,家长以围墙达不到安全高度找到学校,协商不成,产生纠纷。

学校反映给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协同公安民警、村干部、学校老师开展耐心细致的工作,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这种维护权利的方式是()

A.协商B.调解C.仲裁D.诉讼

18《孟子

滕文公上》曰: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财产权自古以来就是稳定人心、推动社会发展的“定盘星”。

下列体现公民行使财产收益权的是()

A.用合法收入购买家用轿车B.租用城市共享单车绿色出行

C.将房屋出租收取租金D.将个人合法财产赠与他人

19近年来,“碰瓷”违法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手段千奇百怪:

或故意“设局”捏造他人损害其人身、财产的假象;

或自伤或利用旧伤诬告他人;

或“碰瓷”被识破后直接对被害人实施抢劫、抢夺……近期,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办理“碰瓷”违法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严惩“碰瓷”违法犯罪行为。

打击“碰瓷”违法犯罪行为,需要

①公检法机关分工配合,让不法分子付出代价

②公审“碰瓷”典型案件,有效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③加强法治宣传,提升人民群众依法维权意识

④开展专项行动,让“碰瓷”者都受到刑罚处罚

202020年6月29日,新华社报道,我国以直播带货为主的网红经济迅猛发展,折射出我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但网红经济也存在短信骚扰、假冒伪劣等乱象。

今年“6·

18”期间消费者对于直播带货的吐槽信息有11万多条。

对此,消费者应该()

①制定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②加强对网红经济的监督,促进网红经济长久良性发展

③增强权利意识,依照法定程序维护合法权益

④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信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二、简答题

21基础知识知多少?

人权于______年被写进宪法。

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______。

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______。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龄条件是必须年满______周岁。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共由______级组成。

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了他们享有______权。

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______。

在“‘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遵守公共秩序’‘依法服兵役’‘接受义务教育’‘劳动’”当中,既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也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______。

22【学会生活】--公民权利不容侵犯

九年级学生方某,在百货商场购物交款时,收银员认为其中一张百元钞票是假币,便招来商场保安,强行将方某带到地下保安部,扣留了一个小时,并遭到搜身、嘲笑、谩骂。

后因好心人报警,才被警察解救。

结合材料,百货商场侵犯了方某哪些权利?

百货商场所为,违反了那几部法律的有关规定?

如果你遇到上述情况,将采取什么样的行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三、分析说明题

23【权利要知道】列宁说,宪法是写着人民权利的一张纸。

换句话说,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从公民出生开始,就与宪法息息相关,都受到她的保护。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人权受保护】由中国人权研究会编写的《2018年中国人权蓝皮书》正式发布。

这是有关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第八本蓝皮书,重点分析研究2017年中国人权事业的新进展。

中国政府在2018年全年减少了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28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我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

(2)联系所学知识谈谈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必要性。

【医闹必重罚】沸沸扬扬的山东惠民县人民医院医闹事件近日有了最新处理结果,事情出现戏剧性翻转。

2017年8月29日《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6名参与医闹的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惠民县人民医院赔偿给死者家属的30万元被追回。

近年来,医闹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扰乱了其他患者的正常就医秩序,同时也恶化了医患关系。

(3)结合书本内容,从这起医闹事件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4女青年张某在商场选购商品,因人多怕钱被偷窃,遂将钱塞入内衣袋内。

商场保安人员宋某怀疑张某将商场物品藏入内衣,就叫张某将内衣里的东西拿出来。

张某再三申辩,宋某固执己见,争吵起来。

这时宋某冲过去,将张某抓住,强行扣留了一个多小时。

结果并未发现所谓的被窃物品。

张某哭着离开商场。

请回答:

(1)商场保安人员宋某侵犯了张某什么权利?

(2)张某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维权呢?

请你给她一些建议。

四、综合探究题

25【依法维护权利】

如果你开车不小心发生了刮蹭,前来处理事故的交警要求查阅你的手机通话记录,你是同意?

还是不同意?

不少车主曾遇到过类似经历,还就此在网上留言表达疑惑和质疑并向有关部门反映:

“为何交警处理交通事故时要调取我的手机通话记录?

”如果你身处甘肃、内蒙,可能连质疑交警滥用职权的余地也没有。

交警的这一动作已被写入当地道路交通法规中,成为“法定权力”。

目前,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审查室研究,认定上述规定“缺乏法律依据”。

最新消息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向甘肃、内蒙两地人大常委会发函,督促地方做出纠正。

(1)材料所述甘肃、内蒙两地“法定权力“侵犯了公民哪项基本权利?

除此之外,公民还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列举两项即可)

(2)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督促甘肃、内蒙纠正这项“法定权力”体现了对法律实施的监督,更体现了现代法治国家对立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我国是如何践行这一基本要求的?

(3)山西的小王在去敦煌的路上就因刮蹭而被处以罚款并被交警调看了手机通话记录。

小王非常生气,并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此事并大骂交警。

有人认为,微信朋友圈是私人空间,发表言论是个人的权利,你如何评价小王这一做法?

26情境一:

强强在刷抖音视频时,意外发现自己在宿舍中的一些生活细节被室友拍成视频发到了抖音上。

(1)强强应该_________________。

(2)强强这样做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

2020年2月29日一3月3日,郭某鹏乘飞机先后到阿联酋——意大利——法国,后又原路返回,3月8、9日两天乘坐地铁上班,并在单位就餐,隐瞒出境史。

其确诊后造成40多人被隔离观察。

4月3日,郭某鹏被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

(1)请你评价郭某鹏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行为给我们的警示是: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_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和权利。

情境三:

强强的姐姐高考落榜了,后来发现真相却是:

他姐姐考上了大学,只是被人冒名顶替了。

(1)冒名者侵犯了强强姐姐的________权。

(2)强强姐姐的正确做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我国人权的内容,考查对教材重点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准确掌握教材知识,排除错误选项。

【解答】

根据教材知识,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财产权和劳动权、受教育权、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具体权利,①②③④正确。

​故选D。

2.【答案】A

此题考查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根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

【解答】 

公民的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①②正确;

公民还有言论、出版等政治自由,上网就中美贸易争端发表自己的看法涉及言论自由,⑨正确;

去税务局缴税属于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陪父亲散步是在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与孩子交流学习情况是在履行教育孩子的义务,④⑦⑧不符合题意,排除;

收取出租房的租金、催讨老板拖欠的货款是在行使财产权,③⑤不符合题意,排除;

参加礼让斑马线文明劝导活动是在履行道德义务,⑥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3.【答案】C

此题考查公民的权利义务,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把握题干主旨,准确分析和理解选项,推导正确答案。

“小王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体现了他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毕业后在市级医院从事骨外科工作”体现了他履行了劳动的义务,“妻子今年当选为人大代表”说明小王的妻子享有被选举权,“他的父母均退休并领取养老金”说明小王的父母享有物质帮助权,②③④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名誉权,①错误。

​​​​​​​故选C。

4.【答案】D

此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题为逆向选择题,需认真对照、排除干扰选项。

根据教材知识,政治权利与自由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A对应关系正确,不符合题意;

人身自由权利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B对应关系正确,不符合题意;

社会经济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C对应关系正确,不符合题意;

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属于社会经济权利,D对应关系错误,符合题意。

5.【答案】B

此题考查公民基本权利,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需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相关知识点相结合,确定答案。

根据题意和所学可知,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搜查或者侵入公民的住宅,②③正确;

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公民的监督权属于政治权利,①错误;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汉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④错误。

故选B。

6.【答案】D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身自由权、劳动和受教育、政治自由的认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题干,找到题干与题肢的结合点。

依据教材可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故①正确;

人身自由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故②错误;

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故③错误;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属于政治自由,故④正确。

7.【答案】D

此题考查财产所有权,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公民的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其中的处分权是指决定财产命运的权利,包括事实上的处分和法律上的处分两种方式。

材料中同学们捐钱帮助小张同学,就是在行使对自己的财产的法律上的处分。

故D正确,符合题意;

ABC中的权利也是公民财产所有权的内容,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D。

8.【答案】D

此题考查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认识,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D符合题意;

ABC错误。

9.【答案】B

此题考查依法维权,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准确把握题干设问角度,推导正确答案。

维权的方式:

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小明应该找商家协商解决,找消费者协会帮助调解,②③正确;

①是维权意识淡薄的表现,错误;

④是非法维权,错误。

​​​​​​​故选B。

10.【答案】A

此题考查对协商的认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认真阅读题干,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选项,结合所学知识做出正确选择。

​分析题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体现的维护权益的方式是协商,协商是当事人之间解决纠纷的方式,协商的好处在于快速、简便,在”当事人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进行,依据法律,当事人通过直接对话,达成协议。

故①②③正确;

本题的维权方式是协商而不是诉讼,故④不选。

11.【答案】C

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最权威最正规、最有效的手段是诉讼。

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最有效最根本的做法是寻求法律帮助。

C正确;

AB不是最有效最根本的做法,排除;

D是非法维权,错误。

12.【答案】B

此题考查公民行使权利,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毕达哥斯说:

“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

”这句话说明公民在行使权利时没有绝对的自由,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利益,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①②④符合题意;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能享有真正的自由,③错误。

13.【答案】C

此题考查维权方式,考查对教材重点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

根据教材知识,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要学会寻求各种有效途径和方式来帮助解决。

其中,最权威、最正规、最有效和最终的维权方式是诉讼。

ABD排除。

14.【答案】C

此题考查正确行使权利,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题干材料中杨某不登记个人信息不测量体温,影响了国家和社会防控疫情的工作,没有正确行使权利,C正确;

公民享有的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而不是权力,且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A错误;

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错误;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D错误。

15.【答案】D

此题考查正确行使权利,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

题文中两个月前编造“央行降息”消息的造谣者,被行政拘留十日。

这说明公民发表言论时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公民要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不能超越其本身的界限,②③符合题意;

公民有言论自由,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受尊重和保护,①④错误。

16.【答案】B

此题考查公民正确行使权利,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

根据所学可知,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故②③④正确,符合题意;

我国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是广泛地、真实的,而不是空洞的,故①错误。

17.【答案】B

此题考查对维权方式的认识,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中“调解员协同公安民警、村干部、学校老师开展耐心细致的工作,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得知,这种维护权利的方式是调解,B符合题意;

ACD不符合题意。

18.【答案】C

此题考查财产的收益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题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所谓收益权,指的是资产或者财产所有人在经济上获得收益的权利。

将房屋出租获得租金,体现了财产所有人在经济上获得收益的权利,故C正确;

用合法收入购买家用轿车,体现的是财产的占有权,故A不选;

租用城市共享单车绿色出行,体现的是财产的使用权,故B不选;

将个人合法财产赠与他人,体现的是财产的处分权,故D不选。

19.【答案】A

此题考查对打击“碰瓷”违法犯罪行为的认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准确理解题意,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确定答案。

“碰瓷”违法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危害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打击“碰瓷”违法犯罪行为,需要公检法机关分工配合,让不法分子付出代价;

公审“碰瓷”典型案件,有效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加强法治宣传,提升人民群众依法维权意识,故①②③正确。

只有犯罪的“碰瓷”行为,才应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