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思想政治教育.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0603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doc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思想政治教育.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doc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德育)专题

一、美国道德教育的历史发展

殖民地时期的道德教育(独立战争之前)以宗教教育为核心。

美国道德教育的奠基(美国独立—20世纪初)以性格和人格教育为核心。

美国道德教育的黄金时代(20世纪初——上半叶)以公民教育为核心。

美国道德教育的危机(20世纪中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危机,个人主义教育为核心

美国道德教育的复兴(迄今为止)品格教育的回归

二、美国道德教育的文化

1、多元文化与政治认同

美国是一个多元种族、民族组成的移民国家。

多元文化构成了美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底色。

主流文化是WASP文化,即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文化。

WhiteAnglo-SaxonProtestantCulture;丰富多样的亚文化。

如何处理不同种族、民族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熔铸成共同的“美国精神”,形成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成为文化生活的主题。

WASP全称:

WhiteAnglo-SaxonProtestant

美国的WASP(白种盎格鲁-撤克逊新教徒)文化,简单讲,就是对上帝、家庭和国家尽到你的个人责任。

电影《特洛依》(2004)里,特洛伊勇士赫克托尔/Hector出战希腊英雄阿基利斯之前,纵剑跃马,高呼慷慨:

“终吾一生,三诫是从:

敬神祗,爱妻女,卫家园。

今日乃我等丈夫死志报国之时!

”——这三诫,就是编剧请古人宣示的WASP原则。

WASP在美国内地小镇,却仍然是文化主流。

WASP价值观是美国的上流社会主流价值观,它并不仅存在于WASP这个阶层也影响到其他阶层。

例如,金灿荣教授就认为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属于WASP价值观,这跟他童年时代受到白人祖母抚养的影响和长大后在哈佛大学接受的主流教育有关。

所以,这种价值观和肤色无关,甚至和党派无关,和社会地位有关,和教育背景有关。

最早的WASP精英阶层自从19世纪早期起便牢牢占据着美国的上流社会。

子女从私立中学直接升入常春藤盟校,学习上流社会的习俗、礼仪、举止,与其它名门望族建立关系,掌控着美国的财经、文化和政治等重大领域。

族内通婚防止遗产外流;马球、游艇等是有钱、有闲阶层的独有娱乐方式。

而后来迁至美国的移民者并不富裕,和上流社会也没什么联系,所以在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与最开始的WASP相去甚远。

这些人成立了独立的政治、经济、学术机构团体来与上流社会抗衡,削弱了原来精英手中的权势和财富。

不过直到二战后,老上流社会的声势才开始显著下滑。

《士兵权利法案》规定贫困移民的孩子也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公民权立法宣布工作场所的各种歧视为非法。

美国战后1945年至1964年的繁荣期带来大量的财富和机会,规模庞大的中产阶级兴起。

尽管如此,旧有的WASP阶层仍然在美国文化、政治和经济界精英中拥有极大的势力。

  WASP族群在今天的美国社会依旧随处可见。

这些人依然处于中上阶级以上,家境富庶,出没于上流社会,子女仍然在私立中学和常春藤盟校学习;如今主要聚居在新英格兰和东北部地区。

不过因为移民的关系,这些地区的人口现在是以天主教为主,再也不是WASP的主宰地带,而且常春藤盟校也开始避免过分地招收WASP学生。

在美国中西部地区,虽然主要居民是来自东北部、宾夕法尼亚州、弗吉尼亚州等先锋的后裔,而且大多数人信奉新教,但这个词并不适用。

在南方这个词要常用一些,不过因为南方主要是福音派,和北方的WASP在教育和文化价值观上有分歧,所以这个词在南方的含义和在东海岸并不一样。

总而言之,美国新教徒的主要聚居地在今日已经转移到了中西部和南部,随着这些地区势力逐渐扩大,他们所代表的形象和文化风貌与原来东海岸的WASP已经大相径庭。

按血统来划分的话,WASP在美国仍然是多数族群(用宗教派别划分并不一定准确,因为今日东海岸的很多人已经转而相信不可知论)。

因此,WASP所代表的这个阶级或人群通常地位不俗,有钱有势,于是也成为美国其它种族反感、厌恶的对象。

2、个人主义价值观与价值观教育

美国式“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内核

个人主义——相对主义——“理想的冲突”

个体价值——社群价值(国家价值)——价值观教育

美国梦的核心即通过个人奋斗获得成功。

阿甘那奇迹般的幸运和成功正是“美国梦”的精髓。

三、美国道德教育的理论

价值澄清理论路易斯•拉斯(LouiseRaths)《价值与教学》

价值澄清的四大要素1、关注生活2、接受现实3、启发思考4、培养能力

价值澄清的三大阶段1、选择。

自由选择——可能选择——思考

2、珍惜选择。

为选择而自豪——公开认可3、具体行动。

行动——反复行动

价值澄清的主要方法

1、澄清应答法(Clarifyingresponses)2、价值表填写法(Valuessheets)

3、价值观延续讨论法(Valuescontinuum)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1927-1987)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道德发展哲学》、《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他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他提出:

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渊源、发展

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水平一:

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一 —— 以惩罚与服从为价值取向阶段,阶段二 —— 以个人的功利主义目的与交换为价值取向阶段;

水平二:

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三 —— 以协调人际关系为价值取向阶段,阶段四 —— 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履行个人义务为价值取向阶段;

水平三:

是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五 —— 以社会契约为价值取向阶段,阶段六 —— 以普遍道德原则为价值取向阶段。

不能将道德原则直接教给儿童不能用权威的影响向儿童灌输道德观念

了解学生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要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向更高一阶段发展

用两难问题引起儿童道德认知冲突

关怀理论

内尔•诺丁斯(NelNoddings)Caring:

AFeminineApproachtoEthicsandMoralEducation,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引导学生在一种道德关系——关心关系的建构中生成德性。

关怀自我、关怀熟人、关怀陌生人、关怀所有人、关怀自然世界、关怀人类以外的生物、关怀人造世界和关怀各种观点

诺丁斯把道德教育分成四个部分榜样(Modeling)对话(dialogue)实践(practice)巩固(comfirmation

品格教育理论

温(E.wynne)、贝内特(W.J.Bennett)利康纳(T.Lickona)1992年约瑟夫森伦理学研究所召集了一批年轻人和和品格教育方面的专家,成立了一个品格教育基金会,1993年发展成为品格教育公司。

有效的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

原则1品格教育把促进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作为良好品格的基础。

原则2必须对品格进行综合的界定,以便把思维、情感和行为都包括在内。

原则3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采取一种有目的的综合的观点来促进学生在各阶段学校生活中形成核心价值观。

原则4学校必须是一个充满关怀的社会群体。

原则5要发展品格,学生必须有进行道德行动的机会。

原则6有效的品格教育包括有意义的、充满挑战的学术课程,这种课程尊重所有的学习者,并且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原则7品格教育应当努力发展学生本身的动机。

原则8学校的员工必须成为一个学习的和道德的社会群体,其中所有的人都负有品格教育的责任,并且努力坚持同样的核心价值观,用这种价值观来指导对学生的教育。

原则9品格教育要求员工和学生都发挥道德的领导作用。

原则10学校必须召集家长和社区成员全面参与学校的品格教育建设。

原则11对品格教育的评价应包括评价学校的品格,作为品格教育者的学校员工的作用,以及学生表现出良好品格的程度。

四、美国德育的实践

美国德育的目标

个体本位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张力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全体国民的美国精神,尤其把不断涌入的移民“美国化”,建立和维持一个统一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

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中小学德育的总目标就是要“发展儿童有效地参加民主社会的技能”和必须“发展儿童民主生活的价值”,这种价值包括对国家忠诚、尊重人权、自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思想和言论自由、思考能力的培养等。

70年代后,美国许多教改方案中都反复强调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爱国精神,能对国家尽责任和义务的“责任公民”。

1975年,美国中等教育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报告中,对“责任公民”作了一些具体规定,如承认他人享有法律上规定的各种权利的责任,尊重他人威信和价值的责任,遵守各种规则的责任,了解和遵守法律的责任,等等。

美国总统里根在1987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美国的十大任务时特别强调学校应培养美国人的“国民精神”,主要指爱国、修养、诺言、恢复伦理道德、纪律等,以适应美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2002年,演说中这样美国总统布什访华期间在清华大学的说过:

“大学不仅是培养技术人才,更要培养公民。

”这句话集中表达了美国教育的基本理念。

美国德育的内容

1公民教育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性

2道德教育

美国教育部长赖利指出:

“美国在21世纪的成功,取决于青少年良好的文化知识和道德准则。

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

如1993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建立的“重视品质同盟会”(CharacterCounts!

Coalition,简称CC!

)和在华盛顿建立的“品质教育联合会”(TheCharacterEducationPartnership,简称CEP)。

CC!

和CEP是目前全美最有影响力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机构,都已在因特网上建立了大规模的资料库和情报交换中心。

CC!

认为,青少年道德品质应建立在六大支柱之上的,它们是:

、信赖、敬重、责任、公平、关怀和公德。

这六大支柱应超越各民族文化、社会地位和宗教信仰的局限,是每位青少年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

具体说来,“信赖”包括诚实,不欺骗,不偷窃,说到做到,坚持真理,建立声誉,忠于家庭、朋友和国家;“敬重”包括尊重别人,宽容别人,举止礼貌,语言文明,照顾别人的感情,不威胁、伤害别人,用和平方式处理愤怒、污辱和争执;

“责任”包括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坚持不懈,自控、自律,谨慎、可靠;“公平”包括照章办事,不存偏见,倾听别人意见,不利用他人,不推诿过失;“关怀”包括善良、热情、感恩、宽恕、助人;“公德”包括对学校和社区尽到自己的本分,合作、参与、遵纪守法、尊重上级、保护环境。

3宗教教育公民宗教神学宗教

公民宗教在公民宗教中,宗教只不过是被利用的一种形式,借宗教情感表达的实际上是对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仰。

神学宗教

美国的随军牧师。

美国军队中设有牧师处,通常每700个士兵中有一名牧师。

战为士兵布道、祈祷、进行精神安慰,解决士兵的思想问题。

总统就职、国会会议开幕、慈善活动等有牧师主持仪式。

在私立学校中,宗教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也发挥着重要的道德教育影响。

美国德育的渠道

课程渠道社会渠道传媒渠道

课程渠道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中有:

道德伦理(1门课程)社会分析(1门课程)

历史研究(1门课程)

加州理工学院所有本科生要获得该校的理学学士学位,必须完成下列的每门必修课,并要获得通过,同时,还要满足本科各专业的专业要求,平均绩分点不得低于1.9。

人文课程(36)社会科学课程(36)另外的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36)

普林斯顿大学的核心课程中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