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清玩Word下载.docx
《文房清玩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房清玩Word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朝天耳亦称冲天耳,此耳只用以搭配乳炉。
这种炉的样式是仿照宋代官、哥窑的款式。
其意为崇敬上天。
天子常将此款式香炉置于干清宫或御书房。
此炉小巧精致,置于几上案头颇为文雅。
口径:
9cm高:
6.2cm重:
363克
泊玉堂蚰耳炉
香炉为蚰龙耳,刻款:
“泊玉堂”。
6.5cm口径:
10.5cm重1099克
30,000-50,000
鼎式香炉
9cm重:
519克
8,000-15,000
蚰龙耳宣德炉
宣德年制(篆)
蚰龙耳又称蜒蚰耳。
《宣德彝器谱》曾赞美此炉是“款制大雅,为诸炉之冠”。
当时于宣德年间奉旨监铸的各部大臣,都颇为赏识这款仿宋白定的作品。
皇帝也十分青睐。
于是成为皇帝书房内的御用炉品。
此炉皮色古雅,篆书铸款精美之至。
原配铜炉座。
11.2cm高:
6cm带座高:
8.7cm重:
1051克
60,000-70,000
双螭耳宣德炉
大明宣德年制。
藏炉者有以款识为爱、有以皮色为爱,也有特喜造型殊众者。
此炉即是炉耳极为别致者。
两只立体螭龙蜿转向上。
精巧美观。
原配红木炉盖嵌以寿山芙蓉灵芝钮。
6cm口径:
10.3cm
35,000-40,000
宣德款压经炉
此炉为压经炉,耳环上端一角上翘,高足,口沿厚,由上至下渐薄。
为清中早期的工艺。
熟棠梨色皮壳,炉与底座多处并有由内而外显出的朱砂斑,手头极好,轻轻敲击声音极为清远。
底款为篆书铸款:
“宣德年制。
”原配炉座,实为难得。
参考:
《金玉青烟》p125。
国立历史博物馆。
12.7cm高:
8cm带座高:
10.5cm重:
1660g座重:
1207g
60,000-80,000
蝴蝶花卉香插
瓶颈浮雕缠枝花卉,口沿、花卉等处都镏金而成,瓶颈下嵌回纹银丝,瓶身锦地上浮雕水仙、灵芝、菊花、湖石。
另外一只蝴蝶翩然掇饰其中。
此瓶是明末制炉大家胡文明的风格。
与本场拍品中1号拍品四季花卉筒式香炉可能是炉、瓶、香盒三件套中的一件。
高:
铜鎏金高仕像
高士立像,衣带鎏金而成。
高士一手空握,一手持葫芦,高髻美髯,道骨仙风,颇具雅意。
7.5cm
28,000-35,000
“大清乾隆年制”款狮耳炉
香炉撇口,圈足,双狮耳。
栗壳色。
下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7.7cm口径:
19.5cm重量:
1828克
80,000-100,000
狮耳宣德炉
出版:
《金玉青烟》p251。
7.2cm重:
738克
65,000-80,000
尌滋堂监制蚰耳炉
尌滋堂监制
蚰龙耳除了以朴素的圆弧握把象征龙身外,炉身的线条简洁利落、沉稳优雅,使人久视而品味无限,可说是历久弥新的款制。
香炉底款“尌滋堂”为刻书室名,主人吴元维为明万历时期重要刻书人。
有《秦汉印统》等作传世。
11.8cm高:
5.7cm重:
1414克
仿古鎏金宝鼎
铭文:
王子宝鼎
此鼎仿照商周时期之青铜鼎,鎏金而成。
鼎内四字金文“王子宝鼎”为清中期的仿古佳作。
12.5cm
嵌银丝鼎式香炉
香炉口沿及周边嵌饰回纹银丝,四面皆以银丝嵌饰出饕餮纹,四角嵌饰荷花纹。
原配紫檀底座及炉盖,炉盖透雕缠枝花纹,底座透雕夔龙纹。
盒内题跋:
此器制作典雅而饰以银,嵌饕餮纹。
铜色清润自然之古锈。
明人之工技可喜也。
乙丑春日平安藏六砚。
钤印:
平安藏六(朱)
11×
12.2cm高:
13cm重:
1327克
铜方炉
底款:
崇祯丁丑节安父制。
17.3×
15.5×
9.3cm重:
1605克
40,000-60,000
错金鼎式香炉
香炉仿三代鼎式,其上以错金工艺饰以古代青铜纹样。
三足饰青铜器蝉形纹。
鼎面饰变形兽面纹。
双耳及口沿嵌金丝回纹。
原配座盖,雕刻精美。
17cm带座盖高:
23cm
150,000-180,000
铜鎏金炉瓶盒三件套
炉、瓶、盒皆鎏金而成。
炉呈鼎式,带盖,炉身开光处高浮雕菊花、牡丹、梅花、石榴、水仙四季花卉。
周围浅刻出缠枝花卉纹。
炉口沿处嵌回纹。
两兽首嵌于两侧。
原配黄花梨底座。
雕刻精细,下部透雕连枝花草纹。
香瓶为菊瓣口沿,瓶身两处开光高浮雕菊花纹,其旁浅刻牡丹纹。
香盒盖顶开光高浮雕梅花纹,盒身浅刻连枝花草纹。
炉高:
11cm瓶高:
9.2cm盒高:
3.5cm
60,000-100,000
宋~明·
错金银牺尊
牺尊仿照战国器形,制作精良。
口部有流,背部制有鸭式翻盖。
头、颈及身体各部位错金银纹饰。
此种器物今多藏于北京、台北故宫。
可参考《十六至十八世纪艺术的仿古风》(国立故宫博物院)。
《ChineseandJapaneseBzonzes》一书中对这类牺尊进行热释光定年,断代为元代。
对应到元墓出土的牺尊推测也应为元代左右(参看《元赛因赤答忽墓的发掘》,1992.2,《文物》)。
此件牺尊为1938年由帕克·
伯尼特拍卖行(美国最大甩卖商,1964年被苏富比收购)446号拍品,其时代定为宋代。
16.8cm长:
25.5cm
100,000-150,000
铜狮香熏
香熏制为狮子形,铜狮前身俯地,尾部上翘,形象生动颇有趣味。
23.5cm
张果老骑驴香熏
21cm
30,000-35,000
甪端铜香熏
甪端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狮子头,麒麟身,长有一支独角。
这种兽一日能行一万八千里,堪通八方语言。
此件甪端香熏小巧可爱,色泽古雅,包浆莹润,置于案间颇为雅致。
《Laterchinese.Bronzess》SaintLouisArtMuscum.p165.
13.2cm重:
741克
10,000-20,000
铜鎏金甪端香熏
此件甪端为铜铸炉身,造型敦厚,色泽典雅,乃书房陈设佳器。
49cm
50,000-60,000
仿西周叔师尊鼎
叔师父口尊鼎万年子子孙孙永宝。
27.5cm
葫芦摆件两只
葫芦自古就被认为是吉祥之物,或随身佩带,或制成各种器物、摆件。
此两件葫芦盖口以象牙制成。
另配有象牙套环。
相连的绳子上有翡翠环相饰,古雅可爱。
12.4cm21cm
5,000-8,000
龙眼木香几
龙眼木香几,以透空雕琢的工艺制成,几面平面随形,其下雕成曲曲盘绕的根状,玲珑透空。
感叹古人品位气格之高雅,置于文房、书斋,于其上摆放兰花、迭石,颇为古雅。
如此之精湛工艺,又保存完好,实为难得。
80cm
黄杨木几座
13.5cm
匏制荷花纹笔筒
1.匏器又称葫芦器,是一种天然与人工结合的艺术品。
模塑匏器是在葫芦未成熟前套上人工雕刻的各种模具。
葫芦成熟之后便具有各种自然、雅致的纹饰。
此匏制笔筒以荷花遍饰筒身。
荷叶荷花纹理清晰、优美,表面莹滑细致。
筒内髹黑漆。
此笔筒与国立历史博物馆出版的《雕刻之珍—明清木刻精选》中的一件荷纹匏器应为清代同一批塑膜之作。
2.参阅《雕刻之珍—明清木刻精选》国立历史博物馆P40。
11.7cm口径:
9.6cm
清·
沉香山水人物笔筒
笔筒用整块沉香木雕刻而成,高浮雕山石构成深远的层次。
前景之中几株松树。
柳树前后相对,亭台掩映其中。
树石之间溪流蜿蜒,两只小舟飘然其中,幽然清赏,宛若画卷。
16.2cm
100,000-120,000
贴黄象牙裁纸刀
此裁纸刀设计巧妙,呈短剑形式,剑身、剑首、剑格均以象牙制成。
其余剑鞘、剑柄竹雕而成。
外贴以竹簧,并精工雕刻连纹。
雕刻精巧细致,是一件颇为雅致的文房用具。
长:
30.7cm
15,000-20,000
清初·
竹雕仕女笔筒
笔筒以仕女为题材,高浮雕而成。
仕女倚石而坐。
左手支颐,右手托臂,嫣然若语。
衣带线条流畅,有“曹衣出水”之美。
仕女之上一株古梅蜿蜒挺出,点点梅花相映。
山石雕琢粗犷而厚重。
其旁一丛春兰葳蕤伴馨。
笔筒刀工娴熟圆润,在厚重中又相伴细入发髻的雕琢,为一件清初的竹雕精品。
14.5cm口径:
11.5cm
30,000-50,000
竹雕渔、樵、耕、读笔筒
道光戊戌冬初制于昌元午坪
笔筒以浮雕手法制成,崇山峻岭间分为渔、樵、耕、读四个题材,工艺颇为精致。
铭印:
寿、春来 高13cm口径:
7.5cm
60,000-70,000
竹雕梅石笔筒
罗浮香雪。
时在道光二十年仲春月,铁仙写。
21cm RMB:
50,000-60,000
作者简介:
邓启昌[清]字铁仙,跛一足,自号跛道人,江宁人(今南京)侨居上海。
工花卉,笔意劲销,横厉无前,尤善画菊,独得瘦逸之神。
与钱慧安,倪宝田等均有时名于上海。
竹雕群鸡摆件
以整块竹根雕刻而成,公鸡昂首前视,母鸡俯身展翅作护小鸡状。
三只小鸡展翅顾盼前后,生动之至。
整件竹雕设计巧妙,雕琢精细,每支羽毛都雕刻得细致入微,实为一件竹雕精品。
15.2cm RMB:
25,000-35,000
竹雕水月观音
观音像以竹根雕成,观音头戴幅巾,双目微闭,面容慈祥,半趺坐,双手含袖支于膝上。
衣纹线条虽简洁却流畅、精练,颇为古雅。
13.5cm RMB:
45,000-60,000
寿卿铭竹雕诗筒
带雨姿增媚,挥毫叶有声。
寿卿。
风琴馆。
有清一代字寿卿者颇多,叶大年、刘松山、许希冲、吴禄贞、陈介祺等。
通过诗筒之诗画、书法的研究,其作者以许希冲最为合适。
首先诗筒上的书法,柔婉之致当为清中晚期的时风,且许希冲善书画、制印,善书画则有竹枝之美,善制印则有琢刀之妙。
以此观之,诗筒亦颇有意蕴。
24.7cm口径:
11.1cm
10,000-20,000
许希冲[清],字子舆,一字寿卿,号邯郸寓生、花楼词人等。
钱大昕婿,诸生,嗜韵语,好倚声,工书善画,作印章亦精妙。
见《国朝书人辑略》。
四体董香光四肘读书歌
春读书,春日迟,柳风轻暖浴沂时。
守心经史埋头处,花落花开总不知。
夏读书,夏昼长,熏风吹断似牕凉。
庭前绿展芭蕉景,池畔红□兰薇香。
秋读书,秋气清,金风萧瑟并梧声。
五车黄卷三处雨,六尺藜床式短檠。
冬读书,是三余,少年须用惜居渚。
芸窗雪案辛勤苦,紫阁彤帏定我居。
丁未秋日,书董香光四时读书歌,分为四体,聊供案头清玩,筠谷山人。
12.5cm口径:
6.3cm
20,000-30,000
王梅邻[清],又名王恒,字筠谷、茂林,嘉定名家。
王屺从子,活跃于道光、咸丰年间。
擅采北宗画法入竹刻构图,堪称嘉定派竹刻艺术之中流砥柱。
竹雕松下高士笔筒
笔筒透雕而成,一株古松枝杆虬劲,有圆雕般的立体感。
古松之下一高士倚石而坐,简洁浑朴的雕琢又韵味十足。
笔筒整体虚实相映,巧拙相间,是一件极为难得的明代竹雕精品。
《中国艺术品投资与鉴定丛书·
竹木牙角》,P27。
17cm口径:
9.1cm
180,000-200,000
松荫清淡竹雕笔筒
高光制
14.5cm口径:
6.9cm
文人清赏在于雅趣,吮毫挥翰,墨戏云山。
至于案间赏玩,亦需在雅意的视觉材料中寓情于物。
竹刻艺术明清大兴。
这是伴随着文人雅趣的延展。
在指掌方寸间品味、陶然。
明代竹刻肇兴,简洁的刀工与朴拙的造型展现了一种厚朴之美。
清中晚期之后,竹刻更广泛的传播。
其风格显得柔媚纤然。
而清早期至乾隆这一时期的竹刻柔而不弱,质而不拙,既保留了时代竹刻质朴中的蕴味和由内而外的气韵,又在刀法、纹样的丰富性上得到更广泛的发展。
显得更加成熟、富有活力。
这件松荫清淡竹雕笔筒就是这一时期的竹雕佳作。
云山飘渺中树石掩映。
一峰耸石开出画面的最前景。
耸石之后一株古松,蜿蜒而出与上部的层云交相辉映。
树枝上藤蔓相绕,颇有宋画寒林图的意趣。
松荫下,一高士手持如意,坐于盘石之上。
一童子携书画相侍于后,与高士相对亦有老者坐于蒲团之上。
两高士身后一只鹿从树石后探出,一只仙鹤含首相视。
这是一件颇为难得的竹刻笔筒,构图、用刀极为讲究。
松干不仅具有其它竹刻精品的偃抑之势,还在每一个转折处琢以高低、深浅不同的小块面,使得树干极其具有体量感。
松干上几处小圆刀仅仅微妙一划,便显出若有若无的凹面,使观者感到无穷趣味。
这种细致独到的匠心,亦体现在每一处山石。
圆刀、刮刀相结合,拉开深远、幽渺的景深、层次。
石体每一个切面上都有许多书法般的优美转折,又在这转折中划出如皴褶般的极细微的线条,如云林山水,逸笔草草,却又回味无限。
120,000-180,000
明·
透雕香山九老竹笔筒
笔筒以透雕手法制成,其上刻绘“香山九老”雅会之景。
唐会昌五年白居易、刘贞、郑据、禅僧如蒲等九人,因不满朝廷社会之现状,结为九老会,尝于河南洛阳香山聚会雅游。
笔筒之上刻三个场景,有松荫对弈、有吹笛弹阮相和,有相对品茶论画。
图中人物刻画生动,在看似朴拙的刀法中,体现出人物的真性情,其中对弈者赤膊,目视棋盘,面现笑容,似得意忘形,另一位低头苦思,若现窘境。
观画者沉静悠然,遐思逸畅,品味高远。
旁边童子煮茗待茶,一幅生动的故事场景。
是一件不为多见的明代竹雕精品。
15.4cm口径:
13.8cm
180,000-250,000
湘妃竹香盘
以湘妃竹制作各种文房雅器自古就是文人的好尚,至明清尤甚。
此件香盘底髹黑漆,上以湘妃竹嵌面,拼出雅意的纹样。
赏玩的同时于此几上置以香炉、香瓶、香盒各种香具,别具意趣。
62×
24×
0.8cm
40,000-60,000
民国·
朱子常制黄杨济公像
朱子常是雕刻大家,所制木雕形象生动,精美绝伦。
此件黄杨济公像头戴僧帽,面容和善,开口笑语,身披僧服,衣纹流畅。
为黄杨木雕中的精品。
带座高:
15.5cm高:
12.8cm
50,000-60,000
朱子常(1876~1934),字子常,浙江永嘉人,近代著名黄杨木雕名家。
因其技艺高超,不同凡响,时又称其“伦仙”。
1910年他的作品《济颠和尚》参加南洋劝业赛会,获得优等奖,此后又参加巴拿马世界博览会,获二等奖。
沉香寿星摆件
寿星以沉香雕琢而成。
色彩沉着,包浆莹润,近距离便觉淡淡幽香。
寿星衣纹之雕琢,与沉香的自然形状相结合,体现出根雕般的古拙之感。
寿星高额长须,面容慈祥饱满。
体形硕大,实为难得。
37cm
200,000-280,000
宋湘铭紫檀笔筒
1.张子房先生小景。
2.拂袖仙游托病身,韩雠已复汉图新。
未央宫里淮阴血,化作秋风草上尘。
泰和清狂道人郭诩诗画。
3.坐调元化曾何力,枝叶滋茂本根,时数大亨,岂能一具述。
铭勒金石质之乾坤光于后土。
题□天人。
节临戎路曹娥二帖,芷漕宋湘。
宋(白)湘(白)
13cm口径:
11.7cm
320,000-350,000
铭者简介:
宋湘(1748~1862),字焕襄,蓬之,号芷湾,广东梅县人。
乾隆五十七年乡试解元,嘉庆四年进士,授编修。
官至湖北督粮道。
嘉庆十二年四川乡试主考,十三年贵州乡试主考。
着有《不易居斋集》《红杏山房诗钞》等。
郑孝胥书、金西崖刻诗文扇骨
1.夸父康回事有因,触山逐日各忘身。
羲和弭口崦嵫廹,奈此苍茫独立人。
癸亥夏日孝胥录旧作。
2.春秋不作竟诗亡,杜老无归暗自伤。
望断暮烟人未返,却疑天意坠苍茫。
北楼兄属书使西崖刻之。
33.5cm
8,000-12,000
1.郑孝胥(1860~1938),字苏戡、太夷,号苏勘、苏庵、海藏楼主人、夜起庵叟等,福建闽县人。
光绪八年举人,历任驻日使馆书记官和神户领事、广西边防大臣、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
入民国居上海,鬻书自给。
工诗,善隶书,兼善画松。
海上著名书家之一。
2.金绍坊(1890-?
)字季言,别署西崖,浙江吴兴人。
擅书画、精鉴赏,并工刻竹。
日夕奏刀,无问寒暑,与吴昌硕、吴湖帆、张大千、江寒汀等相友善,常为书画名家制作各类竹雕
林介侯制臂搁
鹤寿本来不足纪,苍官原是栋梁材。
丁酉八月通夫画,介侯刻。
介侯七十后所作
24.5cm宽:
7.2cm
30,000-35,000
林介侯(1887~1951)名北禄,字介侯,吴县人。
居祥符寺巷,青年时即喜研究金石文字,临时奏刀不辍。
艺术上他坚持“书画印同源之说”,“以书画入印,又金石入书画,乃余之固志也。
”
海隅文房用品·
紫檀嵌扇骨镇纸
此镇纸为王一平生前藏品。
王一平是1932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建国后长期担任上海市领导工作,工作之余雅好收藏,所藏书画文玩极具品味,体现了一位老干部的儒雅胸怀。
此拍品由其家属提拱。
AREDSANDALWOODPAPERWEIGHTINLAIDWITHFANRIB
Note:
collectdebyWangYiping
34.1×
3×
1.7cm
8,000-12,000
鲁琪光铭臂搁
思将玳瑁为逸少装,吾愿把珊瑚与徐陵架笔。
仲华观察大人清玩。
鲁琪光。
26.5cm宽:
6.5cm
20,000-25,000
鲁琪光(1828~?
),字芝友,号黻珊,江西南丰人。
鲁垂绅子。
同治七年进士,官至济南知府。
光绪元年顺天乡试同考官。
工书法,书法以欧阳询之乃秀,兼米芾之姿致。
乞书者积纸盈屋,有名一时。
唐云绘、徐孝穆刻竹雕臂搁
1.盼秋、方萌、小萌、小方各同志属。
孝穆刻老药画。
2.唐云又笔,孝穆再刻。
臂搁自古为文房中不可或缺之物,文人画士铭刻其上,清雅可赏。
此臂搁唐云画,徐孝穆刻,正面为一枝苍虬古梅,背面一枝竹枝,颇为精雅。
上款盼秋即徐盼秋,原华东政法学院院长。
75,000-90,000
1.唐云(1910~1993),字侠尘,别号东原、药尘、药城、药翁、老药、大石、大石居士、大石翁。
生前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名誉院长。
为海上花鸟画“四大名旦”之一。
2.徐孝穆(1916~1999),幼承家学,喜习书法,对颜体颇有心得,所作浑厚凝练,圆转秀润。
篆刻则有邓石如、吴昌硕之遗风。
亦擅雕刻、绘画。
尤精刻竹,砚、紫砂壶。
广取古代各流派刻技之奥秘,追摹明代朱氏三家之刻技,深研清代周芷岩之刀法,刀笔如神,自成家法。
虎丘春景竹雕臂搁
竹肌莹润素洁,可为天然之画屏,深刻雕镂更添佳趣。
此臂搁浅浮雕苏州虎丘美景、远山浅岸、篷船垂柳,一老者拄拐杖临,几只鸥鹭远映虎丘古塔。
此臂搁确是一件颇有玩味的文房雅具。
47cm宽:
10.5cm
30,000-40,000
竹雕丛竹臂搁
干青云而直上。
伯卿引。
臂搁浅刻竹枝由下挺出,枝叶点染,如水墨淋漓,文雅清秀,文房佳用。
35cm宽:
7cm
8,000-12,000
姜东舒藏英石供石
此件英石供石为姜东舒旧藏,为其生前好友所赠,尝置于书桌案头。
石体高峻、苍毅雅致,是一件难得的案间清赏。
此拍品由姜东舒家属提供。
39.5cm
20,000-30,000
藏家简介:
姜东舒(1923~2008),笔名苏东,号梦蟾、听雨楼主,山东省乳山县人。
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澜书画社社长、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高级名誉院士等。
工诗,善篆、隶、楷、行各体,兼事书论。
姜东舒藏英石山子
据姜东舒家属查阅姜东舒生前日记所载,1984年4月24日姜东舒在北京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大众电视精英奖”的评选。
后受时任文化部常务副部长丁峤的邀请,于丁峤家做客,受邀的还有邓友梅、姚雪垠、舒同等文化界名人。
与舒同结识后,姜东舒在北京期间再次拜访舒同先生。
此件带有铭文“东舒心赏”的英石山子就是舒同先生所赠。
英石连座山峰高下起伏,前后透漏,是一件难得的案间清赏之物。
12cm
12,000-20,000
工诗,善篆、隶、楷