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各论消食剂驱虫剂.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0763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学-各论消食剂驱虫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方剂学-各论消食剂驱虫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方剂学-各论消食剂驱虫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方剂学-各论消食剂驱虫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方剂学-各论消食剂驱虫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方剂学-各论消食剂驱虫剂.ppt

《方剂学-各论消食剂驱虫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学-各论消食剂驱虫剂.ppt(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方剂学-各论消食剂驱虫剂.ppt

方剂学消食剂凡以消食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健脾或化积导滞作用,治疗食积停滞的方剂,统称消食剂。

属八法中“消法”。

分类:

消食化滞、健脾消食。

应用消食剂注意事项:

食积内停有兼寒或化热之异,处方用药应有温清之别;不宜久服,纯虚无实者禁用。

第一节消食化滞适用病症:

适用于食积内停之证。

症见胸脘痞闷,嗳腐吞酸,恶食呕逆,腹痛泄泻等。

代表方:

保和丸、枳实导滞丸。

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组成:

山楂六两(180g)神曲二两(60g)半夏茯苓各三两(90g)陈皮连翘莱菔子各一两(30g)功用:

消食和胃。

主治:

食滞胃脘证。

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溏泄,舌苔厚腻,脉滑。

煎服法:

共为末,水泛为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

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保和丸君山楂消肉积神曲消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消面食、谷面之积臣半夏祛痰,二陈汤去掉甘草燥湿化痰,和胃降逆陈皮茯苓佐连翘清热散结保和丸随证加减:

食积较重者,加枳实、槟榔;苔黄、脉数,加黄芩、黄连;便秘者,加大黄;兼脾虚者,加白术。

使用注意:

多用于新病,不宜久服。

枳实导滞丸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组成:

大黄一两(30g)枳实麸炒神曲炒,各五钱(15g)茯苓去皮黄芩去腐黄连拣净白术各三钱(9g)泽泻二钱(6g)功用:

消导化积,清热利湿。

主治:

湿热食积证。

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煎服法:

共为细末,水泛小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枳实导滞丸主治证候病机分析:

湿热食积内阻胃肠阻滞气机脘腹胀满疼痛,大便秘结湿热食滞不化泄泻,下痢舌脉苔黄腻,脉沉有力枳实导滞丸君大黄泻下通腑枳实消食导滞,降气臣1黄芩清热燥湿,治疗湿热痢疾常用黄连臣2茯苓清热利湿,利水渗湿常用药泽泻佐1白术健脾,扶正佐2神曲赋形剂,也增加消食枳实导滞丸随证加减:

腹胀满较甚,里急后重者,可加木香、槟榔等以助理气导滞之功。

使用注意:

泄泻无积滞及孕妇均不宜使用。

第二节健脾消食适用病症:

适用于脾胃虚弱,食积内停之证。

症见脘腹痞满,不思饮食,面黄体瘦,倦怠乏力,大便溏薄等。

代表方:

健脾丸、枳实消痞丸、葛花解酲汤。

健脾丸出自证治准绳组成:

白术炒,二两半(75g)木香另研黄连酒炒甘草各七钱半(22g)白茯苓去皮,二两(60g)人参一两五钱(45g)神曲炒陈皮砂仁麦芽炒取面山楂取肉山药肉豆蔻面裹煨热,纸包槌去油,各一两(30g)功用:

健脾益气,消食止泻。

主治:

脾虚食积证。

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脉虚弱。

煎服法:

共为细末,糊丸或水泛小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健脾丸君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臣1山楂、神曲、麦芽消导饮食积滞臣2人参补气山药润肺,补脾,固肾佐1木香行气理气砂仁、陈皮化湿和胃佐2肉豆蔻涩肠止泻,温补脾肾佐3黄连清饮食积滞所化之热使甘草增加补脾胃;调和药性,调和诸药健脾丸配伍特点:

消补兼施,补重于消。

补而不滞,消不伤正。

随证加减:

湿甚者,加车前子、泽泻以利水渗湿;兼寒者,去黄连,加干姜以温中祛寒。

驱虫剂凡以安蛔、驱虫药为主组成,用于治疗人体消化道寄生虫病的方剂,统称驱虫剂。

代表方:

乌梅丸。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组成:

乌梅三百枚(480g)细辛六两(180g)干姜十两(300g)黄连十六两(480g)当归四两(120g)附子六两,炮去皮(180g)蜀椒四两,出汗(120g)桂枝六两,去皮(180g)人参六两(180g)黄柏六两(180g)功用:

温脏安蛔。

主治:

脏寒蛔厥证。

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或久泻久痢。

煎服法:

作丸剂,每服9g,日服2-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乌梅丸君乌梅安蛔为主,蛔虫得酸则静臣蜀椒蛔虫得辛则伏细辛佐1黄连苦寒,苦降;蛔虫得苦则降黄柏佐2附子温脏祛寒;纠正人体的阳虚桂枝干姜佐3人参补气当归养血乌梅丸配伍特点:

酸苦辛并进,安蛔为主;寒热并用,邪正兼顾。

随症加减:

本方以安蛔为主,杀虫之力较弱,可加使君子、苦楝根皮、榧子、槟榔等以增强驱虫之力;若热重者,去附子、干姜;寒重者,减少黄连、黄柏;若口苦,心下疼热甚者,重用黄连、乌梅,加川楝子、芍药;无虚者,可去人参、当归;呕吐者,可加吴茱萸、半夏;大便不通者,可加大黄、槟榔。

乌梅丸久泻久痢特点:

1、久泻久痢造成肠滑失禁;2、久泻久痢都还胃肠道会有积滞;3、都会有积滞化热;4、正气方面,久泻久痢归属到虚寒,阳气不足,长期泄泻,痢疾,气血耗损,阳气不足,气血不足。

乌梅丸乌梅丸是治疗蛔虫,脏寒蛔厥的方剂,异病同治,亦可以用于久泻久痢(积滞虚寒,阳气不足,气血亏虚)。

针对肠滑失禁,乌梅酸收,有涩肠止泻作用。

黄连黄柏是治疗泄泻、痢疾有积滞化热的常用药,为“治痢之最”。

久泻久痢归于虚寒,用姜、桂、附,温补阳气;久泻久痢之后气血的亏虚,用人参,当归,益气养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