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下中成药.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0679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8.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泻下中成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泻下中成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泻下中成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泻下中成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泻下中成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泻下中成药.ppt

《泻下中成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泻下中成药.ppt(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泻下中成药.ppt

泻下中成药泻下中成药【概念概念】凡以凡以泻下药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为主组成,具有通便通便或或逐水逐水等作等作用,用于用,用于里实积滞证里实积滞证的一类中成药,称为泻的一类中成药,称为泻下中成药。

属于下中成药。

属于“八法八法”中中“下法下法”的范畴。

的范畴。

【分类分类】v寒下寒下-热结证热结证(即(即里热积滞实证里热积滞实证)。

)。

代表药如代表药如大承气(汤)颗粒大承气(汤)颗粒。

v温下温下-寒结证寒结证(即(即里寒积滞实证里寒积滞实证)。

)。

代表药如代表药如大黄附子丸大黄附子丸等。

等。

v润下润下-燥结证燥结证(即(即肠燥津亏之便秘证肠燥津亏之便秘证)。

)。

代表药如代表药如麻子仁丸麻子仁丸。

v逐水逐水-水结证水结证(即(即水饮壅盛于里之实证水饮壅盛于里之实证)。

)。

代表药如代表药如十枣丸十枣丸。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v里未成实者,里未成实者,不宜不宜用泻下中成药。

用泻下中成药。

v里已成实,但表邪未解者,亦里已成实,但表邪未解者,亦不宜不宜单独应用泻下中单独应用泻下中成药。

此时,宜采用成药。

此时,宜采用“先解表,后治里先解表,后治里”,或,或表里表里双解双解之法。

之法。

v泻下中成药除润下中成药较为和缓外,其余均属泻下中成药除润下中成药较为和缓外,其余均属峻峻烈之药烈之药,因此,年老体弱、孕妇、产妇均应,因此,年老体弱、孕妇、产妇均应慎用慎用或或禁用禁用。

v泻下中成药大都易伤胃气,应用时泻下中成药大都易伤胃气,应用时宜宜“见效见效”即止即止。

大承气大承气(汤汤)颗粒颗粒【方源方源】东汉东汉伤寒论伤寒论;中成药新用途中成药新用途7272页。

页。

【组成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规格规格】颗粒:

每袋颗粒:

每袋30g30g。

【用法用法】口服:

口服:

30g30g,11或或22次次/日,开水冲服。

若用日,开水冲服。

若用于手术后通便,则剂量减半。

于手术后通便,则剂量减半。

大黄大黄厚朴厚朴枳实枳实芒硝芒硝燥热浊毒上冲燥热浊毒上冲或发热、谵语;或发热、谵语;热积内结热积内结舌红苔黄厚而燥,脉沉实舌红苔黄厚而燥,脉沉实热结肠胃热结肠胃气机壅滞气机壅滞热结津伤热结津伤口燥咽干,苔燥;口燥咽干,苔燥;伤寒邪气伤寒邪气内传内传胃腑胃腑邪热与燥屎互结成实邪热与燥屎互结成实大便秘结;大便秘结;*证候特征证候特征:

燥、实、痞、满俱在(阳明腑实证)燥、实、痞、满俱在(阳明腑实证)【主治主治】阳明腑实证阳明腑实证化热化热脘腹痞满,胀痛拒按;脘腹痞满,胀痛拒按;【病机病机】热邪、积滞壅结肠胃;热邪、积滞壅结肠胃;热盛津伤。

热盛津伤。

【治法治法】泻下泄热,行气消积。

泻下泄热,行气消积。

峻下热结峻下热结(急下存阴急下存阴)。

君君:

大黄(后下):

大黄(后下)苦寒泄热,清泻肠胃积滞。

苦寒泄热,清泻肠胃积滞。

臣臣:

芒硝:

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

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

*黄、硝相须为用,攻柔相济,清泻热结力强,黄、硝相须为用,攻柔相济,清泻热结力强,燥、实并治。

燥、实并治。

佐佐:

枳实:

枳实破气散结,消积除痞。

破气散结,消积除痞。

厚朴厚朴宽肠下气,消胀除满宽肠下气,消胀除满*枳、朴相配,助黄、硝以推荡积滞,攻下热结。

枳、朴相配,助黄、硝以推荡积滞,攻下热结。

方方解解*配伍要点配伍要点:

大黄的作用特点;大黄的作用特点;大黄大黄+芒硝;芒硝;泻下与行气并用,泻下力强。

泻下与行气并用,泻下力强。

【现代应用现代应用】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肠梗阻急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肠麻痹肠麻痹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腹膜炎腹膜炎【使用注意使用注意】v孕妇禁用。

孕妇禁用。

v年老及体弱者慎用。

年老及体弱者慎用。

v本药作用峻猛,易伤正气,宜中病即止。

本药作用峻猛,易伤正气,宜中病即止。

大黄附子丸大黄附子丸【方源方源】东汉东汉金匮要略金匮要略;中成药新用途中成药新用途7878页。

页。

【组成组成】大黄、炮附子、细辛大黄、炮附子、细辛【规格规格】丸剂:

丸剂:

大蜜丸大蜜丸,每丸,每丸9g9g,每盒装,每盒装1010丸;丸;水水泛丸泛丸,5050粒粒6g6g,每瓶,每瓶150g150g。

炮附子炮附子细辛细辛【用法用法】口服:

口服:

(11)大蜜丸,)大蜜丸,11丸丸/次,次,22或或33次次/日;日;(22)水泛丸,)水泛丸,6-9g/6-9g/次,次,33次次/日,温开水送服。

日,温开水送服。

老年人及儿童酌减。

老年人及儿童酌减。

【功效功效】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主治】寒积实证。

症见便秘,脐腹冷痛或胁下偏痛,寒积实证。

症见便秘,脐腹冷痛或胁下偏痛,苔白,脉紧弦。

苔白,脉紧弦。

【现代应用现代应用】v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v慢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使用注意使用注意】v孕妇禁服。

孕妇禁服。

v中医辨证属湿热夹积滞中阻者慎用。

中医辨证属湿热夹积滞中阻者慎用。

温脾丸温脾丸【方源方源】唐唐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中成药新用途中成药新用途7777页。

页。

【组成组成】大黄、附子、干姜、人参、甘草大黄、附子、干姜、人参、甘草【规格规格】蜜丸:

每丸蜜丸:

每丸9g9g;水泛丸:

每丸;水泛丸:

每丸0.1g0.1g。

附子附子干姜干姜人参人参甘草甘草【用法用法】口服:

口服:

(11)蜜丸,)蜜丸,11丸(丸(9g9g)/次,次,22或或33次次/日,日,温开水送服。

温开水送服。

(22)水泛丸,)水泛丸,10g/10g/次,次,33次次/日。

日。

脾阳不足脾阳不足传导失司传导失司大便秘结,苔白脉沉弦;大便秘结,苔白脉沉弦;寒邪积滞寒邪积滞气机壅滞气机壅滞腹痛,脐下绞痛,绕脐不止;腹痛,脐下绞痛,绕脐不止;阻结肠中阻结肠中阳气不达阳气不达喜温(得温则减)手足不温喜温(得温则减)手足不温【主治主治】脾阳不足,寒积中阻之便秘证。

脾阳不足,寒积中阻之便秘证。

【病机病机】脾阳不足,寒积内结(肠胃)脾阳不足,寒积内结(肠胃)*素体脾阳不足或过食生冷,损伤中阳素体脾阳不足或过食生冷,损伤中阳阴寒内盛,积滞不行阴寒内盛,积滞不行寒积内结,大便秘结寒积内结,大便秘结【治法治法】攻下寒积,温补牌阳攻下寒积,温补牌阳君:

君:

附子附子温壮脾阳;温壮脾阳;温散寒凝,以宣通寒积;温散寒凝,以宣通寒积;大黄大黄荡涤泻下,攻积通滞(制性存用)荡涤泻下,攻积通滞(制性存用)附、黄相配,以温制寒,温中阳,下冷积附、黄相配,以温制寒,温中阳,下冷积臣:

臣:

干姜干姜助附子温中阳以散寒凝;助附子温中阳以散寒凝;佐:

佐:

人参人参补脾益气,防大黄泻下伤中;补脾益气,防大黄泻下伤中;使:

使:

甘草甘草和中调药和中调药*配伍要点:

配伍要点:

大黄的作用特点;大黄的作用特点;附子附子+大黄;大黄;本方乃四逆汤本方乃四逆汤+人参、大黄而成。

人参、大黄而成。

方解方解【现代应用现代应用】v肠痈肠痈(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v肠粘连肠粘连v急性绞窄性肠阻梗急性绞窄性肠阻梗v胆道蛔虫症胆道蛔虫症v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使用注意使用注意】v阳明腑实证者禁用。

阳明腑实证者禁用。

v阴虚便秘者慎用。

阴虚便秘者慎用。

麻仁丸(胶囊)麻仁丸(胶囊)【方源方源】东汉东汉伤寒论伤寒论;中国药典中国药典20052005年版年版603603页。

页。

【组成组成】火麻仁火麻仁200g200g、白芍、白芍200g200g、枳实(炒)、枳实(炒)200g200g、大黄大黄200g200g、厚朴、厚朴100g100g、苦杏仁、苦杏仁100g100g【规格规格】大蜜丸:

每粒大蜜丸:

每粒9g9g;胶囊:

每粒含生药;胶囊:

每粒含生药0.5g0.5g,每瓶装每瓶装6060粒。

粒。

火麻仁火麻仁白芍白芍【用法用法】口服:

口服:

(11)大蜜丸,)大蜜丸,9g/9g/次,次,11或或22次次/日,日,温开水送服;温开水送服;(22)胶囊,)胶囊,33粒粒/次,次,22次次/日。

日。

【主治主治】脾约证。

(胃肠燥热,津液不足之便秘证)脾约证。

(胃肠燥热,津液不足之便秘证)胃有燥热,脾津不足(胃强脾弱)胃有燥热,脾津不足(胃强脾弱)脾的功能为胃所约束(脾约)脾的功能为胃所约束(脾约)津液输布失调津液输布失调(肠道失以濡润)(肠道失以濡润)(但输膀胱)(但输膀胱)大便干结大便干结小便频数小便频数*素问素问: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也。

经并行。

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也。

”【病机病机】肠胃燥热,脾津不足肠胃燥热,脾津不足【治法治法】润肠泻热,行气通便润肠泻热,行气通便君君:

火麻仁火麻仁滋脾润燥,滑肠通便滋脾润燥,滑肠通便臣:

臣:

杏仁杏仁苦泄降气,润肠通便;苦泄降气,润肠通便;白芍白芍养阴以助润下;养阴以助润下;*麻、杏、芍合用,养阴增液,润肠通便麻、杏、芍合用,养阴增液,润肠通便佐:

佐:

大黄大黄通便泄热以除燥结之屎通便泄热以除燥结之屎枳实枳实下气破气,行滞消胀,下气破气,行滞消胀,厚朴厚朴助黄、麻以降泄通便助黄、麻以降泄通便使(兼):

使(兼):

蜂蜜蜂蜜润燥滑肠,调和诸药润燥滑肠,调和诸药*配伍要点:

配伍要点:

方中既滋液润肠,又泻热导滞,攻润相合;方中既滋液润肠,又泻热导滞,攻润相合;本方乃小承气汤本方乃小承气汤+麻、杏、芍、蜜而成麻、杏、芍、蜜而成方方解解【现代应用现代应用】v蛔虫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v肛肠术后并发症肛肠术后并发症十枣丸(散剂、胶囊)十枣丸(散剂、胶囊)【方源方源】东汉东汉伤寒论伤寒论;现代中成药现代中成药7070页。

页。

【组成组成】芫花、甘遂、大戟、大枣芫花、甘遂、大戟、大枣【规格规格】水泛丸:

每粒水泛丸:

每粒3g3g;散剂:

每包;散剂:

每包2g2g;胶囊:

每粒含生药胶囊:

每粒含生药0.5g0.5g。

大戟大戟甘遂甘遂大枣大枣芫花芫花【用法用法】口服:

口服:

(11)水泛丸水泛丸,11丸丸/次,温开水送服或米汤送下;次,温开水送服或米汤送下;(22)散剂散剂,体质强壮者,体质强壮者,2-4g/2-4g/次;体质较弱者,次;体质较弱者,1-2g/1-2g/次;早晨空腹服,次;早晨空腹服,11次次/日;日;(33)胶囊)胶囊,3-43-4粒粒/次,次,11次次/日,温开水送服。

日,温开水送服。

1.1.悬饮证悬饮证上迫于肺上迫于肺咳嗽痰唾,短气,甚则不得卧;咳嗽痰唾,短气,甚则不得卧;水饮内停水饮内停饮停胸胁饮停胸胁胸胁牵引作痛,胸胁牵引作痛,邪气壅盛邪气壅盛气机阻滞气机阻滞心下痞硬;心下痞硬;犯胃,胃气上逆犯胃,胃气上逆干呕;干呕;上扰清阳上扰清阳头痛目眩;头痛目眩;水饮内结水饮内结苔滑,脉沉弦苔滑,脉沉弦2.2.水肿腹胀之实证:

水肿腹胀之实证:

一身悉肿,身半以下为甚,腹胀喘满,二便不利一身悉肿,身半以下为甚,腹胀喘满,二便不利【病机病机】水饮内停,正邪俱盛水饮内停,正邪俱盛【治法治法】攻逐水饮攻逐水饮主治主治*君君:

甘遂甘遂善攻逐经遂络脉中之水湿痰饮善攻逐经遂络脉中之水湿痰饮*臣:

臣:

大戟大戟善泻脏腑中之水湿痰饮善泻脏腑中之水湿痰饮芫花芫花善消胸胁间的伏饮痰癖善消胸胁间的伏饮痰癖*遂、戟、芫相须为用,泻水逐饮力强,以除积遂、戟、芫相须为用,泻水逐饮力强,以除积聚,消肿满聚,消肿满*佐、使:

佐、使:

大枣大枣益气护胃;益气护胃;缓和诸药的峻烈、毒性,使下不缓和诸药的峻烈、毒性,使下不伤正伤正*配伍要点:

配伍要点:

逐水药逐水药+大枣;大枣;配伍大枣之作用特点配伍大枣之作用特点方解方解【现代应用现代应用】v胸腔积液胸腔积液v肝硬化腹水肝硬化腹水v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晚期血吸虫病腹水v良性颅内压增高症良性颅内压增高症【禁忌禁忌】v孕妇禁用。

孕妇禁用。

v勿与甘草同饮。

勿与甘草同饮。

v本方为攻逐水饮峻剂,本方为攻逐水饮峻剂,用时宜从小剂量开始,用时宜从小剂量开始,中病即止,勿使用过量。

中病即止,勿使用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