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2 知识与技能二冀教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05322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2 知识与技能二冀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2 知识与技能二冀教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2 知识与技能二冀教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2 知识与技能二冀教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2 知识与技能二冀教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2 知识与技能二冀教版Word格式.docx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2 知识与技能二冀教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2 知识与技能二冀教版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2 知识与技能二冀教版Word格式.docx

2、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垂线和平行线的特征。

3、温习量角器的使用,注意量角器使用注意事项。

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答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量角器、直尺

学生准备:

量角器、直尺、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知识与技能”

(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知识与技能”

(二),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

设计意图:

直奔主题,教师引出本课学习内容,简单直接。

(二)探究新知

1、复习“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谁来说说关于“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你还记得哪些相关知识?

生1:

平均数是通过“移多补少”得到的,……

生2:

平均数是虚拟的数,不是实实在在的数。

生3:

平均数=总数量÷

总份数。

生4:

计算平均数还可以使用找“基数”的方法。

生5:

绘制条形统计图时,直条上要标出数据,不要忘了,

……

同学回顾了记住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完成教材第101页第16题和17题。

(课件出示)

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2、复习“线和角”相关知识

关于“线”你还记得哪些知识?

线有曲直。

生2:

我绘制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表,如下:

同学回顾了记住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完成教材第102页第18题。

关于“角”你还有印象吗?

谁说说你知道哪些相关知识?

角用符号“∠”来表示,角的表示方法有三种,一是可以用一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

角还可以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来表示;

角也可以用顶点的那个大写字母表示。

计量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

”来表示。

使用量角器要注意:

“顶点和中心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然后再看另一边所在的刻度”。

平角=180°

、周角=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

生5: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生6:

使用量角器画角时注意是使用内圈刻度还是使用外圈刻度。

同学回顾了记住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完成教材第102页第20、21题题。

3、复习“垂直和平行”相关知识

关于垂直和平行,你还记得哪些知识?

两直线相交成4个角,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这两条直线就是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就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我还记得,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我还记得垂线段最短。

画垂线时,要一重合、二描点、三、连线并延长。

画长方形或正方形时要注意四个角是直角。

生7:

平行线之间的所有垂直线段长度相等。

同学回顾了记住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完成教材第102页第19题题。

温习知识和练习相结合,让学生在温习和练习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三)达标反馈

1、辩一辩,填一填。

(1)()是直线,()是射线,()是线段,()是直角

(2)()是锐角,()是平角,()是钝角,(  )是周角。

2、连一连。

3、画一个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

4、找出位置关系。

(填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相交)

5、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6、下面是六年级四个班给灾区儿童捐书情况统计图。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人数

40

35

49

56

(1)根据统计表,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2)平均每个班捐书多少本?

答案:

1、

(1)④①②⑤

(2)⑦⑧⑥⑨

2、

3、

4、相交垂直相交平行

5、(8+12+10)÷

3=10(人)

6、

(1)

(2)(40+35+49+56)÷

4=45(个)

(四)布置作业

1、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2、已知∠1=80°

,∠2=()°

、∠3=()°

、∠4=()°

3、过A、B两点分别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4、找出下面每个图形中的平行线,将它们用彩笔描出来,是直角的标出直角。

5、下图是一个长方形的两条边,请把这个长方形画完整。

6、六道口小学体育室有篮球25个,足球15个,皮球30个,排球10个。

这些数据在下面的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7、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下面5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499

2、10080100

4、

5、

7、(141+140+139+143+142)÷

5=141(厘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分类梳理知识,把知识网络化,给学生呈现一个清晰的思路,在教学中一边整理回忆所学内容的知识点,一边做相应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讲练结合,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资料包

教学资源

古代趣题

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

此后脚痛递减半,六朝才能到边关。

请君仔细算一算,每日里数各若干?

 

【解说】这是一道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著名数诗算题,在题目中,“六朝”即“6日”的意思。

诗题的意思可以作如下的叙述:

从某地到某一边关的路程为378里,某人第一天行了若干里。

他自第二日开始,每天行的路程都是前一天路程数的一半。

这样经过了6日,他才到达目的地。

他每天行的路程各是多少里?

解答时,我们可以假定第六天行的里数为“1份”,那么,其他天数所行里数便是 

第五天1×

2=2(份) 

第四天2×

2=4(份) 

第三天4×

2=8(份) 

第二天8×

2=16(份) 

第一天16×

2=32(份) 

这六天行程的总份数就是 

1+2+4+8+16+32=63(份) 

因为六天行的总路程数为378里,而这路程已经分成了63份,所以每一份的里数便是 

378÷

63=6(里)于是,每天行的里数就是 

第一天:

32=192(里)

第二天:

16=96(里) 

第三天:

8=48(里) 

第四天:

4=24(里) 

第五天:

2=12(里)

资料链接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TheButterfly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

罗伦兹(EdwardN.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

“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

”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

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他称之为混沌学。

当然,“蝴蝶效应”主要还是关于混沌学的一个比喻。

也是蝴蝶效应的真实反应。

不起眼的一个小动作却能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

这句话的来源,是这位气象学家制作了一个电脑程序,这个可以模拟气候的变化,并用图像来表示。

最后他发现,图像是混沌的,而且十分像一只张开双翅的蝴蝶,因而他形象地将这一图形以“蝴蝶扇动翅膀”的方式进行阐释,于是便有了上述的说法。

罗伦兹发现,由于误差会以指数形式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微小的误差随着不断推移造成了巨大的后果。

后来,罗伦兹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了这一问题。

他认为,在大气运动过程中,即使各种误差和不确定性很小,也有可能在过程中将结果积累起来,经过逐级放大,形成巨大的大气运动。

所以,长期的准确预测天气是不可能的。

于是,罗伦兹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

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

他于是认定这为:

“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

“混沌”,又称“蝴蝶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