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统计学论文数据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7461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统计学论文数据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心理统计学论文数据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心理统计学论文数据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心理统计学论文数据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心理统计学论文数据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统计学论文数据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心理统计学论文数据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统计学论文数据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统计学论文数据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因整个实验周期较短,问卷共计发放74人,实验参与者74人,回收74份,回收率100%,中间无流失现象。

学生问卷作答较认真,无剔除。

被试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如下表1.1。

从表1.1可以看出,本次实验调查被试年龄在13-16岁之间,被试在性别上,男女比例基本平衡,无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男生比女生稍多;

在是/非独生子女上,独生子女较少,实验组仅4个,对照组6个,只占到了被试总数的13.5%;

在家庭情形上,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较少,实验组6个,对照组9个,仅占总数的20.3%;

在学习成绩上,成绩处于下游(排名30名之后)的学生较少,实验组仅7个,对照组11个,仅占被试总数的24.3%;

在生活事件上,受过挫折较多(挫折个数大于等于3个)的学生较少,实验组6个,对照组8个,仅占总数总数的18.9%。

表1.1被试人口统计学资料分析情况

实验组

对照组

有效百分率(%)

性别

21

56.8

19

13

43.2

独生子女

4

6

13.5

36

28

86.5

家庭情形

和父母住在一起

34

25

79.7

不和父母住在一起

9

20.3

学习成绩

中上游

33

23

75.7

下游

7

11

24.3

生活事件

26

81.1

8

18.9

表1.2被试感恩、心理幸福感整体水平

N

平均值

标准差

总体感恩分数

74

69.96

8.61

心理幸福感分数

120.82

17.74

如表1.2可知,被试感恩整体呈中等偏上水平(M=69.96,总分90),心理幸福感也呈中上等水平(M=120.8,总分165)。

以感恩、心理幸福感得分为因变量,性别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表明:

男女生在感恩得分上没有达到显著差异,而在心理幸福感得分上达到显著差异(p=0.027,p=0.172)。

表1.3感恩、心理幸福感在性别上的差异

t

感恩

68.76

9.27

71.53

7.50

-1.38

心理幸福感

124.71

18.35

115.72

15.76

2.264*

注:

*表示p<

0.05,**表示p<

0.01,下同

由表1.3可知,感恩在性别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心理幸福感在性别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在心理幸福感层面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甘启颖研究中女大学生的感恩总分高于男生,且达到显著水平。

此研究结果没有得到相同的结论。

在初中生这个群体中,由于成长环境和所受教育基本相似,女生并不比男生具有更多的感恩体验女生的情绪表达和移情能力或许并不比男生高。

但是在心理幸福感上分析原因,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女生羞涩却早熟,潜能实现并没有像男生那样强烈。

表1.4感恩、心理幸福感在是/非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67.60

11.25

70.33

8.17

-0.93

119.00

21.08

121.11

17.34

-0.35

由上表可知,感恩与幸福感在是/非独生子女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感恩上非独生子女(M=70.33)高于独生子女(M=67.00),在心理幸福感上非独生子女(M=121.11)也高于独生子女(M=119.00),但并未达到差异水平。

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实验中被试初中生而言,在感恩和心理幸福感水平上差别不显著。

非独生子女在生活中得到更多来自兄弟姐妹的关心和支持,对于情感体验更多更深入。

通常认为,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中不懂得分享,感恩水平较低,但是此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这个结论。

一方面,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给予孩子更多、更充分的爱,使他们在精神上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满足,有利于消除孤独、焦虑等消极情绪,另一方面,由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缺少玩伴,所以他们更珍惜和其他小朋友的相处时间和机会,会对愿意和他分享时间的人更加感激。

表1.5感恩、心理幸福感在家庭生活情形上的差异

不和父母在一起

65.40

9.09

和父母在一起

71.12

8.16

-2.22*

113.87

13.34

122.59

18.38

-1.72

由上表可见,在家庭情形上被试在感恩水平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和父母在一起的学生的感恩水平(M=71.12)高于其他不与父母在一起住的学生的感恩水平(M=65.4)。

和父母在一起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比不和父母在一起的学生感受到更多、更完整父母的关爱,情感体验更丰富,感恩水平较高。

在心理幸福感上,被试中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学生的分数(M=122.59)也高于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学生的分数(M=113.87),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心理幸福感主要是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得的,它是一种相对客观的个体潜能实现的体验,跟个人的努力和成就有关,不像主观幸福感受个人主体情绪影响较大,容易根据环境的改变而转变。

表1.6感恩、心理幸福感在不同学习水平上的差异

学习水平

69.93

7.42

70.06

11.83

-0.054

119.71

16.30

124.28

21.82

-0.95

由上表可见,在学习成绩上,被试在感恩水平和心理幸福感水平上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被试中学习成绩下游(排名30之后)的学生感恩分数和心理幸福感分数均高于学习成绩中上游者(排名30之前)(M=70.06>

M=69.93,M=124.29>

M=119.71),但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表1.7感恩、心理幸福感在生活事件上的差异

挫折数量

70.02

8.72

69.71

8.42

0.12

121.33

17.78

118.64

18.10

0.51

由上表可见,在生活事件上,被试在感恩水平和心理幸福感水平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被试中受挫折数量较多(3次及以上)的学生的感恩水平低于受挫折数量较少(3次以下)学生的感恩水平,但未达到显著差异,心理幸福感水平上,被试中受挫折较多的学生的水平也低于受挫折较少的学生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第2章研究结果

将138份问卷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本研究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

(1)独立样本t检验

通过样本平均数之间的差异来推断两个样本所代表的总体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叫独立样本t检验,它必须具备的两个前提:

两个样本是相互独立的:

两个样本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样本独立指数据之间不存在关联性,即观测和抽取两个样本中的任何一个数据时,都不会受到两个样本中其他数据的任何影响,两者之间不存在连带关系。

两个样本的容量大小任意,个案的顺序可不一致。

(2)回归分析

在相关变量间建立预测方程式的统计学方法叫回归分析,它是通过建立相关变量间的数学模型,来实现对随机现象间不确定性关系的数量化描写,从而得到对随机变量的预测等,是相关分析的应用、延伸和推广。

2.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性比较

2.1.1实验组前测后测数据的差异性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检验实验组感恩和心理幸福感在干预前测和干预后测的差异,具体结果见下表。

表2.1实验组干预前和干预后在感恩和心理幸福感的差异性比较

平均数

前测

70.47

后测

73.97

9.14

-1.81

心理幸福感总分

116.10

15.43

124.35

16.96

-2.28*

0.01,t值:

前测-后测,下同

从上表可以看出,实验组初中生感恩的分数感恩后测的分数(M=73.98)高于感恩前测的分数(M=70.48),并且其差异在a=0.1的情况下达到了显著的水平(t=-1.81,p=0.075)。

在心理幸福感的得分上也是后测得分(M=124.35)高于前测的分数(M=116.10),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t=-2.28*,p=0.026)。

因此,对实验组进行的感恩干预在感恩水平的提高上发挥了作用,心理幸福感水平也得到提高。

2.1.2对照组前测后测数据的差异性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检验实验组感恩和心理幸福感在干预前测和干预后测的差异,结果见下表。

表2.2对照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在感恩和心理幸福感的差异性比较

69.35

9.18

69.59

11.77

-0.09

126.38

18.88

125.65

16.60

0.17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照组初中生的感恩、心理幸福感分数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结果比较中,分数变化都不大,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因此,对对照组的干预没有能够提高感恩水平,同时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

2.1.3实验组的心理幸福感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差异性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考察实验组的心理幸福感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差异,具体结果见表2.3。

由下表2.3可知,实验组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每个维度的后测分数都高于前测。

其中生命活力在干预前后测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25),自我价值(p=0.053)和人格成长(p=0.072)前后测差异在a=0.1的情况下达到了显著水平。

在其他几个维度的分数虽然有变化,但是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因此,此次实验的感恩干预方法并不能有效影响实验组的友好关系、利他行为和健康关注和人格成长的心理幸福感因素。

同熊珍明的团体心理辅导的结论相似,他的结论是感戴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生命活力”、“自我价值”及“人格成长”因子具有积极作用(p<

0.01);

而在“友好关系”、“健康关注”和“负性情感”因子上前后测差异不显著。

表2.3实验组的心理幸福感维度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差异性比较

人格成长

29.73

4.15

31.55

4.78

-1.83

自我价值

16.50

3.63

18.23

4.19

-1.97

生命活力

19.65

4.65

22.08

4.82

-2.29*

友好关系

12.18

3.19

12.48

2.86

-0.44

利他行为

17.45

3.42

18.53

3.09

-1.48

健康关注

20.60

3.81

21.50

3.71

-1.07

2.1.4对照组的心理幸福感在干预前后测的差异性比较

表2.4对照组的心理幸福感维度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差异性比较

32.68

6.24

31.65

3.87

0.82

19.29

4.03

20.09

5.85

-0.65

22.32

4.64

22.56

4.45

-0.21

11.97

2.71

11.82

2.48

0.23

19.24

4.00

3.30

.000

20.88

3.91

20.29

3.66

0.64

表2.4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考察对照组的心理幸福感在干预前后测的差异性比。

由上表可知,对照组学生在心理幸福感的六个维度所测分数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变化不大,差异均不显著。

因此,此次对照组的职业规划干预对对照组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较小。

2.2人物感恩、事物感恩、道义感恩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

通过相关分析,得出人物感恩、事物感恩、道义感恩和感恩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具体结果见下表。

表2.5人物感恩、事物感恩、道义感恩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

人物感恩

事物感恩

道义感恩

1

.92**

.87**

.90**

.60**

.68**

.78**

.55**

.67**

.56**

.50**

**表示p<

0.01,***表示p<

0.001,下同

通过相关分析表明,被试感恩分数与心理幸福感分数在0.01置信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0。

其中人物感恩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系数为0.55,事物感恩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系数为0.56,道义感恩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0。

2.3感恩对心理幸福感各维度的影响

2.3.1感恩对人格成长的影响

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感恩对人格成长的影响,具体结果见下表。

表2.6感恩对人格成长的影响

R2

F

β

.23

44.30***

.48***

如上表,总体感恩对人格成长的回归分析表明,总体感恩对人格成长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48,p<

0.001),解释了23%的人格成长。

2.3.2感恩对自我价值的影响

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感恩对自我价值的影响,具体结果见下表。

表2.7感恩对自我价值的影响

.12

19.11***

.34***

如上表,总体感恩对自我价值的回归分析表明,总体感恩对自我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34,p<

0.001),解释了12%的自我价值。

2.3.3感恩对生命活力的影响

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感恩对生命活力的影响,具体结果见下表。

表2.8感恩对生命活力的影响

.18

32.23***

.43***

如上表,总体感恩对生命活力的回归分析表明,总体感恩对生命活力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43,p<

0.001),解释了18%的生命活力。

2.3.4感恩对友好关系的影响

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感恩对友好关系的影响,具体结果见下表。

表2.9感恩对友好关系的影响

.13

22.13***

.36***

如上表,感恩对友好关系的回归分析表明,感恩对友好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36,p<

0.001),解释了13%的友好关系。

2.3.5感恩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感恩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具体结果见下表。

表2.10感恩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25

47.66***

.50***

如上表,感恩对利他行为的回归分析表明,感恩对利他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50,p<

0.001),解释了25%的利他行为。

2.3.6感恩对健康关注的影响

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感恩对健康关注的影响,具体结果见下表。

表2.11感恩对健康关注的影响

.19

34.72***

.44***

如上表,感恩对健康关注的回归分析表明,感恩对健康关注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44,p<

0.001),解释了19%的友好关系。

附录

附录一:

初中生感恩对心理幸福感影响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

本问卷是帮助你了解你的目前状况,问卷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调查结果仅做研究之用,其中涉及的个人资料将严格保密对个人进行评价且资料严格保密。

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每个人对这些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请您认真阅读每一部分,按照您真实的经历来回答。

请不要遗漏题目。

谢谢合作!

一、基本信息:

请在符合你情况的数字上画圈

V1性别:

1.男2.女

V2年龄:

(周岁)______________________

V3是否为独生子女:

1.是2.否

V4两年内,您在家的生活情形是:

1.只和父亲住在一起2.只和母亲住在一起3.和其他长辈住在一起4.和父母住在一起

V5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你的成绩在班级中的排名是:

1.1到10名2.11到203.21到30名4.31到40名5.41到50名

V6回忆过去一年的生活,是否发生过负性生活事件?

(可以从下表选择,也可以自己填写在横线上,自己描述应不少于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大生活事件是指对你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或给你带来烦恼的挫折性事件。

例如:

①自己患急病或重病;

②.亲友患重病或去世;

③突然增减许多课程或作业;

④考试成绩不理想;

⑤与人发生吵架、打架等剧烈冲突;

⑥在班上当众丢面子;

⑦与老师或同学等产生误会;

⑧受到严厉批评;

⑨很难接受自己青春期的突然变化;

⑩意外事件⑩恋爱挫折等等)

二、下面是一些有关个人对自己状态的陈述。

填答时,请你看清楚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在所选的答案上画圈。

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有点符合4=符合5=完全符合

完全不符合

不符合

有点符合

符合

A1

我感激父母给予我生命和养育之恩。

2

3

5

A2

我认为人应当知恩图报。

A3

与大多数人相比,我是一个更容易感动的人。

A4

我感谢朋友带给我的友情。

A5

我感谢他人有意、无意对我的赞美、鼓励和关怀。

A6

我总想在日后做一些善事回报社会。

A7

我感激我认识的所有人。

A8

我感谢现在拥有的一切。

A9

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A10

我感激现在拥有成长的环境。

A11

我感激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

A12

我觉得生活里有许多值得感激的事件。

A13

我常常感激生活赋予我许多美好的东西。

A14

我感谢学习让我知道许多知识。

A15

我认为受人滴水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