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1011学年高二月考理科化学试题 doc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05732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1011学年高二月考理科化学试题 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1011学年高二月考理科化学试题 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1011学年高二月考理科化学试题 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1011学年高二月考理科化学试题 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1011学年高二月考理科化学试题 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1011学年高二月考理科化学试题 docWord文件下载.docx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1011学年高二月考理科化学试题 doc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1011学年高二月考理科化学试题 doc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1011学年高二月考理科化学试题 docWord文件下载.docx

2C来说,下列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3mol/(L·

min)B.v(B)=0.6mol/(L·

min)

C.v(C)=0.5mol/(L·

min)D.v(A)=0.01mol/(L·

s)

4.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B.加热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5.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人1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NH3

B.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6.已知在1×

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

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g)=H2(g)+

O2(g);

H=+242kJ·

mol-1

B、2H2(g)+O2(g)=2H2O(l);

H=-484kJ·

C、H2(g)+

O2(g)=H2O(g);

D、2H2(g)+O2(g)=2H2O(g);

H=+484kJ·

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2SO2(g)+O2(g)

2SO3(g)△H=―196.64kJ/mol

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A.196.64kJB.196.64kJ/molC.<

196.64kJD.>

196.64kJ

8.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Zn(s)+1/2O2(g)=ZnO(s)ΔH1=—351.1kJ/mol;

Hg(l)+1/2O2(g)=HgO(s)ΔH2=—90.7kJ/mol。

由此可知Zn(s)+HgO(s)===ZnO(s)+Hg(l)△H3。

其中△H3的值是()

A、—441.8kJ/molB、—254.6kJ/molC、—438.9kJ/molD、—260.4kJ/mol

9.用石墨作电极,电解lmol/L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保持不变的是()

A.HClB.NaOHC.Na2SO4D.NaCl

10.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发生生反应最快的是(  )

  A.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5mL,反应温度10℃

  B.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10mL,反应温度10℃

  C.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5mL,反应温度30℃

  D.0.2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10mL,反应温度30℃

11.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反应tmin后测得c(X2)=0.4mol•L-1,c(Y2)=0.8mol•L-1,生成的c(Z)=0.4mol•L-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X2+2Y2

2XY2

B.2X2+Y2

2X2Y

C.3X2+Y2

2X3Y

D.X2+3Y2

2XY3

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通过电解的原理实现

C.电镀时,电镀池里的阳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应

D.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气

13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14.已知H2(g)+Cl2(g)=2HCl(g)△H=―184.6kJ·

mol-1,

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H为()

A.+184.6kJ·

mol-1B.―92.3kJ·

mol-1C.―369.2kJ·

mol-1D.+92.3kJ·

15.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kJ/mol、

890.3kJ/mol、2800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

O2(g)=CO(g)△H=―393.5kJ/mol

B.2H2(g)+O2(g)=2H2O(l)△H=+571.6kJ/mol

C.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

D.C6H12O6(s)+6O2(g)=6CO2(g)+6H2O(l)△H=―2800kJ/mol

厦门市杏南中学高二理科化学月考试题

 

[选择题答案填写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

16.(7分)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H2O所放出的热量。

某学生想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

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的盐酸跟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

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填“相等”

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电解对象

阳极反应式

阴极反应式

总反应式

氯化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

融熔氧化铝

硫酸钠溶液

18.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4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和D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

序号

浓度

时间

温度

20

30

40

50

60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60

C3

0.92

0.75

0.63

820℃

0.40

0.25

0.2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1达到平衡的时间是min,实验4达到平衡的时间是min,C31.0mol•L-1(填“<

”、“>

”或“=”)。

(2)实验4比实验1的反应速率(填“快”或“慢”),原因是。

(3)如果2A(g)≒B(g)+D(g)是一个放热反应,那么实验4与实验1相比,放出的热量多,理由是。

20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

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为。

②Y电极的材料是,电极反应式为。

(说明:

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3)若要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银,则可选用溶液为电解液,

21.氨是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氨的合成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人工固氮方法。

(1)已知:

H—H键能为436kJ·

mol—1,

键能为945kJ·

mol—1,N—H键能为391kJ·

mol—1。

写出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2.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

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0mol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还剩0.60mol,其分解率α1[分解率即分解量除起始量]等于_________;

(3)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3=_________,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4______△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PCl5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厦门市杏南中学高二理科化学月考答案

C.剩余的SO3中D.O2、SO2和SO3中

C.升高温度能提高反应速率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A.196.64kJB.196.64kJ/molC.<

196.64kJD.>

A、—441.8kJ/molB、—254.6kJ/molC、—438.9kJ/molD、—260.4kJ/mol

11.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反应tmin后测得c(X2)=0.4mol•L-1,c(Y2)=0.8mol•L-1,生成的c(Z)=0.4mol•L-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

为()。

D.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气

13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A)。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搅拌器___,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__保温_。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偏小’(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反应的量不同;

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相等_(填“相等”

或“不相等”),理由是__都是指生成1摩尔水放出的热_____________。

2Cl-—2e-=Cl2

Cu2+=2e-=Cu

CuCl2===Cu+Cl2

4OH—4e-=2H2O+O2

2H++2e-=H2

2H2O==2H2+O2

2HCl====H2+Cl2

2O2-—4e-=O2

Al3++3e-=Al

2Al2O3==4Al+3O2

2H2O==2H2+O2

(1)实验1达到平衡的时间是40min,实验4达到平衡的时间是30min,C3>

1.0mol•L-1(填“<

(2)实验4比实验1的反应速率快(填“快”或“慢”),原因是温度较高。

(3)如果2A(g)≒B(g)+D(g)是一个放热反应,那么实验4与实验1相比,4放出的热量多,理由是反应的量较多。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产生气体,溶液变红。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湿润的淀粉粉碘化钾溶液。

①X电极的材料是精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②Y电极的材料是精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3)若要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银,则可选用硝酸银溶液为电解液,

①X电极的材料是铁,电极反应式为Ag++e-=Ag。

②Y电极的材料是银,电极反应式为Ag-e-=Ag+。

3H2(g)+2N2(g)====2NH3(g)⊿H=-93KJ/mol

(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2P(S)+3Cl2(g)==2PCl3(g)⊿H=-612KJ/mol。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PCl5(g)===PCl3(g)+Cl2(g)⊿H=93KJ/mol,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0mol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还剩0.60mol,其分解率α1[分解率即分解量除起始量]等于_____0.25_;

(3)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3=⊿H=-399KJ/mol__,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4__等于____△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PCl5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

PCl5+4H2O===5HCl+H3PO4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