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051186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

《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Word文档格式.docx

总之,以神的民族和天皇的国家为主要内容的皇国史观,进一步强化了民族文化性格中狭隘、狂傲、自私的一面,在对外政策上则表现出强烈的征服欲和贪婪的占有欲,这是近代日本屡屡发动对朝鲜、中国等亚洲各国侵略战争,且始终不曾悔改的重要历史渊源。

(节选自《北京日报》2014.1.6)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盟国管制委员会成功在德国行使政府职能,而其在日本的行动却失败了。

B.释放大量日本二战战犯,是美国政府一手操纵的一个重大丑闻。

C.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和蔓延,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同样难辞其咎。

D.“神道”是日本的国家宗教,日本国民长期存在浓厚的封建性和非理性意识。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日和约》的签订是当时世界“冷战”在亚洲的反映。

B.美国对日政策经历了一个由妥协到扶持利用的过程。

C.美国扶持日本右翼势力是出于反苏、反共和反华的需要。

D.胸襟狭窄的国民性格是日本近代向外侵略扩张的思想理论根据。

3.下列对“日本军国主义思潮蔓延的历史根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有条件投降,保留天皇制,使战后日本再次蔓延的军国主义思想有了精神支柱。

B.美国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并包庇大批战犯,为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复活埋下了祸根。

C.《对日和约》认可了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存在,“冷战”为其生存、发展提供了条件

D.狭隘狂傲的民族文化性格传统是日本右翼势力日益猖獗和军国主义思潮泛滥的重要

因素。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

张敷华,字公实。

少负气节,年七岁,里社树为祟,麾群儿尽伐之。

举天顺八年进士。

成化元年,与刘大夏愿就部曹,除兵部主事。

十一年,出为浙江参议。

景宁矿盗起,至数千人。

敷华谕散之,执其魁十二人。

居浙十余年,历布政使。

弘治初,迁湖广。

岁饥,令府县大修学宫,以佣直资饿者。

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

部内赋输大同,困于折价。

敷华请太原以北可通车者仍输米,民便之。

改抚陕西,制婚娶、丧葬之式。

妖僧据终南山为逆,廷议用兵,尚书马文升曰:

“张都御史能办此。

”敷华果以计缚僧归。

迁南京兵部右侍郎。

十二年改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

高邮湖堤圮,浚深沟以杀水势,又筑宝应堤。

民利赖焉。

改掌南京都察院。

就迁刑部尚书。

正德元年召为左都御史。

其冬,大臣与言官请去刘瑾等,内阁力主之。

帝犹豫,敷华乃上言:

“陛下宴乐逸游,日狎憸壬①,政令与诏旨相背,行事与成宪交乖。

臣窃叹惑,请略言时政之弊。

如四十万库藏已竭,而取用不已。

六七岁童子何知,而招为勇士。

织造已停,侍奉已革,寻复如故。

政令纷拏②,弊端滋蔓。

夫国家大事,百人争之不足,数人坏之有余,愿陛下审察。

”疏入,不报。

既而朝事大变,宦官势益张。

至除夕朝罢,忽传旨致仕。

敷华即日就道。

至徐州洪,坐小艇,触石几溺死。

瑾恨未已,欲借湖广仓储浥烂,坐以赃罪。

修撰康海过瑾曰:

“吾秦人爱张公如父母,公忍相薄耶?

”瑾意稍解,犹坐敷华奸党,榜名朝堂。

明年六月病且革,衣冠揖家庙,就榻而卒。

弘治时,刘大夏常荐之,帝曰:

“敷华诚佳,但为人太峻耳。

”为部郎奉使,盗探其囊,得七金而已。

(节选自《明史·

张敷华传》)

【注】①憸壬:

奸佞小人。

②纷拏:

混乱。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刘大夏愿就部曹 

愿:

愿意

B.疏入,不报 

报:

回复

C.瑾恨未已 

 

恨:

遗憾

D.公忍相薄耶 

薄:

逼迫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敷华为政惠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①麾群儿尽伐之 

②岁饥,令府县大修学宫 

③请太原以北可通车者仍输米④制婚娶、丧葬之式

⑤浚深沟以杀水势 

⑥与言官请去刘瑾等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敷华卓有才干,善于平乱。

他在处理景宁多达数千人的矿贼闹事和平息终南山妖

僧叛乱中,都能运用计谋,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不动一刀一枪,就捉拿头领归案。

B.张敷华直言进谏,切中时弊。

他在奏疏中议及时政的种种弊端,认为当今皇帝恣意

享乐,亲近佞臣,国家政务荒唐,国库空虚,征兵视若儿戏,制度反复无常。

C.张敷华触逆宦官,突遭解职。

他作为御史,支持铲除刘瑾之祸;

不料朝廷形势发生

了变化,宦官势力日益增长;

在一次除夕退朝时,传来了命令他退休的圣旨。

D.张敷华性情耿介,为官清廉。

他多次被刘大夏举荐,但皇帝却认为他为人过于严峻。

不过他的廉洁品质倒是可以从盗贼偷他的行囊,仅得七金中窥见一斑。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夫国家大事,百人争之不足,数人坏之有余,愿陛下审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瑾意稍解,犹坐敷华奸党,榜名朝堂。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观 

雨①

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睛。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②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③。

【注】①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大举南侵,陈与义避难湖、湘间,湖南守帅向子湮组织军民对金军进行了有力的阻击。

本诗便作于此时。

②海:

暴雨。

③杜甫在安史之乱平定有望时曾作《洗兵马》一诗,结句为“净洗甲兵常不用”。

8.诗人不解农耕,却“开轩危坐看阴晴”,这里的“阴晴”有怎样的丰富意蕴?

诗歌的二、三联是如何具体表现“阴晴”变化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9.诗歌尾联两句均化用了杜甫的诗句,但皆反其意而用之,请对此作具体分析。

(6分)

(三)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欲渡黄河冰塞川, 

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 

,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2)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__________ 

__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三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项链

符浩勇

清晨,李梅照例五点四十分就到了瑞海苑小区。

这时候业主们都还在酣睡着,小区显得很安静。

她是小区的清洁工,朦胧的路灯光下,她的身影显得孤单而寂寞。

丈夫去世了,女儿上大学全靠她,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把H区绿化带打扫得干干净净。

瑞海苑是这座城市的高档小区,是白领集中居住的地方。

在一条两边开满杜鹃花的甬道上,李梅仔细捡着晚上掉落的叶子,她觉得这么漂亮的小区不应该有一点垃圾。

突然,地上一样东西让她的心抖了一下——那是一条金光闪闪的项链!

还有一个海蓝色心形链坠!

“这是谁掉的呢?

”她看四下没有一个人影,便将项链捡起,揣进衣服口袋里。

八点前,李梅早晨的工作结束了,周末睡懒觉的业主们还未起床,她便回到家,打算晌午再去小区寻找项链的主人。

吃过早饭,她快要出门的时候,一种本能的欲望像调皮的孩子一样从心里蹿了出来!

她试图让那调皮的孩子规矩一点,可没用。

于是,她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了那条项链。

她其实很妩媚,只是,她的秀气被埋没了。

那条项链使她心潮起伏,穿衣镜前,她红着脸将项链挂在了自己脖子上!

她顿时觉得自己从未像今天这样佳韵迷人:

白皙的脖子,光闪闪的项链,海蓝色链坠,做工异常精巧,戴上它简直妙不可言……

她在镜子前沉醉了片刻,终于管住了心里那个调皮的孩子。

“我戴过金项链了!

”这样想着的时候,她将项链小心地取下来,放进衣服口袋里。

瑞海苑小区里,有一个“事务公示栏”,有时也有业主张贴些温馨提示之类的启事。

李梅先到那儿,想看看有什么线索。

果然公示栏有一则寻物启事:

“本人近日在小区丢了一条金项链,欧式工艺,有海蓝色链坠。

有捡到送还者,必有重酬!

”后面,落款人是H区22楼紫竹座杨女士,还有联系电话。

李梅敲开紫竹座漂亮的大门,进了那套富丽堂皇的厅堂,拿出那条项链的时候,杨女士一看就惊喜地叫着:

“是它!

就是它!

”她把项链紧紧抓在手里。

她很激动地说,这条项链对她来说很重要,那个海蓝色链坠里,有她最难忘的一段感情。

扬女士没忘酬谢的承诺,递给李梅一万元!

李梅连连摇手,她觉得自己仅仅把别人的东西还给别人,这是任何人都会做的,怎么能要别人的钱呢?

见她很坚决,杨女士只好收起了钱。

李梅起身要出门时,扬女士从卧室拿出一条很粗的项链来,说:

“大姐,这条项链送给你,你戴上一定很漂亮。

”李梅急了,说:

“你这是干什么?

我不能要!

”杨女士笑了,说:

“大姐您别误会!

这是条仿冒的,就值三十块钱。

”“仿冒的?

”“虽是仿冒的,可看上去很漂亮,没人看得出来。

李梅想想,有点羞怯地收下了。

此后,李梅在小区绿化带清扫卫生时,脖子上就戴着那条仿冒的项链。

她心里舒坦,觉得自己又散发出妩媚秀气。

暑假,上大学的女儿回来了,惊喜地发现妈妈脖子上戴着一条漂亮的金项链,说:

“妈妈,您真美!

”第二天,女儿要和姐妹好友聚会,要借妈妈的项链,她就给女儿讲了项链的来历,最后说:

“项链是仿冒的,只值三十块钱。

“反正别人看不出来!

”女儿高兴地戴上了项链。

晚上,女儿回来了。

她一进门就对妈妈说:

“妈妈您骗人!

我去金店找师傅鉴定过,这金项链不是仿冒的,是真的!

“真的?

“已鉴定了,绝对是真的!

李梅终于明白了什么,决定将项链还给人家!

她在瑞海苑小区当了十二年清洁工,捡到过钥匙、手机、钱包、金戒指,都交到物业管理处,寻找失主,物归原主,她没有将一样东西据为已有!

她唯一捡了没还的,是她十八年前在街边一个破旧的垃圾桶边捡的一个被遗弃的女婴。

现在,女婴长大了,成了一名漂亮的女大学生。

她没有迟疑,毅然出门向H区22楼紫竹座走去。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2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李梅看到小区四下没有一个人,便将项链揣进衣服口袋里,此时她产生了把项链据

为己有的念头,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

B.李梅发现金项链时,“心抖了一下”,这个细节表现了李梅吃惊的心理,这非常符合

她日子艰辛,没有见过奢侈品的身份特点。

C.李梅在小区清扫卫生时明知戴着的是仿冒的项链,但因为觉得自己拾金不昧,做了

该做的好事,所以觉得自己秀美,心里舒坦。

D.李梅的女儿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她让李梅明白了项链是真金的,是杨女士对她送

还项链的酬报,并随即做出还回项链的决定。

E.小说的叙事曲折有致,收放自如,行文中,李梅归还捡到的项链时的心理波动,项

链由假到真的转折,造成了小说的跌宕起伏。

(2)小说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小说中的李梅有哪些性格特点?

(4)小说以“项链”为题有多方面的考虑,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罗本岛:

黑暗的岁月

[南非]纳尔逊·

曼德拉

我们每天早晨5点30分被狱警叫醒,他总是在走廊头上敲着铜铃喊:

起床!

尽管我们5点30分起床,但是直到6点45分才让从牢房里出来,我们在这段时间打扫牢房,并卷起我们的席子和毯子。

牢房里没有自来水,也没有卫生间。

当被允许走出牢房的时候,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走廊头上的洗涤槽内彻底清洗马桶。

有那么几个月,早饭由普通监禁区的囚犯负责送到我们的牢房。

早饭是玉米片粥,是用玉米加工而成的食物。

普通囚犯笨手笨脚地把玉米片粥舀到碗里,然后,从牢房栅栏门递进牢房。

几个月后,我们的早饭被改用旧金属圆桶送到院子里,然后我们用简易的金属碗自己盛。

我们每人发了一袋被叫做咖啡的饮料,实际上只是一种烤糊了的玉米粉而已,可以用热水冲着喝。

在监狱里伙食是有区别的。

一般来说,有色人和印度人的伙食比非洲人的伙食好,不过差别并不大。

当局总是说我们的伙食是均衡的,也的确是均衡的——介于不可口与不能吃之间。

伙食是我们许多次抗议的原因,但是,在那些日子里,狱警说:

“伙计,你们卡菲尔人在监狱里吃的比在家中吃的都好!

在吃过早饭后,我们都要站在牢房外面接受检查。

之后,我们就在院子里砸石子,一直干到中午,中间也不休息。

如果我们慢下来,狱警们就会喊着让加快速度。

中午,监狱里会响起午饭的铃声。

对于非洲人,午餐有煮玉米,即煮粗玉米粒。

印度人和有色人的午餐则是玉米片,或玉米饭。

午饭后,我们一直工作到下午4点,当狱警们吹响刺耳的哨子的时候,我们要再一次排队报数和接受检查。

然后,我们被允许有半小时的洗漱时间。

走廊头上的洗澡间里有两个海水淋浴喷头,一个咸水水龙头和三个用来洗澡的大电镀金属桶。

没有热水,我们只能站或蹲在桶里用咸水打打肥皂洗掉一天的灰尘。

外面很冷的时候,用冷水洗澡不怎么舒服,但是我们洗得还是很开心。

有时,我们边洗边唱,这样感觉水就不那么凉。

在那些日子里,这是我们唯一能说话的时间。

4点30分,走廊头上响起的咚咚的敲门声意味着晚饭已经送来了,我们通常在牢房里吃。

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份玉米片粥,有时,玉米片粥里面有少量的胡萝卜、卷心菜或是甜菜,但少得可怜。

一旦吃上一种蔬菜,通常是连续几周都吃同样的蔬菜,直到胡萝卜或卷心菜不再新鲜或者发霉,我们彻底吃够为止。

每隔一天,我们的粥里面会有一小块肉,通常多数是软骨。

晚餐时,有色人囚犯和印度人囚犯每人有一块面包和一块人造黄油。

通常认为,非洲人不喜欢吃面包,因为面包是“欧洲食品”。

我们通常得到的食物比本来规定的那点不多的食物还要少。

晚上8点,值班狱警就命令我们睡觉。

在罗本岛上从来不喊着让关灯,因为我们牢房里的带网罩的灯泡白天黑夜都亮着。

(摘编自谭振学译《勇者曼德拉自传:

漫漫自由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链接】

曼德拉出身于南非泰姆布贵族家庭。

他的父亲既是泰姆布国王的参事,也是姆卫佐部落的酋长。

曼德拉9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长大后,曼德拉来到约翰内斯堡,在这里,曼德拉先后干过金矿保安、律师事务所学徒、律师。

在入不敷出的艰难困苦中,他边谋生,边学习,依靠坚忍不拔的毅力,顺利通过了南非大学考试,随后,他又荻得了法学学士学位。

这为他后来兴办律师事务所创造了条件,也为他从事反对黑人专制和白人种族隔离政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从事律师工作期间,曼德拉亲眼目睹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野蛮和黑暗。

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南非人民的解放事业,并为此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1944年,曼德拉参加了“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并参与组建了“非洲人国民大会青年团”。

1961年,曼德拉创建了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军事组织——民族长矛军。

为应对南非独裁政府要取缔非洲人国民大会组织,曼德拉起草了著名的“曼德拉方案”,该方案在后来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曼德拉参与领导了一系列反对种族歧视、种族压迫和种族迫害的斗争。

南非白人独裁政府对曼德拉及其他非国大党人的迫害和镇压也逐步升级。

曼德拉曾经多次被逮捕关押,直至1964年6月被判处终生监禁。

曼德拉在监狱里度过了27个春秋,其中在罗本岛监狱里就被关押了18年。

即使是在极其艰难的监狱生活中,曼德拉也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

他把监狱里的斗争看作整个南非反对种族歧视、种族压迫和种族迫害斗争的一部分,把监狱变成了与白人独裁政府作战的战场和学习的课堂。

有人甚至把罗本岛监狱称作“曼德拉大学”。

1993年10月,曼德拉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1994年至1999年间任南非总统,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

(谭振学,《曼德拉自传》译者)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每天砸八九个小时的石子,中间只有一个吃午饭的时间,对罗本岛监狱里的这种“劳

动改造”,曼德拉并没有抱怨,平静地接受了这些。

B.因为面包是“欧洲食品”,非洲人并不喜欢吃面包,所以,罗本岛狱方给曼德拉等非洲囚犯准备的晚餐里并没有面包和黄油这样的食物。

C.曼德拉被囚禁27年,却从未放弃反对南非种族歧视、压迫和迫害的斗争,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并实现了成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的梦想。

D.曼德拉在描述自己的囚徒生活时,情节一点儿也不曲折,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平淡的文字背后,隐藏着的却是一种坚毅、顽强的不屈精神。

E.曼德拉有着贵族家庭的出身和青年时期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耳闻目睹种族隔离制度的野蛮和黑暗,逐渐明确并坚定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2)罗本岛监狱中的曼德拉是如何度过囚禁的一天的?

请根据材料依照时间顺序分条列举。

(3)曼德拉在一系列反对种族歧视、压迫和迫害的斗争中有哪些重要活动?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曼德拉为什么把罗本岛的囚禁生活描绘成“黑暗的岁月”?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